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執筆‧推敲》作者古賀史健,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個人對取巧的書名莫名有排斥感,所以遲遲沒看
《被討厭的勇氣》。
那又為什麼會看《取材‧執筆‧推敲》呢?其實第一眼吸引我的,不是書名,而是推薦人。看到推薦人同時有
翁子騏執行長及許榮哲老師,那就非看不可。
作者跟投資大佬
查理·蒙格有個共同點,都有一套「反過來想」的思考哲學。他不喜歡賣弄華麗的詞藻,而是用樸實的文字,將淬鍊過的思想精確地傳達給讀者。坊間賣弄寫作技巧的書多如牛毛,但《取材‧執筆‧推敲》不賣技巧,而是時不時在書中給你一記當頭棒喝,打破你的寫作迷思,是每個寫作者都值得一讀的好書。
讓「身為讀者的自己」好好的檢視作品
如果你的文章乏味,不是因為「身為寫手的你」不好, 而是「身為讀者的你」不用心
古賀自述是一位「寫手」。寫手不像小說家或詩人會創造新的故事。相反的,寫手是「空」的存在。他會盡其所能的擷取身邊的材料,來裝進自己這個「空」的容器,再進行編寫。
寫手,是為了滿足讀者而存在。但沒有一個寫作者,能在事前準確預料讀者的好惡。傳統的作者會仰賴編輯給予回饋,除此之外,寫作者要如何在發表作品前,確認自己的作品品質?古賀史健給了一個建議,這時「身為寫作的自己」要仰賴「身為讀者的自己」。
一般而言,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衰退,寫作可能會出現衰退或瓶頸,但閱讀能力卻會隨時間累積而增強。寫作者,同時也是讀者。身為寫作者的自己與身為讀者的自己,像一面鏡子互為表裡。身為讀者,應該要有辨別作品好壞的能力。如果作品不好,便是身為讀者的自己眼光不夠敏銳,輕易放過了寫作的自己。
除了檢視自己,他人也是學習的對象。不只向優秀的文章學習,也要去理解糟糕的文章。在滿地都是創作者的今日,身為讀者的我們,多少看過令人討厭的、草率粗糙及難懂的文章。不管是傲慢說教、敷衍了事、專業術語過多或拐彎抹角,只要出現在眼前,一定會知道那種討厭的感覺。
不好的文章是哪一種語氣或是用語讓人厭惡?有些文章前頭流暢,收尾糟糕,又是從哪個點開始走向歧路?不是單純的雞蛋挑骨頭,而是假想自己身為這位寫作者,為什麼在這個節骨點犯了這樣的錯誤,以提醒同樣身為寫作者的自己。
身為一個寫作者,不該高估天分的重要性,而是應該努力的耕耘,讓「身為讀者的自己」幫助「身為寫作的自己」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優秀的寫作者,是優秀的翻譯
文字一接觸到外界,就會漸漸僵化失去彈性……完全沒打草稿,便開始作畫。除了極少數的天才,沒人做得到
寫作,是一種翻譯,我們將內心說不出口的情感或口語化的生活,翻譯轉成通用的文字給大家觀看。跟刺激感官的影片不同,閱讀靠的是想像力。文字缺乏聲音與表情的輔助,稍微不小心就會失準。因此寫作前,要仔細鋪陳打好草稿,精準的翻譯才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本書提供兩種思考方法,讓寫作者參考。
圖像思考
來源 : pixabay
人腦記住圖像比文字容易的多。因此,若想讓讀者閱讀時,留下像看電影般的印象,使用圖像思考是個好方法。文章的組合就像剪輯影片,由鏡頭(句子)組成場景(段落),場景再組成情境(章節)。將情境再組合成一段一段的劇情。使用圖像思考,除了容易釐清脈絡,也不易迷失方向。優秀的導演及剪輯,懂得捨棄大量的膠卷,營造流暢輕快的電影節奏。寫作者要寫出精煉的文字,也要能狠心捨棄多餘的內容,以維持文章整體的協調性。
然而,不是每個寫作者都有剪輯影片的經驗。因此繪本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素材。繪本有圖有文,並且在有限的篇幅裡將一個完整的故事說完。寫作者只要懂得維持結構的精簡完整、加入新知、保留特色,就能提升文章價值,讓讀者輕鬆的閱讀,讀完還能在腦子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邏輯概念
非故事類的文章,不像小說可以安排高潮迭起的劇情吸引讀者。這類文章需要的黏著點是邏輯。缺乏邏輯的文章,會讓讀者在閱讀時,彷彿遇到擋路的大石頭,阻礙著讀者的前進。相反的,一篇邏輯環環相扣的文章,能讓讀者像坐在一輛行駛中的火車上,在抵達終點之前,都停不下來。
一般提出個人主張的論述型文章,是由主觀+客觀的論點舖疊而成。作者的「主張」是主觀的,比如政府應該調整基本工資,支持的「理由」是物價膨脹。接著用客觀的「事實」說明,雞腿便當從85元漲到110元。因為物價漲幅跟不上薪資漲幅,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所以基本工資應該調漲。要注意的是,主張本身並無對錯,只要論述過程有力,不管甚麼樣的主張,都能讓讀者看得津津有味。
我曾經有個迷思,以為現在的讀者不喜歡讀長文。後來發現只要有邏輯,再長的文章,都能讓讀者投入其中。只要有邏輯,寫作就能精準,文章就能帶來愉悅感,字數多寡只是形式,內容的邏輯才是文章的重中之重。
另外還有一個迷思,客觀的「事實」不一定要用數據或硬梆梆的資料才有說服力。直接複製未消化的數據資料貼在文章內,反而像生硬的簡報,讓人失去興趣。反過來說,如果作者用自己消化過的語言或是從生活觀察的現象來說明「事實」。這種「事實」雖然只是個人小小的觀察,但因為貼近生活,反而能帶來一種親切生動的感受,只要觀察入微貼近現實,對讀者來說一樣具有說服力。
寫作者的高度—推敲
當人們覺得這篇文章,打從一開始就是以這種樣貌存在時,才算完成
原稿的推敲方法
就像第一次從錄音機聽到自己的聲音那樣不習慣。真實的自己跟想像的自己,總是有著落差。寫作也一樣,寫作時總覺得有許多想法,可以創作出不錯的作品,事後再看常常會發現成品跟當初想像的不同。正因為有盲點的存在,因此,初稿完成後的推敲,不是額外的功課,而是必備的步驟。
檢視初稿可以用朗讀或筆讀的方式,包括檢查錯字、邏輯合理性、語氣、情緒過於煽情或說明不充足、舉例是否妥當等。
本書列舉了幾種推敲方法:
1.時間距離:將原稿放置隔天或隔周檢視。
2.物理距離:將原稿改變格式檢視(直式換橫式、切換字體、改用平板或手機看)。
3.送出原稿給他人。
這些作法不難,最難的是在過程裡,必須重新面對那個寫不好的自己。但就如同一開始所提的,「身為讀者的自己」不能輕易放過「身為寫作的自己」。
所謂文章的完成是「當人們覺得這篇文章,打從一開始就是以這種樣貌存在時,才算完成」,閱讀時看不到作者刻意斧鑿的痕跡,彷彿一開始就是以這副模樣生下來,沒有多餘的廢話、沒有語焉不詳的地方,渾然天成的模樣才算是文章真正的完成。
寫作者狂傲的自信
寫作是寂寞的。對讀者而言,精彩的文章才是重點。寫作者實際上花了多少的時間創作,對讀者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古賀推敲時,即使是花了一個月才寫成的原稿,也會毫不猶豫地捨棄重寫。
正因推敲是如此辛苦的事情,寫作者更應竭盡全力讓文章發揮應有的光芒,否則不就白白浪費了創作時那些花費的心血嗎?
寫作雖然寂寞,推敲雖然辛苦,但還依然堅持寫作的人應該都有某種「狂傲的自信」吧。這個狂傲的自信背後,不是才華、不是毅力,而是一種不吐不快、想要寫字的自信,是不斷的遇到挫折、再站起來、不停琢磨建立起來的東西。只要當你願意讀、願意寫,也不停地繼續寫、繼續讀,就是最好的證明。真心的推薦《取材‧執筆‧推敲》,讓同在寫作這條路上的我們一起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