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養野生酵母|Nr72/72.5 起司培根捲&CreamCheese包 Nr73 裸麥鄉村|水果系魯邦|蟋蟀在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揉麵團的時候,不太會發出聲音呢
看見事件背後情緒的真實
前幾天和接住我的那位出門
他問說:『不穿外套嗎?』
閃了一下,身體的狀況不錯,加上是兩件短袖的
裡頭的可以防止風接觸皮膚
應該是可以的吧
在日本的節氣裡,已經到了寒露.末侯,蟋蟀在戸
這種天氣的早晚,常常會聽到蟋蟀,螽斯這類的昆蟲的聲音
日文在聲音的形容,非常有趣
鈴虫(すずむし)的聲音是リーンリーン
松虫(まつ‐むし)的聲音是チンチロリン
也是能比較輕鬆做包的時節

這週分兩天進行,這段時期提高魯邦種的餵養頻率
並且確實的活化酵母,看看發酵的狀態是否有變化
上次說到烤箱硬體的調整,也來看看是否會有效果
只是提高餵養頻率,意味著也拉高魯邦種用量 (笑)

本週的麵包是 Nr72/72.5 起司培根捲&CreamCheese包 Nr73 裸麥鄉村

Nr72多用了點麵粉和酵母,做兩種口味的鹹麵包
這類的鹹麵包在發酵的容錯率比較寬
酵母用量為麵粉的~60%
考慮麵團後續整形方便,含水率下降到68%
一酵在3hr到了可以進行分割的狀態了
分割,預整形,鬆弛15min
擀平後,包入餡料,在烘焙墊上二發
可能二發時間長了些,麵團有點攤
趕緊用剪刀並整理成麥穗的樣子
麵團非常黏手,麥穗不太麥穗 (笑)
整形前撒手粉還是很重要的

利用烤盤調整烤箱體積,關閉炫風功能
雖然cheese溢出不少,口感彈牙同時有空氣感
沒有過厚的crust,是均衡的
烤這批的同時,另外一顆包入cream cheese
進爐前,用割線刀割十字,用剪刀一起把cream cheese 剪開
來看看成品
Cream cheese鬆軟有水分
麵包體有彈性,Crust是薄皮
裡頭保有水分和空氣感

還有魯邦種特有的甜感和尾韻
原來這就是剛剛好的狀態 (笑)




Nr73 裸麥鄉村,裸麥粉比例21%
關於裸麥鄉村,看似容易也不容易
慢慢的,從配方上的調整,現在著重於魯邦種活性,整形和發酵上
以前的魯邦種多為高粉水比
乳酸多,醋酸少的風味非常吸引人
酵母活性上確實是差一截
餵養上慢慢調整成高粉水比提升風味
做包前兩天的餵養調整成低粉水比放大活性
或許這是在配方上常會出現同時使用兩種甚至更多種的野酵種
最常看到的會是老面種或是前一次的剩餘麵團 (其實也是老面)
搭配高活性的裸麥野酵或是白酸種

整形上,之前常用的拉折法,搭配S&F使用
不得不說S&F對於手拌真的不可或缺
手拌後麵團好好地進行水合能下降操作難度

回想到先前混拌時常發現麵團狀態不均
在麵粉操作上,加水之前先將乾粉攪拌均勻是容易做的事
偷懶故意忽略某些容易的操作,常會換來更辛苦的後續

觀察麵團真的挺有趣的
Nr73在割線上換了另一種圖樣
發酵狀態不佳的麵團,割完線麵團會繼續攤
發酵狀態佳的麵團,割完線後會慢慢的回到從發酵碗拿出來的外觀
這就是發酵好而且麵筋組織撐起麵團形狀的樣子
來看看成品
魯邦種活性和適當的發酵
使烘焙過程中更多小氣孔張開
麵筋架構也很完整

香味上,有著全麥的香味
甜感低一些,酸值比較多
可能是低粉水比魯邦種的影響
還是裸麥粉的風味
脆口Crust讓大腦相當有辨識度

可以來練習更多的圖案了 (笑)

感謝在珍貴而有限的時光裡,依然抽空看完本文的你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期待你能幫我點擊文末小愛心
以及按下綠色手掌按鈕,給我五次的LIKE吧
如果還有餘裕,也能點擊 ”贊助” 按鈕,支持創作有價
鼓勵我持續創作
有任何想對我說的,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對陶鍋咖啡烘焙有興趣,歡迎您訂閱 付費專題 咖啡-陶鍋烘焙咖啡
定期更新陶鍋烘焙紀錄
祝福您 歲月 靜好 日日 好日
By Esteban Cho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128內容數
陶鍋烘焙咖啡及家庭風手作麵包紀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實用知識-促銷折扣》培養數字腦!快樂週年慶學會算帳不吃虧,分享專業好書「賣到缺貨的促銷勝經」!腦波很弱,看到雙11、週年慶就摩拳擦掌,信用卡不斷刷刷刷嗎?越是關鍵時刻越要開啟我們的「數字腦」!面對週年慶學會算帳不吃虧😊,提醒您!謹慎理財,避免貪小便宜買一堆用不到的商品造成浪費喔!
Thumbnail
avatar
Betty's Jump Diary《貝蒂的跳躍日記》
2023-12-06
#12 養生活:自製八珍粉養脾胃這幾天總是懶洋洋的提不起勁,通常這樣懶洋洋的狀態,我就會去買一杯拿鐵,但現在不會,脾胃虛弱的人,在初期調理時竟可能不要碰「奶」、「糖」、「濃茶」、「咖啡」其實還有很多是虛要忌口的,也很有可能大姨媽準備要來了,所以懶洋洋 ! 甲狀腺分泌不足的人,在代謝上自然會偏低,身體看上去是水腫狀態且「嬰兒肥的
Thumbnail
avatar
在二十六歲暖花開
2023-11-07
關於培養自閉症者的認知同理心,單純的反問是完全沒有用的有沒有想過,一昧的反問自閉症者進行培養同理心,之所以沒有用,是什麼原因? 其實,是因為自閉症者的固著性,導致學習速度慢。 這種情況,如何改善? 自閉症者需要具體確的情境為主 從vr來說,可以製作〝培養認知同理心〞的晶片,進行一定的時間,做訓練。 因為,在虛擬實境的情況下,自閉症者必然能理解
avatar
宋雲燕
2023-09-16
avatar
葫蘆散冰
2023-08-30
報表---連基本數字都有錯誤,用這份報表來做管理,當然會衍生一連串失誤。身為一個管理者,你要能習慣看報表,利用數字來做管理工作。
Thumbnail
avatar
職場法蘭克
2023-06-26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孩子沒教好,都是爸爸的錯? (04)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這十二個字的主旨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生養孩子,供給吃穿卻不教育他,是父母的過失。教學不嚴謹是老師怠惰失職。 家庭教育中,父母只著重提供孩子衣食住行的豐足,卻忽略家庭教育對型塑一個人的人格與生活習慣的重要,這是父母之過。 三字經文中只提到父之過,而非父母過,為什
Thumbnail
avatar
水無月
2023-01-09
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三"的清單(2/2):**50肩+過勞累.1+,⋯最近半年以來,我的老友老陳發現自己的右肩膀運作起來,感覺怪怪的,包含: 1.睡覺右臥時,感覺被擠壓到+開始些微疼痛 2.左手按壓右肩外端骨頭時,會感覺稍微疼痛,而右手按壓左肩相對位置卻不會疼痛 然後,經過病因尋找確認+改善考量因素的確立+改善作法的落實=在3~5個月得到右肩胛的健康恢復,也是很值得的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2-11-17
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三"的清單(1/1-1):**過勞累.1+,⋯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回顧一個半月前的上篇:"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三"的清單(1/1):**過勞累+,⋯"的結語: "外在環境的變化對像67歲老人的我而言,實在影響健康很大。從此以後,我參加的出外活動,需要兼顧防曬或禦寒做法,減少環境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avatar
老驢
2022-10-10
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三"的清單(1/1):**過勞累+,⋯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超過60~65歲年紀的老人我,參加一天的戶外活動,才學會需要注意”過勞“的問題,加強自我修復的落實;然後,身體還是很快自癒,恢復活龍一條喔!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2-08-31
我的"科技養生~自癒二"的清單(5/5):**耳流湯+髮稀少+眼中風+內痣血+腮腫漲,⋯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於是,去居住的小鎮上的耳鼻喉科診所看醫生,結果醫師只是使用設備檢查+清理耳垢後說:因為外耳發炎+耳洞有破=耳湯外流,結果三分鐘解決+攜帶耳朵藥水一瓶回家,結語:建立身體會排毒的觀念,處理不適會有180度的差異!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