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到底我怎樣發掘合意的書籍?
先從最容易的方法說起:逛書店。我真的好愛逛書店,原因不光是買書,更是因爲書店的氛圍實在太治癒了。
(內心對白如下:啊😌~這些都是新書欸!看🤓~這些書籍排列得很整齊!)就算現時恪守著禁買新書的規定下,我也要定時巡視一下才感到滿足。
面對琳琅滿目的書籍,又是什麼特別能吸引我目光?
這真是一場緣份遊戲呀!我習慣只到熟悉的書架瀏覽,通常就是新書、文學、推理和心理類。
而我站在書架前,總是先看書本的封面是否合眼緣,因為我覺得封面設計就是將內容的風格濃縮並形象化;
再看看書名,粗略了解主題;
最重要是內容簡介,視乎大綱有否勾起興趣,或者這本書會否啟發思維等;
通過以上三關,最後當然要看價錢!
分類如下:
HK$100以下 — 買😄
$101–150 — 再看一次大綱來作決定🤓
$151–180 — 我深信這書很精彩才好買🧐
$181以上 — 還是等減價吧🙂
以上就是我每次逛書店買書的心路歷程了。喔?!回過神來,我寫著寫著已成為一篇長文,我還是分成上下篇好了,下回就討論我又是如何透過網絡找新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