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運動健康促進社區營造的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年在看銀髮族運動健康促進在社區蓬勃發展,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長輩運動的重要性,總算逐漸獲得重視,在社區遍地開花。憂的是,這些花多半需要政府或企業經費補助,一旦經費抽離,九成九無法繼續營運,長輩馬上做鳥獸散。

以前念高齡者運動促進的限制時,就有講到高齡者不願意出來運動的原因,除了空間、交通、沒有伴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錢、錢、錢!只要是需要掏錢的活動,在高齡者推廣上相對都是比其他年齡層困難。這有很大部分是長者多半退休,必須考量未來餘命下沒有更多收入的可能,對於支出會比其他年齡層保守,因此,只要牽涉到花錢的活動,又不能馬上看到效果,就很難讓長輩願意花錢參與。

對於健康產業領域熟悉的人,多半清楚運動需要專業,高齡的運動,要達到減少失能,改善慢性病控制的運動,更需要專業。這樣的專業花費是有回報的,因為維持健康這件事,本身就會減少生病和失能帶來的花費。但這些關係不是立刻可以感受的,就算用再多的教育和倡議,也很難改變大多數高齡者對於運動需要花錢無法接受的觀點。

這樣的背景和困境,讓高齡運動的推展,私人的場域只能服務及少數可以認知運動對健康是最好投資的老人。而其他大部分的長輩,往往需要社區據點、政府單位和社會企業大力倡議和拉攏,甚至要提供誘因,提供免費午餐等,才有辦法把長輩拉出來運動。站在政府和企業的立場,扶植社區據點和和社會企業多半希望這些地方慢慢可以自給自足,獨立營運。然而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補助一斷頭,過去的努力就前功盡棄,無法持續。做得好的社區和據點,多半有源源不斷的金援,無論是來自政府還是企業,但這對於一個社區整體健康營造和永續經營,卻不是一個正常和良好的現象。

以前聽一些跑社運的老師總是說,偏鄉成本本來就是高,政府本來就應該投入資源。但未來人口老化的比例越來越高,政府和企業的資源就是這麼有限,給了左手就沒了右手,要增加就是只有增加稅收。這幾年來看得出來政府很努力生出各種補助想讓健康運動促進增長,減少後端失能和長照的負擔,但卻無法培植出幾個可以真的生存的下去的社會企業,大部分的據點和單位只要失去補助,就不得不停止計畫。看著政府投資了百萬營運數年的運動設備,只是因為停止了100塊的教練費補助,就沒有長輩願意來的場域,覺得我們的健康運動政策的推展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日的文字廚房
61會員
242內容數
因為重拾幽默感而倍感欣慰的愛吃鬼。 希望文字除了散播歡樂散播愛之外,還可以散播健康與故事。 努力朝醫師斜槓小說家持續邁進! 出版作品: 菜醫師,借過一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31287
九日的文字廚房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最近陪讀國小自然虹吸現象,念到九龍公道杯,又稱畢達哥拉斯杯。用的就是虹吸現象原理,倒太滿的杯子就會一滴不剩的漏掉。 人生好像也是,無法太貪心什麼都要。 健康、財富、家庭、名聲、成就、興趣樣樣都要,樣樣不放,太滿可能就一滴不剩了。 道理很好懂,執著不好放。
Thumbnail
2025/03/30
最近陪讀國小自然虹吸現象,念到九龍公道杯,又稱畢達哥拉斯杯。用的就是虹吸現象原理,倒太滿的杯子就會一滴不剩的漏掉。 人生好像也是,無法太貪心什麼都要。 健康、財富、家庭、名聲、成就、興趣樣樣都要,樣樣不放,太滿可能就一滴不剩了。 道理很好懂,執著不好放。
Thumbnail
2025/02/13
前陣子 #怪奇事物所 發表了一則貼文,似乎是在說環保會讓異性好感度上升。其實在流行時尚似乎也有這樣的傾向,流行潮牌更要標榜自己環保,環保好想成為高水準高人格,穿上人品加分的代言。偏偏這些潮牌往往價格不菲,砸在廣告和宣傳的電費經費,應該都沒列入碳排量計算。 Root這個品牌進入台灣很久了,大街小
2025/02/13
前陣子 #怪奇事物所 發表了一則貼文,似乎是在說環保會讓異性好感度上升。其實在流行時尚似乎也有這樣的傾向,流行潮牌更要標榜自己環保,環保好想成為高水準高人格,穿上人品加分的代言。偏偏這些潮牌往往價格不菲,砸在廣告和宣傳的電費經費,應該都沒列入碳排量計算。 Root這個品牌進入台灣很久了,大街小
2024/11/06
Garbage in, garbage out! 資料科學最被詬病的就是餵了一堆垃圾訊息,最後還是得到垃圾訊息。 因此,能夠把垃圾變黃金,還有知道怎麼選有潛力變黃金的垃圾的人才,就顯得特別重要。 課堂上聽到很多預測miRNA基因序列和模型,其實不是那麼準確,用不同網站模型去預測可能會得到不
2024/11/06
Garbage in, garbage out! 資料科學最被詬病的就是餵了一堆垃圾訊息,最後還是得到垃圾訊息。 因此,能夠把垃圾變黃金,還有知道怎麼選有潛力變黃金的垃圾的人才,就顯得特別重要。 課堂上聽到很多預測miRNA基因序列和模型,其實不是那麼準確,用不同網站模型去預測可能會得到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無論是否害怕老去或是死亡,我們都該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並做好準備。
Thumbnail
無論是否害怕老去或是死亡,我們都該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並做好準備。
Thumbnail
65歲以上長者補助健保真的好嗎?但少子化的衝擊、老人化的社會,斷層式的人口型態,帶來的可能是下一代長期的重擔。      
Thumbnail
65歲以上長者補助健保真的好嗎?但少子化的衝擊、老人化的社會,斷層式的人口型態,帶來的可能是下一代長期的重擔。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
Thumbnail
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
Thumbnail
除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照顧,我覺得應該讓健康的老人做更多付出,讓許多老人像年輕人擁有像年輕人一樣的享樂,才是更幫助到長者,同時也能減輕國家負擔的做法。
Thumbnail
除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照顧,我覺得應該讓健康的老人做更多付出,讓許多老人像年輕人擁有像年輕人一樣的享樂,才是更幫助到長者,同時也能減輕國家負擔的做法。
Thumbnail
臺灣成為高齡化社會已是既定的事實,在政府和民間的配合下,出現不同的政策,其中長照的醫療體制引發了許多爭議,金錢的運用是否符合經濟效用更是大眾的焦點。
Thumbnail
臺灣成為高齡化社會已是既定的事實,在政府和民間的配合下,出現不同的政策,其中長照的醫療體制引發了許多爭議,金錢的運用是否符合經濟效用更是大眾的焦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