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山與林的深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外公的過世,開啟臺裔混血兒的一趟尋根之旅。遠從加拿大訪台,踏上長輩口中的家鄉,自己極為陌生的地方。是不是更認識這個所在,就能更貼近逝去的外公外婆呢?或是用新的認識,覆蓋舊的遺憾,創造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連結?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山與林的深處》

✏️作者:黃潔珂

✏️譯者:郭庭瑄

📍逆轉鄉愁

在加拿大成長的臺裔混血兒,總是從家族長輩的口中認識台灣這個地方,好像人們總是會把故鄉染上一點惆悵的顏色,讓作者想像的台灣,都略帶一些哀愁的色調。

如「無論是什麼力量將外公、外婆和媽媽與這個地方相連,都牢牢攫住了我;起初只是一條細線,然後慢慢纏繞,讓我和這座島之間產生羈絆。深切的愛戀取代了憂傷。」和「長久以來,我一直被不屬於自己的回憶引導,將臺灣當成一個充滿哀愁的地方。然而,他和外婆的是讓我有了新的機會去了解、去探尋。」

然而當她自己踏上這座土地,攀登台灣五彩班爛的山林,走過那些煙霧繚繞的秘境,可以感覺到,移民的後代對於故土,創造出全新的連結和自我的解讀。彷彿親手褪下那些長輩們依賴的鄉愁濾鏡,用全新的方式認識這個所在。

📍Two Trees Make a Forest

封面印的英文書名,不知道為什麼讓我想起「雙木林」這個台灣常見的拆字用語。書中外公的遺書對作者(和這趟尋根之旅)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深深記得,在加拿大成長的作者,對於外公親筆留下的「中文」遺書,有一道障礙。歪斜的手寫字體加上文字的隔閡,光是要破解遺書內容,就需要更多力氣去翻譯。

此時,身為後代總會怪罪自己,早知道就多學一些中文、早知道就多和外公聊一些台灣文化、早知道⋯⋯。書中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解法,到台灣之後,也許因為環境歷史學家的身份,她開始登山,親自走讀台灣這片土地。比起語言的障礙,能夠靠翻譯完成,對一個地方的認識,卻只能靠自己完成。漫遊臺灣山區的同時,參雜著許多回憶和思考,像是雙管齊下的,讓自己沉浸式體驗,那些過去錯過的文化體驗。

📍移民的故事

作者筆下的外公,空軍高層來台,在眷村和幾處空軍基地奔波,甚至提到外公當年在空軍操練,飛北京到上海上空,俯瞰依稀辨認戰前的家鄉,後移民到加拿大因為戰敗而不被承認的飛官身份,只應徵一些拖地打掃的勤務。外婆的故事也精彩,中國大戶人家的千金,戰時的轟炸找掩護,卻因身穿鮮艷的橙色旗袍,醒目的像是信號彈,以及家道中落後對豆芽菜的厭惡等。

關於外公外婆如何移民、遷徙的故事,像是在看《一把青》的移民加拿大版本,那些關於大歷史,大時代的故事,更勾起讀者心中的猶憐不捨。

📝閱讀本書抱持著和作者一樣的孫女心情,描述到關於外公的部分,深感動容,牽動起好多關於家族的遙想和感念。可惜本書末段,嘎然而止的終結,稍嫌有些突然,對於歷史和現今的書寫,彷彿還沒有下一個連結或定論。讓登山歸登山,回憶歸回憶,力量有些微發散了。

🌟#風味評分比:酸40%,苦40%,辣10%,鹹10%

(整部作品讀起來,煙霧繚繞,山林溪水聲音湧動,彷彿隨著作者踏入台灣山林,健行攀爬。同時和過去的記憶對話,那些歷史的、時代的傷痛和隔閡,想來更讓人感到心酸苦痛。)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發現更多值得翻閱的好書

#山與林的深處 #李潔珂 #郭庭瑄 #臉譜出版社 #城邦文化

#仨仁 #無菜單書店 #沈編 #文學 #自然文學

#酸 #苦 #辣 #鹹

#好書推薦 #閱讀筆記 #讀書心得 #書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韻雅-avatar-img
2022/11/02
這本書我收!
仨仁 無菜單書店-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17
值得一讀❤️❤️
avatar-img
仨仁 無菜單書店的沙龍
12會員
72內容數
雙週更書評
2023/08/11
聽聽看,這也是你的日常嗎?起床匆匆的趕車,囫圇吞棗的進食,累得無力的躺平,每一天、每一天沒有自己的時間,想嘗試的事情永遠排不到時程,反覆輪迴。如果你遲疑了,或者乾脆承認,歡迎一起加入Notion 的行列,一個幫助你管理和規劃的系統,一起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吧!
Thumbnail
2023/08/11
聽聽看,這也是你的日常嗎?起床匆匆的趕車,囫圇吞棗的進食,累得無力的躺平,每一天、每一天沒有自己的時間,想嘗試的事情永遠排不到時程,反覆輪迴。如果你遲疑了,或者乾脆承認,歡迎一起加入Notion 的行列,一個幫助你管理和規劃的系統,一起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吧!
Thumbnail
2023/06/15
當你在安排旅遊行程時,除了觀光景點之外,你曾留意到「地名」嗎?你知道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嗎?今天不用出門,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造訪世界上那些令人感到悲傷的地名。
Thumbnail
2023/06/15
當你在安排旅遊行程時,除了觀光景點之外,你曾留意到「地名」嗎?你知道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嗎?今天不用出門,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造訪世界上那些令人感到悲傷的地名。
Thumbnail
2023/06/11
一個關於金錢、權力、友誼和背叛的真實故事,你相信你的朋友是個詐欺犯嗎?
Thumbnail
2023/06/11
一個關於金錢、權力、友誼和背叛的真實故事,你相信你的朋友是個詐欺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那些由微小互動、零碎言語所構成、卻往往被忽略的關愛。年輕時或許我們未曾注意,但它終有一日將靠著時光與理解,在柔軟的心中發酵成那罈名為愛的酒。
Thumbnail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那些由微小互動、零碎言語所構成、卻往往被忽略的關愛。年輕時或許我們未曾注意,但它終有一日將靠著時光與理解,在柔軟的心中發酵成那罈名為愛的酒。
Thumbnail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Thumbnail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Thumbnail
外公的過世,開啟臺裔混血兒的一趟尋根之旅。遠從加拿大訪台,踏上長輩口中的家鄉,自己極為陌生的地方。是不是更認識這個所在,就能更貼近逝去的外公外婆呢?或是用新的認識,覆蓋舊的遺憾,創造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連結? 📖《山與林的深處》 ✏️作者:黃潔珂 ✏️譯者:郭庭瑄 📍逆轉鄉愁 在加拿大成長的
Thumbnail
外公的過世,開啟臺裔混血兒的一趟尋根之旅。遠從加拿大訪台,踏上長輩口中的家鄉,自己極為陌生的地方。是不是更認識這個所在,就能更貼近逝去的外公外婆呢?或是用新的認識,覆蓋舊的遺憾,創造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連結? 📖《山與林的深處》 ✏️作者:黃潔珂 ✏️譯者:郭庭瑄 📍逆轉鄉愁 在加拿大成長的
Thumbnail
文/李潔珂(作家、環境歷史學家,加拿大籍臺英混血) 像我外祖父母這樣的人及其後代在臺灣被稱為外省人,這個詞很籠統,我到現在都不太確定該如何解釋我們的血脈源流。最後,他們帶著我母親移民加拿大,而我就是在那裡出生。我們不知道自己算是中國人(我們來自的那個中國已不復存在)還是臺灣人。
Thumbnail
文/李潔珂(作家、環境歷史學家,加拿大籍臺英混血) 像我外祖父母這樣的人及其後代在臺灣被稱為外省人,這個詞很籠統,我到現在都不太確定該如何解釋我們的血脈源流。最後,他們帶著我母親移民加拿大,而我就是在那裡出生。我們不知道自己算是中國人(我們來自的那個中國已不復存在)還是臺灣人。
Thumbnail
去年的生日,十多年的老友已經離開德國,遠嫁他鄉,從遠方寄來一對有趣的耳墜。它們是香港的兩毫硬幣做成的,一切兩半,不過,不是女王頭的,已經是回歸後的紫荊花。我歡歡喜喜地戴上,心卻沉了下來。
Thumbnail
去年的生日,十多年的老友已經離開德國,遠嫁他鄉,從遠方寄來一對有趣的耳墜。它們是香港的兩毫硬幣做成的,一切兩半,不過,不是女王頭的,已經是回歸後的紫荊花。我歡歡喜喜地戴上,心卻沉了下來。
Thumbnail
(圖片來源:Epic Quotes) L同學,女,十六歲。目前就讀臺中市某高中,出生於中國廣東梅州,籍貫廣東省深圳市。 用L同學的話講,她的人生「完全就是狗血言情小說女主角的故事。」六歲之前她跟著母親在廣東到處跑,幼稚園和小學不停轉學,為了躲爸爸的婚外情對象。那位小三阿姨時常致電騷擾,母親無奈只好四
Thumbnail
(圖片來源:Epic Quotes) L同學,女,十六歲。目前就讀臺中市某高中,出生於中國廣東梅州,籍貫廣東省深圳市。 用L同學的話講,她的人生「完全就是狗血言情小說女主角的故事。」六歲之前她跟著母親在廣東到處跑,幼稚園和小學不停轉學,為了躲爸爸的婚外情對象。那位小三阿姨時常致電騷擾,母親無奈只好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