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心住著......

我的內心住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迦納(Howard Gardner)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語文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觀察者智能。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智能組合。在多元智能理論裡,內省智能位居關鍵地位。

內省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論的一部分,指的是對自己習性、能力、情緒與性格的了解程度。它有幾個層面,最簡單是自我介紹;其次是分辨自己的才能與興趣;再來是體會內在感受與情緒;最困難的,是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以及未來想要往何處去。(節錄作家沈政男撰文)

學習內省,體會內在感受與情緒,努力把心底的自己看清楚,可以讓內心更強大。

因此,課堂帶著孩子一點一滴的靠近內心,試圖理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將你的目光焦點擺在這隻水鹿的眼睛,認為牠的眼神流露什麼樣的情緒?之所以有此情緒的原因? 」課堂初始,請孩子觀察圖,啟動自己的感官與想像。

節錄其中幾位孩子的回覆:

1.這隻水鹿的眼睛內透露出傷心的情緒,應該是在深山裡跟朋友走散了。

2.明明是早上,但是牠的眼瞼已經抹上了黑粉,他的眼睛流露出了傷心的表情,或許是和家人走丟,又找了一夜。

3.從眼神中可以看得出他非常慌張,因為可能是他脫離他們的族群,也有可能是察覺有敵人接近。

4.這隻水鹿眼神充滿悲傷,因為山林受到破壞,對人類有不好的印象。

5.這隻水鹿看起來很孤獨,因為他的家人都被獵人殺光了

請孩子們化身為畫面中這隻水鹿,想像牠的背後可能有一段什麼樣的故事?

節錄幾位孩子的課堂練習:

1.我本來要跟朋友到深山裡去玩耍,但玩到一半我看了一隻蝴蝶,因為我太過好奇,所以我跟了上去,跟著跟著就來到了這裡,這時我才發現我跟朋友走散了,我的心有如一顆石頭跌落谷底,永遠回不了家,當時我的心情非常絕望,不知道該怎麼辦。

2.天亮了,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這個地方,但是我還是沒有找到我的家人,我感覺到了跟心破碎一樣的傷心與絕望,眼前有一片烏雲向我飄來,在我面前下起了豪雨和發出了雷聲,其他的小動物都急忙的跑去躲雨,只有我還站在那裡。

3.為了我的家人我不得不脫離族群上山尋找一隻鹿角,聽說那隻鹿角是我們家族祖先留下的,碰了他就可以得到祖先的認可成為家族的戰士,也因為家族人手不夠所以我只能獨自上山,第一次獨自爬山未免有些慌張,會怕遇到猛獸襲擊或找不到食物,所以我決定快去快回但路途中沒發生什麼事,當回到家族時,發現他的家人被猛獸襲擊不幸生亡,雖然他非常傷心,但為了家人的期待,我只能獨自踏上凶險的路程前往另一個族群當上勇士。

4.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聽見遠方有同伴的叫聲,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的媽媽。她重了壞人的計,受了重傷。我急得到處找人幫忙,走了一段路,終於發現了一群登山客,我趕緊跑到那群人的面前叫了幾聲,想要請他們幫忙救我的媽媽,但他們似乎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所以我只能跑回去找我的媽媽,靜靜地待在她旁邊陪著她。

5.你⋯你是誰,你來這裡做什麼?不要過來,要是你敢破壞我和我家人的棲息地的話,我就用我頭上的鹿角把你撞下山喔!咔嚓!你拿什麼,那是什麼東西,(是照相機)為什麼會有閃光燈,難道你是該死的伐木工,不…不准動,你在過來我就叫我的朋友來撞你,我一定要守護奇萊山,我也一定會守護最後倖存的水鹿一族,把埋藏已久的怒火一口氣釋放,把你吞噬!

6.小水鹿隨著心中的方向,跑到了山的盡頭,想起了今天發生的事,小水鹿看見了自己的家人被人類傷害,躺在血泊之中,離去了,心彷彿被捅了一刀,卻只能默默地一路跑到山上,像群山傾訴一切。

接著再回溯至這段故事,身為水鹿的自己可能有什麼樣的性格呢?再思考、尋找原因,帶出該週的主題—我的內心住著什麼樣的動物?而這隻動物隱喻的是自己性格。

請孩子尋找水鹿的性格時,有很多的孩子誤把情緒當作性格,花了一點時間重新釐清,何謂情緒,何謂性格,何謂想法,何謂行動。

之後,運用冥想,帶出該堂書寫練習的架構,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探尋:

請緩緩的閉上眼睛,輕輕的深呼吸幾次。

聽說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個洞穴,

在那個洞穴裏住著一隻

可能連我們都不曉得的動物。

請慢慢地走進你的心裏,

看到你心房的門後,

請伸出你的手輕輕的敲門。

叩叩……門開了,

出來迎接你的會是哪一隻動物呢?

請從頭到腳看看牠的模樣,

開口問牠:「請問你是誰?

你是我哪一種性格的化身呢?」

再問問牠:「你是什麼時候住進我的心裏呢?

我們曾經一起經歷過哪些事呢?」

請牠帶著你回到那件事情。

現在,請牽著牠的手,緩緩地走回那件事……

回到那件事了,請仔細看看牠在嗎?

哪個時候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有誰與你在同一個地方?

這隻內心性格化身的動物,牠做了什麼呢?

或是讓你做了什麼呢?

還是牠對你說了什麼話呢?

請在這裏待久一點,感受那個當下。

請牽著牠的手,慢慢地走回心裏。

抱抱牠,溫柔的向他說:「謝謝你。」

轉身,走……一直走……

走回來現在,此時此刻的你。

請深呼吸,準備好的同學,

聽到我說「請睜開眼睛」時,

張開你的眼睛。

再花點時間整理一下,剛才冥想的畫面,

再問問自己希望這隻動物離開嗎?

原因是什麼?

請孩子們分享時,

好幾個孩子分享自己看到的畫面:

有的看到一隻緊張的小青蛙,在某次台台領獎時陪著他;

有孩子看見一隻巴掌大的貓頭鷹,是他孤僻的化身,

總在沒有人陪他的時候出現;

有孩子看見一隻名為勇敢的小熊貓,陪在他身旁,讓他長出勇氣,大方應對;

有孩子看見一隻七彩的麒麟,是牠內心勇敢的化身,因為牠,才能在幾年前勇敢面對老師的霸凌,度過那個有點黑暗的時期……

下課前,我說了一個關於自己內心有隻自卑化身的啄木鳥的故事,加深孩子對於課後書寫練習的架構印象後,邀請孩子們於課後仔細的與自己對話,書寫內心的那隻動物。

鯊魚是自私的化身,吃掉同理心

鯊魚是自私的化身,吃掉同理心


啄木鳥是孤僻的化身,陪伴無聊的時刻

啄木鳥是孤僻的化身,陪伴無聊的時刻


黑豹是勇敢的化身,起身對抗不平之事

黑豹是勇敢的化身,起身對抗不平之事


緊張的小青蛙陪伴緊張的領獎時刻

緊張的小青蛙陪伴緊張的領獎時刻


*後記*

已經許久未在課堂帶冥想,剛好這堂課需要走進孩子的內心,於是運用冥想來引導孩子。肯定有人納悶,孩子真的藉著冥想的過程看到畫面,聽到聲音嗎?

嗯,是不是真的看見,不太清楚,不過,每每在課堂帶著孩子進入冥想,事後的分享,蠻多孩子分享他們的畫面與感受。

就個人經驗,冥想可以幫助靜心、沉澱內心,回溯某事件,在當下重新經驗;如果沒有經驗的人,或許藉著冥想的過程,開啟想像與內心對話。

#2022年秋季高年級線上寫作課

#9月28日30日與10月1日課程紀錄

#引導與思考

#寫作

#我的內心住著

+43

留言

分享

avatar-img
悅讀語堂寫作坊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用自己那雙清澈如湖水的雙眼,仔仔細細觀察過生活嗎? 這個社會由各種的職業串起,百工中有相當多的人堅守在工作岡位, 默默的付出時間、心力於上,在這什麼都快的時代,不被知道, 甚至他們除了有本事,更有許多的故事…… 課堂一開始,拋問:「何謂『職人』?」 「我覺得職人是公司的員工,因為常常聽到職人劇然後
會錯意,是我想錯了,還是你沒說好呢? 高年級秋季線上寫作課的第二堂,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關鍵詞 作為寫作的發想素材, 以及內心感受的畫面描述。 設計該堂課, 則是發現第一堂課後的創作練習, 有孩子走錯方向, 我們一群人要到東方去, 有孩子踽踽獨行走到了西方, 想與唐僧一行人去取經, 甚至還有孩子飛到
3-4年級的第二堂課, 恰好是玉里大地震的幾天後。 起心動念設計了一堂地震傳說的主題。 課堂,我們從一張地震某個受災區的圖片, 開啟孩子的感官, 一步一步的引導孩子描繪細節, 練習敘述, 並且開啟孩子的經驗連結。 同時該張圖亦提供 部分沒有創作素材來源的孩子, 有材料基礎, 能於故事寫下 關於地震時
曾用自己那雙清澈如湖水的雙眼,仔仔細細觀察過生活嗎? 這個社會由各種的職業串起,百工中有相當多的人堅守在工作岡位, 默默的付出時間、心力於上,在這什麼都快的時代,不被知道, 甚至他們除了有本事,更有許多的故事…… 課堂一開始,拋問:「何謂『職人』?」 「我覺得職人是公司的員工,因為常常聽到職人劇然後
會錯意,是我想錯了,還是你沒說好呢? 高年級秋季線上寫作課的第二堂, 除了延續第一堂課的關鍵詞 作為寫作的發想素材, 以及內心感受的畫面描述。 設計該堂課, 則是發現第一堂課後的創作練習, 有孩子走錯方向, 我們一群人要到東方去, 有孩子踽踽獨行走到了西方, 想與唐僧一行人去取經, 甚至還有孩子飛到
3-4年級的第二堂課, 恰好是玉里大地震的幾天後。 起心動念設計了一堂地震傳說的主題。 課堂,我們從一張地震某個受災區的圖片, 開啟孩子的感官, 一步一步的引導孩子描繪細節, 練習敘述, 並且開啟孩子的經驗連結。 同時該張圖亦提供 部分沒有創作素材來源的孩子, 有材料基礎, 能於故事寫下 關於地震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