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
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

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

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
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

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


如何控制壞膽固醇?

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
「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


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

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
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

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

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


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

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

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

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

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
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


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

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

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


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

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


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

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

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
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關心我們的環境】圖/文 杜孟蓁 在蒲公英家這幾年的生活中, 孩子們在各個階段中陸續累積了各項品格, 而在大班畢業前,有「關懷」品格, 也是孟蓁老師在帶孩子時最為最重視的。 從最近的方案課程發展裡,孩子們因為討論著回收資源, 延伸至要去跟清潔隊員表達感謝, 而我們就親自去贈送卡片給社區的清潔隊; 因為這些討論,孩子
Thumbnail
avatar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
2024-06-14
關心校園霸凌問題 郭昱晴要求學輔法修法、教師心理健康、通報機制提升精進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avatar
郭昱晴
2024-06-13
好膽固醇逃,長新冠就來還記得國內剛開始有長新冠災情,最常提到的莫過於腦霧和糖尿病? 在一系列介紹長新冠腦霧後,國內近期糖尿病年輕化趨勢與「新生糖尿病」以及國人健檢常出現的紅字: 高膽固醇,這些問題和長新冠是否有關? 2024年的新科學證據提供了一絲線索: 好膽固醇和鐵蛋白是長新冠嚴重程度的關鍵標誌物。
Thumbnail
avatar
A.H.
2024-04-14
別讓提心吊膽成為一種習慣是否曾經在交出考卷後,擔心答案卡有沒有畫錯格?或是出門離家後,害怕自己忘了鎖門?擔心&害怕是人人都有的情況,然而我卻認為不能讓它們主宰人生。 我自己就是一個時常擔心東擔憂西的人,不論平常再怎麼小心翼翼,也會很害怕出差錯,我想很多人也有這方面的困擾,所以提出以下論點來解決此問題: 1.即使把事情往
Thumbnail
avatar
赫米特
2024-01-15
【高度槓桿的「基差交易」為什麼讓主管機關提心吊膽?】因應主管機關日漸嚴格的監理態度,銀行業慢慢退出了美國公債市場,避險基金取而代之的結果,為什麼讓美國公債這種最安全的交易標的,也產生了道德風險和市場疑慮?
Thumbnail
avatar
金融動物園
2023-10-13
黃金鼠呆萌樣取名膽固醇 核桃碎屑跟尿尿痕跡 離世溝通問:膽膽,是你嗎?文:柚子貍 膽固醇是一隻黃金鼠,這名字真是聽一次就不會忘記,名字的由來是媽媽養牠時,正全力在實驗室研究膽固醇,媽媽喜歡暱稱牠膽膽。而膽膽的金黃色外表,也像極了吃多了膽固醇就會偏高的蛋黃顏色。 膽膽說,因為不知道自己已經走了,看到媽媽都不理祂了,所以使勁吃奶力氣製造存在的證明。
Thumbnail
avatar
shomanto
2022-05-10
膽固醇原因很高膽固醇高原因1:超重,超脂肪 一般來說,超重,超級脂肪人群膽固醇相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群體中更多,體內脂肪甘油酯是相對較高的,因此健康的重量減少有利於減少(膽固醇)。榨油機推薦 膽固醇高原因2:遺傳因素 根據數據統計,膽固醇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數據顯示每500人都有1個遺傳高膽固醇血症
avatar
l Desiree
2021-07-29
狗狗貪吃蛋糕,誤食木醣醇一命嗚呼! 寵物溝通師心疼,籲奴才們千萬要小心文:柚子貍  離世溝通預約排山倒海而來,最近來的個案,有一半想知道毛孩的死因 ,都說毛孩明明好好的,怎麼就突然走了呢?我知道主人充滿困惑與不甘,但這個問題可能連獸醫都不見得有答案,要毛孩自己講,好像有點「強貓狗」所難,因為換做是人,猝死前自己會知道發生甚麼事嗎?恐怕十個也有八九個答不出來,更何況是毛
Thumbnail
avatar
shomanto
2021-06-29
蛋是膽固醇的兇手?!到現在為止,蛋還是一直蒙受著不白之冤 大家都覺得蛋是造就高膽固醇、高脂的元兇 讓布姊來為雞蛋伸冤一下 你們知道嗎?其實雞蛋有非常非常豐富的營養素 雞蛋是既便宜又屬優質高蛋白質的來源 卵磷脂>>蛋黃中除了有膽固醇,但也同時有「卵磷脂」,可以將「壞」的膽固醇帶出血液系統,有益血脂代
Thumbnail
avatar
*布姊*帶你吃著吃著就瘦了
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