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得了不把網路書店的折價券用掉就會死的病。

我得了不湊到免運就會死的病。

我得了看見書櫃有空格不填滿就會死的病。

我得了上廁所看書看到忘記出來的病。

我得了買包包要先想它可以裝幾本書的病。

我得了花錢時會換算成等同幾本漫畫的病。

我得了不管出門幹麼最後都會進書店的病。

我得了看書等泡麵等到麵爛掉的病。

我得了用書櫃衡量房間大小的病。


……

各式新病毒,持續發現中,歡迎補充。
本文寫於2011年,目前所有症狀只有加劇沒有好轉,顯然是不治之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5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2/12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Thumbnail
2025/02/12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Thumbnail
2025/02/11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Thumbnail
2025/02/11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我在想,為什麼被書本包圍時,就會有種滿足感生起?
Thumbnail
我在想,為什麼被書本包圍時,就會有種滿足感生起?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也一不小心買太多書,或是不小心多買一本書,明明家裡就還有,借的也還沒看完,就是總想再多帶一本回家。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也一不小心買太多書,或是不小心多買一本書,明明家裡就還有,借的也還沒看完,就是總想再多帶一本回家。
Thumbnail
好像大家都有一堆沒看的書 不過書櫃都要爆了,象就別再買了
Thumbnail
好像大家都有一堆沒看的書 不過書櫃都要爆了,象就別再買了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最近有興趣的頻道分享了書癮這件事。非常心有戚戚焉,感同身受。 我開始看書,的確不是因為覺得看書很酷,或是強迫自己看書。主要是因為,我的人生困住了。我非常不開心,每天都覺得傷心難過,無能為力。 有朋友推薦我看親子教養的書。是我當時非常需要的,就這樣一本接著一本,在我心裡最脆弱的時候,一本本的書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最近有興趣的頻道分享了書癮這件事。非常心有戚戚焉,感同身受。 我開始看書,的確不是因為覺得看書很酷,或是強迫自己看書。主要是因為,我的人生困住了。我非常不開心,每天都覺得傷心難過,無能為力。 有朋友推薦我看親子教養的書。是我當時非常需要的,就這樣一本接著一本,在我心裡最脆弱的時候,一本本的書
Thumbnail
2013年報導說台灣人平均每人一年只看兩本書。 再忙,怎能不看書?於是我上台北市立圖書館查詢我們一家人一年借閱的書就達163本,這不僅讓我省下大量購書的費用,也為我空出許多收納的空間,很慶幸能與圖書館為鄰,他就像是我家的大書櫃,而這個書櫃還可以透過網路無限延伸,隨時,自動為我添購新的書。(就像我家樓
Thumbnail
2013年報導說台灣人平均每人一年只看兩本書。 再忙,怎能不看書?於是我上台北市立圖書館查詢我們一家人一年借閱的書就達163本,這不僅讓我省下大量購書的費用,也為我空出許多收納的空間,很慶幸能與圖書館為鄰,他就像是我家的大書櫃,而這個書櫃還可以透過網路無限延伸,隨時,自動為我添購新的書。(就像我家樓
Thumbnail
解決空間問題後是時間問題,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我身為一名正在努力創作的職業文字工,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
Thumbnail
解決空間問題後是時間問題,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我身為一名正在努力創作的職業文字工,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
Thumbnail
我蹲坐在一間破舊的二手書店裏頭。 手裏拿著本現在根本想不起來書名的書,就連書的內容我也忘了寫些什麼。 那時有個聲音從我背後發出。 「喂!好看嗎?」 「還不錯,就是書潮了點…」我回道。 「這本書剛印出來我就買了,上回只看了一半,可惜後來再也沒機會看完啦…」 “清 光緒貳十貳年六月上海購入 林XX“。
Thumbnail
我蹲坐在一間破舊的二手書店裏頭。 手裏拿著本現在根本想不起來書名的書,就連書的內容我也忘了寫些什麼。 那時有個聲音從我背後發出。 「喂!好看嗎?」 「還不錯,就是書潮了點…」我回道。 「這本書剛印出來我就買了,上回只看了一半,可惜後來再也沒機會看完啦…」 “清 光緒貳十貳年六月上海購入 林XX“。
Thumbnail
二手書店總是堆滿的書證明了實體書必然過多的命運,能夠逛一逛喜歡的書店,能夠帶一本喜歡的書回家,無論是在實體或是在虛體,都代表你住的地方不能太小與太差,否則喜愛的書買回來還沒看幾次就因為濕氣而皺折,又或者被推到黑暗的角落去,那可真是天下最傷心的幾件事之一。
Thumbnail
二手書店總是堆滿的書證明了實體書必然過多的命運,能夠逛一逛喜歡的書店,能夠帶一本喜歡的書回家,無論是在實體或是在虛體,都代表你住的地方不能太小與太差,否則喜愛的書買回來還沒看幾次就因為濕氣而皺折,又或者被推到黑暗的角落去,那可真是天下最傷心的幾件事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