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月光下的琴音》第五小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情提要:

幼時好友突然地造訪,女子把不想被發現的情緒壓抑在那狹小的空間中,自我消化著;而順著好友的回憶,琴聲又再度回到兒時單純的弦律......

raw-image

「小芯,晚上吃飽飯後要不要一起去看午夜場的電影?」

「好啊,要不要順便邀其他人一起去?」

「可以啊,阿順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吃飯?順便看電影。」

每到周五的下班時間,在同事之間常會出現的對話,互相邀約的氣氛充斥著,似乎想擺脫一整個禮拜嚴肅的洗禮,好好放鬆並聊以慰藉,抒發心中的情緒。

女子默默地收拾著包包,迅速離開這樣的氛圍。她也曾經融入某個小圈圈中,一起和大家說說笑笑、聊聊同事之間的是非八卦;但久而久之,莫名地感到疲累,而時常拒絕邀約。

自己選擇進入,哪有退出的道理,倒不如當初什麼都不選擇的好,要怪的話只能怪自己,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不堪,女子抬頭望著那屬於都市的小小夜空。

自從巧巧回去後,女子的腦海中一直浮現著,巧巧在離開前在母校對她說的話:

「妳的琴聲變了,就好像一顆石頭丟進古井裡,永遠地沉下去了。」

「啊──看來我還是不適合這裡。」女子嘆氣著望向公園湖中的波光倒影想起一些事來。

主管的嘴臉,早上上班時,主管又把她叫過去說了一些話;還有那個酒駕的大貨車司機,被人交保後的那副神情;爸媽從南部趕來台北看到妹妹冰冷屍體的崩潰表情……

一想到這些事,她順手撿起草邊的小石頭往湖中用力一丟,「噗通」一聲沉了下去,沒有在浮上來。

「石頭丟入水中,本來就會沉下去。」女子自言自語地說,就起身離開了公園。

****

「姐姐。」年幼的小晴坐在床上看著姐姐彈琴。

「什麼事?」

「我覺得阿風哥哥也沒有說錯啊!像小美她也很會彈琴,她跟我說每次家裡有客人來,她媽媽就會叫她出來表演,客人都會誇獎她;還有她也常常在音樂課時,主動跟老師要求表演,老師也說她很厲害。姐姐,彈鋼琴本來就是炫耀給別人聽的,要不然幹麼要花錢請老師,自己彈給自己聽就好了。」

「那,小晴喜歡聽我彈琴還是小美的?」

「那當然是姐姐的,因為妳是我的姐姐啊,小美又不是。」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隻會彈琴的貓的沙龍
95會員
451內容數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2025/04/07
但國王仍舊不聽自己親生女兒小公主的話,執意聽取那位號稱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臣高見,「你們看看,我那可憐的高貴小女兒,被黑巫師下咒,開始胡言亂語了,還站在那幹嘛,快去把異教徒抓起來處火刑!」
Thumbnail
2025/04/07
但國王仍舊不聽自己親生女兒小公主的話,執意聽取那位號稱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臣高見,「你們看看,我那可憐的高貴小女兒,被黑巫師下咒,開始胡言亂語了,還站在那幹嘛,快去把異教徒抓起來處火刑!」
Thumbnail
2025/02/13
寫在前面: 這篇故事,是根據今年學測的作文題目「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的命題下自己天馬行空之下所寫的,靈感取自於最近不斷聆聽的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 II. Allegretto。 原本只是想用詩歌體的方式寫完故事,但
Thumbnail
2025/02/13
寫在前面: 這篇故事,是根據今年學測的作文題目「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的命題下自己天馬行空之下所寫的,靈感取自於最近不斷聆聽的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 II. Allegretto。 原本只是想用詩歌體的方式寫完故事,但
Thumbnail
2024/12/24
寫在前面: 這篇小故事,原寫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的聖誕節前夕,送給某人的。今年想起這故事,於是稍微調整修改了一下故事,想送給這一年來,不離不棄陪伴我的方格子上的少數文友們,想跟妳(你)們說,謝謝妳(你)的陪伴:) *可以邊看故事邊聽Josh的溫柔嗓音,他是我非常喜愛的美聲男歌手(超帥又溫暖的人)
Thumbnail
2024/12/24
寫在前面: 這篇小故事,原寫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的聖誕節前夕,送給某人的。今年想起這故事,於是稍微調整修改了一下故事,想送給這一年來,不離不棄陪伴我的方格子上的少數文友們,想跟妳(你)們說,謝謝妳(你)的陪伴:) *可以邊看故事邊聽Josh的溫柔嗓音,他是我非常喜愛的美聲男歌手(超帥又溫暖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湖底某一間擺飾許多精緻童玩、些許瓷器的閨房,那是游芸芸的閨房明顯看得出來,雖然祂是個仙靈但祂童心依舊,姐妹倆回到宮中在游芸芸的寢宮裡,四姊依舊調侃著游芸芸,游芸芸被弄得滿臉害羞著,不知知道如何回應。 「我們家小妹長大了,說名男子也會聽到害羞。」游㓑看著游芸芸邊拿著扇子搧著風說。 「四姊……,
Thumbnail
湖底某一間擺飾許多精緻童玩、些許瓷器的閨房,那是游芸芸的閨房明顯看得出來,雖然祂是個仙靈但祂童心依舊,姐妹倆回到宮中在游芸芸的寢宮裡,四姊依舊調侃著游芸芸,游芸芸被弄得滿臉害羞著,不知知道如何回應。 「我們家小妹長大了,說名男子也會聽到害羞。」游㓑看著游芸芸邊拿著扇子搧著風說。 「四姊……,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Thumbnail
小華是一位內向而細膩的女孩,她總是將自己的情感深藏在心底,不善於表達。有一天,她和好友小明約好一起去看一場音樂會。 小明:「小華,我們一起去看音樂會吧!」 小華:「好啊,謝謝你的邀請。」 在音樂會上,小明發現小華的表情有些沉重,似乎有些不開心。
Thumbnail
小華是一位內向而細膩的女孩,她總是將自己的情感深藏在心底,不善於表達。有一天,她和好友小明約好一起去看一場音樂會。 小明:「小華,我們一起去看音樂會吧!」 小華:「好啊,謝謝你的邀請。」 在音樂會上,小明發現小華的表情有些沉重,似乎有些不開心。
Thumbnail
【媽啊!我就是不想學‼️小孩不想學的時候該放棄嗎⁉️】 這幾天看到「小姐不熙娣」的節目,這集是在討論沒有用的才藝,其中來了一位看起來就是擺明一點都不想要拉琴的小女孩,而且拉琴的表情整個就是厭世到不行,看著她拉得要死不活,我都想衝進銀幕幫她拉完了⋯⋯ 到底要怎麼學琴才是對的呢?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媽啊!我就是不想學‼️小孩不想學的時候該放棄嗎⁉️】 這幾天看到「小姐不熙娣」的節目,這集是在討論沒有用的才藝,其中來了一位看起來就是擺明一點都不想要拉琴的小女孩,而且拉琴的表情整個就是厭世到不行,看著她拉得要死不活,我都想衝進銀幕幫她拉完了⋯⋯ 到底要怎麼學琴才是對的呢?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古箏彈得非常好,三天兩頭每每從印刷廠下班後就回家換衣服,換上一襲古典罩衫到醫院做音樂志工。女人說,她的手原本是拿筆和彈琴,沒想到最後卻是在印刷廠做粗工養家,十隻手指關節都做到變形了。 女人雖已年過半百,但是清麗的臉龐依舊看得出年輕時的風采。有一天,女人在醫院大廳彈奏古箏,陪病的家屬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古箏彈得非常好,三天兩頭每每從印刷廠下班後就回家換衣服,換上一襲古典罩衫到醫院做音樂志工。女人說,她的手原本是拿筆和彈琴,沒想到最後卻是在印刷廠做粗工養家,十隻手指關節都做到變形了。 女人雖已年過半百,但是清麗的臉龐依舊看得出年輕時的風采。有一天,女人在醫院大廳彈奏古箏,陪病的家屬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