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舌尖上的文化記憶與創意—湖口老街小窩口柴燒 PIZZ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廖芷瑩.攝影/王阿福

走進位於新竹縣湖口老街底的天主堂,一位青年正用流利的口吻,向顧客介紹在地歷史、湖口老街的過往故事,以及天主堂創始人滿思謙神父感人的傳教奉獻經歷。這名動作及口條都清晰自信的青年,是天主堂旁「小窩口柴燒 pizza 店」的老闆梁善員。他在 2018 年因為村長的引介,帶著創業的勇氣和家人的支持,開啟轉譯在地元素的旅程。他將神父的精神與故事,融進披薩的發想與製作中,並用美味的食物與熱情的導覽傳遞動人故事,更傳承在地文化。
raw-image

披薩牽起的種種緣份

當我們緩步走上天主堂旁的樓梯,眼前盡是裊裊炊煙在榕樹下飄逸,並傳來陣陣柴燒龍眼木的香味。一旁小木屋中,是梁善員正冒著汗,在高溫的窯旁準備開店程序。幾年前,這裡原是荒煙蔓草,但在他與股東的討論與整修下,歷史感的老建築,逐步成為我們眼前外牆煥然一新、草木欣欣向榮之貌。店家的清新與朝氣,不只是青年創業所帶來的活力,背後更是由 pizza 牽起的種種緣份。

位於天主堂旁的窯烤 pizza 店,原是村民就讀的仁愛幼稚園,也當過茶藝館、中式餐館與義大利餐廳。

位於天主堂旁的窯烤 pizza 店,原是村民就讀的仁愛幼稚園,也當過茶藝館、中式餐館與義大利餐廳。

湖鏡村羅美搖村長是梁善員的生命貴人,四年前機緣巧合之下引導熱愛問問題的善員如蘇格拉底一般走入社區,讓善員有空檔和在地人談天說地,並啟動採集故事的工作。有次村長不經意提起,隔壁天主堂有本老神父滿思謙於1959 年編纂出版的「英客大字典」,更重要的是,此書的其中一位編輯梁木森,其實是梁善員的曾叔公。這奇妙的消息,燃起了他的好奇心,讓他不斷挖掘背後的故事,也因此踏上地方轉譯的驚奇之旅。

他從汪文麟神父及從在地耆老的分享及文史資料了解,滿思謙神父於西元 1955 年來到臺灣,最先至關西學習客家話,幾年後準備完全才抵達湖口。在此服務的八年中,他利用家產購買了老街底的火車站用地,並蓋了這間天主堂,且為了神職工作,編纂臺灣少見的「英客翻譯字典」。然而,天主堂一蓋完,滿思謙神父就被調職到他方。

梁善員逢人必問的熱忱,彷彿也感動了天主,派來許多人物與他在小店相逢。「像是有位阿姨說自己以前是神父的秘書,還告訴我神父蓋教堂的經歷等等事情。此外,我也遇過這本字典的編輯。」這些珍貴的文化故事,都因為溫馨的披薩店,而有了被傳承的機會。

天主堂滿思謙神父的文化啟發

了解得越多,梁善員就越起勁。運用自己的專長,將他知道的故事融入披薩中,致力於開發以臺灣食材為基底的菜單。店內讓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的「神父 pizza」以及「剝皮辣椒皮蛋 pizza」,都出自於他的創意發想。感念當初神父因傳教工作,編輯了《英客大字典》,背後有著神父積極融入在地的信念,希望傳教工作順利,讓更多人能接受該有的幫助。雖然梁善員並非教徒,但他也想以同樣的道理,找出臺灣在地食材融入披薩,使客人能以味蕾親身體會「西方基底東方創意」的滋味。

此外,他更熱衷於將自己所知的一切告訴來訪的顧客。「有次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當時介紹的人說,這部片應該要叫做《我敲幸福的門》,因為永遠是我們自己打開機會。我聽到這句話後,全身起雞皮疙瘩,想說,對! 我也應該要好好把握自己手上的在地故事,告訴和我接觸的人。」他容光煥發地說起理想,並形容自己是「著了魔般」地熱愛這些文化事務,「老婆說,我有一陣子睡覺時的夢話是:『你對這裡的歷史有興趣嗎?』」這個有趣的生活經歷,是他滿腔熱血的證明。

然而,熱情也會有受阻之時。剛開始,他總是如洩洪般把所有事物全倒給顧客,但他後來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湧泉,有時他們只需要默默地澆水。所以他開始依照不同的顧客需求,調整介紹方式,也透過食物的潛移默化,及和來客的輕鬆交談,讓對方能放慢步調,卻更全面性地理解這家店想傳達的在地文化故事。

如果和家人朋友一起來用餐,可以將「剝皮辣椒皮蛋 pizza」、「神父 pizza」,「東西融合」口味一次點滿。

如果和家人朋友一起來用餐,可以將「剝皮辣椒皮蛋 pizza」、「神父 pizza」,「東西融合」口味一次點滿。

青年創業的歷程與神父精神的支持

在偏鄉經營一間小店並不容易。因此,除了店裡的生意之外,梁善員有時也會參與新竹縣社區規劃師的活動,或者由政府組織舉辦的提案競賽。當提起青年創業的經歷時,他建議一定得找有興趣的事,就算勞累,也會因為是自己喜愛的事物才能繼續堅持。「賺錢這種事,有時是運氣」他說,自己雖然無法賺大錢,然而神奇的是,這地處偏遠的小店,開店以來,除了少數三天來客數掛零外,每天至少都會有一名顧客上門拜訪。

滿思謙神父的故事,深深影響梁善員的生命經驗,就如他敞開心胸分享的,自己以前太玻璃心,面對顧客不買單他的介紹及披薩時,總默默地感到十分受傷、沮喪。然而,他後來發現,自己在做的事就像神父傳教一樣,總會被很多人拒絕,但無論如何,一定得繼續往下傳遞,「神父的內心就是一個強化玻璃」他幽默地以神父的故事,激勵自己在湖口創業的日子,而文化的種子,也在他創造的食物體驗中,默默在這裡發芽、成長。期待未來有更多人,走進這間陽光灑滿草地、聽得到詩歌的披薩店,品嚐更多舌尖上的文化記憶與創意。

小窩口柴燒 pizza 的店名,來自湖口的舊地名大窩口。店裡佈置溫馨,加上善員的熱情與對文化的思考,深受許多部落客喜愛。

小窩口柴燒 pizza 的店名,來自湖口的舊地名大窩口。店裡佈置溫馨,加上善員的熱情與對文化的思考,深受許多部落客喜愛。

小窩口柴燒 PIZZA 資訊
店鋪地址|新竹縣湖口鄉湖口老街 108 號
營業時間|週三至週日 11:00-18:00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6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陽光穿梭在井字街頭,空氣中透著一絲腥味,一絲炭烤味,還有一絲人情味。遠遠的便看見了,墨綠色條紋帆布遮雨棚上,印著六個大大的紅色的字,「竹東客家市場」。徑直走進市場,就在入口處,嗅到了米的香融著客家獨有的香芹、韭菜香。「進來坐呀!」他宏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是竹東市場客家米食中心的創始人,也是現任
Thumbnail
陽光穿梭在井字街頭,空氣中透著一絲腥味,一絲炭烤味,還有一絲人情味。遠遠的便看見了,墨綠色條紋帆布遮雨棚上,印著六個大大的紅色的字,「竹東客家市場」。徑直走進市場,就在入口處,嗅到了米的香融著客家獨有的香芹、韭菜香。「進來坐呀!」他宏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是竹東市場客家米食中心的創始人,也是現任
Thumbnail
在馬祖南竿的四維村有間名叫「林義和工坊」的餐館,從村口就能見到裊裊炊煙,走近還能聞到紅糟飄香以及碰杯吆喝的熱鬧聲響。「林義和工坊」老闆黃克文先生,是百年前馬祖梟雄林義和的外孫,在這間老老的祖厝裡,釀出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在馬祖南竿的四維村有間名叫「林義和工坊」的餐館,從村口就能見到裊裊炊煙,走近還能聞到紅糟飄香以及碰杯吆喝的熱鬧聲響。「林義和工坊」老闆黃克文先生,是百年前馬祖梟雄林義和的外孫,在這間老老的祖厝裡,釀出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我那時候還會幫忙去山上擔茶葉、竹筍下來店裡欸!」想起那段時光,嘴角不自覺上揚,「那時候要走一個點鐘欸!」 沒想到小時候擔重物的「一小時」,長大卻成了顧店的「一輩子」。「小生意賺不多啦!」張老闆輕鬆的說,「但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們看見他對事物充滿熱情的雙眼閃閃發光。
Thumbnail
「我那時候還會幫忙去山上擔茶葉、竹筍下來店裡欸!」想起那段時光,嘴角不自覺上揚,「那時候要走一個點鐘欸!」 沒想到小時候擔重物的「一小時」,長大卻成了顧店的「一輩子」。「小生意賺不多啦!」張老闆輕鬆的說,「但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們看見他對事物充滿熱情的雙眼閃閃發光。
Thumbnail
走進位於新竹縣湖口老街底的天主堂,一位青年正用流利的口吻,向顧客介紹在地歷史、湖口老街的過往故事,以及天主堂創始人滿思謙神父感人的傳教奉獻經歷。這名動作及口條都清晰自信的青年,是天主堂旁小窩口柴燒 Pizza 的老闆梁善員。​
Thumbnail
走進位於新竹縣湖口老街底的天主堂,一位青年正用流利的口吻,向顧客介紹在地歷史、湖口老街的過往故事,以及天主堂創始人滿思謙神父感人的傳教奉獻經歷。這名動作及口條都清晰自信的青年,是天主堂旁小窩口柴燒 Pizza 的老闆梁善員。​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話說,雖然傳統的祭祀活動在今天相對減少許多,但拿督公曾在2016年"精靈寶可夢GO"流行時爆紅了一次。因為有好多補給站都被標識在各個社區的拿督公紅色又好辨認的神龕上,後來甚至還出現了“拿督公導覽”等文化活動。我大概也在那年幾乎走訪了整個喬治市的拿督公神龕。
Thumbnail
話說,雖然傳統的祭祀活動在今天相對減少許多,但拿督公曾在2016年"精靈寶可夢GO"流行時爆紅了一次。因為有好多補給站都被標識在各個社區的拿督公紅色又好辨認的神龕上,後來甚至還出現了“拿督公導覽”等文化活動。我大概也在那年幾乎走訪了整個喬治市的拿督公神龕。
Thumbnail
筆者兒時住在聯勤四四兵工廠附近,記憶中凡外省族群聚集處,周遭必有眷村美食,一看到周芳軍老師的「懷舊小旅行--被遺忘老味道和神祕眷村探索」導覽課,立即眼睛一亮。除了好奇眷村今日風貌,更想知道老字號的庶民麵點館子,老師傅是否將手藝傳了下去,依舊在某個巷口街角生火起灶。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Thumbnail
筆者兒時住在聯勤四四兵工廠附近,記憶中凡外省族群聚集處,周遭必有眷村美食,一看到周芳軍老師的「懷舊小旅行--被遺忘老味道和神祕眷村探索」導覽課,立即眼睛一亮。除了好奇眷村今日風貌,更想知道老字號的庶民麵點館子,老師傅是否將手藝傳了下去,依舊在某個巷口街角生火起灶。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