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進退維谷的日子匆匆過著,來到了在這實驗室既是資深學妹也是資深學姐的研究助理,張筱毓的30歲生日,大家籌資買了最近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超厚雞排和pizza為她慶生。實驗室人的日常,雞排、pizza加珍珠奶茶就心滿意足,一邊放鬆的大口啃著雞排還一邊認真的品評其實不同口味的雞排吃起來也只是表面撒的調味粉味道不一樣而已,吃到最後都一樣,就是炸雞排。「仔細品嘗還是有點不一樣啦!」「我也覺得是大同小異。」最後壽星下了結論,如果口味是他標榜的特色,就應該認真一點從醃料開始做區隔,不然就應該如如何的,balabala的論述一番。真是無可救藥的職業病,連吃塊雞排都要研究分析一下。

「研究分析,調味加料,大同小異,只是入口時味道有些微變化,本質還是一樣。」許建中腦子在大家的歡笑聲中閃過一個想法,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同學會回家那晚,「會不會我的實驗也被加料了?」當時他還覺的自己太荒謬,簡直是突發亂想。但是今天,他認為這是老天爺給他的一個sign。

雖說是緊事緩辦,但是現在,這道閃電讓他一刻也不想耽擱了,火花熄滅就再也燃燒不起來了。未等所謂的生日派對結束,他再把最近重做的兩次實驗筆記和第一次的整理出來,每個步驟,每個數據,每一個列表,每一張圖,全部逐一比對。一次是圖像稍嫌模糊,另一次數據有點變化,變得不多又恰好落在可參考的範圍之外一點點。許建中根據前述懷疑、推測、判斷,重做一次實驗,一次做三個模組,且是趁學弟不在時私下進行。

Bingo!實驗結果顯示,是被加料了,99.9%。

「實驗結果不能出現基礎性的改變,那樣的話,許建中可能會乾脆放棄這個假設,直接讓論文出版,反正一樣可以畢業,如果只是出現一些細微,旁枝末節的變化,以許建中的企圖心,他一定會不服輸的非做出一個結果不可,讓他的論文更出色,取得更優異的畢業成績。」廖世仁是這樣指示學弟的。廖世仁的確了解許建中的企圖心,但他也錯估了他的企圖心。許建中要知道是誰做的?為什麼?

誰會做這件事呢?有誰會願意做這種事?或應該說誰能指使誰做這件事?誰不得不做這件事?答案呼之欲出,只是許建中不願意相信。若貿然質問,徒傷和氣是一,許建中更不想傷了他們的情誼,畢竟,這絕非對方所願。但許建中也不能因此困住,他決定聽取同學的建議先暗藏攝影機蒐證,確定是他懷疑的人再進行第二步。也許另有其人也說不定,還是小心為上策。為吸引獵物上門,他在白板上寫下實驗設計,這在腦海重複無數次的實驗,此刻許建中寫來駕輕就熟,心情卻無比沉重。他隨意弄幾

個培養皿進incubator,然後關燈離開實驗室假裝要提早下班。

「學長,還回實驗室嗎?有個小問題請教您。」

「今天不回了,晚了,不急的話明天再討論吧!」

「好。」魚兒上鉤?

許建中回到實驗室,學弟已經離開,他沒開燈,心理緊張萬分。四周黑漆漆的,只有白板和外面隱隱約約的路燈反射相印,白板上依舊寫得密密麻麻的,只是此刻許建中的心完全不在上面,他其實不需要,也不是要在這守株待兔,對攝影機的事

他質疑內咎,坐立難安,他起身走到窗邊,窗外的景色他再熟悉不過,四季轉變,繁茂蕭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唯一的差別只有白天和黑夜。忽然一個身影從大樓後方三棟大樓交界三叉的小圓環出現,匆匆忙忙轉往主幹道走過去時還回頭看了許建中一眼,許建中嚇了一跳。這畫面!這個人!這個時間!不久前也是在午夜,有一個人從後門冒著雨匆匆離開,當時那個人穿著連帽黑色上衣,走至圓環處似乎也回頭往lab方向望了一眼,邊走還邊回頭望了望,第一時間他還以為自己太累了,出現幻覺。

是學弟許嘉宸!學弟開始注意,甚至追蹤他的行程好像也是從那時開始?原來如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g窩@心居興建的沙龍
3會員
47內容數
女性故事集
2022/09/21
「你們說這會不會其實是『螳螂捕蟬』?」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如果是這樣,到底誰才是殿堂裡的最高主宰?」 「誰才會是殿堂裡的最高主宰呢?」 「殿堂的最高主宰阿…」
Thumbnail
2022/09/21
「你們說這會不會其實是『螳螂捕蟬』?」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如果是這樣,到底誰才是殿堂裡的最高主宰?」 「誰才會是殿堂裡的最高主宰呢?」 「殿堂的最高主宰阿…」
Thumbnail
2022/09/14
原本林P在飯店看見廖世仁時並不覺有異,反正那符合廖一貫的作風,和同儕比起來,他和業界往來比較密切不是新聞,其他老師有機會也會找他幫忙,他並不小氣也不藏私,交際能力佳,手腕也好,但在團體中也還算維持著既合作又競爭的良性的關係。
Thumbnail
2022/09/14
原本林P在飯店看見廖世仁時並不覺有異,反正那符合廖一貫的作風,和同儕比起來,他和業界往來比較密切不是新聞,其他老師有機會也會找他幫忙,他並不小氣也不藏私,交際能力佳,手腕也好,但在團體中也還算維持著既合作又競爭的良性的關係。
Thumbnail
2022/09/07
如果世事人情是座殿堂那這些許建中們就是等在門口急欲進到裡面一探究竟的人生旅行家。如果是本巨著,那他們就是讀了序文,興奮又好奇的想要一覧故事全貌,希望能藉由閱覽主人翁的喜怒哀樂找到自我定位與人生意義的,孜孜不倦的讀者。
Thumbnail
2022/09/07
如果世事人情是座殿堂那這些許建中們就是等在門口急欲進到裡面一探究竟的人生旅行家。如果是本巨著,那他們就是讀了序文,興奮又好奇的想要一覧故事全貌,希望能藉由閱覽主人翁的喜怒哀樂找到自我定位與人生意義的,孜孜不倦的讀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實習的心得 包括作息、人、報告發表時程、環境和飲食
Thumbnail
在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實習的心得 包括作息、人、報告發表時程、環境和飲食
Thumbnail
蛻變 這家甜點店, 我可以說是看著他長大, 一開始是一台腳踏車改裝的餐車, 每次去礁溪玩, 我都會買幾塊在車上吃。 幾年過去了, 小子居然開店了, 我又去買了好多次, 價格不變,品質不變,笑容不變。 在蛋糕裡吃到了「誠懇」, 是我一直捧場的原因之一。 在我念研究所的時候, 雖然我們不是NTU, 但是
Thumbnail
蛻變 這家甜點店, 我可以說是看著他長大, 一開始是一台腳踏車改裝的餐車, 每次去礁溪玩, 我都會買幾塊在車上吃。 幾年過去了, 小子居然開店了, 我又去買了好多次, 價格不變,品質不變,笑容不變。 在蛋糕裡吃到了「誠懇」, 是我一直捧場的原因之一。 在我念研究所的時候, 雖然我們不是NTU, 但是
Thumbnail
如果世事人情是座殿堂那這些許建中們就是等在門口急欲進到裡面一探究竟的人生旅行家。如果是本巨著,那他們就是讀了序文,興奮又好奇的想要一覧故事全貌,希望能藉由閱覽主人翁的喜怒哀樂找到自我定位與人生意義的,孜孜不倦的讀者。
Thumbnail
如果世事人情是座殿堂那這些許建中們就是等在門口急欲進到裡面一探究竟的人生旅行家。如果是本巨著,那他們就是讀了序文,興奮又好奇的想要一覧故事全貌,希望能藉由閱覽主人翁的喜怒哀樂找到自我定位與人生意義的,孜孜不倦的讀者。
Thumbnail
時間很公平,每個人都是一天,除非不在地球
Thumbnail
時間很公平,每個人都是一天,除非不在地球
Thumbnail
「建中,聽說你們老闆這次釣了條大魚。」 「這次是哪家大公司?可以賺一筆大的嗎?」 「又沒你的份,你那麼興奮幹嘛!」 「我為老同學高興,才想說你的phd要讀到哪年哪月,沒想到還有這招,學位加專利,一箭雙鵰。」 「唉!就不知道最後有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美妙?」 「有內情?說來聽聽。」 「不好說。」許建中
Thumbnail
「建中,聽說你們老闆這次釣了條大魚。」 「這次是哪家大公司?可以賺一筆大的嗎?」 「又沒你的份,你那麼興奮幹嘛!」 「我為老同學高興,才想說你的phd要讀到哪年哪月,沒想到還有這招,學位加專利,一箭雙鵰。」 「唉!就不知道最後有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美妙?」 「有內情?說來聽聽。」 「不好說。」許建中
Thumbnail
「研究分析,調味加料,大同小異,只是入口時味道有些微變化,本質還是一樣。」許建中腦子在大家的歡笑聲中閃過一個想法,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同學會回家那晚,「會不會我的實驗也被加料了?」當時他還覺的自己太荒謬,簡直是突發亂想。但是今天,他認為這是老天爺給他的一個sign。
Thumbnail
「研究分析,調味加料,大同小異,只是入口時味道有些微變化,本質還是一樣。」許建中腦子在大家的歡笑聲中閃過一個想法,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同學會回家那晚,「會不會我的實驗也被加料了?」當時他還覺的自己太荒謬,簡直是突發亂想。但是今天,他認為這是老天爺給他的一個sign。
Thumbnail
許建中進廖世仁的實驗室時,他就非常看好他,按表修課三年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又兩年六個月就發表了研究成果完成了博士論文,在論文收尾之際,天馬行空的來了個大膽的假設,除了是為了給自己的研究結果提出一個延伸的study,同時也是給學弟想要進行的研究計畫一個有力的reference,沒想到結果超乎預期。
Thumbnail
許建中進廖世仁的實驗室時,他就非常看好他,按表修課三年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又兩年六個月就發表了研究成果完成了博士論文,在論文收尾之際,天馬行空的來了個大膽的假設,除了是為了給自己的研究結果提出一個延伸的study,同時也是給學弟想要進行的研究計畫一個有力的reference,沒想到結果超乎預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