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會見台積電董事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特別安排會見了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這次的參訪引起了兩岸之間的軒然大波,現在中國的軍事演習還圍繞著台灣島。如果把制高點拉高來看這個局,台灣只是中美較勁下的犧牲品。

這次裴洛西的來訪突顯了台積電在最先進半導體芯片製造技術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全球芯片供應鏈中的關鍵位置、以及台積電對於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也顯現出「半導體」是美國國家科技、經濟與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也是中美兩強競爭的重要指標。

早在2020年底,美國已禁止企業向中國出售可用於製造10奈米或更先進制程設備,讓中國無法取得生產14奈米以下晶片的關鍵設備。7/28美國眾議院通過了《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 CHIPS Act),其中包括520億美元的政府補貼,此外這項法案也包括了為投資芯片廠提供估計價值達24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其中附加條款為領取美國補助款的半導體業者,未來十年內不得在中國投資28奈米以下的先進晶片、建立先進製程的附加條件。),顯見美國計劃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垂直整合於國內的企圖心,以及與中國正面對決的態勢。

美國現階段在先進半導體製造能力方面,是需大量仰賴亞洲,近期芯片供應的短缺,讓美國覺察到倘若再出現如疫情等災害導致供應鏈斷鏈,將會嚴重影響國力,也使得美國試圖極力追趕,並企圖在該領域保持對中國的領先地位。以裴洛西此行的行程來看,有一個很明顯的意圖,就是要盡力促成由美方籌組的「Chip 4聯盟」,意圖結合美國堅強的半導體設計實力、日本的材料與設備專業、台灣與南韓的半導體製造能力,建立期全球前四大半導體供應國的聯盟,進行全方位的合作,既要保障美國自身供應鏈的安全,又要阻斷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崛起。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政治智慧

分析形勢,這次裴洛西的來訪可能造成影響簡述如下:

❶ 台灣是世界上重要的半導體與電子產品輸出國,台積電2022年第1季囊括全球晶圓代工高達53.6%的市佔率,如果與其他台灣晶圓代工廠合併計算,台灣就占了全球晶圓代工規模的三分之二。根據彭博社統計的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七月,全世界大約一半的貨櫃船經過了台灣海峽,台灣海峽可以說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航線。中共環台軍事演習如果持續進行,甚至對台灣實施空中和海上封鎖,將會對全球芯片市場供應鏈造成大規模的影響。

❷ 2021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1,047億美元,半導體對大陸順差734億美元,約占的70%。一旦中國實施強硬的海空封鎖,對台灣與中國雙方的經濟與科技的發展都會有嚴重的影響。這得要取決於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了。

❸ 台積電已經於2021年決策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且營運一座五奈米製程技術半導體晶片晶圓廠,芯片法案通過與雙方進行會談後,台積電將會考慮擴大在該地建造更多工廠的計劃。由於芯片法案的附加條款,也可能改變台積電對中國廠投資的規劃。

❹ 美國「Chip4聯盟」以及《芯片法案》的通過,除了企圖在國內建構半導體的垂直供應鏈、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之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藉由策略聯盟之便,設法突破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瓶頸。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廠商必須做好嚴密的防漏措施,否則將會逐漸失去在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上重要的地位。

❺ 也有人擔心,中共可能會入侵台灣,由北京當局控制台積電半導體的芯片製造技術。

劉德音說:「沒有國家能以武力控制台積電,一旦採取軍事行動或入侵,將會使台積電工廠無法運作。」因為台積電的半導體製造複雜而精密,從原料、設備零件、製作工藝到檢測,都須要與各國的合作廠商協同運作。

在中、美貿易較勁形勢的變化下,半導體產業已經不能單純以自由貿易的方式運行方式,必須將地緣政治的消長列為重要的觀察指標。以台積電以及台灣晶圓代工所佔全球的規模,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有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而中美兩強對決的形勢將會牽動全球半導體業競合的態勢。

(圖片來源/美聯社、外交部提供)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分享給適合的朋友。→ V大創客筆記本

也歡迎分享你對「裴洛西會見台積電董事長」時間的感想與評論。

#V大創客筆記本

#地緣政治 #科技業 #全球焦點 #中美關係 #國際時事 #評論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ncent的沙龍
22會員
51內容數
Vincen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7
#V大事實調查局 #福特汽車 #寧德時代 #LFP 美國在地的百年企業福特汽車,選在中美關係因間諜氣球風波而陷入低潮的敏感時刻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消息,將與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廠商、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合作,投資35億美元在美國密西根州設廠,引進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全資製造磷酸鐵鋰(LFP)汽車電
Thumbnail
2023/03/07
#V大事實調查局 #福特汽車 #寧德時代 #LFP 美國在地的百年企業福特汽車,選在中美關係因間諜氣球風波而陷入低潮的敏感時刻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消息,將與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廠商、中國的寧德時代(CATL)合作,投資35億美元在美國密西根州設廠,引進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全資製造磷酸鐵鋰(LFP)汽車電
Thumbnail
2023/02/28
以前剛加入宏碁集團時,曾經有過為何企業要成立集團的疑問?但是當時網路資訊比較不發達,也就只停留在疑問的念頭,後來自己經歷過許多事,也慢慢能體會到企業成立集團的好處。 企業隨著市場的發展,為了提升整體的效率與戰力,企業會逐漸朝著垂直或水平整合等多角化經營的發展方向,為了能夠讓關係企業有共同的目標、統一
Thumbnail
2023/02/28
以前剛加入宏碁集團時,曾經有過為何企業要成立集團的疑問?但是當時網路資訊比較不發達,也就只停留在疑問的念頭,後來自己經歷過許多事,也慢慢能體會到企業成立集團的好處。 企業隨著市場的發展,為了提升整體的效率與戰力,企業會逐漸朝著垂直或水平整合等多角化經營的發展方向,為了能夠讓關係企業有共同的目標、統一
Thumbnail
2023/02/21
自從轉戰PM之後,開始對「組織管理」產生興趣,上了一些課程,也看過不少書籍與文章,當我看到孫子兵法裡的這兩句話時,不得不讚歎老祖宗的智慧,簡短的兩句話,竟然能道出組織管理的精髓,真是所謂的:「大道至簡」。 組織簡單而言就是團隊,即是一群人為達成特定目的而形成有系統的結合。團隊的形式有非常多種,會因人
Thumbnail
2023/02/21
自從轉戰PM之後,開始對「組織管理」產生興趣,上了一些課程,也看過不少書籍與文章,當我看到孫子兵法裡的這兩句話時,不得不讚歎老祖宗的智慧,簡短的兩句話,竟然能道出組織管理的精髓,真是所謂的:「大道至簡」。 組織簡單而言就是團隊,即是一群人為達成特定目的而形成有系統的結合。團隊的形式有非常多種,會因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台灣半導體在中美衝突下有穩定的作用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的發言,駁斥了巴菲特認為台積電「地點不安全」的看法,並強調台灣半導體在中美衝突下有穩定的作用,因為沒有人可以承擔沒有台灣半導體的損失。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劉德音在股東會上的發言展現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台灣半導體在中美衝突下有穩定的作用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的發言,駁斥了巴菲特認為台積電「地點不安全」的看法,並強調台灣半導體在中美衝突下有穩定的作用,因為沒有人可以承擔沒有台灣半導體的損失。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劉德音在股東會上的發言展現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
Thumbnail
Bloomberg這篇報導,相較而言是聚焦在國際政治的討論,而非產業面的分析。重點包括: 一、台灣官員希望美方不要過度強調中國對台的地緣政治風險,更不要過度強調美國對台積電的依賴。 二、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先前公開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晶片依賴是站不住腳且不安全的。
Thumbnail
Bloomberg這篇報導,相較而言是聚焦在國際政治的討論,而非產業面的分析。重點包括: 一、台灣官員希望美方不要過度強調中國對台的地緣政治風險,更不要過度強調美國對台積電的依賴。 二、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先前公開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晶片依賴是站不住腳且不安全的。
Thumbnail
台積過去十多年來是一間「非常本土化」的公司,超過七成的產能都由台灣產出,所以不需要到各國攻城掠地,單單只要守住台灣就可以成為霸主。但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台積被迫走出台灣落地於美國,而正當美中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在政治下又要能顧全商業考量的最好出路就是到日本。
Thumbnail
台積過去十多年來是一間「非常本土化」的公司,超過七成的產能都由台灣產出,所以不需要到各國攻城掠地,單單只要守住台灣就可以成為霸主。但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台積被迫走出台灣落地於美國,而正當美中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在政治下又要能顧全商業考量的最好出路就是到日本。
Thumbnail
解讀台積電為何要赴美投資並加大投資力道,探討背後原因以及台積電的轉機
Thumbnail
解讀台積電為何要赴美投資並加大投資力道,探討背後原因以及台積電的轉機
Thumbnail
大綱: 1.台灣亡國論 2.抗美救台嗎? 3.政府怎麼說? 4.大家怎麼看? 5.世界的台積電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Ipgw8S 1.台灣亡國論 參考新聞2020-05-25,新聞,司馬亮觀點: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2020/06/12
Thumbnail
大綱: 1.台灣亡國論 2.抗美救台嗎? 3.政府怎麼說? 4.大家怎麼看? 5.世界的台積電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Ipgw8S 1.台灣亡國論 參考新聞2020-05-25,新聞,司馬亮觀點: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2020/06/12
Thumbnail
#V大時事調查局 #半導體 #晶片荒 #商業智慧 從台灣過去這些年半導體出口不斷快速成長與民間半導體投資激增的情況,毋庸置疑地,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尤其過去這兩年疫情期間全球的「晶片荒」,更突顯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甚至有人喊出「得半導體者,得天下」的口號。 👉晶片法案:
Thumbnail
#V大時事調查局 #半導體 #晶片荒 #商業智慧 從台灣過去這些年半導體出口不斷快速成長與民間半導體投資激增的情況,毋庸置疑地,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尤其過去這兩年疫情期間全球的「晶片荒」,更突顯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甚至有人喊出「得半導體者,得天下」的口號。 👉晶片法案: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特別安排會見了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這次的參訪引起了兩岸之間的軒然大波,現在中國的軍事演習還圍繞著台灣島。如果把制高點拉高來看這個局,台灣只是中美較勁下的犧牲品。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政治智慧 (圖片來源/美聯社、外交部提供)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特別安排會見了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這次的參訪引起了兩岸之間的軒然大波,現在中國的軍事演習還圍繞著台灣島。如果把制高點拉高來看這個局,台灣只是中美較勁下的犧牲品。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政治智慧 (圖片來源/美聯社、外交部提供)
Thumbnail
晶片業長達2年的「大缺貨時代」,讓美國政府驚覺大事不妙! 全球大鬧晶片荒,各大產業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向台積電等晶圓廠催貨,但產能總追不上需求,造成嚴重的供應鏈危機,衝擊蘋果、特斯拉等大型企業營運,也讓美國政府驚覺大事不妙,原來自家半導體產能不僅不足,關鍵的零組件還掌握在別人手中。
Thumbnail
晶片業長達2年的「大缺貨時代」,讓美國政府驚覺大事不妙! 全球大鬧晶片荒,各大產業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向台積電等晶圓廠催貨,但產能總追不上需求,造成嚴重的供應鏈危機,衝擊蘋果、特斯拉等大型企業營運,也讓美國政府驚覺大事不妙,原來自家半導體產能不僅不足,關鍵的零組件還掌握在別人手中。
Thumbnail
拜登政府砸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產業,希望能讓美國擁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歐盟也公布 48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目的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率。美、歐政府合計投入千億美元,無非是希望能降低對亞洲晶片的依賴。而台積電近三年資本資出同樣達到千億美元,這種國家級的財務實力;台灣人應該為他驕傲。
Thumbnail
拜登政府砸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產業,希望能讓美國擁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歐盟也公布 48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目的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率。美、歐政府合計投入千億美元,無非是希望能降低對亞洲晶片的依賴。而台積電近三年資本資出同樣達到千億美元,這種國家級的財務實力;台灣人應該為他驕傲。
Thumbnail
半導體產業成為當代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對於台美中三方,也有不同的意義⋯⋯
Thumbnail
半導體產業成為當代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對於台美中三方,也有不同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