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從十六世紀開始,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就相繼來東亞海域探險,並且與東亞大陸沿海以及島嶼的居民有了接觸與往來,其中自然包含有許多良港的日本居民,而當時有些日本的地方勢力也從這些「南蠻」手中得到不少物資,壯大自身的實力。只是,到了十七世紀時,日本諸島進入江戶幕府時代,開始採行鎖國政策,只開放長崎港與荷蘭、大清交易,謂之「一口通商」。
另一方面,日本德川幕府雖找到了穩定內部勢力的方式,卻從西元十九世紀開始就必須面臨來自歐洲列強的開放要求:雖然,一開始面對俄國、英國與美國用各種軟硬不同的方式要求日本開放通商時,幕府採取的態度始終是絕不開放。
但是,十九世紀的歐洲列強可不是吃素的,尤其在經過十八世紀末期歐陸諸國之間的打打殺殺後,他們透過海洋向外擴張的決心越發堅定,絕不會輕易放棄像日本這樣的潛在市場和發展基地。至於日本內部,在大清輸掉了鴉片戰爭後,也開始出現應早日與外國通商的「開國派」與依舊堅持強硬鎖國的「攘夷派」爭論的局面。
面對這種爭議,幕府的首席阿中阿部正弘選擇了以積極態度回應,並且於西元1854年與美國代表培里簽訂了「日美和親條約」(或稱「神奈川條約」),結束了日本幕府持續兩百多年的鎖國政策。
不過,在簽訂條約三年後,手段多元且身段柔軟的阿部突然去世,令幕府內部「攘夷」與「開國」兩派的矛盾逐漸加深,「攘夷派」的武士對西洋事務的厭惡逐漸加深,最後甚至出現了「排洋」風潮。
不過,諸藩間又逐漸形成「尊王派」與 「倒幕派」的互相對立,在紛亂的政局中,於西元1867年登基的明治天皇逐漸得到許多藩主的擁護,「大政奉還」的呼聲傳遍日本。另一方面,一些幕府方面的核心支持者也開始思索對策,要如何在將政權還給天皇的前提下,依舊能夠保有自身的最大權利,面對此一局面,(拉攏薩摩藩和長州藩成立軍事同盟的)坂本龍馬提出了「船中八策」,雖已被將軍德川慶喜初步認為可行,但談判並不順利,最後還是在天皇派取得戰爭勝利,德川慶喜投降的情況下告終。
另一方面,對日本諸島居民而言,或許更重要的發展是明治政府後來所推行的「廢藩置縣」政策。因為這個政策,從平安時代開始的藩國劃分與封建制度徹底被摧毀,國家從此走向「中央集權」之路。明治天皇政府雖然因此得以推行全面西化改革,但是也使得傳統的武士精神受到嚴重的侵蝕。
問題是,一面倒地向歐美學習,日本人就真能順利脫亞入歐 ,成為歐美社會的一員嗎?又或者,對日本人而言,日本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這其實是很根本的問題,但在明治時期忙著模仿、抄襲的大多日本人似乎並無暇思考這些問題,而有些人即使覺得不對勁,想要提出意見,也會在社會要求同心對外的氛圍下,異常小心,不敢直說。
只活了三十五年的芥川龍之介(1892 — 1927)就是這樣一位聰慧敏感卻難以擺脫時代魔咒的不幸文青。
雖然,對大多文青而言,芥川龍之介在日本文壇的登場算是相當幸運的。至少,芥川的作品雖然隱晦但很早就受到夏目漱石的賞識與鼓勵,並且因此在東京帝大畢業後很快就得到報社聘用。
只是,從一開始,他更有興趣的似乎就不是外在的名利而是面對時代的煩惱與帝國的病根,這讓某些日本人即使讀懂了他的意思也不方便向外人解釋,外人即使透過翻譯讀了其作品也無法完全了解他的意思。
一般讀者經常忽略的是,芥川的作品看似簡單,其實充滿了謎樣的苦味,比如說,一發表就受到夏目漱石肯定的「羅生門」。
這則短篇小說的題目因為後來在二次戰後被黑澤明借用改編為電影,而為世人所熟知,英文中甚至有了「Rashomon」一詞(普遍的解釋為「各說各話」)。但是,二十一世紀的讀者應該要注意的是,黑澤明的「羅生門」也許有一部分確實是脫胎自芥川龍之介的的「羅生門」,但有興趣的讀者若是可以嘗試比較兩者的「羅生門」,就不難發現兩個故事的差異其實頗大,芥川龍之介本人如果有機會遇見黑澤明,是否會認可後者以「羅生門」為其電影題名可能都是個問題。
芥川的羅生門的故事線本身並不複雜,因為一開頭的場景就設在京都朱雀大路的羅生門下,故以羅生門命名之。以發表當時(西元1915年,大正4年)的時代氛圍而言,位在亞洲的日本正積極參加以歐洲為主要戰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芥川卻選擇從「今昔物語」取材,以京都的平安時代為創作背景,這實在有點不尋常。
再看看小說中的主角家丁(或譯家將或下人)的背景設定,更是別有深意。故事的一開始就安排讓家丁因大雨而在羅生門下避雨,而這時的羅生門因為京都這兩三年間、連續遭逢地震、火災與饑荒等災難而陷入嚴重蕭條,羅生門因此就荒廢了。在這段期間、狐狸住進來了、盜匪也住進來了,最後人們甚至把無人處理的死屍也搬進來了,從此眾人皆覺得此門陰森而不敢接近。人跡罕見後,烏鴉來此佇足,鎮日於天空盤旋。
這段安排其實頗有玄機,因為日本傳統文化其實相當喜愛烏鴉,甚至會以烏鴉反哺的故事教導小孩要孝順,倒是中國文化傾向將烏鴉視為不祥之鳥。
所以,芥川的羅生門講的倒底是「中國」還是「日本」的故事?這其實很難說。
畢竟,芥川發表這故事時,中華民國已經建立,而大清帝國已經被推翻。
再往下看,就會發現,雨停之後,這位家丁已經無事可做,因此與其說「這位家丁是在羅生門下等待雨勢稍歇」,不如說「被雨困住的家丁,正愁無處可去」。作者甚至還強調:「前面也提到,當時京城正面臨嚴重的衰退,眼前這位家丁被長年服侍的主人所遣散,也不過是時代的小小縮影罷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芥川以一位走投無路、不知明天將如何過下去的家丁為主角的用心,也可以看到為何這篇作品能得到明治時期的小說家夏目漱石的重視。
夏目漱石長芥川龍之介二十五歲,名聲又大,會對這篇作品如此賞識,想是因為其不僅認可芥川的敘事能力,也認同芥川對時局的看法。基本上,夏目漱石認為過度快速的西化在日本社會不僅製造出寂寞的個人,甚至發展出一種非常冷酷的自我主義,只是,西元1911年,日本政府成立特別高等警察,對人民思想多所干預,夏目漱石大約也不便對時局發表太多明白的意見。
由此脈絡觀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雖然讓清帝遜位,但是日本從明治以來的西化運動已經出現了不少社會問題,在芥川看來,告別帝制、開始西化的中國人民之未來,其實前途依然頗多荊棘。
從這觀點出發,芥川的羅生門寫的故事不僅僅描寫了當時日本社會出現的社會問題,也隱含了對二十世紀初即將開始西化的中國社會的關切。
或許,一開始寫小說的芥川就不希望自己只是日本的作家,只是囿於當時日本國內的情勢,只能用「小說」的方式隱晦表達自己的看法。雖然,這樣一來,不免讓其創作時的深意被埋沒在各式各樣的曲解或誤解中,難見天日。
其實,羅生門的設定處處皆見作者的巧思,不知各位讀過原文的讀者是否讀出了那位披著白髮的老婆婆拔死人假髮的劇情安排,所指為何?
不曾讀過的讀者,不妨也好好想想吧!
推薦參考書籍:
另眼看歷史:中日韓台三千年 作者:呂正理
日本史:從石器時代到超級強權 作者:韓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