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英語: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作 UNESCO),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的重要性,說得很好 …
「文化,是精神層面的知識和修養、是自我認同的動力、是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在高素質的社會,人,不能沒有文化!」
九月,家長一定正為孩子新學年之始而忙得不亦樂乎!也要多多保重啊!最近讀了朋友李偉民律師 Maurice 的文章
《文化藝術開拓偉人陳達文:香港要成為文化中心,香港人的內涵仍缺少了什麼 ?》很想與我們的 ArtiMate 藝萌 讀者朋友們分享一下 陳達文博士及Maurice 的一些見解。
我認同 Maurice 的話:「童年,快樂是真材實料的,因它和物質無關;可惜,純真已消逝。今天長大的你,要好好把握生活的文化,如看書、聽音樂、作畫、看電影;或追尋精神的文化,如宗教、哲學、做人道理,才能把滿布污漬的心靈清洗,須臾之間,重拾潔淨人生。」
因此 ArtiMate 藝萌 鼓勵家長親子多㸃透過藝術文化一齊尋找/重拾真材實料的快樂!
2022年是香港大會堂(Hong Kong City Hall)成立60週年。引述 Maurice:「陳達文(Dr Darwin Chen)博士是文化藝術界「教父」,沒有他,哪有今天香港文藝界的建設成就!以前,香港除了戲院以外,沒有見得人的文化場地。陳博士當年在政府,參與1962年香港大會堂的成立,從此,香港有了正規的音樂廳、文娛廳、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等設備。陳博士說:「City Hall,不僅是上流社會或知識份子應酬交際的地方,它是『與民共養』的心靈之所。」
讓我們多㸃利用大會堂的設施去欣賞藝術文化:如看書、觀賞舞蹈、欣賞戲劇、聽音樂、參觀展覧等等,共養藝術心靈吧!
香港大會堂 60 週年誌慶 (圖片來源:康文署 香港大會堂網站)
文化藝術並非消遣品
陳達文博士現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榮休會長及高級顧問。他說:「國家希望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有百多年中西生活的沉澱,絕對有這個資格。而且,頗多市民受過中西方教育,懂兩種語言,經歷過兩種文化,以往,香港稱為『東方之珠』,便是這個理由!」
90歲的陳達文博士,說話清晰有力、引經據典,而且,思想條理分明,他說:「60至90年代,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集中在地方、人才、節目、活動等等具體建設。1997年回歸以來,政府『一本通書睇到老』,仍把文化藝術停留在課餘及下班以後的社區、康樂消遣。聯合國對文化的重要性,說得很好:文化,是精神層面的知識和修養、是自我認同的動力、是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在高素質的社會,人,不能沒有文化!」
那麼香港的學校、家長,如何可以跳出那個『把文化藝術停留在課餘及下班以後的社區、康樂消遣。』的框框呢?那麼我們可要加把「藝術文化勁」,培養孩子成為高素質社會一員唷!
東方之珠香港 Hong Kong (圖片來源:Travels.Media)
陳博士為人嚴肅,但對人溫暖,充滿耐性,他續說:「公民教育替代不了思想層面的社會文化教育,因文化是人和人之間交往的精神河道,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創造力,以至道德力量的泉水。如果,香港人只關心物質生活,缺乏文化素質,則這城市便會破掉社會進步的一片牆,當人們不再對自己的文化修養感到自豪,便會喪失尋求高尚人格的動力,香港的『家』,何以再成家了?」
「…… 文化,要心連心改善到香港人的生活面貌,包括生命觀、民族觀及世界觀,所以,文化局要帶領的,是香港社會精神文明的啟航。」
香港藝術文化的最經典元素:霓虹燈招牌 (Neon Fantasy #1 Nathan Road, Kowloon, Hong Kong, 2006, 英國攝影師 Keith Macgregor 曾旅居香港30 年 (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
香港社會需要怎樣的教化工作?
陳達文博士解釋:「以中國人傳統的文化思想為基礎,在適當地方,加上西方的自由發展和個人權利的概念;更要扭轉如香港過往自我主義過猶不及的狀態。在我們儒家文化中,人,不是單獨的存在,人的意義和價值,是相對的,它承載了家、國、天下的倫理角色和道德責任,特別是修煉個人素養和家庭觀念。中國人的傳統,充滿着人倫溫情,而那份溫情,是自己和別人共存共活的基礎。」
「西方對自我的信念,在科學及醫學研究、學術發展、藝術創作、生活美學這四方面,推動了人類的進步,這的確是好的一面!不過,又不能太盲目相信西方專家那一套。橘化為枳,也得小心!」
「現在,我們進入了internet世代,小孩子、年青一代,逐漸脫離了人倫的國度,躲在虛擬世界,以電子遊戲的規則,作為現實生活的道德,這是非常危險的。」
陳博士補充:「在14到16世紀期間,歐洲有一個Renaissance(文藝復興運動),當時的思想家擺脫封閉的思維,通過文化、藝術、文字等作品,重新探討和發現『人』,包括自己和別人,在世上的真正意義?我希望香港度過了100多年後,能夠也來一次Renaissance,讓所有香港人,一同思考,我們天天所生活的城市,到底對自己、對家人、對別人、對國家,又有什麼新的意義呢?」
《维特鲁威人》(The Vitruvian Man),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233 ~ 1490 (圖片來源:Wikipedia)
Maurice 說:「也許,反璞歸真,重拾中國人的文化和道德,便是非常理想的香港Renaissance!」
ArtiMate 藝萌 認為:理想的香港藝術文化 Renaissance,除了重拾中國人的文化和道德,也需要努力重建世界觀 - - 集東西文化藝術精髓。正如我們的目標「藉藝術遊世界、以藝術說故事」,透過
《藝術旅程》、
《藝萌遊記》涵蓋香港以至世界不同的藝術文化,讓大家一齊重拾昔日香港『東方之珠』的美譽。
筆者:Rosie T. LAM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