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宅男的歷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十幾年前,日本的動畫並不是一個讓人普遍接受的娛樂。主因源於二次元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為了討好男性消費者而生的擦邊球橋段,更有人將二次元的假想帶到了現實世界中造成觀感上的不佳。

  這一切不妨礙身為邊緣人的我接受動漫的魅力。第一次接觸日本動畫的契機是國中的動漫社團,起初是隨機分配的社團活動,並沒有太多的好奇。授課老師讓我們觀賞"瀨戶的花嫁"、"反逆的魯魯修"兩部作品,從此正式入坑。

  逐漸的,身邊的朋友也開始會互相分享動畫的資源,形成一股由二次元構築的小團體。以現在來講那都是不光彩的事情,但時代環境所限,當時的台灣並沒有太多的動漫管道,絕大多數的資源都來源於對岸的論壇。

   除了小團體的推波助瀾,更多的是動漫畫的情緒渲染環境做的非常之好。情緒的力量穿透了天性寡言冷淡的我。這彷彿就像是有人替我表現出了內在的情緒和慾望。逐漸的我便開始依賴起了動漫畫作為情緒上的調劑。

  除了常見的王道系列作品,我看得最多的是日常系。例如旋風管家、學生會的一存、K-on這類以腳色之間的歡樂互動組成的作品。在這類歡樂的作品中,我得到了社交和情緒上的滿足,這對於一個社交弱勢的人而言是非常讓人沉醉的。

  後來,開始接觸了KEY社、FATE、死亡筆記本之類的作品,更讓我的觀賞體驗進入到了更深一層的境界。動畫開始產生了深層情緒的感動與複雜的情感。在這之後,我便把大部分的娛樂嗜好放在了二次元上。開始不再接觸流行文化,成為眾人眼中的宅男。

  唯一的缺點是,似乎過於依賴動漫畫的抒情能力,我逐漸將感情世界與日常生活切斷。日常生活的我愈來愈沉默,愈來與冷靜,愈來愈不善與人交往,彷彿日常只是一個為了活命而存在的軀體,卻愈來愈能體會作品中的情感與細節

  我認為之所以日本二次元有如此的吸引力,而喜愛二次元的男性很大一部分是宅男,或許不是因為二次元本身是什麼會使人封閉的東西,而是受到吸引的人本身就有深層情緒訴情上的困擾,必須透過作品來舒展內在的情緒,滿足心理上的需求,如同嚮往戀愛的人會聽情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能的家裡蹲勇者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性上描寫二次元女角色的創作物,時常受到將女性或兒童性物化的指責。但這種指責,預先設定「二次元(角色)」和「三次元(人類)」的存有論差異是無意義的,並抹消了相異於指向人類的性特質的「指向二次元的非對人性戀」的存在。此外從女性主義與酷兒研究的觀點出發,也同時存在一些問題點。本文預計將這些問題描繪出來。
Thumbnail
在性上描寫二次元女角色的創作物,時常受到將女性或兒童性物化的指責。但這種指責,預先設定「二次元(角色)」和「三次元(人類)」的存有論差異是無意義的,並抹消了相異於指向人類的性特質的「指向二次元的非對人性戀」的存在。此外從女性主義與酷兒研究的觀點出發,也同時存在一些問題點。本文預計將這些問題描繪出來。
Thumbnail
不被還原成對人性戀的對「二次元」性特質的存在可能,與這種性特質是如何在社會中被不可視化,本文旨在提出一個可以說明兩者的理論。 關鍵字:對人性戀中心主義,性別二元論,字面化幻想,色情,展演/賦生
Thumbnail
不被還原成對人性戀的對「二次元」性特質的存在可能,與這種性特質是如何在社會中被不可視化,本文旨在提出一個可以說明兩者的理論。 關鍵字:對人性戀中心主義,性別二元論,字面化幻想,色情,展演/賦生
Thumbnail
本文既是期盼開啟一個嶄新運動的宣言,也是關於兩篇重要文章的代序言,這文章來自於社會學家松浦優老師。松浦優老師研究「不對現實他人感到性吸引力者的不可視化與抵抗」,而這兩篇文章圍繞「紙性戀」,精確來說是日語脈絡中與「二次元」相關的紙性戀主題...
Thumbnail
本文既是期盼開啟一個嶄新運動的宣言,也是關於兩篇重要文章的代序言,這文章來自於社會學家松浦優老師。松浦優老師研究「不對現實他人感到性吸引力者的不可視化與抵抗」,而這兩篇文章圍繞「紙性戀」,精確來說是日語脈絡中與「二次元」相關的紙性戀主題...
Thumbnail
我抱持著隨便看看的心情,看了一些掛著「惡女」、「惡役」、「反派」的異世界作品。這是我在一群男性冒險(兼收服女性後宮)、女性戀愛(重複異性戀腳本)外,能找到的,稍微讓我舒適一點的題材。 沒想到我越看越認真,越看越入戲。這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尋常。 好的那種。
Thumbnail
我抱持著隨便看看的心情,看了一些掛著「惡女」、「惡役」、「反派」的異世界作品。這是我在一群男性冒險(兼收服女性後宮)、女性戀愛(重複異性戀腳本)外,能找到的,稍微讓我舒適一點的題材。 沒想到我越看越認真,越看越入戲。這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尋常。 好的那種。
Thumbnail
一直很想談談這個話題,#文章很長,花幾天時間去回想寫了這篇,有興趣探討的人可以讀一下。我認為很多同志作家或是以萌系動漫為主的創作者並不了解BL這塊,而BL創作者也許對G向也不是那麼熟悉,這樣從過去開始看BL跟同時接觸到G向創作的我來說一下我多年來感覺上的一些BL和G向的轉變歷程:
Thumbnail
一直很想談談這個話題,#文章很長,花幾天時間去回想寫了這篇,有興趣探討的人可以讀一下。我認為很多同志作家或是以萌系動漫為主的創作者並不了解BL這塊,而BL創作者也許對G向也不是那麼熟悉,這樣從過去開始看BL跟同時接觸到G向創作的我來說一下我多年來感覺上的一些BL和G向的轉變歷程: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我開始接觸動畫,在此之前,我遲遲不敢踏入,因為總覺得這個領域比我想的還要大,也曾耳聞過認識的人,為了買某一部作品的周邊,花了大把的鈔票,就怕會過度沉迷,所以我對這塊「神盛的領域」敬而遠之,不過看了一些作品後,我狠狠打了過去的自己一個巴掌,動漫就和電影、連續劇一樣的,可以寄託情感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我開始接觸動畫,在此之前,我遲遲不敢踏入,因為總覺得這個領域比我想的還要大,也曾耳聞過認識的人,為了買某一部作品的周邊,花了大把的鈔票,就怕會過度沉迷,所以我對這塊「神盛的領域」敬而遠之,不過看了一些作品後,我狠狠打了過去的自己一個巴掌,動漫就和電影、連續劇一樣的,可以寄託情感
Thumbnail
比起問「你看過什麼?」,我們開始問了「你正在看嗎?」
Thumbnail
比起問「你看過什麼?」,我們開始問了「你正在看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