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禪宗五祖_弘忍偈語,另類應用解:
「我有心在這寫些東西,但我卻不知道會結出什麼樣果實?
一個人寫作,若少了“真心熱情”,就像沒有下種一樣,無法永續。」
在這唯利虛假的現今,若失去自己的“真性情”,我想這輩子,大概也就死了差不多了。
人有信仰,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但【再怎麼偶像信仰,也不能超越你眼前的“活人”。】
我這樣說應該只有對一半,畢竟我沒有偶像信仰,說法可能不周全。
“偶像”嘛 ..,我努力地想,想到一個——「老子」。
算我偶像吧!畢竟他算是我的寫作啟蒙者;我後來的許多觀念和想法、寫作方式影響很大。
若有人詆毀老子,我會怎樣?
我想我會認同(背骨,哈哈!),意思是要看他詆毀的點在哪?
老子有許多章節寫的很虛幻,我是覺得很無趣!因為我比較喜歡實際的理論和觀點;當然他還有更多的章節寫的很好,觀念也很棒。
像第五十二章: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直白說就是:「禍從口出,搞一堆事,“一世郎撿角”(一輩子沒有用)。」
還有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 .. 】
簡單說就是,想成就什麼先反其道而行,去滿足他、成全他 .. 以弱他人防禦與戒心,然後再給他“領便當”(沒戲了)。
我也寫過一句類似的:
【『顫美!』——有時,比批評更恐怖的是讚美。】
那種讚美會陷你於不義,會讓你更“迷失”也“迷思”在自己的缺點,然後看著你“自誤”。
顫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雜一而純
16會員
284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書院晨音】
因為不過度的膨脹自己,
不過度的看重自己,
也不會過度自私的愛自己,
這叫做忘身了,能夠忘掉自己,這就是道家的無為之道。
_節錄 老子書講記 第13章 寵辱若驚
∷∷∷∷∷∷∷∷∷
無論做什麼都會有人說三道四,
你做得再對,也有人說你不對。
你做得再好,也有人說你不好。
做一個懂

【書院晨音】
因為不過度的膨脹自己,
不過度的看重自己,
也不會過度自私的愛自己,
這叫做忘身了,能夠忘掉自己,這就是道家的無為之道。
_節錄 老子書講記 第13章 寵辱若驚
∷∷∷∷∷∷∷∷∷
無論做什麼都會有人說三道四,
你做得再對,也有人說你不對。
你做得再好,也有人說你不好。
做一個懂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情中會感到不快樂,無疑是過多的小劇場在心中作祟,久而久之,一段感情漸漸成了不健康的模樣。
原來面對感情的態度,可以從老子思維中找到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情中會感到不快樂,無疑是過多的小劇場在心中作祟,久而久之,一段感情漸漸成了不健康的模樣。
原來面對感情的態度,可以從老子思維中找到答案...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