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日子活成遠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夢初醒,倏然坐起,世界的大門早已悄悄開啟。
連假期間,在河濱公園跑了兩天步,去公館地下道表演,在家閱讀、觀影、練唱、打坐。沒去到什麼地方,卻去了許多地方。
奔馳在耳朵裡一曲曲的風景,望見那飛鳥成群飛往遠方,腳步是節奏,眼睛是方向,在越發專注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一直踏著的地面,從來就不是完全平坦的。一如學習自我覺察的過程,是以往不夠用心觀察。
當發出的聲響,環繞地下道自成氣場,即使彈奏熟悉的歌已千百遍,一旦有腳步停下、目光直視時,心靈與手指仍有一絲顫抖,或感到欣喜而讓奏出的音符略顯浮誇。那每次目光漾起的輕微波動,始終是追尋穩定過程練習中,最好的考驗。
在書海裡抱起<戰爭沒有女人的臉>,成了一個個願意上前線作戰的俄國女性,在二戰與德國的對峙中,穿梭於死亡每分每秒近在咫尺的黑色土地上。繃帶、血衣、殘肢、地雷,無數的殘酷組合,拼貼成一張張模糊的面孔,留下了一道道,影響她們一生的舊日疤痕。聽聞無止無盡般的憾事,我感到手足無措,卻又十分抽離。
在<花束般的戀愛>的影像裡,凝視熟悉的兩張面孔,演繹平凡卻細膩得絲絲入扣的相遇,與看兩人走遍東京調布市,像花季盛放於整個世界的相戀。不禁羨慕人生何來此等刻骨銘心,自始至終彼此一人一份的溫馨情感。
經過幾個月的看診,注意飲食規律運動,仍沒能完全改善的胃食道逆流,一度讓自己練唱的意願降到谷底,因而陷入部分的自我,無法得以釋放的惡性循環。但為即將到來的一個小小目標,又開始積極唱起歌,小心翼翼只在空腹時練習著,舒展了無以歌唱的鬱悶,才又發現身心靈互相影響之深遠。只要心還跳著,你便只管歌唱。
自從習慣在各種動態中,觀察呼吸與念頭,已有好一陣子不曾打坐。難得空出一段時間,不再造作任何事,盤腿而坐、輕閉雙眼,只管呼吸。更細緻地觀看念頭來去,將心靈安住,不再任思緒拉扯。呼,吸,鬆開肩頸,一吐一吸。你從來就會,只是還原。
念頭終究會來,別想著趕走它,只是觀察,看它如浪潮來了又走,去又復返。聽那海潮之聲漸去漸遠,便再回到此刻的呼吸,一心一意。
收假前夜,晚餐後出到河濱公園散步,一路望向夜的無盡,一路也想起曾在葡萄牙走過的朝聖者之路。那看來不知為何有點相似的夜,此刻正吹著溫柔的秋風。
猶記得環遊結束,剛回台灣的第一年疫情剛起,身體與腦袋總還有部分遺落在遠方。那時我還沒開始整理關於自己的旅行,一顆心便已頻繁在日常中,出神到某個曾去過的國度與風景。真實的時空限制與氛圍,自然令我相當憂鬱,但也才因緣際會的令我專心生活。
一次又一次,我像是被迫參加了障礙賽,我不斷地往前跨越,直至跨越了我環遊了半個世界,卻也不曾跨越的心檻。煩惱即菩提,說的也許正是如此。
無須透過螢幕或出行,你依舊能藉由專注抵達遠方,抵達內心深處的彼岸。讓世界流進你心中,像剛甦醒的孩子般。
將日子活成遠方,原來是你曾在遠方學會的生活祕方。
2018.7 越南會安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都黏在同一張網裡,嚮往著掙脫的生活。我曾經很討厭邊走路邊滑手機的人。理由自然是這樣的族群,很容易撞到別人,看起來像個沒有靈魂的載體。尤其在台北這樣的大都會,這樣的人多不勝數。但社會趨勢如此,我於是開始探索這份厭惡感從何而來,並意外在自己心裡,找到了三個心結。
早晨,走在路上的時候發現,又是新的一天了啊。你說,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怎麼還需要發現呢?是啊,不過我挺好奇,每當睡醒的時候,怎麼知道自己該起床上班,或是好好放假,那是怎麼被確定的?「這種事當然是看今天是星期幾啊,說什麼蠢話。」
當你透過一張相片,往記憶中的時間線回望,瞧見了那青澀卻奮不顧身,渾身精力卻沒有方向,別人隨便給了一個提示,話都還沒聽清,就自顧自地往前衝的那個傻子,你感覺無比熟悉,不禁噗哧地笑了出來。
有時也有,不那麼想訴說的時刻。讓人想起螢幕前,總是光鮮亮麗、面帶笑容,講起話總很有精神的Youtuber們,彷彿只能一直給人看到,自己努力營造出的形象。
藝術於我這一生,浸泡在我體內最久的,是音樂與文字。而我資質駑鈍,在到了這把年紀,才逐漸意識到它們往往密不可分。
清晨的天空微微飄著雨,我聽著程璧的<步履不停>,一路從溪洲河濱公園,途經社子島往南港騎去,在進到大佳河濱公園的窄道前,毫無預警地,被迎面而來的路跑人群淹沒。 當我騎車在前方十公尺處,望見人群不斷朝我跑來,
我們都黏在同一張網裡,嚮往著掙脫的生活。我曾經很討厭邊走路邊滑手機的人。理由自然是這樣的族群,很容易撞到別人,看起來像個沒有靈魂的載體。尤其在台北這樣的大都會,這樣的人多不勝數。但社會趨勢如此,我於是開始探索這份厭惡感從何而來,並意外在自己心裡,找到了三個心結。
早晨,走在路上的時候發現,又是新的一天了啊。你說,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怎麼還需要發現呢?是啊,不過我挺好奇,每當睡醒的時候,怎麼知道自己該起床上班,或是好好放假,那是怎麼被確定的?「這種事當然是看今天是星期幾啊,說什麼蠢話。」
當你透過一張相片,往記憶中的時間線回望,瞧見了那青澀卻奮不顧身,渾身精力卻沒有方向,別人隨便給了一個提示,話都還沒聽清,就自顧自地往前衝的那個傻子,你感覺無比熟悉,不禁噗哧地笑了出來。
有時也有,不那麼想訴說的時刻。讓人想起螢幕前,總是光鮮亮麗、面帶笑容,講起話總很有精神的Youtuber們,彷彿只能一直給人看到,自己努力營造出的形象。
藝術於我這一生,浸泡在我體內最久的,是音樂與文字。而我資質駑鈍,在到了這把年紀,才逐漸意識到它們往往密不可分。
清晨的天空微微飄著雨,我聽著程璧的<步履不停>,一路從溪洲河濱公園,途經社子島往南港騎去,在進到大佳河濱公園的窄道前,毫無預警地,被迎面而來的路跑人群淹沒。 當我騎車在前方十公尺處,望見人群不斷朝我跑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將夢想放置在遙遠的天際線上, 用那雙腳向前走著,跑著。 在命運的交叉口, 人們撕去了面具, 顯露出了野心, 幻想著那些不可能存在的綺麗幻想。 暴雨從天而降, 洗滌了塵世的喧囂, 撲滅了虛假的火焰。 在那雷鳴電閃中, 我們看到了真實的自己, 一個個裸露的靈魂, 在風暴中尋找方向
Thumbnail
於遙遠的旅程中,我溯洄而歸, 尋找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最初的家。   那裡,雲朵織就天空的夢, 如糖般甜蜜, 清風,是大自然的輕拂, 喚醒歲月沉睡的笑語, 與純真共舞。 然而那無憂的國度, 如今只剩記憶的微光, 我們曾經踏足的地方, 已被時間輕輕塵封,
Thumbnail
短文-2024 《遠方》 他就在那個遠方,傾聽著夢的悲涼。 白晝與黑夜,是永不停歇的戰場。 他時而俯瞰,時而仰望,所視之處,是只有目光才能到達的遠方。 他時而悲傷,時而淡忘,所思所想,是只有靈魂才能深入的嚮往。 一天又一天,逃不過終究窩囊,一夜又一夜,翻不過第一篇章。 開始從未開始
Thumbnail
長長的出走,是為了回來。 如果迂迴的逆旅,從此失去方位,也許下次就無從啟航。 冬日行走的唯一困擾,是不斷模糊的視線。 當呼吸成霧,世界就失去輪廓,只剩步伐帶位——定向於東寺的飛簷或是安靜的京都塔尖。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奔向自由的道路,會有多遠? 邁開步伐的決定,參雜許多無以言喻的心境。 在一個熟悉的世界裡...突然地抽離, 天崩地裂的場景,無數次的重複上演著, 無邊無際的夜空,透著變化萬千的冀望,也慢慢滲透了自己... 隨浮浮沉沉的氣旋,遊歷虛虛實實的塵世,凝鍊獨特的璀璨。
Thumbnail
內在影像 外在視覺 沈醉色彩線條的洋流 關於文字創作 於綺麗天堂中盤旋 飄落至三維空間中 狂想奔馳成為瘋狂領空上全息俯瞰的視角 獨特靈魂 夢的天行者 超越設限 超越編程 超越定義 超越世俗的奴役 選擇輕盈 跨越藩籬 世界會如何呈現呢 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
Thumbnail
#67 安靜的當下, 我聽得見風聲、鳥語蟲鳴,還有我自己的腳步聲,甚至是心跳聲。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離開的時候,總覺得太匆匆,但時間無法為我停留,當踏上另一個旅途之後,可以望著你的角度面臨轉變,倏然覺得我們之間從垂直線變成了平行線,不知情感如何維繫…還有那長長的海峽,距離之遙我望不見左岸
Thumbnail
有時我生活上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不知道怎麼做決策時我會做一個練習。 我會幻想成我自己飄到地球的上空,用我的靈魂看著正活在台灣的我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時,那些事就一點都不重要了,我的人生是要有大景來襯托的,需要去體驗更大格局的事的,否則靈魂怎麼會甘願呢?
Thumbnail
將夢想放置在遙遠的天際線上, 用那雙腳向前走著,跑著。 在命運的交叉口, 人們撕去了面具, 顯露出了野心, 幻想著那些不可能存在的綺麗幻想。 暴雨從天而降, 洗滌了塵世的喧囂, 撲滅了虛假的火焰。 在那雷鳴電閃中, 我們看到了真實的自己, 一個個裸露的靈魂, 在風暴中尋找方向
Thumbnail
於遙遠的旅程中,我溯洄而歸, 尋找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最初的家。   那裡,雲朵織就天空的夢, 如糖般甜蜜, 清風,是大自然的輕拂, 喚醒歲月沉睡的笑語, 與純真共舞。 然而那無憂的國度, 如今只剩記憶的微光, 我們曾經踏足的地方, 已被時間輕輕塵封,
Thumbnail
短文-2024 《遠方》 他就在那個遠方,傾聽著夢的悲涼。 白晝與黑夜,是永不停歇的戰場。 他時而俯瞰,時而仰望,所視之處,是只有目光才能到達的遠方。 他時而悲傷,時而淡忘,所思所想,是只有靈魂才能深入的嚮往。 一天又一天,逃不過終究窩囊,一夜又一夜,翻不過第一篇章。 開始從未開始
Thumbnail
長長的出走,是為了回來。 如果迂迴的逆旅,從此失去方位,也許下次就無從啟航。 冬日行走的唯一困擾,是不斷模糊的視線。 當呼吸成霧,世界就失去輪廓,只剩步伐帶位——定向於東寺的飛簷或是安靜的京都塔尖。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奔向自由的道路,會有多遠? 邁開步伐的決定,參雜許多無以言喻的心境。 在一個熟悉的世界裡...突然地抽離, 天崩地裂的場景,無數次的重複上演著, 無邊無際的夜空,透著變化萬千的冀望,也慢慢滲透了自己... 隨浮浮沉沉的氣旋,遊歷虛虛實實的塵世,凝鍊獨特的璀璨。
Thumbnail
內在影像 外在視覺 沈醉色彩線條的洋流 關於文字創作 於綺麗天堂中盤旋 飄落至三維空間中 狂想奔馳成為瘋狂領空上全息俯瞰的視角 獨特靈魂 夢的天行者 超越設限 超越編程 超越定義 超越世俗的奴役 選擇輕盈 跨越藩籬 世界會如何呈現呢 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
Thumbnail
#67 安靜的當下, 我聽得見風聲、鳥語蟲鳴,還有我自己的腳步聲,甚至是心跳聲。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離開的時候,總覺得太匆匆,但時間無法為我停留,當踏上另一個旅途之後,可以望著你的角度面臨轉變,倏然覺得我們之間從垂直線變成了平行線,不知情感如何維繫…還有那長長的海峽,距離之遙我望不見左岸
Thumbnail
有時我生活上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不知道怎麼做決策時我會做一個練習。 我會幻想成我自己飄到地球的上空,用我的靈魂看著正活在台灣的我會被一些小小事給卡住時,那些事就一點都不重要了,我的人生是要有大景來襯托的,需要去體驗更大格局的事的,否則靈魂怎麼會甘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