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使命門徒》使命如果只是宏大敘事的願景,我可能會喪失熱誠而躺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事實上如果是在20世紀末或21世紀末這個命名,我會比較感興趣,一個是前瞻,一個是回顧,但在這尷尬的時代這個命名就缺乏實質意義。

使命門徒這四個字,真正想要表達是什麼意涵?書的簡介中提到「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但真正訴求是甚麼呢?我個人的想法是如何點燃信徒的熱誠,因為壓抑、環境變遷,人們對許多事物少了熱情,在社會上出現的是躺平族,在情感世界出現的是草食文化,就連大前研一為了這個現況,撰寫了一本《低慾望社會》,描述社會環境的變化,帶來的現在這樣的社會風氣,那這些跟信仰又有什麼關聯呢?

書的內容以四個段落呈現:使命、文化、門徒和前路;使命這一部分談論福音的本質,若談信仰的熱忱確實無可避免,但我覺得更需要思考,為什麼不少人會覺得福音喪失的吸引力,需要透過各種的包裝來讓人接觸呢?就算有了個樣的包裝,問題是福音的本質還能帶給人熱誠嗎?如果是後面的事情其實可以不用繼續談,如果不能帶來熱忱,那真的需要去探討到底是哪個面相讓人失去了熱忱。

書中是以宏大敘事來談,但對我而言,現在往往使不上力的原因,正是宏大敘事,因為渺小所以無地自容,那要如何開展呢?往往我們知道一個偉大的目標和理想,我們需要的就是切割到不同的小目標,讓人知道有可能實現,如果永遠只提一個宏大敘事,卻無法貼切到實現,無法跟日常產生關聯,只是會讓我們能停留在空談、觀望,然後熱誠就慢慢的冷淡,只要是信徒,不需要多說應該都知道大使命,來自馬太福音28章18-20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先有熱忱才能有驅動力,很多事物都是如此,面對信仰也例外,接著作者談論到文化,我們所面對的每一個環境,族群和世代,都是有不同的差異化,起始點都是先去了解,而不是用片面貼標,這個議題跟合一也是相同,太多時候我們在意的是一致與互惠,但實際上文化差異不應該只有互相妥協,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尊重你我的不同,但在需要上可以相互支持,在我看來真正面對的挑戰,反而只是我們根本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對方,只想灌輸對方自己的想法罷了。

最後作者回到門徒的議題,我們如何栽培人呢?還有哪些機會?這是每個教會機構或著個人都有一定的難題,華人社會還是有家長式領導為主,但往往因為權力太過於集中,或著主責人缺法自我約束的能力,少了榜樣,變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世代問題,我們需要回到福音的核心,回到信仰真正吸引人跟隨的價值是什麼?而我是否又因為這樣的價值而實踐出來呢?很多時候我們都停留在想,缺法行動的結果,或許我們該邊想邊做,然後謙卑學習,尊重差異,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改變,也能成為活出榜樣呢?

21世紀使命門徒: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
Missional Discipleship: Unleashing a Diverse and Innovative Generation of Disciples

raw-image

作者: 董家驊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22/07/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60元
ISBN:9789861989471
叢書系列:門徒培育SP主題系列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4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 基督教> 神學/教義學

購買資訊:21世紀使命門徒

內容簡介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重新定義作主門徒的意義、文化及時代挑戰,
  在多元及快速變遷的時代,開啟神聖的想像力,
  持續創造及更新,回應上帝的整全使命。

使命 Mission:生而為人的真實存在意義
  文化 Culture:對世界的理解和在其中的創造
  門徒 Disciples:一生之久的跟隨耶穌旅程
  前路 Journey Ahead:富創意地回應時代的挑戰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如果青年人能夠為理想充滿熱血,為什麼為上帝和教會不能?
  ◎蘋果、微軟、Google的使命宣言提出人類的宏大遠景,上帝國度豈不更大?
  ◎為了迎合「真我時代」的需求,我們是否把福音變小、變弱、變狹窄了?
  ◎在工具理性、M型社會及數位科技時代中,我們要如何回應多元社會?
  ◎基督徒如何讓個人生命、群體文化和所在社會,都經歷福音的創新和轉化?

上帝的救恩,不該被簡化為治癒個人苦難的靈丹妙藥;
  基督的福音,不該被化約為個人得拯救、進入天國的保證;
  作主的門徒,不該被描述為一筆划算的交易,換取進入新天新地。
  福音不只是關乎個人的救恩,更是關於上帝國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9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買的,也早就看完了,但一直沒發心得。後來我在這幾天重新看了這本書,總算理解為何我之前沒發心得,而是把它擺著了,因為這本書裡有些問題,是幾年前的我開始注意到,但還沒有完整想法的,如今我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基本上是在宣傳現今是聖靈的時代,因此宗教應該如何改變來面對當代。雖說
Thumbnail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
Thumbnail
再次閱讀董家驊著作的《21世紀使命門徒》,從書名可以大概想像書的內容,但我最大不解的反而是書名為什麼要用21世界?看起來有點噱頭但想想21世紀已經進入2023,也就是快過完四分之一,這個命名的吸引力相對就薄弱一點,先前也閱讀過《21世紀門徒現場》,大概可以知道21世紀意義有限。
Thumbnail
新約聖經《啟示錄》歸納法查經二十課 這是為基督徒個人與小組聚會而寫作的查經材料,使用歸納法(觀察、解釋、應用)的研經、討論方式,期盼能協助使用者初步地掌握經文重點,作進一步的思考與應用。筆者認為聖經的內容非常貼近每個時代,我們應該學習直接閱讀經文,從經文的肌理中,思考神的話而得出經文的信息與應用,這
Thumbnail
新約聖經《啟示錄》歸納法查經二十課 這是為基督徒個人與小組聚會而寫作的查經材料,使用歸納法(觀察、解釋、應用)的研經、討論方式,期盼能協助使用者初步地掌握經文重點,作進一步的思考與應用。筆者認為聖經的內容非常貼近每個時代,我們應該學習直接閱讀經文,從經文的肌理中,思考神的話而得出經文的信息與應用,這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
Thumbnail
雖然我聖經讀過好幾輪,也配合幾本經書跟網站資料研讀,但依然持續有新發現,更別提我自己每天讀經的各種想法了。 還再強調一次,上帝要我們讀經的方法是「晝夜思想」,因為聖經必須「研究」才算數,叫你只要頌念與背誦的,絕不是好的讀經方式,而是根本錯誤。 很多人愛提使徒行傳等例子說當初也有很多人沒經過什麼神學裝
Thumbnail
雖然我聖經讀過好幾輪,也配合幾本經書跟網站資料研讀,但依然持續有新發現,更別提我自己每天讀經的各種想法了。 還再強調一次,上帝要我們讀經的方法是「晝夜思想」,因為聖經必須「研究」才算數,叫你只要頌念與背誦的,絕不是好的讀經方式,而是根本錯誤。 很多人愛提使徒行傳等例子說當初也有很多人沒經過什麼神學裝
Thumbnail
COVID-19 從 2019年年底爆發,到現在 2021年年底,經歷了兩年的時間,生活難免有些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口罩戴好戴滿,防疫工作也不能少,緊接著疫苗的施打,聚會的方式,還有人與人的社交,都有不同改變,因此想看看信仰在疫情中,有甚麼思維,或是從聖經中有那些神學觀點產生。就選擇了這一
Thumbnail
COVID-19 從 2019年年底爆發,到現在 2021年年底,經歷了兩年的時間,生活難免有些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口罩戴好戴滿,防疫工作也不能少,緊接著疫苗的施打,聚會的方式,還有人與人的社交,都有不同改變,因此想看看信仰在疫情中,有甚麼思維,或是從聖經中有那些神學觀點產生。就選擇了這一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5 在這裡,我只是分享所我選擇的觀點,我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出來的人生負責,包括我也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所以我會對別人有其他信仰表示尊重。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5 在這裡,我只是分享所我選擇的觀點,我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出來的人生負責,包括我也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所以我會對別人有其他信仰表示尊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