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迦納(Howard Gardner)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語文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觀察者智能。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智能組合。在多元智能理論裡,內省智能位居關鍵地位。
內省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論的一部分,指的是對自己習性、能力、情緒與性格的了解程度。它有幾個層面,最簡單是自我介紹;其次是分辨自己的才能與興趣;再來是體會內在感受與情緒;最困難的,是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以及未來想要往何處去。(節錄作家沈政男撰文)
學習內省,體會內在感受與情緒,努力把心底的自己看清楚,可以讓內心更強大。
因此,課堂帶著孩子一點一滴的靠近內心,試圖理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將你的目光焦點擺在這隻水鹿的眼睛,認為牠的眼神流露什麼樣的情緒?之所以有此情緒的原因? 」課堂初始,請孩子觀察圖,啟動自己的感官與想像。
節錄其中幾位孩子的回覆:
1.這隻水鹿的眼睛內透露出傷心的情緒,應該是在深山裡跟朋友走散了。
2.明明是早上,但是牠的眼瞼已經抹上了黑粉,他的眼睛流露出了傷心的表情,或許是和家人走丟,又找了一夜。
3.從眼神中可以看得出他非常慌張,因為可能是他脫離他們的族群,也有可能是察覺有敵人接近。
4.這隻水鹿眼神充滿悲傷,因為山林受到破壞,對人類有不好的印象。
5.這隻水鹿看起來很孤獨,因為他的家人都被獵人殺光了
請孩子們化身為畫面中這隻水鹿,想像牠的背後可能有一段什麼樣的故事?
節錄幾位孩子的課堂練習:
1.我本來要跟朋友到深山裡去玩耍,但玩到一半我看了一隻蝴蝶,因為我太過好奇,所以我跟了上去,跟著跟著就來到了這裡,這時我才發現我跟朋友走散了,我的心有如一顆石頭跌落谷底,永遠回不了家,當時我的心情非常絕望,不知道該怎麼辦。
2.天亮了,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這個地方,但是我還是沒有找到我的家人,我感覺到了跟心破碎一樣的傷心與絕望,眼前有一片烏雲向我飄來,在我面前下起了豪雨和發出了雷聲,其他的小動物都急忙的跑去躲雨,只有我還站在那裡。
3.為了我的家人我不得不脫離族群上山尋找一隻鹿角,聽說那隻鹿角是我們家族祖先留下的,碰了他就可以得到祖先的認可成為家族的戰士,也因為家族人手不夠所以我只能獨自上山,第一次獨自爬山未免有些慌張,會怕遇到猛獸襲擊或找不到食物,所以我決定快去快回但路途中沒發生什麼事,當回到家族時,發現他的家人被猛獸襲擊不幸生亡,雖然他非常傷心,但為了家人的期待,我只能獨自踏上凶險的路程前往另一個族群當上勇士。
4.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聽見遠方有同伴的叫聲,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的媽媽。她重了壞人的計,受了重傷。我急得到處找人幫忙,走了一段路,終於發現了一群登山客,我趕緊跑到那群人的面前叫了幾聲,想要請他們幫忙救我的媽媽,但他們似乎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所以我只能跑回去找我的媽媽,靜靜地待在她旁邊陪著她。
5.你⋯你是誰,你來這裡做什麼?不要過來,要是你敢破壞我和我家人的棲息地的話,我就用我頭上的鹿角把你撞下山喔!咔嚓!你拿什麼,那是什麼東西,(是照相機)為什麼會有閃光燈,難道你是該死的伐木工,不…不准動,你在過來我就叫我的朋友來撞你,我一定要守護奇萊山,我也一定會守護最後倖存的水鹿一族,把埋藏已久的怒火一口氣釋放,把你吞噬!
6.小水鹿隨著心中的方向,跑到了山的盡頭,想起了今天發生的事,小水鹿看見了自己的家人被人類傷害,躺在血泊之中,離去了,心彷彿被捅了一刀,卻只能默默地一路跑到山上,像群山傾訴一切。
接著再回溯至這段故事,身為水鹿的自己可能有什麼樣的性格呢?再思考、尋找原因,帶出該週的主題—我的內心住著什麼樣的動物?而這隻動物隱喻的是自己性格。
請孩子尋找水鹿的性格時,有很多的孩子誤把情緒當作性格,花了一點時間重新釐清,何謂情緒,何謂性格,何謂想法,何謂行動。
之後,運用冥想,帶出該堂書寫練習的架構,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探尋:
請緩緩的閉上眼睛,輕輕的深呼吸幾次。
聽說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個洞穴,
在那個洞穴裏住著一隻
可能連我們都不曉得的動物。
請慢慢地走進你的心裏,
看到你心房的門後,
請伸出你的手輕輕的敲門。
叩叩……門開了,
出來迎接你的會是哪一隻動物呢?
請從頭到腳看看牠的模樣,
開口問牠:「請問你是誰?
你是我哪一種性格的化身呢?」
再問問牠:「你是什麼時候住進我的心裏呢?
我們曾經一起經歷過哪些事呢?」
請牠帶著你回到那件事情。
現在,請牽著牠的手,緩緩地走回那件事……
回到那件事了,請仔細看看牠在嗎?
哪個時候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有誰與你在同一個地方?
這隻內心性格化身的動物,牠做了什麼呢?
或是讓你做了什麼呢?
還是牠對你說了什麼話呢?
請在這裏待久一點,感受那個當下。
請牽著牠的手,慢慢地走回心裏。
抱抱牠,溫柔的向他說:「謝謝你。」
轉身,走……一直走……
走回來現在,此時此刻的你。
請深呼吸,準備好的同學,
聽到我說「請睜開眼睛」時,
張開你的眼睛。
再花點時間整理一下,剛才冥想的畫面,
再問問自己希望這隻動物離開嗎?
原因是什麼?
請孩子們分享時,
好幾個孩子分享自己看到的畫面:
有的看到一隻緊張的小青蛙,在某次台台領獎時陪著他;
有孩子看見一隻巴掌大的貓頭鷹,是他孤僻的化身,
總在沒有人陪他的時候出現;
有孩子看見一隻名為勇敢的小熊貓,陪在他身旁,讓他長出勇氣,大方應對;
有孩子看見一隻七彩的麒麟,是牠內心勇敢的化身,因為牠,才能在幾年前勇敢面對老師的霸凌,度過那個有點黑暗的時期……
下課前,我說了一個關於自己內心有隻自卑化身的啄木鳥的故事,加深孩子對於課後書寫練習的架構印象後,邀請孩子們於課後仔細的與自己對話,書寫內心的那隻動物。
*後記*
已經許久未在課堂帶冥想,剛好這堂課需要走進孩子的內心,於是運用冥想來引導孩子。肯定有人納悶,孩子真的藉著冥想的過程看到畫面,聽到聲音嗎?
嗯,是不是真的看見,不太清楚,不過,每每在課堂帶著孩子進入冥想,事後的分享,蠻多孩子分享他們的畫面與感受。
就個人經驗,冥想可以幫助靜心、沉澱內心,回溯某事件,在當下重新經驗;如果沒有經驗的人,或許藉著冥想的過程,開啟想像與內心對話。
+43
讚
留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