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解讀|台積電赴美非掏空,而是下一個戰場就在美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圖片來源:Flickr/李季霖

圖片來源:Flickr/李季霖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3 篇「潛力股」分析。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產業或產品介紹,訂閱戶可以閱讀個股分析、投資邏輯等更深入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 9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分享最新資訊與市場解讀!(專欄介紹及文章試閱請點這裡


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

台積電(2330)12月6日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舉行首部機台進場典禮,除了美國總統拜登親赴現場發表演說外,現場可說是眾星雲集,出席貴賓包括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蘋果執行長庫克、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美光(Micron)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以及設備龍頭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科磊、東京威力科創等公司執行長等,紛紛出席致賀。

圖片來源:NOWnew/台積電提供

圖片來源:NOWnew/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也在現場正式宣布,將加碼美國新廠投資至400億美元(超過新臺幣1.2兆元),並將興建第二座工廠,導入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預計2026年量產;原訂新廠的5奈米製程則推進為4奈米製程,並維持2024年量產計畫。

消息一出,各種猜測與擔憂浮現,也讓近期甚囂塵上的「掏空台灣」觀點再次成為爭議焦點。


掏空台灣?細解爭議

要探討「台積電赴美將掏空台灣」這個論點,我們得先定義何謂掏空。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或網路討論,主要有兩派說法,一派是擔憂技術外流美國的「技術掏空」,另一派是認為人才將從台灣流失的「人才掏空」。


技術掏空?實際上台灣仍會維持製程領先

技術淘空的層面很多,但台積電深耕晶圓代工領域多年,已有一套完整的保密制度與專利技術壁壘,也身經百戰,毋需多慮。

至於說人才將技術與經驗帶離台灣,就會瓦解台積電的技術優勢,那當年曾任台積電營運長的蔣尚義、台積電資深研發長的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為何仍無法讓中國晶片製造擠身先進製程?因為實際上,先進製程的晶片生產,從原料、設備、設計到製造,是所有供應鏈共同合作的成果,缺一不可,這跟偷走「海綿寶寶」蟹老闆的秘密配方,就能製作「美味蟹堡」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台積電的生產技術並不像美味蟹堡配方這麼簡單可複製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台積電的生產技術並不像美味蟹堡配方這麼簡單可複製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另外,台積電目前已在台灣實現3奈米製程(N3),並預計於2023年下半年推進至N3E,至於2奈米製程則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進入風險性試產,2025年進入量產。地點方面也有規劃,2奈米製(N2)預計設廠在新竹寶山、中科園區,甚至1奈米(N1)製程也規劃在桃園龍潭落腳。

因此到了2024年,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開始量產4奈米製程(N4)時,台積電已大規模量產N3、N3E,並進入N2風險試產;而到了2026年美國廠開始量產N3、N3E製程時,台積電可能已經實現N2量產,所以台積電台灣總部仍將維持製程工藝領先,並將最先進的技術與研發團隊留在台灣。

誠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質疑時所說的,台灣的全國領導地位已然確立,相信最領先的技術、製造與產業環境,才是致勝關鍵,惟獨持續在台灣發展,才能因應全球變局。


關鍵是人才!所以台積電必須前進美國

至於「人才掏空」,我覺得主要是看到台積電派工程師赴美且攜家帶眷的消息,直覺認為台積電正在將台灣工程師往美國送,因此擔憂當人才持續外流,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就會隨之瓦解。

圖片來源:Yahoo TV

圖片來源:Yahoo TV

實際上這一次台積電外派赴美的工程師為500人,而台積電共有員工5萬人,單以比例來說,就沒有掏空的疑慮。

再者,台積電留在台灣,人才就不會外流嗎?當世界強權紛紛以打造在地半導體供應鏈為目標,將面臨人才短缺與競爭,此時各國勢必將目光投向「矽島」台灣,在無國界的世界中,台灣是不可能關起門限制優秀人才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另外即使限制了人才外流,但人才集中在台積電也未必是好事,反而會對其他產業造成排擠。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正因為關鍵是「人才」,而「美國」將會是下一個半導體產業的主戰場,所以台積電一定要先去卡位,才能搶才、搶資源、搶訂單。如果台積電不去美國,只是將領先優勢跟訂單拱手讓人,並繼續坐限地緣政治危機的困境,無法抹去「風險」這個標籤。


美國是晶片戰爭的縮影

疫情讓全世界知道供應鏈的脆弱,而中國則是讓全世界感受到依賴台灣生產晶片是一個巨大的風險。

別的國家不談,我們只談美國怎麼看待晶片與台灣問題。

  •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a):「美國最先進的晶片有70%是向台灣買的,這不安全」。
  •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全世界最先進半導體來源只有一個國家,就是台灣。我認為這會構成韌性上的風險,也是國家安全的風險」。
  • 「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在書中表示:「當半導體已形同新時代的石油,而整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也只能掌握全球四成原油市占時,台灣台積電一家業者,卻能吃下55%晶圓製造的市場大餅,在先進製程占比更高達92%!讓一個海外企業擁有這樣的獨占性,對美國來說太危險」。

從上面引述的對話或文摘,讀者要了解半導體或晶片製造對台灣來說是「矽盾」,但對美國來說,卻是「國家安全」等級的問題,因此拜登才會推動晶片法案(Chips Act),希望在美國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實現「美國製造」的目標。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一直認為晶片製造集中在台灣是美國的國安問題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一直認為晶片製造集中在台灣是美國的國安問題圖片來源:路透社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畫面,在美國隊長一聲令下,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美光、艾司摩爾(ASML)、環球晶(半導體產業投資各國內容可以參考:Where All The Semiconductor Investment)等紛紛在美國加大投資,因此可以預見美國將建立一個在當地生產製造的半導體聚落,而這也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在公開信中提到的「區域性垂直分工」。

簡單說,為了避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將晶片或半導體供應鏈過度集中於亞洲或台灣,產生巨大的地緣政治風險,未來美國、歐盟甚至更多國家,都會希望建立當地的半導體供應鏈。如果說台灣是一個具有完整半導體供應鏈體系的「矽島」,那美國、歐盟與主要國家都會希望能有一個屬於當地的「矽州」、「矽區」,能夠完整滿足當地半導體與晶片需求。

所以請將視角抽離台積電,看向整個美國或世界,當各家業者紛紛進軍美國,希望及早卡位這個新興半導體供應鏈,那作為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怎麼可能主動放棄這個新戰場呢?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加大美國當地投資的原因之一,因為只有將規模拉大,才能在當地享有更大的話語權、更理想的經濟規模,以及更足夠的產品競爭力。


英特爾、三星急起直追

另外我們不能忘了在先進製程領域中,台積電還有兩個可敬的對手-英特爾(INTEL)、三星。

英特爾在 IEDM 2022 論壇展示最新技術藍圖,Intel 4(4奈米)製程目前已準備試產,Intel 3(3奈米)製程預計2023年下半年試產,並採用RibbonFET技術(英特爾改良的GAA環繞式閘極電晶體技術)。

另外代表英特爾2奈米製程,結合RibbonFET和 PowerVias 背面供電技術的Intel 20A,進度提前,預計於2024年上半年試產;Intel 18A(1.8奈米)製程也規畫提前於2024年下半年試產。

圖片來源:INTEL/IEDM 2022

圖片來源:INTEL/IEDM 2022

如果這個路線圖成真,代表英特爾的先進製程節點將於2023年下半年追趕上台積電,並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超越台積電,儘管外界對這樣的進展速度多有質疑,但英特爾重返晶圓代工路線的決心不容小覷。

三星也是積極嘗試彎道超車台積電,它在 3 奈米製程就率先採用 GAA 技術並已量產,並計畫於 2023 年推出第二代 3 奈米製程,2025 年達到 2 奈米製程, 2027 年達到 1.4 奈米製程。

圖片來源:三星官網

圖片來源:三星官網

英特爾、三星全力衝刺技術,特別是率先導入GAA技術,就是希望提前掌握這項重要技術,實現彎道超車,而台積電是選擇在2奈米階段導入GAA技術,三方誰能脫穎而出,將是先進製程消長的關鍵。

正因為如此,不論是技術、人才、設備、客戶等,美國都是台積電必須設法爭取甚至積極參與競爭的灘頭堡,如果能夠率先站穩美國,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掌握先進設備,台積電才有機會穩固領先優勢,因此美國這個戰場,台積電是不得不去,也是一定要去。


帶著戰友重新挑戰美國夢

最後讓我們看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亞利桑那州新廠裝機典禮這場盛宴中說了什麼?

許多人希望全球化自由貿易,但我想暫時不會捲土重來,因為地緣政治改變,昔日夢想也再度浮現。
可能由於我的背景(在美求學),最初就想在美國設立(設廠)。然而,我們遭遇成本問題,遭遇人才與文化問題,最終成了惡夢一場。
我25年前的夢想,現在將由劉德音接著實現。
圖片來源:CNA中央通訊社

圖片來源:CNA中央通訊社

「邏輯投資」認為25年前的台積電在美國單打獨鬥,遭遇成本問題,水土不服,人才青黃不接,最後失敗收場。而25年後的今天,台積電再度赴美追求夢想,這次帶著超過500位訓練有素的工程師,帶著最先進的製程工藝與技術經驗,並結合台灣在地已經合作多年並技術深耕的供應鏈夥伴,這次台積電的美國投資案,其實距離成功的美夢更加接近。

我更關注這些「台積電大聯盟」的夥伴,他們也將跟著台積電一起踢進世界盃,帶著與台積電合作培育出來的技術與經驗,殺進更多區域垂直整合的半導體供應鏈,將用性價比、高品質、高服務的優勢,搶佔更多市場,賺進更多美元與歐元。

「半導體去台化?」

不!我認為是「全世界半導體『更台化』!」

危機就是轉機,轉機就是商機,作為台灣人以及投資人,不妨跟著台積電與張忠謀,一起追逐這場美國夢吧!


「邏輯投資」文章內容係運用來自公開網路、新聞、財報及聯繫公司所獲資訊歸納之個人心得,目的是分享投資觀念,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無任何股票投資勸誘之意圖。投資有風險,文章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cky1688-avatar-img
2022/12/08
謝謝分析 也看好相關供應鏈跟著台積 一起海外打拼~
Magiko-avatar-img
2022/12/08
同意!
avatar-img
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
18.2K會員
845內容數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168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2025/04/25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提供面對美股重挫及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衝擊下,個人投資組合調整策略。文章詳細說明4月6日、7日及8日後的應對計畫,包含檢視投資組合、調節高風險標的、降低槓桿、觀察市場動態等,並提醒投資人勿過度恐慌,應保持理性並持續學習。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提供面對美股重挫及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衝擊下,個人投資組合調整策略。文章詳細說明4月6日、7日及8日後的應對計畫,包含檢視投資組合、調節高風險標的、降低槓桿、觀察市場動態等,並提醒投資人勿過度恐慌,應保持理性並持續學習。
Thumbnail
2025/01/13
本文探討川普2.0時代對投資市場的影響,特別是軍工產業的投資機會。作者分析川普政策傾向,包括打壓中國、關稅政策、遣返移民、減稅鬆綁以及石化能源政策,預期這些政策將推升全球軍備競賽,有利美國航太與軍工產業的發展。文章並針對六檔相關ETF進行比較。
Thumbnail
2025/01/13
本文探討川普2.0時代對投資市場的影響,特別是軍工產業的投資機會。作者分析川普政策傾向,包括打壓中國、關稅政策、遣返移民、減稅鬆綁以及石化能源政策,預期這些政策將推升全球軍備競賽,有利美國航太與軍工產業的發展。文章並針對六檔相關ETF進行比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積電海外設廠進度分析 大家好,我是一位關注半導體產業的部落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台積電海外設廠的最新進度,以及對台積電未來發展的一些看法。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商,也是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領導者。台積電不僅在台灣有多個晶圓廠,也在中國、美國、日本等地設有分廠或合作
Thumbnail
台積電海外設廠進度分析 大家好,我是一位關注半導體產業的部落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台積電海外設廠的最新進度,以及對台積電未來發展的一些看法。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商,也是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領導者。台積電不僅在台灣有多個晶圓廠,也在中國、美國、日本等地設有分廠或合作
Thumbnail
台積電美國廠建設遇挑戰,台灣員工前往支援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也是美國科技產業的重要合作夥伴。去年,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立一座先進的晶片製造廠,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5奈米晶片。這項計畫受到美國政府和業界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被視為美國重建本土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台積電美國廠建設遇挑戰,台灣員工前往支援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也是美國科技產業的重要合作夥伴。去年,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立一座先進的晶片製造廠,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5奈米晶片。這項計畫受到美國政府和業界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被視為美國重建本土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股東會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日設廠,也研擬德國設廠計畫,對於經營層而言,將是台積電甚至台灣突破孤立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 它反映了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願景與策略,也展現了台積電在面對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局勢下,如何保持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股東會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日設廠,也研擬德國設廠計畫,對於經營層而言,將是台積電甚至台灣突破孤立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 它反映了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願景與策略,也展現了台積電在面對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局勢下,如何保持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
Thumbnail
  台積電會到美國設廠其實我還蠻意外的,還記得在以前高中地理課本有一張產品圖,上面都說歐美各國只做研發跟設計,為了降低成本而將生產基地移往亞洲地區,而如今因為半導體地緣政治的出現,正在逆轉這個趨勢,「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會回到歐美本土,除了因為產線自動化,不需要像已往僱用大量勞工外,在已開發國家生產
Thumbnail
  台積電會到美國設廠其實我還蠻意外的,還記得在以前高中地理課本有一張產品圖,上面都說歐美各國只做研發跟設計,為了降低成本而將生產基地移往亞洲地區,而如今因為半導體地緣政治的出現,正在逆轉這個趨勢,「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會回到歐美本土,除了因為產線自動化,不需要像已往僱用大量勞工外,在已開發國家生產
Thumbnail
台積過去十多年來是一間「非常本土化」的公司,超過七成的產能都由台灣產出,所以不需要到各國攻城掠地,單單只要守住台灣就可以成為霸主。但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台積被迫走出台灣落地於美國,而正當美中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在政治下又要能顧全商業考量的最好出路就是到日本。
Thumbnail
台積過去十多年來是一間「非常本土化」的公司,超過七成的產能都由台灣產出,所以不需要到各國攻城掠地,單單只要守住台灣就可以成為霸主。但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台積被迫走出台灣落地於美國,而正當美中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在政治下又要能顧全商業考量的最好出路就是到日本。
Thumbnail
解讀台積電為何要赴美投資並加大投資力道,探討背後原因以及台積電的轉機
Thumbnail
解讀台積電為何要赴美投資並加大投資力道,探討背後原因以及台積電的轉機
Thumbnail
大綱: 1.台灣亡國論 2.抗美救台嗎? 3.政府怎麼說? 4.大家怎麼看? 5.世界的台積電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Ipgw8S 1.台灣亡國論 參考新聞2020-05-25,新聞,司馬亮觀點: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2020/06/12
Thumbnail
大綱: 1.台灣亡國論 2.抗美救台嗎? 3.政府怎麼說? 4.大家怎麼看? 5.世界的台積電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Ipgw8S 1.台灣亡國論 參考新聞2020-05-25,新聞,司馬亮觀點:從台積電赴美設廠,再談台灣亡國論,2020/06/12
Thumbnail
儘管台積電晶圓代工業務已經是領導者,在去年底的統計中以市佔52%,遙遙領先第二名18%的三星及7%的聯電,在高階晶片訂單需求已經上看到2025年,儘管前途看似光明,但仍有許多隱憂更需投資人注意。
Thumbnail
儘管台積電晶圓代工業務已經是領導者,在去年底的統計中以市佔52%,遙遙領先第二名18%的三星及7%的聯電,在高階晶片訂單需求已經上看到2025年,儘管前途看似光明,但仍有許多隱憂更需投資人注意。
Thumbnail
拜登政府砸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產業,希望能讓美國擁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歐盟也公布 48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目的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率。美、歐政府合計投入千億美元,無非是希望能降低對亞洲晶片的依賴。而台積電近三年資本資出同樣達到千億美元,這種國家級的財務實力;台灣人應該為他驕傲。
Thumbnail
拜登政府砸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產業,希望能讓美國擁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歐盟也公布 48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目的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率。美、歐政府合計投入千億美元,無非是希望能降低對亞洲晶片的依賴。而台積電近三年資本資出同樣達到千億美元,這種國家級的財務實力;台灣人應該為他驕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