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從產品角度看‘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 是個好產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引用Yahoo 電影影劇 圖片

引用Yahoo 電影影劇 圖片


奇異博士2在Disney+上架後,許多朋友都表示,看完真的很失望。好奇如果以產品的角度來看,是否這部電影,是個好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觀點

結論:你的犧牲遠超過你的價值(Doctor Stranger)


奇異博士2 其實很賺錢

奇異博士2 是部賺錢的電影;Top Gun:Maverick則是個可敬的對手

其實奇異博士2是很賺錢的,依據公開資料,『奇異博士2』製作預算是2億美元,全球票房預估9.5億美元(通常票房為製作成本的2倍,就算回本),當然預算可能不包含行銷費用支出,不過Disney透過電影所帶來的週邊收入也沒有納入,這邊很難全盤比較。 若單獨以電影票房來說,這是部票房很好的電影,對比一下『尚氣』製作預算1.5億,票房4.3億;『永恆族』製作預算2億、票房4億。

當然,同期上映的Top Gun:Maverick,製作費用1.7億,票房10.3億,相較奇異博士2是更好的。

但是如果一樣比較情懷電影,Spider-man:No Way Home vs Top Gun:Maverick vs Jurassic World:Dominion

可以看得出來 No Way Home > Maverick > Dominion

電影預算及票房 ,資料來源 www.the-numbers.com/

電影預算及票房 ,資料來源 www.the-numbers.com/

如果以Marvel的續集電影來看,奇異博士二也是票房最亮眼的一部,而鋼鐵人2則是最慘的。但是仔細發現,其實鋼鐵人2的製作預算,是當中唯一相較第一部減少的

 Marvel 續集電影票房比較, 資料來源 www.the-numbers.com/

Marvel 續集電影票房比較, 資料來源 www.the-numbers.com/



如果我是奇異博士的產品經理,我會怎麼做??

What if!!!

如果我是奇異博士2的電影PM,我會加速電影下架後,上架OTT平台、一般有線電視的時程規劃。 原因有下列

  • 現行Marvel Universe觀影門檻很高,觀眾需要了解不同影劇中角色的變化,才能真的體會電影,加速上架Dinsey+有利於觀眾在Dinsey+的黏著度。
  • 疫情影響,許多消費者對於前往電影院仍有顧慮。 Marvel的主要族群多為1970 後,乘載著兒時的回憶,如今可能也有子女,在疫情持續延燒的年代,除非有非常強烈的動機,多數會觀看影評後,再行動作。 加速上架OTT平台,有利於推動轉換,透過租賃電影,在家中享受電影。
  • 以內容變現的角度,電影首上電影院,再來是串流平台,最終是一般有線電視,若可提早時程推進,以Maverl大約每3個月上架一部電影的節奏來講,提早上架有線電視,有可能可以提高授權金(因為相較其他電影有吸引消費者的可能),再來可以帶動當時Marvel所推出的電影,形成推廣效益。
奇異博士2推上Dinsey+的時間是否有比較快 ????

〔YES!!! 相較Marvel其他電影,奇異博士2於Disney+上映的時間有提早〕。

  1. 奇異博士2,電影上映2022/5/4;Disney+上映 2022/6/22; 歷時60天
  2. 永恆族,電影上映2021/11/5; Disney+2022/1/12上映 ;歷時68天

特殊實驗*尚汽,電影上映2021/9/2;Disney+宣佈於電影上映後45天後於Disney+平台上映*

==================================================

通常電影上映後,於OTT平台上映期間歷時90天,目前並不確定是否奇異博士2有特別縮短時間,或是這是Marvel的策略。

個人認為,若可以縮短到40-45天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因為此類需要大量累積的作品,若可以及早上架到OTT平台,有很高的機會提升拓散效應,觀眾會因為想了解相關聯動角色,進而觀看其他影劇作品。


回到本質,奇異博士2到底哪裡令人不滿意?

想講的太多,擁有的時間太少

一般來說,電影大約是在120~15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希望可以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講一個核心理念,就我自身觀點來說,奇異博士2與美國隊長3一樣,在其講述的是面對同一件事情,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面對創傷,你如何回應”

個人認為令我無法滿意的原因有以下

奇異博士相較其他超級英雄,難以讓人投射

觀眾對於奇異博士人設的投射太低,過往奇異博士為主的電影只有一部,即便在其他Marvel電影中,奇異博士都有不少的篇幅,但是很難完全同理這個角色;相對美國隊長用了2部、鋼鐵人用了3部。

  • 美國隊長,代表的是忠誠、聖母情懷、團隊至上的精神
  • 鋼鐵人,代表的是強烈個人色彩,個人優先於團隊。

『奇異博士第一集』很好的帶出優秀的外科醫生失去了引以為傲的雙手,但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拯救世界。 但是個人的特質,太過於冷靜,吸引我的是魔幻般的魔法世界,但是我對這樣的人設,卻沒有太多的情感。

這樣的冷靜的角色很吸引人,但是很難有帶入感。

就有如,我很喜歡諸葛亮孔明,但是很難在他身上找到投射。

太多角色想要帶入,但都無法完整描述

從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Marvel想像的是,如何讓未來的故事更為合理,如何帶出更多的角色,短時間內希望給觀眾有需多新鮮感,但是每個角色的建構不足,觀眾對於角色難以產生共鳴。

正宗Marvel的角度,奇異博士很重要,但是『緋紅女巫』有著神聖的地位

失去的總是美好,《緋紅女巫》稍為了解Marvel公司歷史的人,可以理解X戰警是非常重要的存在,Marvel也因為版權的部分,無法使用『緋紅女巫』、『快銀』等角色的正式名稱。當Disney+上的《汪達與幻視》最終揭曉緋紅女巫時,如果我是凱文費吉,當然會迫不急待地介紹這個角色的強大。

相對的來說,當緋紅女巫的比重過高時,觀眾對於整部電影的觀感會傾斜,模糊了到底看得緋紅女巫 獨立電影,還是奇異博士2。

想像一下,如果鋼鐵人2當中,有40%的時間讓黑寡婦顯現強大,並成為最大的反派。

總結

階段性任務達成,這是一個符合目標的產品

整體來說,奇異博士2是一部在商業上表現亮眼的電影,也完成Marvel交付的任務,讓一切多元宇宙都有合理的解釋。 但是相對許多多元宇宙電影中類似的題材,觀眾也感到疲乏。

  1. 奇異博士2的整體票房是投資預算的接近5倍。
  2. 奇異博士2讓未來許多的系列電影,都可以有合理的解釋。
開場的“你犧牲的價值超過你的自身”這句話更像是Marvel在對這部電影說

-最後,其實我最喜歡的台詞是

Are You Happy?

更像是問自己,對於一件事物,你可以欺騙別人,但是你不能欺騙自己,自身需要擁有自己的觀點,別人的意見可以參考,但不用執著~


Top Gun:Maverick在疫情的時代,喚醒了只有在電影院中能享受的美好,相對奇異博士2來說,淪於天秤上的比較。

What if !!?? 去年就上了Top Gun,而今年才上了奇異博士2,是否有不同的觀點呢?

面對事物,或許我們都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


ˇ 參考網站

票房查詢網站:(https://www.boxofficemojo.com/year/2022/?ref_=bo_hm_yrdom)

電應製作成本網站:(https://www.the-numbers.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ison's PM Talk的沙龍
13會員
29內容數
2023/09/02
創新玩家是一部在Apple TV+獨家推出的美劇,改編了WeWork新創公司創辦人亞當紐曼(Adam Neumann)與其妻子Rebekah相識,到創辦WeWork經歷至公司首次IPO推動的過程。
Thumbnail
2023/09/02
創新玩家是一部在Apple TV+獨家推出的美劇,改編了WeWork新創公司創辦人亞當紐曼(Adam Neumann)與其妻子Rebekah相識,到創辦WeWork經歷至公司首次IPO推動的過程。
Thumbnail
2023/07/01
還記得2023奧斯卡最佳電影得獎的「媽的多重宇宙」,當時除了吸引目光的華人演員、楊紫瓊、關繼威之外,就是製片公司A24。 相關報導A24是一間特別的獨立電影製作公司,訴求只拍它有興趣的議題題材,而非傳統的商業大片製作公司。 引發了我的一個思考,內容重要、還是平台重要?
Thumbnail
2023/07/01
還記得2023奧斯卡最佳電影得獎的「媽的多重宇宙」,當時除了吸引目光的華人演員、楊紫瓊、關繼威之外,就是製片公司A24。 相關報導A24是一間特別的獨立電影製作公司,訴求只拍它有興趣的議題題材,而非傳統的商業大片製作公司。 引發了我的一個思考,內容重要、還是平台重要?
Thumbnail
2022/11/12
放手一博、期待生機 先說結論,簽署魔獸Dwight Howard是很好的第一步,但是路才剛開始。 可以想像將來會有更多的週邊商品、更多的組合方案高票價、球迷見面會,Howard與桃園永豐雲豹的母集團合作等 但期許硬體軟體搭配,才能將真正的籃球賽事帶動成好的運動賽事表演。如此才能長遠發展。 T1聯盟
Thumbnail
2022/11/12
放手一博、期待生機 先說結論,簽署魔獸Dwight Howard是很好的第一步,但是路才剛開始。 可以想像將來會有更多的週邊商品、更多的組合方案高票價、球迷見面會,Howard與桃園永豐雲豹的母集團合作等 但期許硬體軟體搭配,才能將真正的籃球賽事帶動成好的運動賽事表演。如此才能長遠發展。 T1聯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The Marvels 驚奇隊長2》翻船之後,超級英雄電影還有救嗎? ▌ 20231114 《The Marvels 驚奇隊長2》上週末上映後,一如預期地刷新了 Marvel 漫威電影宇宙的首週末票房最低記錄。甚至最後北美的實際票房比預期的6000萬美元更低,直將掉到了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The Marvels 驚奇隊長2》翻船之後,超級英雄電影還有救嗎? ▌ 20231114 《The Marvels 驚奇隊長2》上週末上映後,一如預期地刷新了 Marvel 漫威電影宇宙的首週末票房最低記錄。甚至最後北美的實際票房比預期的6000萬美元更低,直將掉到了
Thumbnail
※你也是漫威的粉絲嗎? 終於,我們有了對《驚奇隊長2》的早期評價,一些大型的電影媒體已經在試映期間,提前觀看了《驚奇隊長2》,並在社交帳號上給出了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
Thumbnail
※你也是漫威的粉絲嗎? 終於,我們有了對《驚奇隊長2》的早期評價,一些大型的電影媒體已經在試映期間,提前觀看了《驚奇隊長2》,並在社交帳號上給出了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
Thumbnail
如果你知道,當前影史前五十大票房電影,超級英雄電影就佔了15部,而且這之中絕大多數電影都是在2010年代拍出來的,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迪士尼、索尼、華納等大公司要緊抓著超級英雄不放,而且執著的要透過各種高概念(多元宇宙,平行宇宙,多重宇宙......)來讓他們打群架了,這是前所未有的商業思維以及前所未
Thumbnail
如果你知道,當前影史前五十大票房電影,超級英雄電影就佔了15部,而且這之中絕大多數電影都是在2010年代拍出來的,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迪士尼、索尼、華納等大公司要緊抓著超級英雄不放,而且執著的要透過各種高概念(多元宇宙,平行宇宙,多重宇宙......)來讓他們打群架了,這是前所未有的商業思維以及前所未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20230609 《蜘蛛人:穿越新宇宙》製作人兼編劇搭檔Phil Lord和Chris Miller在受訪時評論到超級英雄電影類型遇到的票房困境,歸咎於那些大量彩蛋和複雜的多重宇宙從來不是觀眾真正在乎的事。觀眾真正在乎的是火箭浣熊和格魯特之類的角色互動關係。他們稱讚《星際異攻隊》導演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20230609 《蜘蛛人:穿越新宇宙》製作人兼編劇搭檔Phil Lord和Chris Miller在受訪時評論到超級英雄電影類型遇到的票房困境,歸咎於那些大量彩蛋和複雜的多重宇宙從來不是觀眾真正在乎的事。觀眾真正在乎的是火箭浣熊和格魯特之類的角色互動關係。他們稱讚《星際異攻隊》導演
Thumbnail
2023黃金暑假檔已經到咯!稍微整理了幾個我較感興趣的電影,然後粗略預測了它們的北美/全球票房走勢。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小分析,如果它們的實際票房能夠比我預測的更高,那也是樂見其成的事情!
Thumbnail
2023黃金暑假檔已經到咯!稍微整理了幾個我較感興趣的電影,然後粗略預測了它們的北美/全球票房走勢。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小分析,如果它們的實際票房能夠比我預測的更高,那也是樂見其成的事情!
Thumbnail
漫威電影《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今(4)日在台上映,台灣上映前預售已超過10萬張,僅次於《復仇者聯盟》系列以及《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北美預售票房更飆破4200萬美金,足足是《奇異博士》首集5倍的預售票房數字,足見觀眾對本片的滿滿期待。
Thumbnail
漫威電影《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今(4)日在台上映,台灣上映前預售已超過10萬張,僅次於《復仇者聯盟》系列以及《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北美預售票房更飆破4200萬美金,足足是《奇異博士》首集5倍的預售票房數字,足見觀眾對本片的滿滿期待。
Thumbnail
上映前聲勢浩大,上映後罵聲如潮? 《魔比斯》在全球上映後,短時間內就收穫了8500萬的票房,似乎拿到破億票房並非難事,但與此相對的,則是在IMDB拿下5.5分,爛番茄更是只有17%的新鮮度。 台灣上映後,更是負評如潮,為何這樣一張好牌,會被索尼打爛呢?
Thumbnail
上映前聲勢浩大,上映後罵聲如潮? 《魔比斯》在全球上映後,短時間內就收穫了8500萬的票房,似乎拿到破億票房並非難事,但與此相對的,則是在IMDB拿下5.5分,爛番茄更是只有17%的新鮮度。 台灣上映後,更是負評如潮,為何這樣一張好牌,會被索尼打爛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