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健保補助預計2024年上路的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65歲以上長者和原住民55歲以上者(以下簡稱銀髮族)補助健保真的好嗎?但少子化的衝擊、老人化的社會,斷層式的人口型態,帶來的可能是下一代長期的重擔。

  

  台灣,自從民國84年實施並推行健保制度以來,確實減少民眾的就醫負擔,由於2024年即將要總統大選,候選人紛紛推出醫療政策,所有綜合所得稅申報稅率20%以內的長者,依衛福部投保對象依第六類身份,每人每月補助826元,雖是減輕老年人的負擔,但身為夾心層中壯年族群的我們,總有一天也是要邁入銀髮族,下一代有辦法繼續承擔這個責任嗎?

 

  這需要政府全盤深思熟慮處理未來20年甚至更久的資金缺口,除非年輕人願意結婚多生孩子,來彌補這個後遺症。

  

  那符合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六類的對象是指什麼呢?


  廣泛的說法係指:銀髮族設籍滿1年、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又沒有家人扶養且沒有領取其他政府補助的民眾。

 

  通常,銀髮族(包括退休人士)部份加在區公所,部份是依附在配偶、子女做為眷屬,在該縣市設籍滿1年。


  若配偶或子女是加保在工會、漁會、農會或公司行號,只要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者,且65歲以上長者亦未領取其他政府補助者,大部份能獲得補助。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赴往行政院與副院長鄭文燦討論,衛粗估編列約100億元公務預算支應,最快年底提出方案,預計2024年上路。

    

  而台灣正在快速老化中,補助對象又在快速增長,這真得要謹慎評估啊….

 

  若這項健保補助再嚴謹評估並且挹注健保預算,那這政策肯定是大大加分,更能將資源運用在需要的人身上,主要是讓下一代不會增加負擔,有何不可呢!!

raw-image


avatar-img
3會員
14內容數
以簡單的方式與你分享最新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蓁人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你覺得這個主題和生活法律有關嗎??要說有關也是能扯上那麼一點關係喔!!因為你要掏錢買單!!  
你覺得這個主題和生活法律有關嗎??要說有關也是能扯上那麼一點關係喔!!因為你要掏錢買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預計在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這意味著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人口結構的巨大轉變,不僅對社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也對年輕世代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年輕人該如何在這個轉變中扮演積極角色,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是值得深入
前言 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是高齡社會的狀況及即將面臨的超高齡所可能帶來的問題,想想看2045年的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沒有勞動力,甚至生活都無法自理,需人照護的長者—,不管長照措施再齊全,照護工作再完善,都無法因應這樣的狀況,事實上,在台灣也已出現照護者與被照護者同歸於盡,其餘媒體沒報導的照護
Thumbnail
退休時我有26年的勞保年資,當時有3種選擇: 1.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2.續保國民年金,屆齡領勞保年金跟國民年金。 3.續保職業工會累積勞保年資,屆齡領勞保年金。   先看請領資格: 98年1月1日勞保年金施行後,老年給付分3種給付項目: 1.老年年金給付 2.老年一次金給付 3.一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退休後的收入為勞保,勞退及自行準備。 台灣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老年給付是台灣勞工保險提供給符合資格的退休勞工的福利,分為三種給付項目: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以及一次請領老年給付1。以下是這些給付的概要: 老年年金給付:適用於年滿60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的退休勞工。請領年齡將根據出生年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預計在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這意味著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人口結構的巨大轉變,不僅對社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也對年輕世代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年輕人該如何在這個轉變中扮演積極角色,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是值得深入
前言 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是高齡社會的狀況及即將面臨的超高齡所可能帶來的問題,想想看2045年的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沒有勞動力,甚至生活都無法自理,需人照護的長者—,不管長照措施再齊全,照護工作再完善,都無法因應這樣的狀況,事實上,在台灣也已出現照護者與被照護者同歸於盡,其餘媒體沒報導的照護
Thumbnail
退休時我有26年的勞保年資,當時有3種選擇: 1.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2.續保國民年金,屆齡領勞保年金跟國民年金。 3.續保職業工會累積勞保年資,屆齡領勞保年金。   先看請領資格: 98年1月1日勞保年金施行後,老年給付分3種給付項目: 1.老年年金給付 2.老年一次金給付 3.一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退休後的收入為勞保,勞退及自行準備。 台灣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老年給付是台灣勞工保險提供給符合資格的退休勞工的福利,分為三種給付項目: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以及一次請領老年給付1。以下是這些給付的概要: 老年年金給付:適用於年滿60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的退休勞工。請領年齡將根據出生年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