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度假一個月回到家,
將東西歸位後洗晾衣服,
將房間整理清潔後,
去黃昏市場採買,
上網路收信建立整理投資組合及資產表,
結算一個月的花費跟對5-6月的統一發票;
吃充足肉跟菜還有碳水及冰品豐盛的一餐;
在家時會想出門旅行,
旅行在外又想念家裡的舒適,
這一次算是創歷史紀錄,
有過三次出門旅行近一個月的經驗,
這一次天數最長年紀最大...
但都有一顆想念自己料理的胃.
就算是簡單的料理在外食一陣子後都顯美味.
昨晚九點離開電腦上床,
今早五點多起床又掛在電腦上,
現在九點感覺已經回到了居家日常.
下星期四又要出門旅行,
這幾天好像只是中途休息,
但能回到熟悉的地方讓身體恢復,
充飽電後再次啟程會讓旅遊品質提升.
旅行是為了回家,
回家是為了出發.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3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悅讀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到墾丁居遊一個月, 前一星期每天衝行程, 作息不正常身體吃不消, 第二星期放慢腳步, 但天天外食身體還是不正常, 第三星期真的啟動居遊模式, 每天泡湯到海邊玩及窩在冷氣房看小說, 第四星期更誇張, 到背包客棧聊天四天四夜足不出戶, 這四天啟動的是青春模式, 喝酒聊天到凌晨... 出門近一個月,
當年我以為齊秦的"大約在冬季"是屬於我們的歌, 後來金智娟的"飄洋過海來看你"是我對你的想念, 前一陣子你介紹我史俊鵬的"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 原來我們都在歌詞裡找到對方與寄託思念; 每每會陷在歌詞的意境裡, 那是穿越空間與時間的交流, 含蓄不露骨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在歌裡想著往日的我們,
股市陷入熊市跌跌不休, 原本手中持股水位算保守, 因為每個月還能拿生活費, 所以不急著將資金投入市場, 保守操作等待市場出現甜蜜價; 拿到贍養費後表示生活費必須靠我自己, 慶幸碰到熊市股價下跌讓我能買到更多, 手上的現金必須分批進入市場求取股息當生活費, 明知到底部還沒浮現還是必須規律的加碼,
過去多年有一股聲音一直在腦中縈繞不去, 就是想去算命問一下我的未來窺看一下我的婚姻, 或是想找一個智慧的人好好討論我該何去何從; 懷著這樣的好奇與無奈我躲進了閱讀與學習, 我在書裡自我療癒在寫作中覺察自己, 更是在學習佛法的修行中知道對治方法, 明瞭現在所受的苦樂是過去所造作,
友情的濃度該如何控制?! 一個在我生命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朋友, 在過去四年缺席了, 那是我刻意忍住不聯絡的結果, 當我發現我們的互動都是我主動時, 我刻意不連絡她, 其實之前已經試過幾次, 但每次一年半載都忍不住破功, 四年前我發現她跟老闆一樣都是被動的支持者, 我先斷除對她的依賴接著再跟老闆攤牌,
昨天臨睡前看一個節目報導疫情下的青年, 節目中採訪了幾個北漂的青年, 北漂是為了夢想, 北漂需要面臨的挑戰比起在故鄉難, 夢想好像在首都比較有機會實現; 節目中那些為了房租與生活費打拼的青年, 讓我想起屬於我的年輕歲月, 也是懷著夢想與肩負使命斤斤計較的除了金錢還有時間, 還要給家裡生活補貼,
到墾丁居遊一個月, 前一星期每天衝行程, 作息不正常身體吃不消, 第二星期放慢腳步, 但天天外食身體還是不正常, 第三星期真的啟動居遊模式, 每天泡湯到海邊玩及窩在冷氣房看小說, 第四星期更誇張, 到背包客棧聊天四天四夜足不出戶, 這四天啟動的是青春模式, 喝酒聊天到凌晨... 出門近一個月,
當年我以為齊秦的"大約在冬季"是屬於我們的歌, 後來金智娟的"飄洋過海來看你"是我對你的想念, 前一陣子你介紹我史俊鵬的"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 原來我們都在歌詞裡找到對方與寄託思念; 每每會陷在歌詞的意境裡, 那是穿越空間與時間的交流, 含蓄不露骨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在歌裡想著往日的我們,
股市陷入熊市跌跌不休, 原本手中持股水位算保守, 因為每個月還能拿生活費, 所以不急著將資金投入市場, 保守操作等待市場出現甜蜜價; 拿到贍養費後表示生活費必須靠我自己, 慶幸碰到熊市股價下跌讓我能買到更多, 手上的現金必須分批進入市場求取股息當生活費, 明知到底部還沒浮現還是必須規律的加碼,
過去多年有一股聲音一直在腦中縈繞不去, 就是想去算命問一下我的未來窺看一下我的婚姻, 或是想找一個智慧的人好好討論我該何去何從; 懷著這樣的好奇與無奈我躲進了閱讀與學習, 我在書裡自我療癒在寫作中覺察自己, 更是在學習佛法的修行中知道對治方法, 明瞭現在所受的苦樂是過去所造作,
友情的濃度該如何控制?! 一個在我生命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朋友, 在過去四年缺席了, 那是我刻意忍住不聯絡的結果, 當我發現我們的互動都是我主動時, 我刻意不連絡她, 其實之前已經試過幾次, 但每次一年半載都忍不住破功, 四年前我發現她跟老闆一樣都是被動的支持者, 我先斷除對她的依賴接著再跟老闆攤牌,
昨天臨睡前看一個節目報導疫情下的青年, 節目中採訪了幾個北漂的青年, 北漂是為了夢想, 北漂需要面臨的挑戰比起在故鄉難, 夢想好像在首都比較有機會實現; 節目中那些為了房租與生活費打拼的青年, 讓我想起屬於我的年輕歲月, 也是懷著夢想與肩負使命斤斤計較的除了金錢還有時間, 還要給家裡生活補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旅程結束,我始終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放進記憶罐頭裡之後,再清空歸零啟程下一個旅程。 2022年的端午節,一場聚會一個動念,2023年3/6搬完家之後,旅程開始~過程緩緩前進,憨膽讓我沒想太多地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因為一個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被動的球來就打,而是轉成丟球期望回彈的過程,我厚著臉皮
Thumbnail
掐指算算:這趟三個月的旅程,一共搬了15次家。     而填在兩個移動點之間的是「等待」,前一處十至十一點退房,下一處下午三點至四點才能入住,所以移動通常表示會有四到六小時的空檔「無處安身」。     有伴一起耗當然便利許多,泡泡咖啡廳聊天,輪流看守行李去上廁所,或附近小逛一會兒。
Thumbnail
想起之前過年回家 才知道原來自己出來住 好像真的吃得比較少 這次回家 如果10分是再吃一片高麗菜就會吐出來 我大概每次吃飯都吃到8分 而且是吃完飯之後,再抓鳳梨酥、核桃糕、和一些糖果餅乾起來吃 那種真的很飽很飽的感覺挺幸福的.....
Thumbnail
在一年之中,我最期待的兩次旅行— 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的家庭旅行了! 結婚有了小孩之後,忙碌緊湊與五味雜陳的新手爸媽與育兒生活, 真的很渴望抽離與喘息一下, 這三年多來已去過墾丁、台南、屏東、台中, 都已留下美好的照片紀念與回憶. 這一次想去久違的東部, 近四年沒去台東與坐火車,
Thumbnail
當疲憊的腳步踏上熟悉的土地,我們終於回到了家。 這個家,不僅是一個物理的空間,更是心靈的避風港。 回家,是一種味道。 那是床上被褥的清香,是家人的微笑,是熟悉的窗外風景。 在漫長的出差後,我終於回到了這個溫暖的港灣。 床,就像是量身訂做的充電座。 躺在上面,疲憊的身體漸漸恢復活力
Thumbnail
# 家鄉 # 回家 # 2024我這樣… 回到家裡,看到家鄉的景緻,彷彿所有煩惱都消失了,坦然接受年紀增長,把自己照顧好才是最大的任務,現在真的是減法人生。 上ㄧ次初二回娘家,應該十幾年吧!堂哥堂姐攜家帶眷來拜年,家裡瞬間湧入二十幾個人,客廳當下客滿 ,姐夫他說有十幾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2024年1月5日 入住新家已經超過2年了。 記得剛入住時,每天都有個夜間儀式感,簡單的一杯氣泡水,偶爾加片檸檬,站在陽台吹吹風發個呆,好愜意! 當時家裡物品不多,也一直都很怕東西多又不整理,歷經2年,各式各樣的東西就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哪裡來的聚寶盆,我要丟掉它!加上工作好忙,整個就是亂成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旅程結束,我始終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放進記憶罐頭裡之後,再清空歸零啟程下一個旅程。 2022年的端午節,一場聚會一個動念,2023年3/6搬完家之後,旅程開始~過程緩緩前進,憨膽讓我沒想太多地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因為一個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被動的球來就打,而是轉成丟球期望回彈的過程,我厚著臉皮
Thumbnail
掐指算算:這趟三個月的旅程,一共搬了15次家。     而填在兩個移動點之間的是「等待」,前一處十至十一點退房,下一處下午三點至四點才能入住,所以移動通常表示會有四到六小時的空檔「無處安身」。     有伴一起耗當然便利許多,泡泡咖啡廳聊天,輪流看守行李去上廁所,或附近小逛一會兒。
Thumbnail
想起之前過年回家 才知道原來自己出來住 好像真的吃得比較少 這次回家 如果10分是再吃一片高麗菜就會吐出來 我大概每次吃飯都吃到8分 而且是吃完飯之後,再抓鳳梨酥、核桃糕、和一些糖果餅乾起來吃 那種真的很飽很飽的感覺挺幸福的.....
Thumbnail
在一年之中,我最期待的兩次旅行— 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的家庭旅行了! 結婚有了小孩之後,忙碌緊湊與五味雜陳的新手爸媽與育兒生活, 真的很渴望抽離與喘息一下, 這三年多來已去過墾丁、台南、屏東、台中, 都已留下美好的照片紀念與回憶. 這一次想去久違的東部, 近四年沒去台東與坐火車,
Thumbnail
當疲憊的腳步踏上熟悉的土地,我們終於回到了家。 這個家,不僅是一個物理的空間,更是心靈的避風港。 回家,是一種味道。 那是床上被褥的清香,是家人的微笑,是熟悉的窗外風景。 在漫長的出差後,我終於回到了這個溫暖的港灣。 床,就像是量身訂做的充電座。 躺在上面,疲憊的身體漸漸恢復活力
Thumbnail
# 家鄉 # 回家 # 2024我這樣… 回到家裡,看到家鄉的景緻,彷彿所有煩惱都消失了,坦然接受年紀增長,把自己照顧好才是最大的任務,現在真的是減法人生。 上ㄧ次初二回娘家,應該十幾年吧!堂哥堂姐攜家帶眷來拜年,家裡瞬間湧入二十幾個人,客廳當下客滿 ,姐夫他說有十幾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2024年1月5日 入住新家已經超過2年了。 記得剛入住時,每天都有個夜間儀式感,簡單的一杯氣泡水,偶爾加片檸檬,站在陽台吹吹風發個呆,好愜意! 當時家裡物品不多,也一直都很怕東西多又不整理,歷經2年,各式各樣的東西就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哪裡來的聚寶盆,我要丟掉它!加上工作好忙,整個就是亂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