不僅僅是離開南京|逃離大陸計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文章寫作於2022年4月28日,於2022年5月9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我來到了日本。
這個四月,從家鄉銅陵出發,輾轉合肥、廣州、首爾、大阪多個城市,終於來到目的地京都。
其實早在2020年的尾巴就已經申請好了語言學校,雖然面試很簡單,但由於時局特殊,行動又變得艱難。大概只有親近的朋友和家人才知道,這麽久的時間裏,我所跨過的關卡,究竟有多麽復雜。
最近在想,如果我閉口不說,是否能夠在另一片土地上悄悄地生活而不為任何人所知。我大可以繼續在網絡上訴說著往事,現實中卻過著別樣的日子,似乎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日本通常是四月開學,直到月底才總算赴日的我,網課已經開始了好幾個禮拜。同學們的背景各不相同,每個人都青春洋溢。
一位可愛的女老師開玩笑地聲稱自己永遠十八歲,我在同學群裏佯裝自己也十八歲,居然沒有引發懷疑,因為很多同學都不過十幾歲的年齡,讓我有種隱秘的歡愉。於是我現在樂此不疲地保持著神秘感,我可以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也可以是歷盡滄桑的社會人,想要有一個怎樣的身份背景,好像全由自己說了算。
在各個城市流亡時,仍會時不時關註新聞,常常會看到心碎,忍不住就掉下眼淚。權力若沒有製衡,會生出魔鬼。這是一個善忘的民族,而我偏偏是個記性很好的人。新事件會引發舊回憶,某些恐懼根治於我的腦海深處,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無處可以藏匿。
說來也沒有恨,但我有深深的愛與怕。
也會時刻深感還能呼吸、還能吃飯、還能寫作,純粹是幸運而已。差一分一毫,一切都可能灰飛煙滅。
這不是一個安定的年代,我像是在與一整個國家和時代背轉身去,找尋新的人生。可是,我本就如此渺小而輕微,說什麽做什麽也撼動不了任何,就連自己的命運都全然無法把握,哪怕選擇了逃跑都異常艱辛。
必須得承認,我是戴著鐐銬無法跳舞的人,我想爭的自由並不多,但追尋的過程卻那麽難。
若你沒有看到過那些陰影,那確實像個遍處陽光的地方。然而萬物都有陰影,只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會是個謊言。那些發生在我身上卻無法被具象還原的過往,如今在墻內的世界愈發難以留下聲音。
很多親人朋友先前都希望我能回上海,直到這個月才體會到我為什麽會做這樣的決定。
而我總在心裏念著那段歌詞:
「這____已不是我的地頭
就當我在外地飄流
我知已走到盡頭
為何還要擔憂
這世界也不是我的地頭
就當我在宇宙飄流」
成年以後,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在上海念書的時候,入學遷到學校的集體戶口,畢了業就要立刻遷回老家,是正大光明地宣稱此地不歡迎你。在南京生活的時候,像是永遠也無法如本土長大的孩子那般自信與自如。而回到老家的時候,遍處都不再是印象中的樣子,小城的變遷,讓記憶被慢慢擦除。我處處是個外人,而現在成了徹頭徹尾的外國人。
說來慚愧,每當大家問起我要去哪裏發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配不上「發展」這兩個字。我實在是個懶蟲,只想平淡而舒坦地過完此生,並沒想要有什麽大成就。
不過,也怕引來閑言碎語,或許出國亦會是我人生中要走的一大條彎路。而我從來不介意走彎路的,因為這意味著我要比很多人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風景。一條路走到黑沒什麽好玩的,我是那種隨時會拐彎的人。並且,我永遠都會有重新出發的勇氣。
就算是從一個籠子逃到了另一個籠子,但至少這個籠子離「自由」靠得更近一點。
盡管無非是換個地方讀書學習、散步思考、看劇觀影、買菜做飯,但是我知道,我的心境將全然的不同。
我仿佛看到,嶄新的未來,落魄的過往,都在變得熠熠生輝。
/
至於會在京都待多久呢?依然是個迷局。
畢竟,離開系列都已經寫了兩部曲。
我只能做好自己,其他的交給命運。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一些在簡體中文世界中已經消失的文字,讓它們在新天地死而復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芍藥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寫作於2022年4月8日,於2022年6月24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記錄的是在安徽合肥隔離的一些小事。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這篇文章寫作於2022年4月8日,於2022年6月24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記錄的是在安徽合肥隔離的一些小事。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44歲中斷工作,一個人前往日本求學,曾經怕到已經抵達機場了卻不想下車請司機小姐再帶我回家。反而是司機小姐幫我開車門、鼓勵我說:就去吧,不要想太多! 因為我害怕改變,實際上,一旦行動,那恐懼就會消失。一年過去了,在日本求學的經歷結束已經回到了台灣。回想一年前那種害怕的過程已經可以當作笑話說說。
我不再追求相同滋味的早餐茶,不再用英文思考,也不再用英文作夢。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我這樣的台北異鄉人,在離開與留下之間,從青春走入後青春,再從前中年進入完熟的中年,我想起奧田英朗一部長篇小說,分別是上冊《東京大夜逃》與下冊《南方大作戰》,所以,我的遷徙計畫若命名為「台北大夜逃」與「南方大作戰」,如何?開玩笑的。我跟台北互不相欠,沒有夜逃的理由,但是回到南方都市,確實是個大作戰。
Thumbnail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那是一場再也不能稱作是青春的出走,在後青春與進入中年之前。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慣於窩居在家的我,看著當時的自己,是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媽呀!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現在還有這種勇氣嗎?怎麼想都覺得三十多歲的我,一定是在進行某種對生命的反抗,以茲證明自己能夠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本書的生出,也是這種心情!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碎片一/ 剛剛在讀文章,一篇與離開台灣完全沒有相關的文章,可我的思緒卻一口氣跳躍到了驚覺到自己已經離開台灣206天,6個月又22天。 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有0.01秒的時刻,閃過M常跟我說的那句 :「You jump too far away, I don't follow you. (你又跳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44歲中斷工作,一個人前往日本求學,曾經怕到已經抵達機場了卻不想下車請司機小姐再帶我回家。反而是司機小姐幫我開車門、鼓勵我說:就去吧,不要想太多! 因為我害怕改變,實際上,一旦行動,那恐懼就會消失。一年過去了,在日本求學的經歷結束已經回到了台灣。回想一年前那種害怕的過程已經可以當作笑話說說。
我不再追求相同滋味的早餐茶,不再用英文思考,也不再用英文作夢。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我這樣的台北異鄉人,在離開與留下之間,從青春走入後青春,再從前中年進入完熟的中年,我想起奧田英朗一部長篇小說,分別是上冊《東京大夜逃》與下冊《南方大作戰》,所以,我的遷徙計畫若命名為「台北大夜逃」與「南方大作戰」,如何?開玩笑的。我跟台北互不相欠,沒有夜逃的理由,但是回到南方都市,確實是個大作戰。
Thumbnail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那是一場再也不能稱作是青春的出走,在後青春與進入中年之前。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慣於窩居在家的我,看著當時的自己,是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媽呀!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現在還有這種勇氣嗎?怎麼想都覺得三十多歲的我,一定是在進行某種對生命的反抗,以茲證明自己能夠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本書的生出,也是這種心情!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碎片一/ 剛剛在讀文章,一篇與離開台灣完全沒有相關的文章,可我的思緒卻一口氣跳躍到了驚覺到自己已經離開台灣206天,6個月又22天。 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有0.01秒的時刻,閃過M常跟我說的那句 :「You jump too far away, I don't follow you. (你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