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自由工作者的「自由」是學習分配時間所獲得的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父親離家後,母親開始成為我們現在眼中的「自由工作者」。母親以家為她的工作場所,在小小的樓梯、陽台、客廳,賺取了我們的生活所需和償還債務,還順道地將自己的時間劃分出來,在工作的空隙中去做飯,或是家中有任何需要花上一點兒時間處理的瑣事。
我想,我應該是耳濡目染了這些分配時間的法則,讓我在日後不論成為一個上班族或是後來的「自由工作(接案)者」都是一個極為有效率可以掌控時間的人。
關於「自由工作者」最常聽到的形容是:好好喔,你們的時間都好自由,可以想幹嘛就幹嘛,不用固定時間被綁住。
但大部分人都不太知道,比起固定時間工作的上班族來說,「自由工作者」更需要的是「有效率的」工作流程,好應付生活中那些在「固定上班」需要臨時請假去辦的事(自己的事),或者家中突如其來需要有人處理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能有對時間的彈性調動,利用所有細碎的時間,完成跟不同人的溝通,以及調動工作順序好讓所有的事項可以流暢的在一定時間裡完成。
比起固定薪水、固定時間的上班族來說,「時間」決定了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不能像上班族一樣,一天工作八九個小時,只做一兩件同一個項目的事,或是花時間在「等待」:等待主管做決定,等待同事把手中的部分做好再繼續,等待外部廠商或合作單位的回覆⋯⋯
多半接案的自由工作者手中都有幾個不同單位的工作等著自己處理(少一個就少一份收入嘛!)那些「等待別人」的時間,多半都是用來處理另一個工作,而不是真的等在那裡,也就需要訓練起自己對工作的敏銳度,在工作與工作的切換不能花太多時間去銜接,要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從A工作的狀態切換到B工作的進度,若是像我這樣業務範圍落差很大的,就更需要很清楚的知道所有工作進度和所有案主會提出來的疑問和要求,用最短的時間去解決。
日前網友問我:「你帶台筆電把外頭的店家當行動辦公室不會太花錢了一點嗎?」
還記得一六年我一個人去日本京阪神玩了三十幾天,是真的帶著筆電邊玩邊工作,在關西的嵐山、八叡山、甲子園棒球場外的百貨、住家附近的咖啡廳⋯⋯我都打開過電腦工作,且花費了近五千塊的網路費上傳檔案(連同當時三十天無限吃到飽的流量)。我完全應用了「自由工作者」的時間分配來完成「邊工邊旅行」這件事(也算是我那趟旅行的實驗,那三十幾天,我邊工作邊玩,也賺了兩三萬塊,旅費都回來了,沒有因為這樣中斷了案子。)
那是長期訓練起的能力,隨時可以打開電腦就可以進入工作狀態(反之,關上電腦就可以繼續玩樂)這是大多數上班族很難訓練起的習慣,在人多的工作場域中有太多人際關係和社交需要花時間從中抽離才能進入工作,但既然都是一個「自由工作者」了,就必然需要「隨時都可以進入工作狀態」的反射能力。
當你已經可以練就一身「隨時都可以進入工作狀態」的能力,帶台筆電出門走到哪裡都能工作,就不是「把店家當成行動辦公室」這種「花錢」的概念了,而是「因為隨時可以進入工作狀態,讓時間能夠更有彈性的被分配,所以在時間上獲得更大的自由空間。」
成為自由工作者後,我最自由的不是我可以帶著電腦到處走動,而是在時間的分配上,我拿回了主導權,可以在任何需要時間調動的狀態下完成工作,完成我自己想做的事,完成家人需要我的時候而我可以調動時間去完成那些交辦事項。
學習分配時間大概是學校或是職場沒有人會教我們的事,以致於很多人都用很多沒有效率的溝通方式及做事方法去學習與工作,真正「時間上的自由」多半源自於強化自己的執行力與行動力,用最有效率的時間完成別人花你兩、三倍時間才能完成的事。
就好像我可以拿著筆電玩京阪神還能賺錢的理由,只是因為我很會善用時間,在別人與我的時間差裡,偷出一點空,把我等別人回覆的時間拿來閱讀、書寫、旅行、拍照⋯⋯或者完成下一個只需要在這樣等待回覆的空檔裡完成的另一項工作。
善用你所有生活與工作之間短暫的空檔,能花五分鐘做完的事就不要拿那五分鐘去滑手機(比如說回封工作的信);能用三十分鐘完成的事就不要糾結了一小時還沒去做(比如說去運動);起身去做不用十分鐘的事就不要等在那裡十分鐘了還沒決定要用什麼方法去做(比如說今天要吃什麼,你可以邊做事邊想,不用停下來想)。
學習分配時間,會讓你的一天只要工作四小時就是別人工作十小時的量,你就擁有比別人多六小時的自由。
(你可能會說做得比別人快,只會做得比別人多。這就是另一個思考邏輯的事了,還在公司上班的我的確是這樣做得比別人快,也常要多做些什麼,但這些多做的,都成為我日後握在手中的籌碼。)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46
圖:20160614和歌山貴志站看貓,Canon EOSM3。看貓超無聊的不要去XD,我應該在這裡也有開電腦工作。
P.S
我貼完這篇文章後,我要立刻切換腦袋去做手工,做完手工去做飯,做完飯休息一下去拍商品照,拍完商品照出門游泳,游完泳去書店把剛做好的手工商品拿去進貨,進完貨回家吃飯看電視,看完電視去跳繩去運動,運動完會回家按摩一下肌肉順便看電影,看完電影上床睡覺前再看書,才結束了這一天。(不忙,很充實。大概是我每天的日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4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接案人生不下班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4.0K會員
868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突然冒出「我是不是應該心無旁騖更努力在那些我想做的事上?」而不是一再地讓自己回頭看身後的退路!「我是不是接案這十多年來,從來都沒有堅定意志地走在這條路?以致於我總是感到心慌或想要轉身逃跑?」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跟現實生活沒什麼兩樣,所有的狗屁倒灶都一樣,所有感受到的友善、溫柔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網路畢竟是虛幻的世界,你看不到對方、聽不到對方,也摸不到對方,你可能得多花一點力氣或是觀察力,去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並且不要那麼容易對人性失望、對自己感到沮喪。
我可以用任何的、我記憶中的,留下那些我想留下的,再也沒有誰、也不讓誰更動我曾經那樣熱烈的情感,那些灼傷彼此的愛的火光,讓記憶停在妳走了的那一刻!妳走了跟妳死了,都是一樣的!
愛有很多種。很多人以為「竭盡所能的給予」就是愛了,有些人相信「你愛我你就應該給我什麼」,更有些人認為「你給我什麼是因為你愛我了。」更有可能的是因為發現自己再也付出不了或獲得不到對等的愛,所以選擇了不要傷害,也許應該算是很深刻的愛了吧!
疫情的這兩年多裡,因為社交距離以及我隱居的關係,已經沒有拋頭露面上課了。期盼解封的一日,再一起手作吧!
我突然冒出「我是不是應該心無旁騖更努力在那些我想做的事上?」而不是一再地讓自己回頭看身後的退路!「我是不是接案這十多年來,從來都沒有堅定意志地走在這條路?以致於我總是感到心慌或想要轉身逃跑?」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跟現實生活沒什麼兩樣,所有的狗屁倒灶都一樣,所有感受到的友善、溫柔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網路畢竟是虛幻的世界,你看不到對方、聽不到對方,也摸不到對方,你可能得多花一點力氣或是觀察力,去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並且不要那麼容易對人性失望、對自己感到沮喪。
我可以用任何的、我記憶中的,留下那些我想留下的,再也沒有誰、也不讓誰更動我曾經那樣熱烈的情感,那些灼傷彼此的愛的火光,讓記憶停在妳走了的那一刻!妳走了跟妳死了,都是一樣的!
愛有很多種。很多人以為「竭盡所能的給予」就是愛了,有些人相信「你愛我你就應該給我什麼」,更有些人認為「你給我什麼是因為你愛我了。」更有可能的是因為發現自己再也付出不了或獲得不到對等的愛,所以選擇了不要傷害,也許應該算是很深刻的愛了吧!
疫情的這兩年多裡,因為社交距離以及我隱居的關係,已經沒有拋頭露面上課了。期盼解封的一日,再一起手作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引言 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生涯選擇。自由工作者擁有彈性的工作時間、獨立的決策權和對自己工作的控制權。然而,要成功地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並不容易,需要克服一些挑戰並具備一些關鍵的技能和特質。 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條件 1.自由工作者需要有多樣化的技能和專業知識。這可以通過學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在勞動節這個時刻,一起來探討「自由」這個哲學議題。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與數位遊牧的定義、自由的自律、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概念、對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觀點、自由與無知的關係、以及對自由的渴望。通過這次討論,幫助大家確立自己想追求的自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方式,可以隨心所欲的決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誰一起共識,告別了上班趕著打卡的日常。然而,自由工作者真的這麼自由嗎?如果想轉職為自由工作者,該如何開始接案?哪些特質或技能是必備的呢?自由工作者能做一輩子嗎?如何談到更高的案件報酬呢?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
Thumbnail
厭倦了每日擁擠的捷運通勤,無止盡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會議以及了無新意的報告,看著辦公桌,以前熱愛的音樂工作照上,充滿笑容的自己,心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音樂圈,做一個自由接案工作者?
有很多人會問我關於發展自己文字事業或者多元化的自由業portfolio。我都會答他們從下班後的時間開始,而且不止我會這麼說。歐美有《不上班賺更多》;韓國有《原子時間》;日本有《邊工作邊創業!》,大家都會跟你說,要善用下班後的時間。說一下我辭掉工作開展自由業人生前一直認真在做的4件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作中感到時間被浪費的痛苦經驗,並探討了報復性自由的心理。
Thumbnail
重要他人推薦的書,放進待讀清單,並且很快地看完。之前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但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強大的氣場和自信,書的內容上有些重點反覆說明,算輕鬆好讀,經歷也相當特殊,值得一看。 工作確實很難跟自由聯想在一起,即便是SOHO都有雇主,也得自律的規畫專案進度。通常工作也都是為了薪水,下班才是人生
Thumbnail
當人們想到自由的工作時,常常會想到業務性質的工作,例如賣保險或賣房子。儘管這些工作方式彷彿很自由,但實際上卻不盡然。業務工作需要隨時配合客戶的時間,維持客戶關係的時間成本不容忽視,使得工作時間其實是最不自由的。
Thumbnail
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後,那一年24歲,從24歲至現在31歲,就一直做著全職工作幾乎沒有停過,每天會固定時間工作八個小時,下班才是自由和自主的生活。 許多人會說這是正常的,不工作怎麼會有錢可以生活下去呢? 是這樣沒錯,有固定的工作和每月固定薪資入帳,的確減少了許多金錢上的焦慮。 不過在這樣的看似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引言 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生涯選擇。自由工作者擁有彈性的工作時間、獨立的決策權和對自己工作的控制權。然而,要成功地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並不容易,需要克服一些挑戰並具備一些關鍵的技能和特質。 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條件 1.自由工作者需要有多樣化的技能和專業知識。這可以通過學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在勞動節這個時刻,一起來探討「自由」這個哲學議題。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與數位遊牧的定義、自由的自律、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概念、對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觀點、自由與無知的關係、以及對自由的渴望。通過這次討論,幫助大家確立自己想追求的自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方式,可以隨心所欲的決定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誰一起共識,告別了上班趕著打卡的日常。然而,自由工作者真的這麼自由嗎?如果想轉職為自由工作者,該如何開始接案?哪些特質或技能是必備的呢?自由工作者能做一輩子嗎?如何談到更高的案件報酬呢?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要做
Thumbnail
厭倦了每日擁擠的捷運通勤,無止盡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會議以及了無新意的報告,看著辦公桌,以前熱愛的音樂工作照上,充滿笑容的自己,心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音樂圈,做一個自由接案工作者?
有很多人會問我關於發展自己文字事業或者多元化的自由業portfolio。我都會答他們從下班後的時間開始,而且不止我會這麼說。歐美有《不上班賺更多》;韓國有《原子時間》;日本有《邊工作邊創業!》,大家都會跟你說,要善用下班後的時間。說一下我辭掉工作開展自由業人生前一直認真在做的4件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作中感到時間被浪費的痛苦經驗,並探討了報復性自由的心理。
Thumbnail
重要他人推薦的書,放進待讀清單,並且很快地看完。之前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但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強大的氣場和自信,書的內容上有些重點反覆說明,算輕鬆好讀,經歷也相當特殊,值得一看。 工作確實很難跟自由聯想在一起,即便是SOHO都有雇主,也得自律的規畫專案進度。通常工作也都是為了薪水,下班才是人生
Thumbnail
當人們想到自由的工作時,常常會想到業務性質的工作,例如賣保險或賣房子。儘管這些工作方式彷彿很自由,但實際上卻不盡然。業務工作需要隨時配合客戶的時間,維持客戶關係的時間成本不容忽視,使得工作時間其實是最不自由的。
Thumbnail
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後,那一年24歲,從24歲至現在31歲,就一直做著全職工作幾乎沒有停過,每天會固定時間工作八個小時,下班才是自由和自主的生活。 許多人會說這是正常的,不工作怎麼會有錢可以生活下去呢? 是這樣沒錯,有固定的工作和每月固定薪資入帳,的確減少了許多金錢上的焦慮。 不過在這樣的看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