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舉看品牌包裝,從角色扮演到政策大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把政治議題丟一邊,純粹看形象塑造這塊,選舉為什麼要花錢,而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錢,我們知道打造企業品牌要花很多錢,而且要花很多年而且要持續花下去,就像是永無止境,但是選舉呢?就是要一次砸到位,在投完票決定那一刻結束。
raw-image

但是有一個特例,李敖採用「不插旗、不拜票、不發傳單、不做廣告、沒有競選總部」的方式,憑其高知名度以得票數33922,得票率5.77%,成為2004年台北市第二選區得票數最低的當選人,而且是以無黨籍的身分當選。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件事,選舉是選知名度,砸的那些錢是為了彌補知名度的不足,很多沒有知名度的人士,很少能夠第一次選舉就當選,除非有政黨的奧援,地方性的選舉非常的明顯,有知名度的人加上政黨奧援當選率幾乎百分之百。

有錢的人選舉就是任性,都是大型公關公司操盤,預算都是千萬以上,廣告推播、影片拍攝五花八門,定點廣告帆布到處都是,還有公車廣告,這些通通都是在砸知名度,廣告設計美化候選人的形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美化後的形象,很多候選人不開口你不知道她的實際上思維邏輯,政策傾向,當她沒有經過草稿的演講,你就會發現形象破功了!

國民黨喜歡塑造成功專業的形象,而民進黨剛開始就是悲情、弱勢受害者的形象,看看連戰、馬英九比較陳水扁和蔡英文,2018年韓國瑜成為了新的塑造典範,庶民形象從俗人平民的角色塑造,捲袖子捲褲管入災區,和蔡英文坐裝甲車入災區,做了很大的鮮明對比,再加上不畏強權砲打中央的個性,吸引了許多的支持者,再加上『貨出的去,錢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口號,以及勿忘世間苦人多的感言!至此讓他的品牌收穫了非常多的粉絲!

最終能夠把他的支持者擰成一股繩的功臣,還是要靠民進黨傾全國之力的打壓,最終讓支持者成為一塊鐵板,再加上愛國的元素成為了如同軍隊一般的向心力,韓國瑜的影響力已經如同能夠呼風喚雨,有人拿他和陳水扁相比,但是畢竟無法同日而語,過去沒有哪個候選人不需動員組織力量就能把人招集造勢,他的這股力量民進黨害怕、國民黨也怕,所以不斷的打壓,想要瓦解他的支持者,現在又近選舉了,這群支持者又會被拿來操作。韓國瑜的案例是最成功的品牌目前沒有與之匹敵的形象塑造!迄今還沒有衰退的跡象!

raw-image

蔡英文的點亮台灣,和成功的收穫無數的小豬撲滿,確實獲得短暫的成功,但在執政過後的表現,每況愈下最終賠掉了所有的形象,我幾乎經忘當初的那種印象。而馬英九呢?當那一支『我準備好了!』萬馬奔騰的熱血影片,小馬哥帥氣的出場,形象依舊清晰,只是增加了軟弱無能的感受,政策無法討好所有人,裹足不前成為『溫良恭儉讓』!成功的形象包裝還需要長期的維護,還有實質的內涵,表裡如一才能夠長久!

關於韓國瑜也許還沒有經過執政的考驗,是否能夠維持品牌最終還是要上陣才知道,只是當初的豪氣干雲,到後來的四面楚歌,四處妥協是否還能夠做到不為權貴,不妥協密室協商?目前無從得知!不過綜觀政壇政治人物的保鮮期真的很短,每個重大的事件都會縮短保固期,鮮少延長!

韓國電影曾出現專門形象塑造的化妝師,專門為政治人物量身訂做形象,依照氣質背景、塑造出屬於客製化的人物,美國的全民超人電影中,也出現了一個專為超人英雄打造形象的顧問,但是選民如果依照這些形象顧問所塑造出來的形象據以投票,而非真實的候選人本質,如此一來民主選舉都成為了民主化妝師的天下?民主還真的是民主嗎?

從個人的形象塑造,到政策大餅,從塑造人民所喜歡的形象,到提出人民喜歡的政策,都是為了得到選票,可是這樣的形象保鮮期非常的短,往往上台後就破功了,原形畢露、不再演了,因為政策最終和人們所要的背道而馳,因為利益群眾的反而不利於財團,政策在當選後轉彎成為常態,通常這樣的是在連任後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要卸任了。

如何做個人形象包裝呢?花錢!專業的團隊打造,網軍宣傳、出身故事、現在幾乎人人都上網,連阿公阿婆都有line都會分享影片和圖,有外型有姿色的都可以化身美美的網紅,而沒有外型的就要塑造親民、專業、熱忱,這些都是公關公司在賺的錢,所以一場選舉下來,很多人都賺了錢,不管有沒有選上,都有人賺錢賠錢,選舉變成了一門生意,無關民主!那平常人要如何做形象包裝呢?那要看是目的是什麼?有興趣可以留言給我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2會員
345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網路行銷策略。文章提到柯文哲在網路媒體的討論度遠超過其他兩位候選人,並分析了在YouTube、TikTok和Google上的搜尋聲量比較。作者也提到了短影片平臺對於候選人形象塑造的影響,以及在選民心中勾起興趣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探討了資訊真假查證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變化對於行銷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網路行銷策略。文章提到柯文哲在網路媒體的討論度遠超過其他兩位候選人,並分析了在YouTube、TikTok和Google上的搜尋聲量比較。作者也提到了短影片平臺對於候選人形象塑造的影響,以及在選民心中勾起興趣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探討了資訊真假查證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變化對於行銷的影響。
Thumbnail
戰爭對人類的影響太深遠了,所以什麼都有人拿戰爭來當比喻;然後根據三段邏輯,比喻就可以互相形成隱喻鏈。例如像這個:商場如戰場,作戰可以類比到選戰,所以......選舉可以像商業?政治也可以行銷?
Thumbnail
戰爭對人類的影響太深遠了,所以什麼都有人拿戰爭來當比喻;然後根據三段邏輯,比喻就可以互相形成隱喻鏈。例如像這個:商場如戰場,作戰可以類比到選戰,所以......選舉可以像商業?政治也可以行銷?
Thumbnail
所以到底是政客膚淺,還是他們「選擇」展現膚淺,因為人們漠不關心、盲目又愛看熱鬧。我們選擇的,真的是那些對我們未來有幫助的政見嗎?
Thumbnail
所以到底是政客膚淺,還是他們「選擇」展現膚淺,因為人們漠不關心、盲目又愛看熱鬧。我們選擇的,真的是那些對我們未來有幫助的政見嗎?
Thumbnail
今天把政治議題丟一邊,純粹看形象塑造這塊,選舉為什麼要花錢,而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錢,我們知道打造企業品牌要花很多錢,而且要花很多年而且要持續花下去,就像是永無止境,但是選舉呢?就是要一次砸到位,在投完票決定那一刻結束。 但是有一個特例,李敖採用「不插旗、不拜票、不發傳單、不做廣告、沒有競選總部」的方式
Thumbnail
今天把政治議題丟一邊,純粹看形象塑造這塊,選舉為什麼要花錢,而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錢,我們知道打造企業品牌要花很多錢,而且要花很多年而且要持續花下去,就像是永無止境,但是選舉呢?就是要一次砸到位,在投完票決定那一刻結束。 但是有一個特例,李敖採用「不插旗、不拜票、不發傳單、不做廣告、沒有競選總部」的方式
Thumbnail
利益始終都會是人類拚搏的原動力,真理。
Thumbnail
利益始終都會是人類拚搏的原動力,真理。
Thumbnail
就像渣男對你說愛你一萬年至死不渝的海枯石爛。
Thumbnail
就像渣男對你說愛你一萬年至死不渝的海枯石爛。
Thumbnail
總統大選將近,而每到選舉前,總是看見各種選舉文章、資訊充斥版面。新聞總是告訴閱聽人候選人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在不論真實性的狀況下,這些選舉謀略的背後,所表達的意義為何?又將如何影響選民?
Thumbnail
總統大選將近,而每到選舉前,總是看見各種選舉文章、資訊充斥版面。新聞總是告訴閱聽人候選人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在不論真實性的狀況下,這些選舉謀略的背後,所表達的意義為何?又將如何影響選民?
Thumbnail
其實每個要選舉的候選人,無論他背後幹過多少狗屁倒灶的事情,當他站到你面前時都是和藹可親的。掃街拜票或網路脫口秀的目標都是一樣,就是讓你覺得這個人是活生生地在你眼前,讓你忽略他過去那些謊言與政策跳票,忘記那些冷冰冰的統計數字與得失計算,單純感覺這個人「還不錯」就把票投下去。
Thumbnail
其實每個要選舉的候選人,無論他背後幹過多少狗屁倒灶的事情,當他站到你面前時都是和藹可親的。掃街拜票或網路脫口秀的目標都是一樣,就是讓你覺得這個人是活生生地在你眼前,讓你忽略他過去那些謊言與政策跳票,忘記那些冷冰冰的統計數字與得失計算,單純感覺這個人「還不錯」就把票投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