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答應要幫小令與若斯諾·孟推書,結果積欠到現在,突然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兩本一起推(偷懶的極致)。
我曾開玩笑說
好燙詩社每次聚會都在打架,這句話有一半不是笑話,只不過我們的衝突不在拳頭,而是在如何寫詩這件事上。社員們的風格可說是南轅北轍,最大的共通點在於都喜歡吃火鍋(其實我沒問過小令喜不喜歡)。
為了印證這一點,我決定以身作則,稍微談一下我與上述兩位的差異。
小令,《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2022,雙囍出版
小令的詩很常寫到肉身,譬如這首〈吾將不再積攢夢境與意義〉:
吞嚥
沙礫般的冰涼切片,擠壓食道
餵過魚也餵過我自己
在鐘面的腔體堆積。滋味
全無地呼吸。嗅聞手指頭:
魚飼料的腥
小令曾說自己會刻意透過飢餓來意識身體,藉此與身體保持親密,甚至曾經為了看清頭型而剃光頭。此外,作者與親人的關係也常在詩中被著墨,《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中的彌勒佛即是。現實中的小令在詩中是強烈存在的,或者可以反過來說,小令是為了寫詩而生活。
至於我,有讀過《掙扎的貝類》後記的應該知道,我不斷試圖在消彌作者肉身的存在。要說原因的話,與同儕相比我始終是物慾不高的人,吃得少睡得少肉體關係也可有可無。未來若是科技進步到能夠移植意識(或是至少大腦),我應該會是第一批自願放棄原初肉身的人。
五十年後說不定會看到垂垂老矣的小令對著一具機器說:「嗨,煮雪。」
至於那具機器有沒有意識,旁人不得而知。
若斯諾·孟,《喜劇收場》,2021,獨立出版
讀若斯諾·孟的詩,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欲言又止」的美學,譬如〈在那之後,所有的人/在那裡找/所有的人〉:
我的朋友們回來
告訴我
他的走了
我們只哭
三分鐘
而〈⊝⊝〉一詩更是極端:
馬馬你長好大了
馬馬
我愛你
馬馬
「……」
「……」「……」
這並非John Cage〈4'33〉那種帶點反叛的刻意留白,而是更接近(稱讚意味的)不負責任,一種專屬於詩人的任性。詩人也未必知道空白裡該寫什麼,正如王柄富在詩集的「不怎麼推薦序」中提到的:「我們常常忘記自己是沒有答案的」。況且詩人本來就不必為讀者負責,讀者若是真的很在意,可以自行填補空白。
這般「欲言又止」的效果在朗讀時能夠進一步發揮,有興趣的話可以聽聽看《
好燙詩刊:PoemCAsT》 中的那首〈「」〉←我沒有漏打字,詩題就是「」。
至於我則是常常說太多,遇上不適合由敘事者說出的,會安排另一個角色來說。這也許是我的寫作深受電玩影響的徵兆之一:多數電玩的文本並非出自主角口中,而是必須拼湊不斷出現的NPC台詞才有所輪廓。真正在說故事的不是敘事者,是他人。呼應到上面談的,這可能也是我不斷想消弭「作者我」的原因。
有趣的是,現實中每當我們會面,若斯諾·孟說出的話應該是我的十倍以上(趁機抹黑),與作品完全相反。
總之,(遲來地)推薦這兩本詩集,各位讀完之後可能會想:這幾個傢伙到底是怎麼混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