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傷痕漫畫:《紅繩子》顛沛流離後的希望與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與台灣有著深刻連結的歷史為背景,描繪出現在身處和平的人們難以想像的遭遇與過往,看似充滿戲劇下的各種奇特經歷,卻在看到原作之名會赫然發現這些都曾真實存在。然而這是一部悲傷卻充滿溫暖的故事,也是讓人深深體會到家鄉與身分認同的一部感人之作。
【書目資訊】
作者:JULAI, 高秉涵
出版社:蓋亞原動力
狀態:全1集
看了畫風跟簡單的介紹就買回來,想說有歷史背景加上看起來很有意境的繩子,應該是很棒的故事。

然後我就哭到爆炸乾掉的程度。

雖然我知道我的眼淚本來就不值錢,悲傷的故事也多不勝數,但是此作讓我掉淚的原因,真的不是單純的覺得為故事傷心而已,而是有更多的人生背景的悲哀。
開始看故事時,我真心的以為全部的劇情都是虛構的,只是參考了很多相關的文獻跟資料,我甚至連主角本人的名字寫在作者欄位上都沒有發現,因為我都最多稍微看個故事介紹就喜歡開始進入故事,但也因此我震撼到久久不能自已。
故事開頭講述高秉涵這個幼小的孩子(大約十歲上下),因為國共內戰的關係,從山東開始往南邊逃跑的故事,母親塞給他父親因為被共軍害死時身上綁著染血的繩子,要他軍隊到哪裡就逃到哪裡,沒想到這一逃,歷經這種飢寒交迫,還輾轉逃到了台灣,在台灣開始念書工作,幾乎過完大半人生的故事。
這是一部大部分幾乎都是自傳的故事,與我們的歷史息息相關,而主角更是真有其人,也因此,看著這個孩子經歷了多少折磨,卻又是因為多麼堅持心中的信念,才有辦法在那樣的環境活了下來,故事雖然時間快速的跳躍,但是還是可以看到高秉涵在自己的人生中,發生了多少戲劇化的事情而讓他最終成為了帶著許多軍中同胞骨灰回到中國的這個傳送人,而中間穿插著他那隔了幾十年對母親與對家鄉的各種思念與緬懷。
後來再看到高秉涵本人的訪談,真的幾乎會看到差點哭出來。如果離開台灣幾十年後才能回到台灣,那是一個怎麼樣的光景呢?
高秉涵離開家鄉前與母親合照
來源: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
https://www.mocsr.com/story-view.php?ID=103
而我,也自然的想到我的外公。
他是海南島人,一樣是國共內戰身為軍隊的一員來到台灣,妻小都留在海南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一來,就再也回不去,自己也留在台灣結婚耕作。數十年的相隔,政治意識上的鐵幕,再也沒見的家人。開放之後,回去才發現,當初外公一家擁有的田地早已全部被共產黨拿去,也找不到自己的親人,最後他在台灣死去,放在榮民的靈骨塔。外公操著一口海南島口音的普通話,我幾乎聽不懂,即使可以感受到外公的善意,卻不知道怎麼溝通,從小也只有我媽媽可以聽懂他的講什麼然後翻譯,而我媽也說小時候同學家長也都聽不懂外公講的話。
因此我看到作品裡面真的相當有感,即使我跟外公幾乎沒有什麼接觸他就走了,但是那些聽不懂外公口音的日子也還是有些記憶,而幼小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外公用什麼樣的心情留在台灣,跟一群聽不懂自己口音的人生活,他們也並沒有跟自己一樣有一個隔了海峽的家,對於另外彼方的土地只有蒼白的文字描述與政府的國家宣導,卻沒有像是血脈一樣的連結。
我真的不曾,不曾想過這件事情,一部分是我的生活早已跟這些什麼反攻大陸的思想沒有什麼連結,更不用說語言也早已在歷史的各種原因下,不再有那種省籍的心結,大家也不斷的在思考著轉型正義跟注重著瀕臨絕種的語言,我卻從未思考著,上上一代的心情是什麼樣子。我彷彿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多少的了解了外公他可能曾經有過的傷痛與無奈,多少知道那段對我們來說早已遠去的歷史下造成了多少最後連親人都可能無從知曉的傷痕,即使我知道歷史,卻從沒連結過外公的心情,也突然在多年以後的我,感到了一絲絲的遺憾。
總之,感謝這部作品,讓我看到,多年以後,那條與外公之間連結的紅繩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5會員
96內容數
書寫一些錄製《宅宅下班中》這個podcast的一些幕後心情或是對於某些作品講不夠的心得,不介意碎碎念的,也非常歡迎進來一起看看其他節目的繁雜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酸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覺得封面圖看起來很像是仰頭的鯨魚,卻又很明顯地不是鯨魚......到底是什麼呢?讀完後面的訪談錄之後,再回頭看漫畫,更能理解故事內容!期待動畫上映!
「眾魂囚於身,奇獨釋於刃。」世界觀龐大、人物塑造和背景設定都非常精彩,太太太太太棒了!大推!
老實說,比起日本的漫畫《怪獸8號》,我更喜歡《秘密耳語》,也許是因為比較灰暗、有深度(非常深......
也許讀完不那麼愉快,但,可以激起很多的漣漪,讓你反思很多的事情。我真的很推薦這本漫畫。(※我從圖書館借書)
這個書名和封面可能會讓人以為是溫馨的愛情故事.....但並不是!! 結尾對部分人來說應該是滿黑暗的吧?(雖然我覺得還好ww)其實我不懂書名跟內容的關係......倒是,看到結局的時候,讓我想到了一部影集。
我覺得封面圖看起來很像是仰頭的鯨魚,卻又很明顯地不是鯨魚......到底是什麼呢?讀完後面的訪談錄之後,再回頭看漫畫,更能理解故事內容!期待動畫上映!
「眾魂囚於身,奇獨釋於刃。」世界觀龐大、人物塑造和背景設定都非常精彩,太太太太太棒了!大推!
老實說,比起日本的漫畫《怪獸8號》,我更喜歡《秘密耳語》,也許是因為比較灰暗、有深度(非常深......
也許讀完不那麼愉快,但,可以激起很多的漣漪,讓你反思很多的事情。我真的很推薦這本漫畫。(※我從圖書館借書)
這個書名和封面可能會讓人以為是溫馨的愛情故事.....但並不是!! 結尾對部分人來說應該是滿黑暗的吧?(雖然我覺得還好ww)其實我不懂書名跟內容的關係......倒是,看到結局的時候,讓我想到了一部影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他隨時可能會死去,但流離始終在路上,當戰爭進入尾聲,他抵達了風之國度,那是一個島國,叫做「台灣」。」
Thumbnail
國中時國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陳之籓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文中國族認同的微言大義,早已模糊不復記憶,但身為外省來臺老兵的第二代,隨著父親部隊一次又一次輾轉在本島外島遷徙飄泊的時候,或是一次又一次省籍身份識別的時候,課文裡那張沒能紮根於土地的蘭花的插圖,在記憶中卻是益發清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海歸線》是一個有關於發展與傳承的故事。男主角洋介是個待在故鄉準備重考大學的少年。繼承了祭祀「海人之卵」神社的他,夾在堅守傳統的祖父和推動觀光開發的父親之間,搖擺不定。最終,父與子之間、財團與鄉親之間、利益與傳統之間的衝突越演越烈,演變成一場不可收拾的騷動。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他隨時可能會死去,但流離始終在路上,當戰爭進入尾聲,他抵達了風之國度,那是一個島國,叫做「台灣」。」
Thumbnail
國中時國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陳之籓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文中國族認同的微言大義,早已模糊不復記憶,但身為外省來臺老兵的第二代,隨著父親部隊一次又一次輾轉在本島外島遷徙飄泊的時候,或是一次又一次省籍身份識別的時候,課文裡那張沒能紮根於土地的蘭花的插圖,在記憶中卻是益發清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海歸線》是一個有關於發展與傳承的故事。男主角洋介是個待在故鄉準備重考大學的少年。繼承了祭祀「海人之卵」神社的他,夾在堅守傳統的祖父和推動觀光開發的父親之間,搖擺不定。最終,父與子之間、財團與鄉親之間、利益與傳統之間的衝突越演越烈,演變成一場不可收拾的騷動。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