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放棄?小女學琴記事

該不該放棄?小女學琴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上課時總是很開心,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主要是我好長一段時間都看不出學習成果。

圖為小女摺紙作品

圖為小女摺紙作品


正當我遲疑不決時,一位同事聽聞我女兒在上YAMAHA幼兒班,跟我分享自己上鋼琴團班的經驗:童年時爸媽輪流陪伴她上課,三十多年過去了,她還是好懷念那段時光,因為那是忙碌的父母騰出時間,沒有其他手足跟她競爭父母的關注力,父母完完全全專屬於她的時光。這段分享觸動了我,我決定不計學習成效,暫且耐心陪伴孩子學琴。


升上小一,我和孩子討論是否繼續學琴,確認她有繼續學習的意願後, 我才買了電鋼琴。我讓她了解買琴及學費都要付出成本,既然是自願開始學琴就不能輕言放棄。


一對一鋼琴課程開始,老師要求一周練四次,每次大約15至20分鐘。我覺得不難做到,但小孩不能自動自發練琴,總要我三催四請,這倒也罷,在家練習時只要稍一卡關,小女就胡亂發脾氣、摔琴譜、打琴,甚至歇斯底里大哭,我心煩意亂地請教鋼琴老師,難道孩子學習有困難、跟不上進度嗎?


老師頗為詫異,她表示小女上課時總是笑嘻嘻的,不但很認真學而且也彈得很好,她的學習狀況沒有問題,應該只是回家不想練習。老師跟我談到,以她過去的經驗,若孩子對這一項才藝的態度是這樣,對別的事情往往也會是同樣的態度,而她能不能學會彈琴,往往在於家長的態度能不能堅持。


跟老師一番懇談後,我心裡有底了。小女向來遇到任何學習問題都是又哭又鬧的,自我要求很高,就算被人讚美表現很好,還是主觀認為自己做的不好;盡管求好心切,卻不肯老老實實地練習。我總一再提醒,學任何才藝都是需要練習的,在陪伴她練琴時,我也讓她去體會,第一次練習和第五次練習的差異,感受越彈越流暢的感覺。


經過這次鬧著要放棄學琴的風波,我發覺她明顯進步了,當然我不敢寄望孩子學才藝的路上永遠風平浪靜,可以想見之後應該還會有各式各樣的關卡需要突破,屆時我將採取鋼琴老師的建議,讓女兒設定一個目標,待達成之後再次評估是否繼續學下去。



avatar-img
小徑藝文+的沙龍
28會員
67內容數
學習書法需要保存作品以檢視自己是否進步,過去隨意堆置書法習作的習慣,造成翻閱的困難,將書法作品數位化,方便檢視習字的軌跡,同時也紀錄寫書法時浮現的種種心得體悟,給書法同好聊作參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徑藝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聽到在寫字的小孩突然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
由於我考取地方特考的當年,該職系只有兩個缺,考了第二名的我別無選擇地分發到一個工程單位。 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到機關報到的第一天,正是單位召開公聽會的日子。在我還摸不著頭緒的時候,就直接到會議見習,是日被無數「新鮮事」轟炸後,不禁焦慮自問:「我能勝任新工作嗎?」事後發現是可以的,不過這是後話
有天,同事H忙碌中忘了訂餐,午餐時很多同事叫住她:「我的飯太多了,給妳一些飯」、「便當裡有討厭的茄子,幫我吃?」,H就光吃同事挑食不愛的菜,竟然就吃飽了! 飽餐一頓的她戲稱自己吃了「百家姓餐」。 我想起曾讀過一本在2008年出版的書「1英鎊過1天:一個意外的人生」,作者降低生活開銷,發現節省的生活
熟悉現職的業務之後,我開始很想學新的東西,曾經考慮調動到其他機關,學習新的業務,但調動的風險蠻高的,猶豫許久,想起十幾來歲時做的興趣測驗,我的何倫碼是社會型(S)和藝術型(A),在長久的職涯中,既已發展了「社會型」,還有另一個「藝術型」可以去發展……
我二十幾歲的後半,日子非常難熬。 原以為自己走向的是一片坦途,沒料到迎接我的是遍野荊棘。走過之後,雲淡風輕,理應沒什麼好再提的,個人的選擇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但實在回答過太多次他人問我如何跨領域轉職的事,決定寫下來回應這些好奇心。 猶記得高中時對星座和心理學感興趣,加上喜歡小孩,我填了所有師院的諮
跳繩、打桌球或是學琴,一開始都需要基本練習,說實在的,在沒學會以前的確蠻無趣的,而在小孩喊累……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聽到在寫字的小孩突然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
由於我考取地方特考的當年,該職系只有兩個缺,考了第二名的我別無選擇地分發到一個工程單位。 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到機關報到的第一天,正是單位召開公聽會的日子。在我還摸不著頭緒的時候,就直接到會議見習,是日被無數「新鮮事」轟炸後,不禁焦慮自問:「我能勝任新工作嗎?」事後發現是可以的,不過這是後話
有天,同事H忙碌中忘了訂餐,午餐時很多同事叫住她:「我的飯太多了,給妳一些飯」、「便當裡有討厭的茄子,幫我吃?」,H就光吃同事挑食不愛的菜,竟然就吃飽了! 飽餐一頓的她戲稱自己吃了「百家姓餐」。 我想起曾讀過一本在2008年出版的書「1英鎊過1天:一個意外的人生」,作者降低生活開銷,發現節省的生活
熟悉現職的業務之後,我開始很想學新的東西,曾經考慮調動到其他機關,學習新的業務,但調動的風險蠻高的,猶豫許久,想起十幾來歲時做的興趣測驗,我的何倫碼是社會型(S)和藝術型(A),在長久的職涯中,既已發展了「社會型」,還有另一個「藝術型」可以去發展……
我二十幾歲的後半,日子非常難熬。 原以為自己走向的是一片坦途,沒料到迎接我的是遍野荊棘。走過之後,雲淡風輕,理應沒什麼好再提的,個人的選擇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但實在回答過太多次他人問我如何跨領域轉職的事,決定寫下來回應這些好奇心。 猶記得高中時對星座和心理學感興趣,加上喜歡小孩,我填了所有師院的諮
跳繩、打桌球或是學琴,一開始都需要基本練習,說實在的,在沒學會以前的確蠻無趣的,而在小孩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