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認識美股】帶有文學氣息的星巴克|漫半拍莎莉|美股集點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嗨~我是漫半拍莎莉,歡迎來到美股集點卡。

你收集了多少家美股呢?

今天我們來收集限時買一送一的星巴克

圖文/漫半拍莎莉

圖文/漫半拍莎莉

【你愛喝咖啡嗎?】

上班的時候是不是都想來一杯咖啡才能提起精神呢?

如果是咖啡控的你,想必一定喝過星巴克的咖啡或是你在辦公室裡,常常會聽到同事們說:「今天星巴克限時買一送一耶~要不要一起買?」

又或者你常待在星巴克安靜地看書或處理公事。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在星巴克店裡喝咖啡,總讓人感到文青、優雅的氛圍,沒有吵雜的聲音,只有咖啡香撲鼻而來,可以靜靜地品嘗眼前的咖啡,那種文藝氣息會瀰漫在整個空間。

認真研讀星巴克的品牌故事後,才了解到原來創辦人是刻意要營造出文青的氛圍呢!

想更認識星巴克的你請繼續看下去吧!!


【名字靈感來自美國長篇小說】

1971 年,由英文教師Jerry Baldwin、歷史教師Zev Siegl、作家Gordon Bowker一起創立了第一家星巴克。

三位創辦人是舊金山大學時期的朋友,20 多歲的他們想要創立星巴克是因為他們希望在西雅圖能夠引進深色烘焙咖啡。於是,1971 年 3 月 30 日,他們每人投資 1,350 美元,從銀行借款 5,000 美元,便開始經營一家咖啡小店。

星巴克的命名靈感一開始以航海主題方向聯想,希望能夠暗示一種冒險精神,並喚起早期咖啡貿易商的航海傳統。加上,Jerry Baldwin非常喜歡文學,他聯想到美國經典文學長篇小說《白鯨記》中,有一位大副名叫斯達巴克(Starbuck),因此星巴克這個品牌就誕生了。

派克市場是西雅圖歷史悠久的農貿市場,然而第一家星巴克依然屹立在派克市場對面的鵝卵石街道上。

【如何產生高品質咖啡豆?】

當時,三位創辦人的理念是專售高品質新鮮的咖啡豆,想要營造出高質感的咖啡豆專賣店,希望能吸引到高雅人士的客群。

時間是生咖啡豆重要的元素

生咖啡豆最初是咖啡果的種子。一棵樹需要大約五年的時間才能結出咖啡果,而且每棵樹每年只能生產相當於一磅的咖啡豆。這證明了要產出咖啡豆不是件容易的事,難怪以前會覺得是有錢人在喝的飲品呢!

一旦樹木結果,咖啡果就會被手工採摘並分類進行加工。

要從咖啡果中提取生咖啡豆,農民可以通過幾種方式對其進行加工。

  1. 透過自然方法,成熟的咖啡果可以在樹上或地上晾乾,然後再將咖啡豆提取出來。
  2. 透過水洗法,豆子與咖啡果會進行分離,並在乾燥前運送到發酵罐中。

接著,將生咖啡豆裝在麻袋中,送去烘焙

烘培產生各種風味的咖啡豆

每一顆生咖啡豆都蘊藏著各產地的風味和特色。透過烘焙技術,溫度和時間的微妙變化決定了咖啡的風味、香氣、醇度、顏色和酸度。

當生咖啡豆倒入一個大旋轉槽中,高溫能使豆子內的水分蒸發。

在烘培過程中,咖啡豆逐漸從黃色變成咖啡色。當咖啡豆第二次爆裂時,這意味著咖啡豆已烘培完成,準備好放入冷卻盤中並包裝以獲得新鮮口味。

【星巴克靈魂人物】


1981 年某天,當霍華德.舒爾茨 (Howard Schultz)走進西雅圖星巴克創始店時,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咖啡香,他被邀請品嚐一杯蘇門答臘(Sumatra), 喝了星巴克咖啡才發現驚為天人,回到家中還念念不忘星巴克的咖啡,所以他決定自己要加入星巴克。

Howard Schultz跑去說服星巴克創始人Jerry Baldwin,希望讓他擔任營運行銷總監,經過一年的勸說,星巴克創始人Jerry Baldwin終於答應了Howard Schultz。

1983 年,Howard Schultz第一次出差去義大利參訪咖啡貿易展,並被米蘭的濃縮咖啡迷住了。這些咖啡館所創造出的是一種儀式感,這些體驗讓他靈感湧現,他希望創造出星巴克的新體驗。

Howard Schultz極力說服三位星巴克創始人,採用他從義大利所學習到的行銷理念,原先以咖啡豆為主要商品改為以賣咖啡,在人們喝咖啡時營造出屬於自己的儀式感。很遺憾,一開始被三位星巴克創始人否決,他們覺得賣咖啡的商店是比較髒亂的,這違背了創始人當初想要營造出高雅的風氣。

Howard Schultz沒有因此放棄,後來創始人願意讓他在西雅圖市中心 4th & Spring 的一家新咖啡館測試他的理念,並提供星巴克拿鐵咖啡。這個成功的測試是Howard Schultz 創立公司的起源。

1985 年,Howard Schultz 短暫離開星巴克並創立了 Il Giornale(義大利語,意為“日常”),提供由星巴克咖啡豆製成的沖泡咖啡和濃縮咖啡飲料。

1987年,星巴克創始人準備出售公司名稱、烘焙廠和六家西雅圖商店。到1987年 8 月,Howard Schultz已經籌資到他需要的 380 萬美元。成立僅兩年後,Il Giornale 就收購了星巴克資產並繼續採用了星巴克這個名字。

Il Giornale 收購星巴克後,繼續使用星巴克咖啡公司的名稱至今。

【神秘的海妖

現在常常看到大家人手一杯星巴克咖啡,但你有注意到星巴克的商標嗎?

在我還沒開始研究星巴克這家公司時,我一直都認為杯子上的商標圖案是一位臉上充滿笑容的女人,帶有正面、樂觀的形象。

事實上,商標的起源來自神祕的海妖Siren

1971-神話的啟發

1971年,星巴克創辦人一開始設計商標時,請了一位藝術家Terry Heckler來幫他們設計星巴克的商標

由於整體的主軸圍繞在航海上,加上西雅圖當時是一座商業港口的城市,他們尋找了各種和海洋相關的圖片,後來從一幅16世紀斯堪地那維亞的雙尾美人魚木雕圖案中得到靈感,她是希臘神話中的海妖Siren,有著赤裸的上身和雙尾的魚尾巴。

在神話故事中,她用迷人的歌聲引誘路過的水手,希望水手們被她的歌聲迷住,致使航船觸礁沉沒,因此滅亡。也意味著,星巴克想要引誘路過的人們走進星巴克買咖啡豆,且對星巴克成癮到無法自拔。

海妖Siren這角色很符合星巴克想要的意象,星巴克創辦人便很快採納藝術家Terry Heckler的意見。

Terry Heckler創造出一個圓形的圖案,中間是海妖,周圍環繞著STARBUCKS、COFFEE AND TEA。於是,第一個星巴克商標就產生了。

1987-與Il Giornale合併

1987 年,Howard Schultz所創立的Il Giornale收購了星巴克,由於二家公司的合併,也造就想要換成新的商標。

Terry Heckler想出新的設計,就是合併星巴克及Il Giornale的商標,沿用了原本的海妖Siren,但做了些許的美化及修改,海妖Siren變成簡單的線條去呈現。而,在商標的顏色選擇從原先的棕色改為Il Giornale的綠色,這樣就融合了二家公司的特色並保有想要呈現的神祕及冒險精神。

1992-再次進行改造

1992 年,又再次進行商標的美化及修改,海妖Siren的線條呈現又更精簡化。

2011 年,她成為了今天的海妖。

為慶祝成立 40 週年,星巴克推出了更具現代感的商標版本。只留下海妖Siren,並將商標顏色換成綠色。

【公司基本資料】

  • 公司名稱:Starbucks Corporation
  • 美股代碼:SBUX
  • 成立年份:1971年
  • 產業類別:餐廳
  • 股票性質:股息股
星巴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精品咖啡烘焙商、營銷商和零售商。
除咖啡之外,也有提供茶飲、三明治、糕點。

最初僅專賣咖啡豆,在轉型為現行的經營型態後開始快速展店,並成為美式生活的象徵之一。

在研讀星巴克公司的過程中,不斷地打破原先的印象,讓我更擴大我的知識圈,很喜歡慢慢摸索研讀並了解這家公司,從《白鯨記》的名字靈感再到海妖Siren的LOGO,都帶有文學的象徵,創辦人是教師果然非同一般呢~

星巴克能有現在的樣貌真的是靠Howard Schultz,如果沒有他的創新及雄心壯志,就沒有現在為大眾熟知的星巴克。

看完星巴克故事的你,是否對星巴克有產生不一樣的情感呢?

歡迎和我分享喔~


Source

【免責聲明】

此篇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損失。


我是漫半拍莎莉 ,我陪你一起存錢。專門幫助理財新手,過濾不當消費,加速累積財富。我嚮往財富自由,希望擁有選擇自由❤️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歡迎追蹤我的IG喔~

IG:@slowly_sall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莎漫式生活
15會員
7內容數
哈囉~我是漫半拍莎莉。 我和先生在一起將近20年,當然不像童話故事那麼美好,這些年遇到各種課題,像是學生時代的愛情觀、出社會後情侶面對的課題、婚姻課題、親子課題,希望透過我的經歷可以幫助大家。 一起體驗人生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週五有合作廠商來公司拜訪,業務很貼心的準備了四杯星巴克的咖啡,其中有一杯是「焦糖瑪奇朵」,輕啜一口,讓我乘著時光機飛到了十幾年前,在美國唸書第一年。
Thumbnail
週五有合作廠商來公司拜訪,業務很貼心的準備了四杯星巴克的咖啡,其中有一杯是「焦糖瑪奇朵」,輕啜一口,讓我乘著時光機飛到了十幾年前,在美國唸書第一年。
Thumbnail
在星巴克咖啡講習中得到的小心得。咖啡的原料、加工過程與沖泡方式與故事創作與呈現元素類比,說明每一杯咖啡,每一杯故事的可能性。願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咖啡,屬於自己的故事方程式。
Thumbnail
在星巴克咖啡講習中得到的小心得。咖啡的原料、加工過程與沖泡方式與故事創作與呈現元素類比,說明每一杯咖啡,每一杯故事的可能性。願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咖啡,屬於自己的故事方程式。
Thumbnail
星巴克是隻恐龍,規模也好,認知度也好,粉絲團也好,都很可怕。但是,在韓國販賣文化、在本土販賣咖啡因的故事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咖啡是為提神而喝的飲料,忠於這種本質的就是星巴克,喝完這裡的咖啡頭腦會特別清醒。
Thumbnail
星巴克是隻恐龍,規模也好,認知度也好,粉絲團也好,都很可怕。但是,在韓國販賣文化、在本土販賣咖啡因的故事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咖啡是為提神而喝的飲料,忠於這種本質的就是星巴克,喝完這裡的咖啡頭腦會特別清醒。
Thumbnail
現今的街上,好喝的咖啡館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其中許多名店很有可能你也曾經拜訪過。像是美國舊金山的畢茲咖啡(Peet's Coffee & Tea)、源自西雅圖的星巴克(Starbucks),新一點的像芝加哥來的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 Coffee)、達勒姆的反文化(Counter Cu
Thumbnail
現今的街上,好喝的咖啡館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其中許多名店很有可能你也曾經拜訪過。像是美國舊金山的畢茲咖啡(Peet's Coffee & Tea)、源自西雅圖的星巴克(Starbucks),新一點的像芝加哥來的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 Coffee)、達勒姆的反文化(Counter Cu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