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於2011年出品的類紀錄片『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是一部以2008年的次貸風暴為背景,從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 Henry Paulson)的視角描述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影片。
本片有兩個重點:第一是為何政府選擇讓雷曼兄弟倒閉卻援助AIG;第二是如何讓遭到重創的信貸市場解凍並使經濟活絡。
當中的一段劇情是,當鮑爾森在與他的團隊討論如何向新聞媒體解釋次貸危機如何爆發,又為什麼要援助AIG。經過討論後,團隊給出了下面一套完整的說明:
『景氣看好時,民眾貸款買房,華爾街將手上的房貸債權打包成抵押擔保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 MBS),再分批賣給投資人。銀行因此賺了大錢,因此鼓勵放出更多的房貸,就可以賣出更多的MBS』
『為了增加放貸,貸款部門便將借款條件降低,增加了次級貸款的放貸量。銀行本來只貸款給信用評分良好的人,現在讓分數較低的借款人也通過申請。而借款人認為銀行都願意貸款了,代表我可以負擔,於是就開心的買房,實現了美國夢』
『但這表示不良資產大幅增加,為了轉移風險,銀行與保險公司簽訂了信用違約交換契約(Credit Default Swap, CDS),銀行定期支付保費,貸款人一旦違約,保險公司就須賠償銀行的損失』
『所有承保的保險公司中,AIG賣出了最多CDS,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當時房地產處於多頭行情,市場認為還會繼續走高,而CDS又可以為公司賺進大量的保費,何樂不為呢?』
『好景不常,房地產市場在2006年中開始走弱,房屋價值下跌迫使銀行調升貸款利率。這下借款人慘了,因為銀行初期以較低的利率來吸引借款,等到優惠期過了,就開始以市場利率計算,許多借款人在優惠期後發現自己根本還不起,於是開始違約』
『隨著違約率升高,被查封以及法拍的房屋數量激增,加上市場上仍有許多待售房屋,一時之間供給大增,造成房價進一步下殺,房市崩盤讓銀行賣出的MBS價值也跟著大跌』
『火就這樣一路燒到了保險業,違約潮使承保大量CDS的AIG必須支付鉅額的賠償金,但AIG無法支付這麼龐大的金額而瀕臨破產,投保的銀行因為得不到賠償金,就必須承擔違約所造成的巨大呆帳損失,帳上現金也會大幅縮減』
『銀行沒有了現金,就無法進行借貸,感受到狀況不對的客戶也開始撤資,於是整體信貸市場完全凍結,依靠融資來支撐日常營運的一般企業無法維持金流,在連鎖反應下,最終造成了全球股市崩盤』
而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後,為什麼政府放手讓雷曼兄弟倒閉,卻堅持對AIG進行紓困呢?主要原因有三個:
承保金額過大
AIG承保了大部分的CDS,也就是說世界上大部分的銀行在面對違約時都仰賴AIG的賠償來維持帳上資產,萬一AIG破產,就代表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將大幅減少,造成流動性不足與通貨緊縮,融資成本大幅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甚至美國經濟都無法承受這個後果。
業務牽涉人數龐大
AIG資產規模超過一兆美元,業務範圍遍及全世界,客戶數量高達7400萬。而AIG的保險商品為許多中小企業、地方政府、退休基金、401K退休帳戶的資產都提供了保障,等於AIG不但跟全球經濟市場有高度的連結,也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一旦倒閉,全球經濟都會一起被拖下水,是名副其實的『大到不能倒』。
抵押品的品質較好
雷曼兄弟與AIG都是大型金融機構,但前者的客戶主要是金融投資人及交易員,與實體經濟並無太大影響,再加上雷曼兄弟主要的抵押品是當時價值最低的自用不動產,條件自然較差。
而AIG的客戶以一般企業與民眾為主,業務與實體經濟的關聯度高,影響範圍更廣,除了保險之外也提供了租賃、消費金融、物業等服務,因此抵押品有商用不動產、飛機等價值較高的資產,條件相對較好。
最後美國財政部授權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緊急融資850億美元給AIG,條件是政府取得80%的股份,加上3個月LIBOR加上8.5%的高額利息。
但這樣仍然不足以使信貸市場解凍,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因此美國政府提出了TARP紓困計畫,以1250億美金收購美國前9大銀行的特別股,並要求他們用這筆錢去向市場放款,以緩解市場對資金的需求。
在影片的結尾字幕中提到,經過次貸風暴後,2010年美國前10大銀行總共佔了銀行業77%的資產,都成為了大到不能倒的銀行。
相對於另一部電影『大賣空』將主軸放在解說麥可.貝瑞與部分金融業者如何預知次貸風暴的來臨,並趁機大賺一筆;『大到不能倒』則是把重點放在危機暴發後,美國政府如何力挽狂瀾,穩定金融與經濟系統。
雖然兩部電影的敘事角度不同,但都對次貸風暴的成因做出了詳細的解說,而『大到不能倒』在劇中的時間點接續在『大賣空』之後,建議可以先看大賣空再看大到不能倒,會對次貸風暴更有系統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