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紙」的前世今生——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用指尖輕輕翻閱書籍的感受,以及當時的心情嗎?身為一位熱愛實體書的人,你曾經想過手上這本書之所以精彩,除了因為有作者撰寫的內容之外,還因為有那一張一張承載著文字與圖片的「紙」嗎?

為了書寫與紀錄,人類發明了「紙」,而臺灣也曾經在世界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造紙角色。如果你好奇臺灣過去輝煌過的造紙業,以及「紙」究竟還有哪些不可思議的種類、功能與魅力,那非常適合參訪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這間私人博物館是長春棉紙廠老闆陳樹火的女兒陳瑞惠,在父親與母親意外過世後,為了實現父親生前想要打造一間紙博物館的願望,而在1995年於當年長春紙業臺北門市部所創立的推廣更多人認識紙的文化基地。

raw-image

保存產業文化資產,或是經營以產業為主題的博物館其實很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已經走入歷史,或是生產方式在現代社會大大改變的產業,因為若著重於產業歷史的展示,一般觀眾很可能感到無趣,覺得跟自己的生活無關;但是若強調手作體驗課程等活動,則容易被誤認為是觀光工廠,而忽略了博物館想要傳遞給觀眾關於產業的知識。然而,我覺得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無論是在產業知識的展示方面,還是體驗活動方面,都做得非常成熟,是個既能夠深入學習紙業相關知識,也能體驗手工造紙樂趣的博物館。

raw-image

這個全臺灣唯一的紙博物館一共分為四層樓,一樓是博物館賣店和小型造紙工坊;二樓是特展區,我前去參觀時正好展出香港藝術家文晶瑩的《紙陪你#MeToo系列個展》,小小的展覽空間呈現出映照著柔和光線的紙類裝置藝術與影像作品;三樓是整個博物館知識精華的常設展,四樓則是半戶外的造紙區,是大朋友和小朋友體驗用抄網來製作一般紙和花草紙的地方。

參觀當天,我猶豫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要加購手工製作花草紙的體驗。雖然一剛開始我沒什麼期待,覺得造紙好像也沒有很難,只是用抄網把紙漿撈起來而已嘛!但是後來在導覽老師的說明之下,發現把紙漿撈起來與瀝乾紙漿也是有小技巧的,而且看到自己撈起來的花草紙漿是多麼獨一無二,還是令人非常開心,推薦大家來參觀有時間一定要親自體驗看看。

raw-image

在等待花草紙烘乾之前,還有很足夠的時間可以好好參觀三樓的常設展。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認識無酸保存用紙」展櫃,以及能夠「實際動手實驗紙不同特性」的展區。前者介紹了能夠保護書本或紙類文物(例如:書畫、文獻)的「無酸紙」,只要將那些我們視為寶物的老照片、祖譜、書本、卡片、情書(?)收藏放入合適的無酸紙盒裡面,就能防止紙張隨著時間破損!對於有收藏紙本物品習慣的人而言,這真的是很有幫助的知識!

raw-image

而常設展的動手實驗區則相當有趣且與日常生活連結,比如說在認識纖維的實驗桌上,放有「竹紙」、「楮皮紙」和「影印紙」這三種不同的紙,觀眾可以分別撕開這三種紙,然後將撕開的部分放到放大鏡下面觀察,就會發現它們的纖維有的緊密、有的粗糙,表示它們是利用不同類型的植物所製作出來的不同用途的紙類,粗糙纖維的竹紙雖然容易斷裂,但是適合用於燒紙錢;而纖維細緻的楮皮紙具有彈性,則適合修復書畫與古物。

實驗區旁邊還依序介紹了臺灣紙業的歷史,整體參觀完後會覺得收穫很多,也因為過去自己太把「紙」當作理所當然的物品,而產生了不少新的思考,會對於這種從植物纖維轉變而成的生活用品油然而生一股尊敬感。儘管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的建築是臺灣早期狹長的街屋,所以空間不大,但是小巧溫馨的空間卻包含了定期更換的藝術特展、用心呈現紙業相關知識的常設展,以及體驗工作坊,是個值得一再回訪的產業博物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y! Fang 莫思安迷
20會員
40內容數
莫思安迷=Museum+ing,也就是參觀博物館中的意思。 你好,我是方(FANG)。 因為喜歡博物館同時作為休閒娛樂和自主學習新知的地方,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參觀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體驗心得,以及分析這些文化景點的教育推廣和行銷策略等等。 Let the world be your museum!
Hey! Fang 莫思安迷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4/10
前陣子我人生第一次去首爾旅行,並拜訪了位於龍山家族公園內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這個博物館是我在首爾最喜歡的景點之一。其中,我認為央博之所以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更有共鳴,使參觀體驗升級,展廳空間的設計實在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5/01/22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2024/11/24
你是一個喜歡探險新地方的人嗎?如果有一個一整年只開放48小時的隱藏版建築空間,你會想參與它的限定導覽嗎?今年我參加「打開臺北」的限定導覽,獲得深入新芳春茶行閣樓的機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僅是一個文化館,更展示了臺灣製茶的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來到埔里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廣興紙寮」。 「聽說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可說是歷史悠久喔!」一到廣興紙寮,盧得寶便開始介紹起這裡的手工造紙業。 「想不到你對造紙業也有研究…… 」吳若瑄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當然!」 「你果然挺適合當導遊這項工作的。」吳若瑄笑著說。
Thumbnail
來到埔里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廣興紙寮」。 「聽說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可說是歷史悠久喔!」一到廣興紙寮,盧得寶便開始介紹起這裡的手工造紙業。 「想不到你對造紙業也有研究…… 」吳若瑄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當然!」 「你果然挺適合當導遊這項工作的。」吳若瑄笑著說。
Thumbnail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渤海文学》微信公众号在2021年12月1日刊登的游记,是一篇我很佩服的文章。我一直很喜欢中国的游记性散文,里面的气魄、笔法是我怎么样也学不会的。而这一篇文章在一贯的中国式游记写作风格当中,却絮絮叨叨地跟我们解释了古代纸张的制作过程,仿佛回到一千年前,站在一个老师傅旁边看着他一步一步把纸张制作完成。
Thumbnail
《渤海文学》微信公众号在2021年12月1日刊登的游记,是一篇我很佩服的文章。我一直很喜欢中国的游记性散文,里面的气魄、笔法是我怎么样也学不会的。而这一篇文章在一贯的中国式游记写作风格当中,却絮絮叨叨地跟我们解释了古代纸张的制作过程,仿佛回到一千年前,站在一个老师傅旁边看着他一步一步把纸张制作完成。
Thumbnail
本來只是要補足照片和側訪,奉命去華紙花蓮廠採訪,沒想到,卻收穫了整篇專題最令我傾心的議題和故事。
Thumbnail
本來只是要補足照片和側訪,奉命去華紙花蓮廠採訪,沒想到,卻收穫了整篇專題最令我傾心的議題和故事。
Thumbnail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之舊城區~這是一場設計展,也是一場非典型城市展,帶領觀者走進真實生活場景的各個角落,看古蹟、嘗美食、聽故事、逛市集,用設計翻轉新竹,也連結城市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生活體驗。(more)
Thumbnail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之舊城區~這是一場設計展,也是一場非典型城市展,帶領觀者走進真實生活場景的各個角落,看古蹟、嘗美食、聽故事、逛市集,用設計翻轉新竹,也連結城市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生活體驗。(more)
Thumbnail
位於埔里邊緣地帶的「造紙龍手創館」,2007年底開始觀光工廠營運,初期遊客小貓兩三隻,現在每到假日,小馬路可是會塞車的。沿著埔里河岸公路轉進隆生路不久,一幢時尚包裝禮盒的建築隨即映入眼簾。還擔心找不到造紙龍手創館的遊客,這下可「一目了然」了──這就是目的
Thumbnail
位於埔里邊緣地帶的「造紙龍手創館」,2007年底開始觀光工廠營運,初期遊客小貓兩三隻,現在每到假日,小馬路可是會塞車的。沿著埔里河岸公路轉進隆生路不久,一幢時尚包裝禮盒的建築隨即映入眼簾。還擔心找不到造紙龍手創館的遊客,這下可「一目了然」了──這就是目的
Thumbnail
「投資百項事業,不如一樣事業投資一百年。」甚麼事業可以做百年?因為父親的一句話,張憲銘決定將「埔里造紙」從純造紙轉為具有教育意義的觀光工廠──造紙龍。 南投埔里有三美──美酒、美女、美人腿(茭白筍),聽說這都跟「水」(也是「美」的意思)有關係。另外,由於水質純淨也造就埔
Thumbnail
「投資百項事業,不如一樣事業投資一百年。」甚麼事業可以做百年?因為父親的一句話,張憲銘決定將「埔里造紙」從純造紙轉為具有教育意義的觀光工廠──造紙龍。 南投埔里有三美──美酒、美女、美人腿(茭白筍),聽說這都跟「水」(也是「美」的意思)有關係。另外,由於水質純淨也造就埔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大家應該對它們不陌生,這是台灣道教喪葬時會出現的祭品“紙紮屋”。它們或許俗艷,但它們代表的不只是台灣傳統工藝,還反應了台灣當代的價值觀。巴黎布朗利博物館現正展出台灣紙紮文化,快來看看法國策展人如何論述台灣紙紮文化!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大家應該對它們不陌生,這是台灣道教喪葬時會出現的祭品“紙紮屋”。它們或許俗艷,但它們代表的不只是台灣傳統工藝,還反應了台灣當代的價值觀。巴黎布朗利博物館現正展出台灣紙紮文化,快來看看法國策展人如何論述台灣紙紮文化!
Thumbnail
「編輯地方」總共由展覽館、刊物以及市集三個部分組成,以地方考現學的方式探究地方本質,從地景、祭典儀式、飲食文化等多個面向切入,尋找各個地方最具在地特色的獨特性。
Thumbnail
「編輯地方」總共由展覽館、刊物以及市集三個部分組成,以地方考現學的方式探究地方本質,從地景、祭典儀式、飲食文化等多個面向切入,尋找各個地方最具在地特色的獨特性。
Thumbnail
自由之路的活動主軸其實跟今年的共生音樂節──眾聲喧嘩蠻相似的。這次舉辦於中興紙廠的「自由之路藝術節」,時間點選擇在四月五號、六號,正好是鄭南榕殉道三十週年的前兩天,再對照近期台灣政治的氛圍,這次「自由之路藝術節」的舉辦,顯得格外別具意義......
Thumbnail
自由之路的活動主軸其實跟今年的共生音樂節──眾聲喧嘩蠻相似的。這次舉辦於中興紙廠的「自由之路藝術節」,時間點選擇在四月五號、六號,正好是鄭南榕殉道三十週年的前兩天,再對照近期台灣政治的氛圍,這次「自由之路藝術節」的舉辦,顯得格外別具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