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導向的人生》我們需要回到福音的本質,信仰才能在生活中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作者以信仰的要義來闡述救贖與人生的關係。

作者透過各樣的描述來談論福音、談論得救與恩典,但在論述推論上,總覺得無法連續,閱讀起來就不會這麼順暢,書中可能想要強調教義的重要,但在例證中卻無法一氣貫通,讓讀者在閱讀上就會有點恍神和疲倦,從書名來說,讀者期待知道更多福音與人生的關聯性,而不是停留一種知識的領域,而是怎麼實踐。

談論著福音,同時提醒著我們,過度包裝、或是參雜太多元素的福音,可能都會走了樣,失去福音本來的面貌,讓人無法明白救贖,應許驅動的人生,到底是恩典稱義還是行為稱義,往往會讓人模糊,甚至失去了判斷,回頭看看當今的教會,有許多交換條件的信仰論述,談論奉獻、談論事奉,但如果這些都不是出於恩典,而是以行為代替恩典呢?那麼福音的本質是否一樣呢?

作者討論世俗化教會的問題,這方面需要搭配《沒有基督的基督教》一同閱讀,認知上會更加完善,單讀本書論述上較不完整,書中表達的是回歸信仰的本貌,而不是為了吸引人添加太多不相干的要素,確實是如此,當教會不是從信仰吸引人,而是透過各種世俗化的活動,那麼為什麼還要進教會呢?外面的關係和活動比教會更好更多,當人不是因為信仰被吸引,那麼有更好的地方,為何不被吸引而去呢?

福音怎麼導向人生?或許我們應該先回到認識福音,透過知識的學習,思辨和討論,探索自己是否認識的福音,才能真正的在生活中實現出來,不然信仰只停留在知識,停留在教會的同伴關係中,我們無法真正的被福音所驅動,我們反而會陷入宗教儀式的迷思中,形成了一種對價關係的信仰,敬虔並不是盲目的跟從和順服,明白福音的本質,內化成生命的驅動力,信仰才能真正的實踐。

本文為 ClubHouse 基督徒讀書會 選書

福音導向的人生 The Gospel-Driven Life

raw-image

作者: 邁克˙何頓
原文作者:Michael Horton
譯者:夏蔚
出版社:美國麥種傳道會
出版日期:2021/09/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5元
ISBN:9781951456061
焦點系列
規格:平裝 / 32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美國

購買資訊:福音導向的人生

內容簡介:

如果新聞夠大,它就能改變你的世界。

想想那些震撼我們國家的新聞故事。月球上的人。戰爭中的勝利。名人死亡。與神在耶穌基督裡所做之事的重大消息相比,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與所有宗教和人生哲學不同,基督徒信仰的核心是「好消息」。教會是神的世界的一部分,已經被一個奇特的宣告所救贖和重新定義,這宣告在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看為愚拙而軟弱。以這樣的身份,教會創始、繁榮並完成其使命。

這本書探討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以及神怎樣以驚人的方式作工,在速食世界中聚集一群人參加祂的盛宴。

在廣受歡迎的《沒有基督的基督教》中,邁克˙何頓發出先知的警鐘,喚醒以自我為中心的美國教會。在《福音導向的人生》中,他從危機轉向解決之道,針對當代基督教在信仰、實踐與見證上的革新提出他的建議。這本充滿洞見的作品必將引領讀者重新導正他們的信仰,幫助教會傳揚福音的好消息。頭六章以「向上舉目,向外尋求」為題,探究從天而來的突發新聞;後面四章「環顧四周,展望未來」,聚焦於福音所產生的新社群,以及神在世界上作工的驚人方式。因大肆炒作的新聞而疲於奔命的基督徒,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真正新鮮的好消息,並得著盼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8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
Thumbnail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
Thumbnail
廣義而言,神學非僅教條式的陳述,日常生活、價值觀等等,其實就是我們的神學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套用後結構主義「閱讀是一種事件」的觀點,觀看視聽媒體或許不失為一種帶有神學意涵的行動。
Thumbnail
廣義而言,神學非僅教條式的陳述,日常生活、價值觀等等,其實就是我們的神學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套用後結構主義「閱讀是一種事件」的觀點,觀看視聽媒體或許不失為一種帶有神學意涵的行動。
Thumbnail
康納曼的研究,對於面對時代挑戰的基督徒而言,有什麼啟發?在今天變化多端的家庭、教會、社會處境,我們都被迫做不同的選擇來回應,而選擇則取決於我們的參照基準。基督徒在日常生活時做決定時,有一個與非信徒不同的參照基準,就是傳統。
Thumbnail
康納曼的研究,對於面對時代挑戰的基督徒而言,有什麼啟發?在今天變化多端的家庭、教會、社會處境,我們都被迫做不同的選擇來回應,而選擇則取決於我們的參照基準。基督徒在日常生活時做決定時,有一個與非信徒不同的參照基準,就是傳統。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楊菲力的書籍,這一本的寫法卻截然不同,內容呈現是準備講章的背景,以及反芻之後的講章,可以明白每篇講章的呈現過程,面對許多生活不容易的信徒,當下能如何帶出安慰和造就的話語呢?面對信仰的議題,或許我們可以單單傳講聖經,傳講耶穌,但中間還需要一個關鍵,用對方聽得懂描述帶出感同身受的內容。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楊菲力的書籍,這一本的寫法卻截然不同,內容呈現是準備講章的背景,以及反芻之後的講章,可以明白每篇講章的呈現過程,面對許多生活不容易的信徒,當下能如何帶出安慰和造就的話語呢?面對信仰的議題,或許我們可以單單傳講聖經,傳講耶穌,但中間還需要一個關鍵,用對方聽得懂描述帶出感同身受的內容。
Thumbnail
雖然我聖經讀過好幾輪,也配合幾本經書跟網站資料研讀,但依然持續有新發現,更別提我自己每天讀經的各種想法了。 還再強調一次,上帝要我們讀經的方法是「晝夜思想」,因為聖經必須「研究」才算數,叫你只要頌念與背誦的,絕不是好的讀經方式,而是根本錯誤。 很多人愛提使徒行傳等例子說當初也有很多人沒經過什麼神學裝
Thumbnail
雖然我聖經讀過好幾輪,也配合幾本經書跟網站資料研讀,但依然持續有新發現,更別提我自己每天讀經的各種想法了。 還再強調一次,上帝要我們讀經的方法是「晝夜思想」,因為聖經必須「研究」才算數,叫你只要頌念與背誦的,絕不是好的讀經方式,而是根本錯誤。 很多人愛提使徒行傳等例子說當初也有很多人沒經過什麼神學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