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師的貓》——褪去所有人類偽裝的貓咪之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魔法師的貓》充滿童趣綺想、富含探討「虛實」寓意,內容描寫著一隻貓脫去眼鏡後能讓所有人的情緒一覽無遺,從欺瞞不實到愛戀如火,人的狀態會被鮮明的顏色給標示出來。而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這讓人褪去偽裝的真實互動,引起部分人士不滿,急欲毀了這隻表露真相的貓⋯⋯

揭露真相的貓咪與畏懼被看見的人類

相傳曾經有隻戴著墨鏡的貓,隨著一名在馬戲團工作的年輕女子黛安娜在不同的城市之間流轉。一天,年輕的小鎮城主奧利瓦加入了馬戲團,與女子熱戀。貓咪臉上謎團般的眼鏡總引起他諸多疑問,有天他將好奇心化為行動,摘下了牠的眼鏡,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人類真實的情緒以不同顏色籠罩在所有人身上,騙子滿身是紫,小偷一身灰,不忠的人全是黃,熱戀的人滿身紅。這些真實過於駭人,貓咪最後被殺死了。
而如今,馬戲團造訪小鎮,傳聞中被殺死的貓、美麗的女子,也在行中⋯⋯
一晚,馬戲團在小鎮上的表演吸引了滿滿的人潮,魔術師的巧妙安排讓人目不轉睛,而其中一些橋段,隱喻著小學老師羅伯特、校長察理之間緊張的關係。在結尾的高潮,黛安娜帶著貓咪出場,拔去了它的墨鏡,人們的真實顯露無遺,滿身通紅的羅伯特對黛安娜懷著藏不住的愛意,徹夜在田園間約會。然而一些被紫色、灰色、黃色命中的人們,則對貓咪產生惡意,認為牠就是亂源,欲將牠剷除⋯⋯
摘去貓咪墨鏡的黛安娜,與真實顏色顯露無遺的人們 © 1963 Vojtěch Jasný

生活真實、愛好生命的老師與孩子 vs 戀棧權勢、虛偽作惡的校長與大人

小學老師羅伯特與校長察理是兩個相左的立場的具象化代表——看到珍稀動物時,羅伯特選擇遠觀以攝影的方式留下英姿,而察理選擇以獵槍射殺,將之作為標本納為自身收藏;對於校內活潑的學生,羅伯特鼓勵他們發表意見,從生活經驗中體驗學習樂趣,而察理嚴格要求走廊上學生可以活動的範圍,對於看似超脫常規的活動十分感冒。
學校裡的孩子們承襲了羅伯特授課的精神,對於生活有敏銳的洞察,也很喜歡小生命。造成全鎮大亂的貓咪,在孩子們看來是最有趣的寵物。在貓眼之下,孩子們不怕自己的「顏色」被看到,即便是熱戀通紅的人,也只是靦腆地笑著。
與校長一樣不想讓貓咪搗亂的幾位代表,則是私下開會,密謀捉捕貓咪,甚至將殺貓之罪嫁禍於羅伯特⋯⋯
熱愛生命、以鏡頭紀錄之的羅伯特老師、控制欲強、將動物射殺作為標本的察理校長 © 1963 Vojtěch Jasný

從小城故事,看捷共社會

劇中紫色、灰色、黃色的人,以及校長察理,都是導演透過童趣的故事來描繪的共產時期平民、執政者。透過孩子們的童言童語、脫下墨鏡的貓眼力量,謊言一一被揭穿。在學校,羅伯特曾要求學生們用紙筆描繪所有對於小鎮上一切喜歡、不喜歡。父母為了生活,與政府、生活中遇到的人們相互欺瞞的過程浮現孩子們的腦海⋯⋯賦予真實顏色的貓咪原是為了讓人看得清明,然而說出真話卻會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為了讓勇於說出真相的人噤聲,不惜使出手段——這樣的描寫,與共產執政的社會中壓抑、人與人間充滿不信任的本質極其相似。
這部於 1963 年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Special Jury Prize) 的作品,在1968 年後於母國被禁絕,導演 Vojtěch Jasný 本人更是於 1970 年流亡海外。2021 年,本片經數位修復,於坎城影展再度亮相。
Vojtěch Jasný 導演 © CTK Photo/Michal Dolezal
《魔法師的貓》當年拍攝畫面 © Hradecžije.cz
avatar-img
12會員
18內容數
#歐陸電影 #捷克新浪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珊 S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魔手》(Ruka; The Hand)是部片長不到二十分鐘的動畫短片,映照著四十多年來共產黨在捷克斯洛伐克統治之下,藝術家面對極權政府所承受的打壓。其描寫之深刻,更是千千萬萬個極權社會的縮影,超脫國家、社會限制。
《夜之鑽》描寫兩名猶太男孩自前往集中營的列車逃亡的故事,全片對白極少,以回憶、幻想、現實交錯的單色調鏡頭,帶領觀者進入男孩們的世界⋯⋯
米洛斯福曼拍攝的《消防員的舞會》,以黑色幽默的調性,來描寫一天消防員的舞會,從消防員、男男女女與會的民眾等小人物的互動中,刻畫詼諧的劇情,映射著真實人性的難題,讓觀眾看見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共產主義社會的荒謬縮影⋯⋯
《野雛菊》的預告片段是兩位花樣年華的女子,片名看似美麗優雅。 實際上,電影本身存在著許多挑戰人們秩序、道德容忍度的橋段,巧妙地將各種美醜對比放在一起,有華麗也有野蠻,有充滿哲理也有無稽荒謬⋯⋯
《嚴密監視的列車》將私密的性,作為串連故事人物的重要成分,它描寫了列車站裡人們生活的日常,象徵者主角 Miloš 的成長里程碑,甚至暗喻著在戰時捷克斯洛伐克受德國侵佔時,捷克人對德國一笑置之。
納粹時期的猶太人處境一直都是許多歐陸電影的熱門題材,《大街上的商店》描繪的是納粹時期的斯洛伐克小鎮,從小人物的互動,映射整個不幸的時代。從看似平淡安和的生活場景開展,而反猶太的勢力卻逐漸逼近⋯⋯電影於 1965 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隔年飾演猶太老婦的 Ida Kamińska 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魔手》(Ruka; The Hand)是部片長不到二十分鐘的動畫短片,映照著四十多年來共產黨在捷克斯洛伐克統治之下,藝術家面對極權政府所承受的打壓。其描寫之深刻,更是千千萬萬個極權社會的縮影,超脫國家、社會限制。
《夜之鑽》描寫兩名猶太男孩自前往集中營的列車逃亡的故事,全片對白極少,以回憶、幻想、現實交錯的單色調鏡頭,帶領觀者進入男孩們的世界⋯⋯
米洛斯福曼拍攝的《消防員的舞會》,以黑色幽默的調性,來描寫一天消防員的舞會,從消防員、男男女女與會的民眾等小人物的互動中,刻畫詼諧的劇情,映射著真實人性的難題,讓觀眾看見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共產主義社會的荒謬縮影⋯⋯
《野雛菊》的預告片段是兩位花樣年華的女子,片名看似美麗優雅。 實際上,電影本身存在著許多挑戰人們秩序、道德容忍度的橋段,巧妙地將各種美醜對比放在一起,有華麗也有野蠻,有充滿哲理也有無稽荒謬⋯⋯
《嚴密監視的列車》將私密的性,作為串連故事人物的重要成分,它描寫了列車站裡人們生活的日常,象徵者主角 Miloš 的成長里程碑,甚至暗喻著在戰時捷克斯洛伐克受德國侵佔時,捷克人對德國一笑置之。
納粹時期的猶太人處境一直都是許多歐陸電影的熱門題材,《大街上的商店》描繪的是納粹時期的斯洛伐克小鎮,從小人物的互動,映射整個不幸的時代。從看似平淡安和的生活場景開展,而反猶太的勢力卻逐漸逼近⋯⋯電影於 1965 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隔年飾演猶太老婦的 Ida Kamińska 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角色,創建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故事標題:小貓耳的魔法學校冒險 在一個充滿魔法的世界裡,有一個名叫小貓耳的孩子。他穿著整齊的校服,戴著紅色的領帶,穿著灰色的背心和短褲,腳上穿著白色的鞋子。最特別的是,他有一對可愛的貓耳朵,這讓他在普通人群中顯得格外獨特。
Thumbnail
為貓奴者,最大的噩夢莫過於主子被伺候得龍心大悅,哪天啣來一隻死老鼠丟在你面前作為獎賞,看你一臉嫌悪,牠還以為你嫌棄禮物太小,下次抓一隻更大的來。 女兒養的一隻黑貓天生自帶面罩,被賜名Batman,但這Batman 卻不是暗黑系性格,而是和善親人,尤其對萬事抱持好奇之心、對萬物平等以待。
Thumbnail
吉卜力著名的療癒電影《貓的報恩》回歸大銀幕! 平凡的高中女生小春,隨手救了一隻差點撞上卡車的貓,沒想到這隻貓是貓王國的月牙王子,而王國上下將迎娶她為王子妃,以報救命之恩,強行將小春帶入王國!如果沒能在明天日出之前回來,小春就會徹底變成貓咪!她該如何順利離開這裡,找回真正的自我呢?
Thumbnail
從動物視角來看「生命」這件事,不知道動物們會不會覺得人類很傻、很笨又很可笑呢? 《小貓法蘭基》一本非常療癒的小書。 一開場,小貓法蘭基看到一個男人正在玩毛線,甚至想要跟他一起玩。 殊不知,那個男人並不是在玩毛線。 那是一條對生命感到絕望的線!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透過貓兒的生命,看見其探索態度的認真與否,決定該行為是開拓型的昇華,或是好奇型的降維。 利用這些例子,類比人類在面對AI時的態度後,每個人都能擁有專屬且永恆的新世界,再也不是虛無飄渺。
立了契約,貓貓正式入駐!
Thumbnail
貓鎮裡出現了「有妖怪!」的傳言,大夥議論紛紛。貴族貓提議要維持和平、盡量討好,於是大夥開始買神像、戴面具、跳舞,崇拜敬愛「夜神獸」,不過「夜神獸」亦發肆虐。某夜,一隻好奇的小貓終於發現了「夜神獸」真面目!共讀後,可以跟孩子聊聊害怕和害怕的反應喔!
Thumbnail
從高中起就一直想養貓,但竟然對貓毛過敏,無緣晉陞貓奴。如果我有一隻貓,我想養一隻藍貓,應該會是隻瘦瘦的公貓。聽說藍貓內向,在家又好動,很好,我很宅,可以一起宅一起動。電繪第一貓,就獻給我的理想主子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角色,創建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故事標題:小貓耳的魔法學校冒險 在一個充滿魔法的世界裡,有一個名叫小貓耳的孩子。他穿著整齊的校服,戴著紅色的領帶,穿著灰色的背心和短褲,腳上穿著白色的鞋子。最特別的是,他有一對可愛的貓耳朵,這讓他在普通人群中顯得格外獨特。
Thumbnail
為貓奴者,最大的噩夢莫過於主子被伺候得龍心大悅,哪天啣來一隻死老鼠丟在你面前作為獎賞,看你一臉嫌悪,牠還以為你嫌棄禮物太小,下次抓一隻更大的來。 女兒養的一隻黑貓天生自帶面罩,被賜名Batman,但這Batman 卻不是暗黑系性格,而是和善親人,尤其對萬事抱持好奇之心、對萬物平等以待。
Thumbnail
吉卜力著名的療癒電影《貓的報恩》回歸大銀幕! 平凡的高中女生小春,隨手救了一隻差點撞上卡車的貓,沒想到這隻貓是貓王國的月牙王子,而王國上下將迎娶她為王子妃,以報救命之恩,強行將小春帶入王國!如果沒能在明天日出之前回來,小春就會徹底變成貓咪!她該如何順利離開這裡,找回真正的自我呢?
Thumbnail
從動物視角來看「生命」這件事,不知道動物們會不會覺得人類很傻、很笨又很可笑呢? 《小貓法蘭基》一本非常療癒的小書。 一開場,小貓法蘭基看到一個男人正在玩毛線,甚至想要跟他一起玩。 殊不知,那個男人並不是在玩毛線。 那是一條對生命感到絕望的線!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透過貓兒的生命,看見其探索態度的認真與否,決定該行為是開拓型的昇華,或是好奇型的降維。 利用這些例子,類比人類在面對AI時的態度後,每個人都能擁有專屬且永恆的新世界,再也不是虛無飄渺。
立了契約,貓貓正式入駐!
Thumbnail
貓鎮裡出現了「有妖怪!」的傳言,大夥議論紛紛。貴族貓提議要維持和平、盡量討好,於是大夥開始買神像、戴面具、跳舞,崇拜敬愛「夜神獸」,不過「夜神獸」亦發肆虐。某夜,一隻好奇的小貓終於發現了「夜神獸」真面目!共讀後,可以跟孩子聊聊害怕和害怕的反應喔!
Thumbnail
從高中起就一直想養貓,但竟然對貓毛過敏,無緣晉陞貓奴。如果我有一隻貓,我想養一隻藍貓,應該會是隻瘦瘦的公貓。聽說藍貓內向,在家又好動,很好,我很宅,可以一起宅一起動。電繪第一貓,就獻給我的理想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