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供給需求是種循環
一項商品的生產銷售如果生命週期夠長的話,通常也會面臨多次供給與需求消長的變化週期,如果「需求增加」,供給來不及時,物以稀為貴,價格就會上漲,終端供應商就會向中間盤商要求增加供給,並加上預期的額外增量,中盤商又向製造商下更多訂單,要求增加生產,再加碼額外增量,生產廠商面對暴增需求,可能還要投資擴增生產線來生產更多商品避免缺貨,一旦消費端因為景氣反轉「需求減少」時,供應商及盤商就會把商品降價出售減少損失,並向上游砍訂單,而製造商之前拼命加碼生產的商品就變成庫存及成本積壓,製造商就得消化庫存,並減產因應,供給因而減少,等到需求開始增加時,又開始新的循環,目前正處於新冠疫情許多行業需求暴增後,需求已到頂而反轉減少的階段。
經濟與股市也有循環週期
股市也像生產商品的供給與需求情況一樣,股票就像是商品,股價會也會隨著出現高低變化,當資金過多對持有股票的「需求增加」,想買股票的人多,就會推升股價,在不斷轉手拉高股價及更多資金投入的狀況下,股價就會節節升高,進入「上升循環」,影響股市漲跌的兩大因素就是「資金與信心」,一旦資金退潮,市場對未來也沒信心時,當不再有人願意再用更高價接手股票時,反手賣股票的趨勢形成「需求減少」情況,這時股票越來越沒人要,就開始「下跌循環」,目前股市經歷高點的一波下跌進入熊市後,迎來一波上漲,且市場情緒又變得樂觀,究竟是谷底回春了,或只是一個中間反彈,沒人能肯定回答,但若以大循環週期來看,可能只是跌到半山腰不到,更需特別注意別以為見底而歐印所有資金。
成功者的故事不見得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在股市大多頭的時期,總有許多「股市投資成功者的故事」出現在各大媒體上,介紹某某專家藉著其投資心法,只要這樣做,10萬滾成100萬,或是跟著這個指標輕鬆賺100%之類的報導,或許這些故事是真的,也有可能被誇大,但是的確能激起一般想要藉由投資獲利的股民效法。但往往被忽略的是這些成功者可能是剛好趁著趨勢走對方向,或是其投資成本集中在較低基期,所以報酬率亮眼,而大部分人受大環境投資氣氛熱絡,又看到這些成功者故事,想要效法而踏進股市的時間點,通常又是股市高點,反而成為這些專家收割的韭菜。
低風險高報酬的時機
如果期望投資有高報酬率,「相對」伴隨而來的通常是高風險,為什麼是相對呢?因為還真的有「低風險,高報酬」狀況會發生,但這種時機通常發生在大家最沒有信心的股市低點,整體股市通常有「均值回歸」的循環現象,也就是假設股市有條平均線,也就是其實際價值線,股市樂觀時就會朝向正偏離,也就是價值高估,反之就是負偏離,價值低估,而高估與低估的幅度,就是市場錯誤定價程度,均值回歸就表示這些錯誤終究會修正,當股市連續不理性的大跌,偏離應有價值時,價值被低估,這時投入的風險相對就比較低,未來報酬率也可能比較高。
股市80%投資人或許都經歷韭菜循環
買在低點說得容易但實際困難,因為那違反人性,在無法預測之後是否還會繼續下跌的狀況下,多數人都會採取觀望態度,起漲時懷疑,續漲時不甘,高漲時怕再不上車來不及而投入的循環,而在股市高檔時投入,所有消息都是好消息,也會樂觀期待更高點到來,一旦崩盤時刻來臨也會安慰自己只是修正,甚至是加碼好時機,等到跌到資金調度困難,又傳來股市已死的悲觀氣氛時,心理受不了壓力而賣出持股,想觀望後續東山再起或離開股市時,也就完成了一次股市80%投資人的韭菜循環。
不想錯過機會建議這樣做
-----------------------------------------------------
※目前僅顯示部分內容,想看完整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