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離散年代最深情的情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隊上天下海,千里迢迢,查閱了無數的文件、史料、老照片、絕版雜誌、私人手記,訪談了許多許多的倖存者,為的,就是盡可能還原那個時代的真相。

真相,時常是充滿矛盾的,有著許多灰色地帶,並且荒謬與無解,至少,1949是如此。

我很幸運,是這個動盪不安年代後的下一代,然而,比起我的下一代,我和上一代人的距離還不太遠,對我的下一代來說,上一代的故事,就好像是遙遠傳說了。

本書從1949之前對日抗戰期間一路寫到接收台灣,影響幅員遍及兩岸三地及世界其他國家,每篇文章,說的都是關於離散的無奈、戰事的慘況。抓來的兵被俘虜了,轉身就得當敵方兵源回頭打原來的自己人,遍地都是無人收埋的屍首,每場戰事都是幾萬幾十萬的戰死,幾百萬幾千萬民眾因戰亂和圍城餓死,母親拋棄懷抱的嬰兒,貓狗鼠吃完了啃樹皮樹葉,戰死的馬也挖出來吃,最後吃死人。

她讓我看見戰爭的殘酷,人浮於世的渺小無奈,也讓我看見文化的光輝。各地因戰爭無法運作的各級中學和大學,組成了幾個流亡的聯合中學、聯合大學,師長們母雞帶小雞似的領著幾千個學生往較安全的地區遷徙,一能有喘息機會便就地上課。然而幾千個孩子,最後活著到達的,有的只剩一半,有的只剩幾百個‧‧‧

書中提到當初奉命來台接收台灣的七十軍,在和日本打完松滬會戰,緊接著又參加武漢會戰、南昌會戰、前後兩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閩浙戰役,每場戰事都有大量死傷,都要不斷補充兵源,先是熱血的軍人,然後是愛國學生,消耗完了,抓農家子弟,很多還是少年兵,物資克難。頭戴用竹片拼成的頭盔不是鋼盔,背著鍋碗瓢盆,穿著骯髒破爛臃腫棉衣軍服,腳穿草鞋,缺手斷腳的、削去半邊臉的⋯

當街道兩邊興高采烈來歡迎「祖國的軍隊」的台灣民眾,看到的是疲憊不堪、隊伍凌亂、彷彿乞丐的七十軍,心中是錯愕與嫌棄的,甚至還夾雜著丟臉的恥辱:在場的除了民眾還有運送七十軍來台的美國大兵⋯

曾聽媽媽提起看到歡迎國軍的經過(算算年紀,她當時只是十七、八歲的少女),她也是一臉嫌棄,說看慣了軍儀整潔的皇軍,再看像乞丐一樣的國軍,覺得真丟臉,真是枉費大家這麼引頸期盼的心。

這些中國兵,既是走過兵荒馬亂,素質自然不一,沒有機會接受教育與訓練,有的甚至就是地痞流氓,無處可去便隨了軍隊,行為便顯得可憎可厭,台灣人習慣了日本細心經營的殖民統治,從整潔的「日本的台灣」到骯髒混亂的「中國的台灣」,內心多少是有衝擊的。想起以前看過的老兵伯伯,有些行為和習慣確實讓人不想接近,然而,他們的一生是坎坷波折的,每一個都是躲過了戰爭砲火的倖存者。

太多太多因為當下一個選擇就此決定一生的小故事,每個故事背後都藏著無聲無盡的淚水⋯

在台灣安穩生長的我們,除了慶幸外,也請慈悲地看待那一代人的遭遇,幸而有龍應台女士,替那些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數千萬沉默犧牲、含冤死去的不知名者發聲,不讓他們被時間抹去痕跡,把他們可能經歷的情境呈現在你我眼前,因而讓我們更珍惜和平與平安的可貴。

﹝書籍圖片截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宜思的觀察筆記的沙龍
65會員
178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2024/06/22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2024/06/22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2024/05/31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2024/05/31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2023/12/17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
Thumbnail
2023/12/17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紀念一下,「京華煙雲」小說閱畢,此書是林語堂先生的一本長篇小說,共50幾萬字,是我此生閱讀第一本最長的小說。
Thumbnail
紀念一下,「京華煙雲」小說閱畢,此書是林語堂先生的一本長篇小說,共50幾萬字,是我此生閱讀第一本最長的小說。
Thumbnail
真的是第一次感覺自己如此戰戰兢兢得寫下讀後感。 光是看著書封上血色的炮火煙霧,就感受到這個時代下自身的渺小,而齊邦媛老師,又是如何一路從遼寧鐵嶺,輾轉流離至台灣生根,老師的前半生也見證了當時大時代下的血和淚,歷經了痛徹心扉的生離和死別。 他的溫柔和堅毅見證了當時流亡學生的處境及態度,以及以一
Thumbnail
真的是第一次感覺自己如此戰戰兢兢得寫下讀後感。 光是看著書封上血色的炮火煙霧,就感受到這個時代下自身的渺小,而齊邦媛老師,又是如何一路從遼寧鐵嶺,輾轉流離至台灣生根,老師的前半生也見證了當時大時代下的血和淚,歷經了痛徹心扉的生離和死別。 他的溫柔和堅毅見證了當時流亡學生的處境及態度,以及以一
Thumbnail
作者用溫柔的文字,在述說著一段非常深刻且重要的故事,沒有過度激情或強調對立,就是以一種平靜且堅毅的感覺,在表達那些現在的我們所無法想像、卻又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在文字段落行走之間,一個不經意就會感到揪心,在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因「思想」而獲罪,而接二連三遭受迫害的事件,無力感周而復始的湧現,受難者如何在
Thumbnail
作者用溫柔的文字,在述說著一段非常深刻且重要的故事,沒有過度激情或強調對立,就是以一種平靜且堅毅的感覺,在表達那些現在的我們所無法想像、卻又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在文字段落行走之間,一個不經意就會感到揪心,在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因「思想」而獲罪,而接二連三遭受迫害的事件,無力感周而復始的湧現,受難者如何在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名,這「最後」像是劃上句點,但其實是最沉痛的控訴。 只要有人活著,只要這段記憶還存在,就沒有「最後」。 更甚者,只要有戰爭,「人」就註定豬狗不如;就像是畜生,就像是禽獸,就像是螻蟻。 死掉的人也許痛苦,但活著的人也不成「一個人」。 「一個人」意味活得有尊嚴,活得有滋味,活得幸福。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名,這「最後」像是劃上句點,但其實是最沉痛的控訴。 只要有人活著,只要這段記憶還存在,就沒有「最後」。 更甚者,只要有戰爭,「人」就註定豬狗不如;就像是畜生,就像是禽獸,就像是螻蟻。 死掉的人也許痛苦,但活著的人也不成「一個人」。 「一個人」意味活得有尊嚴,活得有滋味,活得幸福。
Thumbnail
斷手指買書群組推的書,想說難得母校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翻譯書,捧個場買個一本,閱讀體驗其實比想像中的好,很流暢的看完二戰期間灣生的戰爭經驗,也看見一部分日本人對這場戰役的想法,一個高等教育學生的觀點。
Thumbnail
斷手指買書群組推的書,想說難得母校跟出版社合作出版翻譯書,捧個場買個一本,閱讀體驗其實比想像中的好,很流暢的看完二戰期間灣生的戰爭經驗,也看見一部分日本人對這場戰役的想法,一個高等教育學生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新書《永遠的臺灣島》,出版不到一個月,這本書的故事是在說1945年一個念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今師範大學)的日本學生竹內的故事。一看封面還以為是小說,結果竟然是一個老人的回憶錄。 最近很少看歷史書,特別紀錄一下心得。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新書《永遠的臺灣島》,出版不到一個月,這本書的故事是在說1945年一個念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今師範大學)的日本學生竹內的故事。一看封面還以為是小說,結果竟然是一個老人的回憶錄。 最近很少看歷史書,特別紀錄一下心得。
Thumbnail
就算只隔著台灣海峽,我對中國從不自認稱得上真正理解了什麼,論文化論政治論歷史,閱讀許多敘述中國的書籍,我漸漸開始懷疑,倘若書中內容為真,政府該做到怎麼樣的程度,去捏造一段粗糙的「官方歷史」,使人民願意繼續被蒙蔽真相,時至今日,政權絲毫未見被挑戰的可能?
Thumbnail
就算只隔著台灣海峽,我對中國從不自認稱得上真正理解了什麼,論文化論政治論歷史,閱讀許多敘述中國的書籍,我漸漸開始懷疑,倘若書中內容為真,政府該做到怎麼樣的程度,去捏造一段粗糙的「官方歷史」,使人民願意繼續被蒙蔽真相,時至今日,政權絲毫未見被挑戰的可能?
Thumbnail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Thumbnail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Thumbnail
 10月底聽了政大歷史系老師藍適齊講身為臺籍日本兵的個人該承擔選擇的責任、國家也該負責任(不管是動員的日本或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然而,藍老師的最大提醒是,即便戰爭結束73年了,整體的我們都該負起社會
Thumbnail
 10月底聽了政大歷史系老師藍適齊講身為臺籍日本兵的個人該承擔選擇的責任、國家也該負責任(不管是動員的日本或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然而,藍老師的最大提醒是,即便戰爭結束73年了,整體的我們都該負起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