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只是呢喃|當我們被演算法綁架?|注意!這可能是廢文

更新於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回,我想談談「有機創作」。如果覺得是廢文的觀眾們,可以先止止步。作為避免大家成為演算法的受害者一員,每次閱讀文章都得要好好觀察這作者有沒有要詐騙你們。

特點通常是:

  1. 列了很多前言,但一直不講內容。類似你大學或者研究所口考的時候,總會唬爛觀眾,這我後面會提,但你從來不會提一樣。
  2. 引經據典許多東西,把一堆google得到的死人骨頭都放在前面。
  3. 花了很多時間談自己的文青慢動作,花了許多力量去咬文嚼字不停地無病呻吟。
  4. 制式的使用數字標題詐騙你,七個你該知道或者不該知道的事情,然後該死的看完沒有一個有用。
  5. 聳動的標題、轟動的起手式,但是進入文章後大約滑了兩分鐘就結束,類似看競技遊戲可能以為是天王山之戰的戰爭場面,結果給你來個一面倒的秒殺局面。你以為山王對決湘北,結果只是愛和學院一頁影格解決掉湘北。

我說了那麼多只是防詐騙頁,開始進入正題。


不知道大家在任何類似自媒體的生態圈中搜尋時,會不會感到相當困惑,那就是無論是影片、短影片、文章其內容價值遠低於標題充斥了八成。每當我好奇點開任何我有興趣的文章,不是被海一樣的廣告包圍,不然就是內文真的都是乏善可陳的觀點。Youtube更不用說了,農場標題遵循著演算法要給的東西,聳動的標題、各種hashtag,每當看見聳動的標題大概會知道又是被唬爛。

相信大家都聽過80/20理論。我相信那是屬於一種新型態的「相信你自己,全宇宙都會讓幫你」的話術。雖然這理論意義平易近人,但已經被太多的人引用失去本體價值的意義。

我本身是寫小說的,算是相當素人的等級,在不同平台都拋頭露面過。佛系經營一直是我的背景,有一次聽到了一個理論:「創作者應該花更多力氣,類似花80%的力氣去執行更多宣傳。」然後點開滿山滿谷的各式創作頁面,一個平台幾乎都是萬級的作品量,而在線的作者可能遠比讀者還多,這就是常見的網路小說寫照。

是啊,這話乍聽來說沒錯,但仔細思考會有一些問題。

以下這說法我認為可能算是主流:

創作者應該把經營自己當作是事業的一環,否則這世界上沒人會替你負責。

我晚點會說說我的想法,我認為那建立在「某種情形」前提下。

創作者花了超過一半的力氣去宣傳自己的作品,到底值不值得?這件事見仁見智。我認為這是將命題把「藝術作品」簡併成一種「商業產品」,有效性地可以進行大量複製與產品化、商品化的內容。然而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有時是一種很「有機」的過程。內容可能沒有太多準則、公式化,可能很前衛、很難以被市場接受。

大家看了近期那麼多新創公司上市的類型戲劇,應該不難猜測出來我要說的。一旦開始進入市場,有投資人、有市場、有該死賺錢的壓力。你認為的有趣玩意某些時候會變得枯燥、乏味、無趣。有時有些想法可能很天才,但不會是對所有人覺得是天才。大家可以看看近期的The Playlist (講Spotify崛起的過程)。六集的影片故事以不同角色作為背景出發,你可以看見出許多觀點。

你試想看看,當年的Spotify如果沒有辦法把緩衝時間帶入0.2秒內的領域,那所有與音樂界巨頭交涉的談判還有意義嗎?又或是站在音樂產業界的創作者們該怎麼看待全世界青少年都不在乎的版權問題。

價值會是一切的基礎。

好的作品應該好好被宣傳,但是爛內容真的是免了。你可以看看如流星一般崛起的Theranos(號稱一滴血可以檢測出許多疾病),當初吹破全世界的牛,那個一直沒成功的原形機台,仍然在Elizabeth腦內的平行宇宙一直存在著。

這樣的問題全面地改變我們的人生。就像是在外地站在任何店家面前使用google評價一樣,但是忘記看評論,殊不知4.5顆星以上全是店家祭出5星打卡送一堆的活動所誕生的。然後走進去遠輸自己家巷口的店。

為什麼你家巷口的店總是會贏?

那是你從來就不是用演算法走到你家巷口買東西一樣。

你去你家巷口是一種「有機過程」。這中間包含了地緣、主觀、自我意識的考量。有可能是上餐的速度符合你的期待、價錢可能讓你滿意、店家的人情味符合你熟悉的味道。這個決策的每一個流程都是出自你個人的有機過程。

然而演算法就像是機器工廠,用著同一套紀律在某個有限範圍之下框架該有的時序、架構、定義。一開始只是方便大家進行資料揀選的便利性。

然而這價值開始拋頭露面之後,大家清楚只要餵給演算法吃餅,就能拿一些流量紅利。取而代之的是就算是好的價值也被演算法機制給無情碾壓,一旦任性地想要用自己用的怪標題、個性主題,可能就會被排在遙遠的彼端。久而久之,站在中間的人們,開始認為要是不好好寫個標題、附標、打一堆噱頭標題,好像會對不起自己一樣。

但有時這些內容真的有內容嗎?還是多數時間可能自己也被那些無機資訊給掩沒得忘記寫作的味道。文章有時有沒有味道,讀者有時就是會一眼望穿。

而我們還要忍受多久?

忍受明明是好的標題,卻餵給你難以下嚥的內容。

然而我相信一定會有人會說:「這樣想也太清高了吧?難道這些素人們都不用賺錢?」本來就是要付費啊。

是啊,大家本來就是得混口飯吃。總是要取捨所謂的「藝術作品」與「商業產品」。然而有些事情我覺得過了時間的沉澱,該會是值得活下的美好,理當就應該會活著。

這麼說真的很糟糕,我清楚。這在某些人耳裡可能聽起來會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說法。是啊,但是捫心自問,如果創作只是每次用力讓自己像個機器攢出符合該世代價值的樣貌,究竟那是「創作」還只是單純的「無機工作」?那到底是不是值得覺得讓自己驕傲而活下的「孩子」呢?

無論你喜不喜歡Hip-hop,相信你一定聽過蛋堡aka Soft Lipa。他在「家常音樂」中提到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希望用比較有機的方式去烘烤音樂,把Beat有時有些離群,每個段點有時會有一些瑕疵。但那些瑕疵包含著自己的在錄製過程的一種記錄,然後沒有上架於各類型串流音樂平台,單純販賣實體專輯與電子檔。你可以說是某一種噱頭,但我當時聽過一些訪問真的覺得「任性的人」真的很浪漫。當然音樂是真的很有內容,如果蛋堡音樂今天不是如此,然後用一樣的宣傳手法,你當然可以說只是在耍帥而已。

重點就是有內容,如此而已。

如果蛋堡花了非常多時間都在吹噓自己的理念,但是音樂真的很普通,買下專輯的你會不會覺得被詐騙?這就是我很常在各類型自媒體平台困惑的一點。


如果看到這邊,覺得您被詐騙了,請登入帳戶留下留言,然後我會致歉XD,但我承認這對你可能會是廢文,如果你無論如何都想靠噱頭標題、演算法宣傳來進行所有創作行為。

請放下你綁架的無辜標題。

它們是無辜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72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坡上的擬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忍不住登入進來這篇留言了,看到用蛋堡的音樂來傳達你想說的內容,真的淺顯易懂,值得給一個讚!(蛋堡《任性的人》我光聽他的網站上每首三十秒的試聽就覺得很讚了……)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9
感謝你的留言!感恩🥹
avatar-img
亂度的總和
14.2K會員
513內容數
母體錯置的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不太清楚新手寫作者到底是出自於哪來的自信,認為只要把專欄塞得滿滿多元,就會很吸引人。可是在實際的內容市場上,這種豐富、多元的內容滿街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看在讀者眼裡,他們只會覺得「呃,你就一個小作者寫出來的觀點大概也不怎樣吧?光看標題就知道是那種隨便搜一下都有的農場文章。」
Thumbnail
我不太清楚新手寫作者到底是出自於哪來的自信,認為只要把專欄塞得滿滿多元,就會很吸引人。可是在實際的內容市場上,這種豐富、多元的內容滿街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看在讀者眼裡,他們只會覺得「呃,你就一個小作者寫出來的觀點大概也不怎樣吧?光看標題就知道是那種隨便搜一下都有的農場文章。」
Thumbnail
「我的熱情能夠轉化為收入嗎?」「堅持理想與追求實際收益,是否註定是場拔河?」 相信許多創作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在這個自媒體滿天飛的時代,被各種「變現密技」、「流量秘笈」淹沒,卻忽略了內容創作的本質。大家好像都很賺錢,但...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看著自己的存款簿嘆氣,覺得當內容創作者根本就是
Thumbnail
「我的熱情能夠轉化為收入嗎?」「堅持理想與追求實際收益,是否註定是場拔河?」 相信許多創作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在這個自媒體滿天飛的時代,被各種「變現密技」、「流量秘笈」淹沒,卻忽略了內容創作的本質。大家好像都很賺錢,但...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看著自己的存款簿嘆氣,覺得當內容創作者根本就是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或許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寫作工具書,教你要用什麼樣的語法、架構來創作,而是一本能在你創作遇到迷惘時,拿來翻翻、輕鬆閱讀的一本書。
Thumbnail
或許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寫作工具書,教你要用什麼樣的語法、架構來創作,而是一本能在你創作遇到迷惘時,拿來翻翻、輕鬆閱讀的一本書。
Thumbnail
《滾動內容複利》主要在講述如何創造長銷作品,內容是王道。文章介紹如何創作優良產品,初期最好是供人免費使用,掌握粉絲名單等策略。
Thumbnail
《滾動內容複利》主要在講述如何創造長銷作品,內容是王道。文章介紹如何創作優良產品,初期最好是供人免費使用,掌握粉絲名單等策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