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隊上天下海,千里迢迢,查閱了無數的文件、史料、老照片、絕版雜誌、私人手記,訪談了許多許多的倖存者,為的,就是盡可能還原那個時代的真相。
真相,時常是充滿矛盾的,有著許多灰色地帶,並且荒謬與無解,至少,1949是如此。
我很幸運,是這個動盪不安年代後的下一代,然而,比起我的下一代,我和上一代人的距離還不太遠,對我的下一代來說,上一代的故事,就好像是遙遠傳說了。
本書從1949之前對日抗戰期間一路寫到接收台灣,影響幅員遍及兩岸三地及世界其他國家,每篇文章,說的都是關於離散的無奈、戰事的慘況。抓來的兵被俘虜了,轉身就得當敵方兵源回頭打原來的自己人,遍地都是無人收埋的屍首,每場戰事都是幾萬幾十萬的戰死,幾百萬幾千萬民眾因戰亂和圍城餓死,母親拋棄懷抱的嬰兒,貓狗鼠吃完了啃樹皮樹葉,戰死的馬也挖出來吃,最後吃死人。
她讓我看見戰爭的殘酷,人浮於世的渺小無奈,也讓我看見文化的光輝。各地因戰爭無法運作的各級中學和大學,組成了幾個流亡的聯合中學、聯合大學,師長們母雞帶小雞似的領著幾千個學生往較安全的地區遷徙,一能有喘息機會便就地上課。然而幾千個孩子,最後活著到達的,有的只剩一半,有的只剩幾百個‧‧‧
書中提到當初奉命來台接收台灣的七十軍,在和日本打完松滬會戰,緊接著又參加武漢會戰、南昌會戰、前後兩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閩浙戰役,每場戰事都有大量死傷,都要不斷補充兵源,先是熱血的軍人,然後是愛國學生,消耗完了,抓農家子弟,很多還是少年兵,物資克難。頭戴用竹片拼成的頭盔不是鋼盔,背著鍋碗瓢盆,穿著骯髒破爛臃腫棉衣軍服,腳穿草鞋,缺手斷腳的、削去半邊臉的⋯
當街道兩邊興高采烈來歡迎「祖國的軍隊」的台灣民眾,看到的是疲憊不堪、隊伍凌亂、彷彿乞丐的七十軍,心中是錯愕與嫌棄的,甚至還夾雜著丟臉的恥辱:在場的除了民眾還有運送七十軍來台的美國大兵⋯
曾聽媽媽提起看到歡迎國軍的經過(算算年紀,她當時只是十七、八歲的少女),她也是一臉嫌棄,說看慣了軍儀整潔的皇軍,再看像乞丐一樣的國軍,覺得真丟臉,真是枉費大家這麼引頸期盼的心。
這些中國兵,既是走過兵荒馬亂,素質自然不一,沒有機會接受教育與訓練,有的甚至就是地痞流氓,無處可去便隨了軍隊,行為便顯得可憎可厭,台灣人習慣了日本細心經營的殖民統治,從整潔的「日本的台灣」到骯髒混亂的「中國的台灣」,內心多少是有衝擊的。想起以前看過的老兵伯伯,有些行為和習慣確實讓人不想接近,然而,他們的一生是坎坷波折的,每一個都是躲過了戰爭砲火的倖存者。
太多太多因為當下一個選擇就此決定一生的小故事,每個故事背後都藏著無聲無盡的淚水⋯
在台灣安穩生長的我們,除了慶幸外,也請慈悲地看待那一代人的遭遇,幸而有龍應台女士,替那些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數千萬沉默犧牲、含冤死去的不知名者發聲,不讓他們被時間抹去痕跡,把他們可能經歷的情境呈現在你我眼前,因而讓我們更珍惜和平與平安的可貴。
﹝書籍圖片截自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