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

含有「學習方法」共 2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是不是也曾有過這種經驗?在書桌前熬了整夜,腦袋卻感覺像一團漿糊?那種努力與回報不成正比的無力感,羊羹我也確實經歷過。與其不斷責備自己不夠專心,或許我們該回頭看看大腦是不是正用疲勞發出求救信號告訴我們用錯了方法。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看懂這些信號,找到那把能讓學習事半功倍的鑰匙,讓努力真正有所回報。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1 天前
科學就生心理的研究結論:專注力每小時只有最多15分鐘 其他時間都是分心和有旁騖的 甚至放空和發呆都是生心理一再的循環。 因此如果學校一節課50分鐘 有2/3其實是效率極低甚或為零。(單一學生計算) 大腦對單一事物也會疲倦和麻木 舉個例:練習把字端正認真的寫幾次 會出現開始不認得寫出的字。
分享我對學習過程中對「學得快」的疑惑,並透過閱讀大腦科學知識,理解到大腦的可塑性。「髓鞘」是神經元外的脂肪組織,透過專注、重複練習,髓鞘層會增厚,提升神經傳導效率。三個練習方法:一、全神貫注;二、不怕犯錯;三、將大目標拆解成小單位練習。這些方法能幫助大腦更有效地「鋪設」神經迴路,提升學習和技能表現。
望著那些投入三十年才成功的大師,我們總不免感到絕望。羊羹我也曾被這種精通的神話嚇住,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但如果,「學會」一項技能的關鍵,其實藏在一個更務實的「三年法則」裡呢?這是一份學習者的演化地圖,記錄了從混亂到熟練必經的五個關卡,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自己卡關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方向。
Thumbnail
我們讓女兒先系統學習 自然發音(Phonics),再接觸注音,結果注音反而學得更快。原來,Phonics 幫孩子先建立「聲音—符號對應」與「拼讀」概念,學注音就變得輕鬆。這段經驗讓我發現:教育沒有固定劇本,把握孩子的興趣時機,反而能走得更快、更穩。
Thumbnail
我們大多以為自己在學打高爾夫, 其實我們是在學「如何面對自己」。 多年來,我慢慢發現, 高爾夫這項運動不只是技術的練習, 更是一面映照內在狀態的鏡子。 --- 一、追求的陷阱 我們常以為,快樂來自於「達成」: 打得更遠、更準、更完美。 但每當追求的焦點放在結
剛從菲律賓語言學校碧瑤回來,作者分享在 JIC PREMIUM/ESL 學校挑選老師的心得,並提供給計畫在 2025 年遊學的學生們,如何釐清學習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及教材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曾陷入一種「窮忙」的學習狀態,以為花了時間就等於有效。羊羹我也曾埋首於漂亮的筆記與畫滿的重點,卻換來空虛的成果。後來才發現,學習的關鍵不在於努力的時長,而在於「投報率」。有些方法是安慰劑,有些則是能撬動全局的槓桿,分辨兩者,是我們用更少時間學得更好的第一步。
Thumbnail
我們在學習路上,或許都曾有過一種無力感:明明下了苦功,知識卻總像抓不住的沙。羊羹我對英文就有這種「無根浮萍」的疏離感,反而後來學的語言感覺更踏實。這奇特的差異,讓我發現記憶真正的「根」,或許不在於記憶力本身,而是深藏於知識的內在邏輯與我們思維模式產生共鳴的那一瞬間。
Thumbnail
src
藍斑海豚-avatar-img
2025/09/30
因為年紀的關係,成長期間只能靠書寫,高中第一年接觸英打(那時電腦邁入公司使用,window都沒還出現,所以練習時使用很重的英打機). 經歷過用書寫寫劇情,同樣的,也使用過打字. 看了論文也看了兩則延伸的同類型不同項目的報告,個人覺得,主要差別還是在於: 1.基礎訓練. 2.延伸訓練. 3.使用深度與廣度. 3.應對目標與使用方式. 若以個人經歷來說,在成長期有足夠的書寫訓練,該開發訓練的區域已有足夠的基礎,再接受高密度的打字訓練(快又準的重複記憶按鍵位置),且加上使用的文字(此指母語)與輸入法(中文輸入法的多樣與使用記憶方式)的差異,反而會是相對於一開始學習時就已習慣打字輸入,可能就後面長期的影響沒那麼大? 更別提,觸控輸入與鍵盤打字輸入(電腦鍵盤比起打字機可是輕~太多了!),附加的[運動]差異. 以個人較為熟悉的中文與英文舉例,光是用打字輸入要面臨的簡易度又不一樣.(若同樣以看著稿件輸入,且中文輸入法是使用笨的要死的新注音) 同樣熟悉鍵盤位置,英打只要機械輸入,中打還是要挑字. (此點微使用深度與廣度的說明) 而若是自主書寫內容,其實以個人的經歷過程,手寫跟打字的差異並不大,靈感斷線,該停下來思考來是要停下來思考. 若是只是[複寫]已有的文件,兩者差異並不大. 所以個人推論: 差異的只是學習的基礎與對應目標的不同. 這則新聞與研究的價值,對我來說在於: 1.在重要的奠基期,該著重於哪方面? 2.使用的配套器具. 3.思考的必須. 順道一提,平常不習慣用手機紀錄代辦事項,除非手邊沒有筆或筆記本.
Elyes | 艾莉絲-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30
藍斑海豚 哇~你整理得超完整! 我懂你說的意思,差別其實不在於手寫還是打字,而是成長時期打下的基礎跟後來的使用目的。 像你提到中文還要挑字,英文就是單純輸入,這點我完全有感 😂 看來重點還是『怎麼用』,而不是單純工具本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