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_《Q:歌舞伎之夜》

關於_《Q:歌舞伎之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Q:A Night At The Kabuki

以下亂槍暴雷,自己斟酌。

raw-image

人生初次看日本舞台劇,是倫敦Sadler’ Wells劇院第三排看松隆子、廣瀨鈴、志尊淳、竹中直人這種做夢都覺得不可能的卡司,真的是夢一場。

「如果羅密歐與茱麗葉沒有死,會怎麼樣呢?」劇情就以羅密歐與茱麗葉為基調,上半場以很日本時代劇風情但又帶入各種當代元素的方式演完了整部莎士比亞,不疑有他的時候結束在一個覺得亂搞的場景,結果竟然才中場。下半場開始更多的大亂鬥,日本時代劇的打扮、拿著槍說是刀、砍人配著一連串的槍響、散播謠言用推特網軍、發行貨幣再泡沫化、因為立了雕像所在就算沒死都不能活回來、還上演了戰俘失明的戲碼,以為會在灑狗血的混亂裡結束,結果突然急轉直下地呼應了上半場開始的場景,淡淡的唸完了一封傳遞了30年的信,起始於「我不愛妳了。」結束於「他到最後都還惦記著我。」松隆子拿著那封信的手顫抖不停,The Queen的歌突然爆擊我,瞬間淚流滿面,在腦子一片空白中結束、謝幕,熄燈。

我都還緩不過來。

雖然是愛情故事,但戰爭議題表述得非常深刻。用了劇情與舞台設計的強烈對比呈現了各種「無名英雄」們其實並不想要無名死去的悲傷。舞台呈現非常非常有質感與創意,道具很簡單卻製造了很多美感與超出舞台的氣勢,甚至在戰時直接全暗,只播放高分貝的戰場音效,每個人腦裡浮現的畫面都成了導演控制的一環,設計上實在太巧妙了。

還很喜歡幾段慢動作的場景,第一次看舞台劇感受到慢動作帶來的真實感與節奏轉換的精確感。舞台不只有前後還有上下高低差,演員就前前後後地跑、上上下下地爬的跳的,我看都累了,更別說大部分眼員都是一人分飾兩三角。看松隆子顫抖的手、廣瀨鈴的眼淚與滿頭的汗、竹中直人畫了妝又卸了妝,3小時演了30年的風風雨雨,但也只是5天又432秒。

「等待一封信的到達。」這樣的故事原以為會是過時的,但在松隆子反覆地說著「沒有信件送達。」的過程裡,編劇提出了「有沒有想過會有羅密歐不愛茱麗葉的結局?」最後信到了,那反差、那無助的內容、那松隆子滿足的表情、四個人交替擁抱著像跑馬燈一下又體會過這5天,然後終究天人永隔。可能世上就有這麼多個這樣的家庭。

結果來說,看得非常非常滿足,不只是滿足於巨星卡司,也滿足於一封信帶來的寬慰。觀眾被松隆子帶著情緒一起釋放了。

或者只有我這麼神經。

24.09.2022 倫敦

avatar-img
我是社會反指標的沙龍
10會員
17內容數
旅居英國的生活觀察,作為英國腦粉與社會反指標的偏頗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認不是草間彌生的狂粉,只是單純因為奶奶她太紅了,有展不看太反社會情節,所以有記憶中,大概是看了三次草間彌生的展,最近迎來了這第三次,還是最衝擊的一次,於是久違的掃掃方格子上的灰塵,作為2022的第一篇文章。
    如果問我這輩子最壓抑的事情是關於誰,我會不假思索的說是關於我閨密林美寶。我們共同承載太多秘密,不能說的秘密,太多了,久到我必需先想一想小宇幾歲了才能夠反推這ㄧ連串的祕密的年紀,ㄧ切起始於小宇出生前三年。
自認不是草間彌生的狂粉,只是單純因為奶奶她太紅了,有展不看太反社會情節,所以有記憶中,大概是看了三次草間彌生的展,最近迎來了這第三次,還是最衝擊的一次,於是久違的掃掃方格子上的灰塵,作為2022的第一篇文章。
    如果問我這輩子最壓抑的事情是關於誰,我會不假思索的說是關於我閨密林美寶。我們共同承載太多秘密,不能說的秘密,太多了,久到我必需先想一想小宇幾歲了才能夠反推這ㄧ連串的祕密的年紀,ㄧ切起始於小宇出生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