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各種反思、雜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1.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為自己「真有點什麼」,但紅利來得快,去的也快。
  2. 創作者經濟產業是所謂的的冪次定律(關於把 Youtuber 與作家當成全職工作的那件事),這個道理在創作者生產的內容上,同樣適用。也就是說,你大多數的內容會被人忘記,只有少部分的內容會被大多數人記得,你發表的內容沒有那麼不得了,所以儘量維持穩定的創作習慣和頻率吧。(這是對自己說的)
  3. 寫作不只是用來被看見,因為這年頭要被開見的方式真的太多了,其實透過寫作,也是一種重新面對自己、沈澱想法的方式。(這也是對自己說的)
  4. 更有個人風格的內容,沒辦法被 AI 取代,個人風格是新的靈光(aura),如果只是 Bullet point 跟 Digest 的內容整理,容易被取代,我的判斷還是跟2022年12月時試用的差不多,沒有觀點和個人風格的內容會被大量取代:「試用 OpenAI 新服務 ChatGPT ,雜想 AI 將為創作環境帶來的影響」
  5. 看了 Sora 的 demo,AIGC 反而為文字帶來了新的價值與可能性。因為文字書寫有架構跟系統,容易延伸成影片、腳本、社群的 Byline 等。反之,短影音不容易生成文章,影片腳本等。
  1. AIGC 到了一定程度,會帶來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大爆發,同時,假新聞和身份認證,會變成非常重要的議題。
  2. AIGC 帶來的改變,似乎會讓 Hyperlocal,越在地越國際的情況加速。
  • 舉個例子,以前我若是看進階的法餐食譜,我只能在華文的食譜網站找到一些很入門的內容,廚藝到了一個程度後,因為語言還讀的過去,我會直接搜尋英文的食譜。原因很簡單:同樣的料理,我當然要看在地人寫的食譜,我幹嘛看一個台灣魔改的台式版本?
  • 另一個例子,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很多旅遊內容,這些旅遊內容可能都是編輯到處去編譯、截取的二手資訊,例如「到宜蘭必訪的 20 個景點與餐廳」,結果寫的是台北人。甚之,英文版變成一個紐約時報的編輯告訴歐美人「造訪台灣必吃的 10 大美食」,結果裡頭都是台灣人會很意外的推薦。如果今天語言允許,而 AI 剷平了中間的資訊落差,在第一時間,我會更傾向看義大利奶奶的義大利麵食譜(因為可以即時翻譯)。

這件事情有可能帶來什麼改變呢?以食譜為例,我今天在撰寫食譜的時候,可能會想要調整我的策略,變成教全世界的人怎麼做臺菜,因為這樣我在全球才有定位跟競爭力,如果我寫的是義大利食譜,我的 TA ,只會是台灣想要學義大利料理的人,而這樣的人未來會直接因為 AI 翻譯而跟義大利老奶奶學。(當然,這中間會有一些個人經驗無法被取代的部分,例如我知道台灣買不到哪些食材、經常會犯什麼錯誤...等)。但當我選擇前者,透過 AI 瞄準全世界的時候,我的在地就形成了獨特的國際賣點,越在地、反而越國際了。

註:這篇文章在2月寫下,這幾天看 Youtube Learning 上線,也更加確定這個想法。


工作、生活,以及介於之間的

  1. 有時候接受自己真的沒有那麼了不起,也不是什麼壞事,你的舒適圈可能引起別人不適,你覺得不舒服,別人則認為是常態。因為世界很大。不過要能夠接受,前提是要能夠真誠的面對自己,如果習慣戴上社群的假面,這件事很困難。(過年某網紅的爭議有感)
  2.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點過度正能量,實在不像是會出現在我書櫃的書籍)裡頭談到一個觀念,曾經給了我不小的衝擊和幫助:主動積極。這裡提的主動積極,並不是指上課舉手發言,而是面對所有的結果時,告訴自己,一切是「自己的選擇」。事情忙不完、沒辦法分辨輕重緩急?自己的選擇。怪東怪西,什麼事情都可以找個理由搪塞?也是自己的選擇。有了這樣的思維後,會讓自己無論在工作或是生活上都更有主導權。近期發現除了自身,也應該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同仁有相同的要求,只看結果,以及是否能夠為結果負責。原廠設定上我是個過度友善、過度同理的人,稍微往「機掰郎」的象限移動,並不會是壞事,彼此也都才能成長。
  3. 有一陣子看到 vocus 會員們提供的回饋,都會急著想在第一時間想要做出回應,因為背後可能是老早就考慮過了、數據驗證過了(又或根本就邏輯不通)。最近發現自己不那麼心急了,越來越能接受:在岸上觀浪的人跟在海裡衝浪的人,就是不同角度。計畫是完美的,執行是會犯錯的——而且總是資源有限的。慢慢不再那麼在意觀浪者,專心享受衝浪的過程。
  4. 因為資源有限,所以需要減法。把資源放在相對有信心、有把握的事情上,談起來容易、執行上卻很困難,仍然在學習,而且需要非常有意識的修正這個慣性。


發文得附圖,最近買了數盆香草:百里香、迷迭香、紫蘇、龍蒿、荷蘭芹...等,家裡西曬,放在陽台一天荷蘭芹就快掛了,綠手指仍需努力。

發文得附圖,最近買了數盆香草:百里香、迷迭香、紫蘇、龍蒿、荷蘭芹...等,家裡西曬,放在陽台一天荷蘭芹就快掛了,綠手指仍需努力。



avatar-img
18.6K會員
134內容數
這裡主要會用來分享和紀錄不正經的東西,有時候也可能是關於內容產業的觀點(我的觀察啦)、工作的心得,不過,說不定大多時候都還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和雜談。總之,不正經跟業餘的就在「下班剝洋蔥」,正經的東西會在「上班剝洋蔥」,歡迎付費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3/28
17
關於「更有個人風格的內容」不易被取代,這點我非常認同。近期跟格友們交流,我開始思索除了「更有個人風格的內容」這項鐵律之外,也可以加上用「更能以大多數人共同經驗引起共鳴」這點來檢視內容,避免太過於個人化的內容無法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17
😁😁😁創意無可取代~腦子裡的東西靈氣無限!我覺得吧!要做為一個長遠來看的“網紅”或“創作者”,得先學會做人!雖然絕非必要…但加分是一定的!😊
13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3/28
12
認同這些觀點,這些都是應該的,說你所想,寫你所說,作你所寫,分享所作,正是創作者要作的。獨特是第一步,親切是第二步,流行是第三步,算是創作三部曲,也是流量三階段。分享囉。
12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3/28
11
對於1.更有個人風格不易被取代2.越本地越國際3.享受衝浪過程,並將確定有信心的事情極大化以上深有同感。好文一篇!不該這麼晚才發布~
11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3/28
10
感謝方格子,讓我存放在電腦資料夾的故事有面世的机會,我是一個願意每月付費的會員,給方格子服務費。 關於作品該如何? 方格子是大花園,是百花齊放的地方,個人風格或大眾化,應各有所好,會員眾多,每人看法不同,平台經營不易,我們都希望方格穩定腳步,好讓我們能繼續發表文章
10
剝洋蔥 的其他內容
今年 8 月中跟 9 月底, Google 分別調整了核心演算法跟權重,導致 vocus 也遇上亂流,搜尋流量在今年第一次出現衰退,雖然以長期趨勢來看仍然是高點,不過今年持續爆炸成長的數字稍微劃下了句號。這件事情給了我兩個反思的角度:創作者害怕被科技巨頭綁架,其實平台也害怕...
今天是 vocus 內部的季度 OKRs 大會,彼此分享並且 review Q3 的整體成績,同時也制定 Q4 的目標和方向。這一季的尾聲遭遇了亂流,影響了原定的節奏和步伐。不過這次的 OKR 大會,我明顯感受到同事們報告的方式與結構都比上一個季度更清晰,報告中製作迷因梗圖的能力也大幅提升(疑)
驚訝嗎?其實還好。因為很多「自稱為媒體的媒體」,採用這種知識、內容搬運的模式,早就行之有年了,每天打開手機,你可以看到這種源源不絕的搬運內容。媒體這種「知識搬運工」實在很不入流,不過實際上,誰不想做有頭有臉的事,又能賺到錢?
昨晚看到有格友詢問平台是否有針對「完讀率」進行計算上的調整,近期客服也經常收到來信,詢問我們如何決定版位的曝光內容,趁吃午餐的時候簡單說明。 vocus 8 月份的新增會員數,跟今年初相比,成長了將近一倍。每月的不重複訪客也差不多,這些都是是樂觀正向的數字(Server 費用也成長了,哭),不過在
前陣子看到某書店的闆娘,在社群媒體上曬自己拿著兩本米蘭昆德拉書籍的照片,看來是想蹭一下作家過世的議題,實則(我推測)要讓觀者覺得自己很有文藝氣質,想不到弄巧成拙,也一併把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誤當成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最後引來不少抨擊和嘲笑...
因應求職季,今天剛出爐的求職網調查,在社會新鮮人中,男性最想從事的職業第一名是 Youtuber ,女性則是作家。在創作者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下,老實說並不是特別意外的結果。 身為創作者經濟平台的執行長,似乎有需要來幫忙給新鮮的肝兒們打一點預防針。 全職創作者的好處 好處非常明顯,也是吸引新鮮人的原因
今年 8 月中跟 9 月底, Google 分別調整了核心演算法跟權重,導致 vocus 也遇上亂流,搜尋流量在今年第一次出現衰退,雖然以長期趨勢來看仍然是高點,不過今年持續爆炸成長的數字稍微劃下了句號。這件事情給了我兩個反思的角度:創作者害怕被科技巨頭綁架,其實平台也害怕...
今天是 vocus 內部的季度 OKRs 大會,彼此分享並且 review Q3 的整體成績,同時也制定 Q4 的目標和方向。這一季的尾聲遭遇了亂流,影響了原定的節奏和步伐。不過這次的 OKR 大會,我明顯感受到同事們報告的方式與結構都比上一個季度更清晰,報告中製作迷因梗圖的能力也大幅提升(疑)
驚訝嗎?其實還好。因為很多「自稱為媒體的媒體」,採用這種知識、內容搬運的模式,早就行之有年了,每天打開手機,你可以看到這種源源不絕的搬運內容。媒體這種「知識搬運工」實在很不入流,不過實際上,誰不想做有頭有臉的事,又能賺到錢?
昨晚看到有格友詢問平台是否有針對「完讀率」進行計算上的調整,近期客服也經常收到來信,詢問我們如何決定版位的曝光內容,趁吃午餐的時候簡單說明。 vocus 8 月份的新增會員數,跟今年初相比,成長了將近一倍。每月的不重複訪客也差不多,這些都是是樂觀正向的數字(Server 費用也成長了,哭),不過在
前陣子看到某書店的闆娘,在社群媒體上曬自己拿著兩本米蘭昆德拉書籍的照片,看來是想蹭一下作家過世的議題,實則(我推測)要讓觀者覺得自己很有文藝氣質,想不到弄巧成拙,也一併把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誤當成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最後引來不少抨擊和嘲笑...
因應求職季,今天剛出爐的求職網調查,在社會新鮮人中,男性最想從事的職業第一名是 Youtuber ,女性則是作家。在創作者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下,老實說並不是特別意外的結果。 身為創作者經濟平台的執行長,似乎有需要來幫忙給新鮮的肝兒們打一點預防針。 全職創作者的好處 好處非常明顯,也是吸引新鮮人的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要來談談主力慣用的一些騙人伎倆,俗話說的好「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賺錢必然有人付錢,所以當主力要穩賺不賠時,一定得好好的騙韭菜付錢
Thumbnail
這邊會分享幾個我近期寫文/創作用的技巧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最近滑threads(穗)的時間変多了,除了是打發時間外便是注意一些我有興趣的議題,看看別人的思路。每一個話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我通常是很懶得寫下來,真的是懶人(無誤)。關於「出版」,我都會想到後續產業鏈不夠健全,導致出版之路到了紙書電書出完就幾乎結束。因為才疏學淺,我就不寫為什麼後續產
最近比較懶... 然後還有,各種事情在忙碌... 不過還是,弄出來了... 劇情越往後面寫... 感覺會越來越拖...(偷懶) 羨慕其他人,可以頻繁更新!! 不過只是羨慕而已!! 太頻繁更新... 估計自己會變得很頹廢吧!! (幾乎不睡覺...)
Thumbnail
我決定把(這兩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的文,綑一綑拿來放這邊好了。我也不確這樣做是什麼意思,但反正都寫了有些也蠻好看的,只是稍微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哎唷反正我就是一個只想低調,包袱比你們想像中還多的人啦。哈哈哈。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要來談談主力慣用的一些騙人伎倆,俗話說的好「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賺錢必然有人付錢,所以當主力要穩賺不賠時,一定得好好的騙韭菜付錢
Thumbnail
這邊會分享幾個我近期寫文/創作用的技巧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最近滑threads(穗)的時間変多了,除了是打發時間外便是注意一些我有興趣的議題,看看別人的思路。每一個話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我通常是很懶得寫下來,真的是懶人(無誤)。關於「出版」,我都會想到後續產業鏈不夠健全,導致出版之路到了紙書電書出完就幾乎結束。因為才疏學淺,我就不寫為什麼後續產
最近比較懶... 然後還有,各種事情在忙碌... 不過還是,弄出來了... 劇情越往後面寫... 感覺會越來越拖...(偷懶) 羨慕其他人,可以頻繁更新!! 不過只是羨慕而已!! 太頻繁更新... 估計自己會變得很頹廢吧!! (幾乎不睡覺...)
Thumbnail
我決定把(這兩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的文,綑一綑拿來放這邊好了。我也不確這樣做是什麼意思,但反正都寫了有些也蠻好看的,只是稍微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哎唷反正我就是一個只想低調,包袱比你們想像中還多的人啦。哈哈哈。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