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5月的自由工作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正逢轉職的關係,在家全職接案了一個月,而且因為確係,其中的一個多禮拜還是完全在家,足不出戶的狀態,即使只有一個月,卻也多少瞭解到居家上班,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優缺點,就5月在家接案的經驗,想和讀者分享:

raw-image


  真的可以睡到飽嗎?
  那時候我的作息其實不太正常,很多天甚至是10點半才起床的,不用被煩人的鬧鐘吵醒盥洗,也不用趕通勤時間最擁擠的捷運,浪費一早醒來的時間與精力,幾乎都在吃完早餐之後,才開始我一天的工作,在一杯拿鐵的助力之後,也比較能夠進入狀態。能睡到飽是一定的,只是也是取決於你的作息與生活安排,甚至午覺、午餐時間也都是想做就做,只要足夠自律不要耍廢,時間自由的確是很大的一項誘因。
  這個月的工作時間?
  我一週的工作時常大約介於15-20小時之間,比起一般上班族的40小時,連一半都不到,而且整體的收入和過去當上班族時相差無幾,套用Tim Ferris的《一週工作4小時》中的「相對收入」概念,在5月的時候我的相對收入比過去當上班族還高了一倍,算是cp值相當高了,不過可能也是因為善用了82法則,將效益較低的案子先排除,才可以留下那麼多時間吧。當然接案者也能夠來者不拒,將整體收入提高,但那並不是我的目標。

  收入穩定嗎?

  其實我認為,即使是自由工作者,依然要有固定至少一項的收入來源,像是長期合作的客戶,才不會接案讓自己手忙腳亂,畢竟上班族的時間僅需要花在「工作」本身,但自由工作者則需要一直在「工作」與「找工作」間疲於奔命,久而久之也是耗費了不少精力,收入比起一般正職確實是不穩定的,但若是有口碑的接案者,或者使有穩定的案源,依然可以減少這類問題的發生,且案源有很多管道,也有不少人因為預算,傾向找新手接案者,在劉揚銘的《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 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中也說,其實不用太怕沒案子,應該要怕的是,案子多到不知道如何選擇。

  會壓力大嗎?

  壓力是一定會有的,過去可能來自於主管或客戶,成為自由工作者僅是轉變成來自於案主與客戶而已,但案主和客戶比起朝夕相處的主管,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每次有新案主都是一次磨合(不過我的案主都很善良啦~)這也是必須考慮到的風險,而且若是在公司,一項專案可能有小組去執行,即使沒有做好,也能夠分擔責任與壓力,但接案就是要全盤負責,因此必須要有更小心翼翼的準備。

  工作與生活能不能平衡?

  我覺得是可以的,很多人在居家上班後,反而上班與下班的時間界線模糊,因此處於一種on call的狀態,不過個人都會告訴自己,過了幾點就不再去碰工作上的東西,如果有動力或是自願想要完成,才會越過那個時間線,不過這也是要看合作對象是否會一直要求你隨時回應,這點可能必須先說好底線,或者是告訴對方,哪些時段是不方便回復的,成為自由工作者就必須更自由,這是不能輕易放棄的原則。

  有什麼要注意的?

  若要成為自由工作者,可能就必須先了解勞健保、合約簽署相關的法律規範,勞健保可去找公會保險,像是若你和我一樣可能屬於行銷、文案或媒體相關的工作,網頁自媒體從業工會就是你可以考慮的選擇,但因為沒有公司幫忙分擔,所以繳的勞保費會較當員工時一些,即使是最低的薪資級距25,250元,每個月也必須繳納2000多元,對於案源不穩定的接案者,也許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也別忘了要有仔細查看合約的習慣,不要因為對方施壓就而簽約了,沒錢是小事,但若是不小心背上法律責任就不好了,我也建議不要接受對方第一次給的價格,可以想想自身有哪些籌碼能協商。就自身經驗,很多時候,對方的第一次出價可能出自於試探而已,畢竟大家都會講究cp值,所以即使談高一點的價格,答應的情況也不少。

  說了這麼多,以後還會當自由工作者嗎?

  暫時不會,雖然時間自由,收入也可能不輸過往,但有時候會感覺到很無趣,或者是生活過於單調,而這可能也是我情緒並沒有管理好的關係,會想念以前同事間的閒聊、在公司附近感受熱鬧的氣氛,或者是職場中的規則,甚至是可以更快去和他人結交,的確還有不少需要學習的。而自由工作很常都是處於一個人的狀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逼迫自己努力工作,必須要相當自律,且因為現在也找到喜歡的工作,目前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之後若比起職場的樂趣,更喜歡一人的閑靜與專注的話,或許會慢慢朝這個方向走。

  總結

  以前很嚮往時間自由、財富自由,覺得這些所謂自由的事物很美好,但更多時候不懂何謂自由,若是放了一天假,但心中覺得不踏實、有種「大家都在工作,自己沒有」的罪惡感,那也不算是真正的自由,不過也可能只是自己還沒調整好或習慣吧。成為自由工作者其實蠻多好處的,也能夠慢慢摸索出自身的專長與能力,其實還蠻喜歡這個月的生活,符合「極簡生活」的概念,但或許自身還是有懷念或喜歡職場的地方,必須做出取捨,但在未來也可能會更嚮往這樣的工作模式,就端看我以後有沒有辦法調整心態,若是有機會的話,也很「推薦」大家成為自由工作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剎|旅行x影評x文字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很多人誤會旅行了。」 很多人將出去玩,當作旅行,認為那只是享樂與放鬆。 但當我真的體驗過一次次旅行後,就能發現: 我們的感官在旅行中,被無限被放大; 我們的思考在旅行中,會清晰且廣大; 我們的人生在旅行中,能再次被調整。 旅行絕對不是出去玩,而是挖掘更深的人生經驗 讓一剎為你分享,那些旅行中的淬鍊。
2022/07/28
  《一杯上路》或許想說的是友情、愛情,直到後來,我才發現講的是音樂。 出彩的創意,以及不嚴謹的劇情編排
Thumbnail
2022/07/28
  《一杯上路》或許想說的是友情、愛情,直到後來,我才發現講的是音樂。 出彩的創意,以及不嚴謹的劇情編排
Thumbnail
2022/06/06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心境,或不同的身份,看同一部作品,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於戀愛,我們總能有不同的解讀,而每個人,也許都會去高估自己的愛情觀,但在別人眼中卻不值得一提,有人風流成性,但也會有不少支持者,在愛情裡什麼是浪漫,什麼是謊言,如果你不懂,就來看看這部《戀夏500日》。
Thumbnail
2022/06/06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心境,或不同的身份,看同一部作品,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於戀愛,我們總能有不同的解讀,而每個人,也許都會去高估自己的愛情觀,但在別人眼中卻不值得一提,有人風流成性,但也會有不少支持者,在愛情裡什麼是浪漫,什麼是謊言,如果你不懂,就來看看這部《戀夏500日》。
Thumbnail
2022/05/16
  和C小姐最近又看了一遍《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依舊是由下熱淚來,從開始的鐵腕教育,到後來的轉變,爾後勝利拿下冠軍的那刻,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似乎一分鐘都沒有冷場。   父親與教練的腳色,就像是互相角力。   以電視聲音代替真正的播報聲,創造空靈下的臨場感。   最後的決勝展現,其實是深埋伏筆。
Thumbnail
2022/05/16
  和C小姐最近又看了一遍《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依舊是由下熱淚來,從開始的鐵腕教育,到後來的轉變,爾後勝利拿下冠軍的那刻,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似乎一分鐘都沒有冷場。   父親與教練的腳色,就像是互相角力。   以電視聲音代替真正的播報聲,創造空靈下的臨場感。   最後的決勝展現,其實是深埋伏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能夠過著接案人生的人,多半要很喜歡學習,很願意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願意思考工作流程與細節中找出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來安排它的前後順序,並為了讓自己有個讓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而去加強自己專業上需要的能力,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應該完成的事。
Thumbnail
能夠過著接案人生的人,多半要很喜歡學習,很願意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願意思考工作流程與細節中找出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來安排它的前後順序,並為了讓自己有個讓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而去加強自己專業上需要的能力,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應該完成的事。
Thumbnail
學習分配時間,會讓你的一天只要工作四小時就是別人工作十小時的量,你就擁有比別人多六小時的自由。
Thumbnail
學習分配時間,會讓你的一天只要工作四小時就是別人工作十小時的量,你就擁有比別人多六小時的自由。
Thumbnail
  因為正逢轉職的關係,在家全職接案了一個月,而且因為確係,其中的一個多禮拜還是完全在家,足不出戶的狀態,即使只有一個月,卻也多少瞭解到居家上班,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優缺點,就5月在家接案的經驗,想和讀者分享:
Thumbnail
  因為正逢轉職的關係,在家全職接案了一個月,而且因為確係,其中的一個多禮拜還是完全在家,足不出戶的狀態,即使只有一個月,卻也多少瞭解到居家上班,甚至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優缺點,就5月在家接案的經驗,想和讀者分享:
Thumbnail
這是我於方格子的首發文章,也是其他網路空間不曾發布過的一篇文,在這裏我想就自己對職場生活以及社會經歷的一切,作為心情的抒發。 自由工作者真的自由嗎? 對於自由接案者給大多數人的印象,總是時間彈性、睡到自然醒,想工作就工作,如果沒有疫情影響,是不是能一天到晚往外飛出國玩?
Thumbnail
這是我於方格子的首發文章,也是其他網路空間不曾發布過的一篇文,在這裏我想就自己對職場生活以及社會經歷的一切,作為心情的抒發。 自由工作者真的自由嗎? 對於自由接案者給大多數人的印象,總是時間彈性、睡到自然醒,想工作就工作,如果沒有疫情影響,是不是能一天到晚往外飛出國玩?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逢年過節回家鄉,各式各樣社交聚會場合,免不了會遇到很多平常鮮少碰面的親友鄰居。當每次他們問起我的工作、在哪上班,我回答:「我現在自己在家接案,沒有在公司上班啦!」會獲得的反應絕大部分是:「哇!好好喔~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爽喔!」 然而,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真的爽嗎? 我感性想回答
Thumbnail
逢年過節回家鄉,各式各樣社交聚會場合,免不了會遇到很多平常鮮少碰面的親友鄰居。當每次他們問起我的工作、在哪上班,我回答:「我現在自己在家接案,沒有在公司上班啦!」會獲得的反應絕大部分是:「哇!好好喔~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爽喔!」 然而,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真的爽嗎? 我感性想回答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自由接案-1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幫同為自由接案者的朋友們平反一下XD 因為大部分上班族朋友們聽到『自由接案者』第一個反應都是:可以在家工作好!爽! 錯!在家工作跟在公司工作一樣,有爽有不爽,以下就來列出一般人對於自由工作型態的七大誤會讓大家看看,上班族眼裡的『爽』究竟是多麽大的誤解! 自由接案-2
Thumbnail
自由接案-1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幫同為自由接案者的朋友們平反一下XD 因為大部分上班族朋友們聽到『自由接案者』第一個反應都是:可以在家工作好!爽! 錯!在家工作跟在公司工作一樣,有爽有不爽,以下就來列出一般人對於自由工作型態的七大誤會讓大家看看,上班族眼裡的『爽』究竟是多麽大的誤解! 自由接案-2
Thumbnail
關於自由工作者的二十件事情(上),會記載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的一些大小事和想法,很適合入手的一篇文章。
Thumbnail
關於自由工作者的二十件事情(上),會記載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的一些大小事和想法,很適合入手的一篇文章。
Thumbnail
我曾經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族的工作型態大多是一天工作八個小時。人的精神、體力和注意力,很難連續工作八個小時不休息,所以上班時間,並不都是在工作,有時需要休息,上個廁所,喝個水,走動一下,順便跟同事
Thumbnail
我曾經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族的工作型態大多是一天工作八個小時。人的精神、體力和注意力,很難連續工作八個小時不休息,所以上班時間,並不都是在工作,有時需要休息,上個廁所,喝個水,走動一下,順便跟同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