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微紀錄

寫作課微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週三為這學期第一堂上課,

習慣在第一堂課花較多時間與孩子建立這一學期的默契,

也請孩子分享自己這學期的期待。

其中有一個男孩說,他想擺脫學校作文的框架,像是字數限制。

我好奇問他:「某某,字數限制讓你很困擾嗎?」

孩子略帶不平的語氣:「有啊,每次學校老師都規定字數,我寫寫寫,數了數,剩200字,但是我該寫的都寫了。為了湊字數,我就隨便亂寫,結果我爸檢查後就要我重寫。」

「重寫啊!當時的你聽到要重寫,還記得是什麼樣的心情嗎?」

孩子壓低聲音說:「很生氣也很難過。」

「生氣和難過啊,背後的那個原因是什麼?」

「我很生氣我爸沒有用心的從頭看過,只看到後面湊字數的200字就要我重寫;很難過我的努力被否定了。」

「這樣啊,老師能夠同理你的心情,如果我是你肯定也會。只是老師好奇,學校的老師真的會數字數?沒達到字數會發生什麼事嗎?」

男孩嘆了口氣:「學校老師真的會數字數,沒達到的就要重寫!」

聽到孩子這麼說,

其實心疼,孩子很努力地寫,

卻因為未達到大人的期待而被否定其認真,失落與難過可以想見。

不禁納悶,如果事實如孩子所說的,

那麼身為大人的我們在意的是內容?還是表面上的字數?

還有是否每個孩子都該用同一套標準看待?

無法讓能寫二百個字的就讓他寫二百字;

能寫三百字的就寫三百字;能寫四百的寫四百;能寫五百的寫五百嗎?

avatar-img
悅讀語堂寫作坊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迦納(Howard Gardner)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語文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觀察者智能。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智能組合。在多元智能理論裡,內省智能位居關鍵地位。 內省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論的一部分,指的是對自己習
曾用自己那雙清澈如湖水的雙眼,仔仔細細觀察過生活嗎? 這個社會由各種的職業串起,百工中有相當多的人堅守在工作岡位, 默默的付出時間、心力於上,在這什麼都快的時代,不被知道, 甚至他們除了有本事,更有許多的故事…… 課堂一開始,拋問:「何謂『職人』?」 「我覺得職人是公司的員工,因為常常聽到職人劇然後
會錯意,是我想錯了,還是你沒說好呢? 高年級秋季線上寫作課的第二堂,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關鍵詞 作為寫作的發想素材, 以及內心感受的畫面描述。 設計該堂課, 則是發現第一堂課後的創作練習, 有孩子走錯方向, 我們一群人要到東方去, 有孩子踽踽獨行走到了西方, 想與唐僧一行人去取經, 甚至還有孩子飛到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迦納(Howard Gardner)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語文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觀察者智能。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智能組合。在多元智能理論裡,內省智能位居關鍵地位。 內省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論的一部分,指的是對自己習
曾用自己那雙清澈如湖水的雙眼,仔仔細細觀察過生活嗎? 這個社會由各種的職業串起,百工中有相當多的人堅守在工作岡位, 默默的付出時間、心力於上,在這什麼都快的時代,不被知道, 甚至他們除了有本事,更有許多的故事…… 課堂一開始,拋問:「何謂『職人』?」 「我覺得職人是公司的員工,因為常常聽到職人劇然後
會錯意,是我想錯了,還是你沒說好呢? 高年級秋季線上寫作課的第二堂,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關鍵詞 作為寫作的發想素材, 以及內心感受的畫面描述。 設計該堂課, 則是發現第一堂課後的創作練習, 有孩子走錯方向, 我們一群人要到東方去, 有孩子踽踽獨行走到了西方, 想與唐僧一行人去取經, 甚至還有孩子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