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特克《在一起孤獨》書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既想要自由、也想要安全,既想保有個體性、又希望享有集體亢奮的當代人,由於這兩端之間本質上的矛盾關係,只得隨時隨地在兩者游移擺盪。正如,我們雖使用著手機、把使用者嵌入緊密的人際關係網,也利用來電顯示或已讀不回、個別動態的隱私設定,既隔離又連結地摸索著與他人之間的適切距離。P20推薦序/黃厚銘
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孩子一便會用侵犯作為一種賦予生命意義和不認真對待探討生死概念的方式。把電腦程式搞到當機,又加以恢復;他們藉由取出電池來「殺死」遊戲;傷害一個機器人,也可能讓它看起來更有生命。P115、116
連線的生活鼓勵我們用類似處理物品的方式,有效地對待我們在線上遇到的人。一切那麼自然:當你被成千上萬的訊息圍攻,需求便失去人性。網路與世界在我眼中成了一樣東西,而我是其中一部分。P236
當我們呵護一樣東西,我們會覺得那樣東西有智慧,與電腦物品是否有情緒或智慧無關。情感依附出自物品在使用者身上喚起的感覺。無論我們觀看他人動作或自己做動作,都會引燃鏡像神經元,身體會設法把我們的情緒牽進我們見的事物。P64、199
我眼神淡漠的翻閱李維的大作《和機器人的愛與性》,萬一機器人不是一種生命形式,而是某種表演藝術呢?萬一建立關係只是因為我們覺得更有掌控力呢?萬一機器人伴侶讓我們感覺良好,卻以某種方式削弱我們的力量呢?看似頌揚情感的退化,刻意迴避人類伴侶關係的複雜──不真實成了新的美學標準。P50
科技讓私生活更有效率,一但科技操作了親密關係,人際關係之間就被削弱到只剩連結。然後,簡單的連結又被重新定義成親密。換句話說,網路的親密悄悄變成網路的孤獨。現今的科技鼓勵頌揚薄弱的連結(臉書、推特),正是我們需要的連結。一心多用感覺良好,身體會誘發「興奮感」的神經化學物質作為獎勵,我們愛上那些被科技弄得簡單的東西,身體是共犯。P60、65、230、231

書皮背面:我們天天透過各種方式聯絡感情,真正在一起時卻各自滑著手機相對無語,人們彷彿同時成為了社交達人與孤獨患者,要如何享受資訊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能擺脫資訊剝奪的親密感......

(相信閱讀本書後,妳會更加迷惘。)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可能愛上機器人,目前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愛可以演出,我無法抵抗。

raw-image

「這是一個遊戲嗎?」

「不,這沒什麼特別的,但我接下來說的話你要仔細聽,還要一直看著我。」


「媽咪,你是我的媽咪。」刻入在我心裡的名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他不在了
47會員
228內容數
雜文與作品。
他不在了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https://www.instagram.com/p/COy-7SqAbyQ/ 蜜果果露天部屋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instagram.com/p/COy-7SqAbyQ/ 蜜果果露天部屋
Thumbnail
2025/04/27
鏡湖之上,海藻漂浮
Thumbnail
2025/04/27
鏡湖之上,海藻漂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個體化無限制膨脹,人們寧願要靈活連接而不要負擔,於是人們唾棄了一生懸命,敷衍着一期一會,人的千萬次會晤本身即是終點,再沒有茁壯成堅穩關係的可能性。最核心癥結點在於自由與安全之間的拉扯,它們位處於光譜兩端,卻同樣皆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趨性。
Thumbnail
個體化無限制膨脹,人們寧願要靈活連接而不要負擔,於是人們唾棄了一生懸命,敷衍着一期一會,人的千萬次會晤本身即是終點,再沒有茁壯成堅穩關係的可能性。最核心癥結點在於自由與安全之間的拉扯,它們位處於光譜兩端,卻同樣皆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趨性。
Thumbnail
一位年輕記者說:妳這種論點,難道不是在剝奪機器人成真的權利嗎?
Thumbnail
一位年輕記者說:妳這種論點,難道不是在剝奪機器人成真的權利嗎?
Thumbnail
AI已經在取代你的愛情。 本文章有關 「真實的男女性幻想」、「男女真實戀愛觀」, 閱讀內文可能引起不適,請斟酌觀看。
Thumbnail
AI已經在取代你的愛情。 本文章有關 「真實的男女性幻想」、「男女真實戀愛觀」, 閱讀內文可能引起不適,請斟酌觀看。
Thumbnail
《救救我的羅曼史》讀後感 更多平台、更多選擇、更多可能,我們的生活有變得更好、挫折更少嗎?我們真有需要這麼多虛擬媒介認識更多人嗎?還是因此錯過更多應該要好好對待的家人朋友、伴侶、以及與他們相處的時光?甚至是人性,還有對人基本的尊重?
Thumbnail
《救救我的羅曼史》讀後感 更多平台、更多選擇、更多可能,我們的生活有變得更好、挫折更少嗎?我們真有需要這麼多虛擬媒介認識更多人嗎?還是因此錯過更多應該要好好對待的家人朋友、伴侶、以及與他們相處的時光?甚至是人性,還有對人基本的尊重?
Thumbnail
身為一個AI工程師, 和一個興趣使然的哲學研究者 一直想找個機會談談這部雲端情人 這部電影有太多值得探討的議題 尤其在這個科技越發進步的當下, 各種界線越來越模糊的現在 是時候該拿出來談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AI工程師, 和一個興趣使然的哲學研究者 一直想找個機會談談這部雲端情人 這部電影有太多值得探討的議題 尤其在這個科技越發進步的當下, 各種界線越來越模糊的現在 是時候該拿出來談了
Thumbnail
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公司改為居家上班、學校遠端上課,我們從原先線上、線下交替且並存的生活,改為只能線上。社交恐懼、網路成癮者彷彿找到合理依傍的浮木,但為什麼我們更加不快樂?
Thumbnail
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公司改為居家上班、學校遠端上課,我們從原先線上、線下交替且並存的生活,改為只能線上。社交恐懼、網路成癮者彷彿找到合理依傍的浮木,但為什麼我們更加不快樂?
Thumbnail
我以前在Dcard上面看到一則感情版的故事,大致上是一對情侶中女生想提分手,但是不知道如何跟男生開口,陷入兩難中只好上來求救。類似的文章其實很多,底下的留言千篇一律都能看到「感情的問題一律建議分手」這樣似是而非的回答;不過在那一篇文章底下我看到了一則留言,可能是所有留言中我最認同的...
Thumbnail
我以前在Dcard上面看到一則感情版的故事,大致上是一對情侶中女生想提分手,但是不知道如何跟男生開口,陷入兩難中只好上來求救。類似的文章其實很多,底下的留言千篇一律都能看到「感情的問題一律建議分手」這樣似是而非的回答;不過在那一篇文章底下我看到了一則留言,可能是所有留言中我最認同的...
Thumbnail
即使現代科技不斷升級,就人們算在社交網絡上有幾千筆的好友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裡,仍然習慣與親近的少數人進行頻繁的聯繫,面對面的交流依舊無法被取代。在資訊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型態和活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興起,停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Thumbnail
即使現代科技不斷升級,就人們算在社交網絡上有幾千筆的好友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裡,仍然習慣與親近的少數人進行頻繁的聯繫,面對面的交流依舊無法被取代。在資訊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型態和活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興起,停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Thumbnail
「雲端情人」的主軸都貼著親密關係訴說故事,這當中不只導演史派克瓊斯提的問題,這裏面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慢慢品味的切入點... 人類的情感能不能被模擬? 我們能不能接受科技化的親密關係? 我們可以把一段關係純粹建築在網路上嗎? ......
Thumbnail
「雲端情人」的主軸都貼著親密關係訴說故事,這當中不只導演史派克瓊斯提的問題,這裏面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慢慢品味的切入點... 人類的情感能不能被模擬? 我們能不能接受科技化的親密關係? 我們可以把一段關係純粹建築在網路上嗎?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