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說】專訪:《我們回家吧!2》導演程紀皓、企劃劉佳昀:無作為也是種作為,現場偶爾出個鬼點子也是創作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集節目邀請到《我們回家吧!2》的導演程紀皓、企劃劉佳昀,一同和大家分享節目拍攝背後的創作過程,以及拍攝時發生的有趣故事!
S3EP75 導演、企劃|《我們回家吧!2》程紀皓、劉佳昀:無作為也是種作為,現場偶爾出個鬼點子也是創作歷程【金鐘57・創作者特輯】

導演程紀皓:與議題取向的紀錄片不同,拍攝《我們回家吧!》是一個放手的過程!

相較於過去的拍攝經驗,導演程紀皓表示《我們回家吧!》應該可以算是一個放手的過程,因為自己以往也拍攝過非常多的紀錄片,只是在詮釋比較議題取向的內容時,拍攝手法以及排程上就會比較緊繃,但是《我們回家吧!》在拍攝上自己站在導演這個角色時,往往只是給個方向,然後讓團隊的其他人各自發揮,所以整個經歷和過去是非常不同的。
主持人曾寶儀在獲獎時,也開心的傳了訊息恭喜程紀皓,起初程紀皓感到有些困惑,甚至笑著反問:「為什麼要恭喜我?」本來覺得自己好像也沒特別做什麼,沒想到卻得到了曾寶儀這樣的回覆:「因為你全然地讓我做自己!」
也因為這樣一句回覆讓程紀皓恍然大悟,也才回過頭來意識到原來放手、甚至只是很粗略的給個方向也是一種創作的歷程!

企劃劉佳昀:開拍這檔節目,其實是始於主持人曾寶儀的私慾?

研究生也好奇詢問企劃劉佳昀,當初決定要製作這檔網路節目時,是否有因為播放平台和傳統電視節目的差異,而去設計或是裁定一個比較適合在網路上播放的節目內容?
劉佳昀聽後笑著表示,其實當初會決定做這檔節目是為了滿足寶儀姐的私慾,因為那時候疫情也沒有辦法出國玩,所以乾脆就做一個「回家玩」的節目,一開始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這個想法被丟出來後,製作人也開始思考手邊的預算可以讓這個想法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慢慢開始去尋找成員加入這個拍攝團隊,而她也是後來才被找進組裡進行企劃工作的。
本來預期會是一個小製作的節目,一個劇組加主持人大概五、六個人,結果在一來一往討論的過程企劃卻漸漸強化了起來,程紀皓也回憶自己當時收到企劃案時心裡大概就有個底,知道這檔節目絕對不會是個小製作,聞言,也讓劉佳昀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們回家吧!》因為疫情無法出國旅遊而生?卻衍生出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同與熱愛!

也因為疫情讓這個本來只是基於不能出國,而選擇國內旅遊的節目,衍生出想要知道那些離開家鄉發展的藝人回到家鄉,與那些選擇留在老家的台灣人之間會有什麼火花的激盪,還有這些選擇留在家鄉發展的人為什麼會選擇留下?又或對於身邊的人離開家鄉發展有什麼看法?來探討所謂「島內移民」這件事。
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出遊,卻意外衍伸出「回家玩」的點子,並且在拍攝中漸漸產生對台灣這片土地的再認識與熱愛
在進行第一季的拍攝時,因為經費問題,所以在第七集以前的拍攝狀況都是一敲定來賓就會很快的出機拍攝,但是越拍到後來就會發現這個節目其實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加上劇組的大家在拍攝的過程中也都很開心,漸漸就對這個節目產生了責任感,雖然大家都知道經費只夠拍八集,至於能不能拍到第二季甚至不敢多想,只是都默默的在第一季第八集拍攝時有一個共識,就是這一集將會是相當關鍵的一集,在第八集錄製前相較於過去的雛形,整體企劃也更趨近於完整。
劉佳昀也表示,這個節目最大的訴求就是希望綜藝的娛樂性,和台灣的一些人文特色可以進行結合,台灣過去雖然也有非常多優秀的外景節目,但是在她的觀察下也發現,台灣大部分的外景節目在綜藝和人文性上往往都分得很開,她覺得這是件非常可惜的事,因為這兩件事並不是全然對立的存在,其實是可以並存的,當來賓在介紹自己家鄉人文特色的過程,也可以很有趣、很放鬆,甚至有很多真情流動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回家吧!》的最大特色!
  • 本文由【研究生Keith】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 本集邀請到《我們回家吧!2》的導演程紀皓、企劃劉佳昀,分享節目拍攝的創作過程,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OnKKBOX
  • 【創作者說】Podcast,每集會邀請各行的創作者來跟大家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

讓聲音成就想像,以經歷成就品質,『聲歷其境All Around You』,用最專業的團隊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精湛旅程。
📩歡迎聯繫:business@allaroundyou.com.tw
🔎更多Podcast製作內容與最新消息,歡迎追蹤【聲歷其境】的 InstagramFace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40 年前大通膨時期的序幕,正在此刻重演。 「先是政府大撒錢,但聯準會沒有及早開始緊縮貨幣政策,接著又發生石油出口國的戰爭,之後油價暴漲,這三部曲造成全球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知名財經 Youtuber 股乾爹在 Podcast 節目《知識衝浪》中分享,「我們在一個全面通貨膨脹的狀態。」 在全球通膨率
本集節目邀請到博恩來與大家一同分享每一場夜夜秀背後的辛酸血淚,以及那些平時在節目上無法說出口的真心話! 很多時候錯的不是話題本身,而是發言者的立場? 博恩從事現場脫口秀表演多年,當被婊姐問起有什麼東西是在螢光幕前可以說、什麼是不能說的時,大方坦言,其實自己很多時候也分不出來,只能從現場觀眾的反應來看
本集節目邀請到樂團旺福來和大家聊聊《俗女養成記》主題曲的創作故事,以及電視電影背景音樂創作不為人知的這些那些! 出道二十年,培養了即使吵架也能快速和好的默契! 旺福從出道至今也過了近二十年歲月,一上節目流暢的打招呼方式就讓研究生直呼現場聽真的會有一種很興奮的感覺,也深刻體會到專屬於旺福的二十年默契,
「策略合作」(Partnership)是在新創和網路科技公司中,很常見到的一項職務。簡單來說,Partnership 要做的事情是揪團打群架,但具體怎麼做?為什麼 Partnership 這職務,被形容為集領導、溝通、談判、產品開發等技能於一身? 「策略合作夥伴的開發,就像是將我們內部的各種資源包裝
本集節目邀請到知名作家吳淡如,來和聽眾一起聊聊財富自由這件事,以及自己一直以來秉持的人生哲學。 《富有是一種選擇》,每個人對於財富自由的定義都不同? 吳淡如帶著新書《富有是一種選擇》來到節目中,並在開場就直接了當的表示:「要有正確的概念才能真正自由,否則一定是在自毀。」 吳淡如表示每個人對於財富自由
本集節目邀請到《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林昆穎,和聽眾分享他對於藝術的定義,以及三度舉辦白晝之夜的心路歷程! 《白晝之夜》風靡全球的夜間城市藝術節,已在臺延續六年! 臺灣每年秋天便會展開的《白晝之夜》,這個活動其實是 2002 年由巴黎開始蔓延的一個全球性夜間城市藝術節,現在已經有三十幾個城市開始響應這
40 年前大通膨時期的序幕,正在此刻重演。 「先是政府大撒錢,但聯準會沒有及早開始緊縮貨幣政策,接著又發生石油出口國的戰爭,之後油價暴漲,這三部曲造成全球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知名財經 Youtuber 股乾爹在 Podcast 節目《知識衝浪》中分享,「我們在一個全面通貨膨脹的狀態。」 在全球通膨率
本集節目邀請到博恩來與大家一同分享每一場夜夜秀背後的辛酸血淚,以及那些平時在節目上無法說出口的真心話! 很多時候錯的不是話題本身,而是發言者的立場? 博恩從事現場脫口秀表演多年,當被婊姐問起有什麼東西是在螢光幕前可以說、什麼是不能說的時,大方坦言,其實自己很多時候也分不出來,只能從現場觀眾的反應來看
本集節目邀請到樂團旺福來和大家聊聊《俗女養成記》主題曲的創作故事,以及電視電影背景音樂創作不為人知的這些那些! 出道二十年,培養了即使吵架也能快速和好的默契! 旺福從出道至今也過了近二十年歲月,一上節目流暢的打招呼方式就讓研究生直呼現場聽真的會有一種很興奮的感覺,也深刻體會到專屬於旺福的二十年默契,
「策略合作」(Partnership)是在新創和網路科技公司中,很常見到的一項職務。簡單來說,Partnership 要做的事情是揪團打群架,但具體怎麼做?為什麼 Partnership 這職務,被形容為集領導、溝通、談判、產品開發等技能於一身? 「策略合作夥伴的開發,就像是將我們內部的各種資源包裝
本集節目邀請到知名作家吳淡如,來和聽眾一起聊聊財富自由這件事,以及自己一直以來秉持的人生哲學。 《富有是一種選擇》,每個人對於財富自由的定義都不同? 吳淡如帶著新書《富有是一種選擇》來到節目中,並在開場就直接了當的表示:「要有正確的概念才能真正自由,否則一定是在自毀。」 吳淡如表示每個人對於財富自由
本集節目邀請到《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林昆穎,和聽眾分享他對於藝術的定義,以及三度舉辦白晝之夜的心路歷程! 《白晝之夜》風靡全球的夜間城市藝術節,已在臺延續六年! 臺灣每年秋天便會展開的《白晝之夜》,這個活動其實是 2002 年由巴黎開始蔓延的一個全球性夜間城市藝術節,現在已經有三十幾個城市開始響應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都知道,「再就業男團」在這個節目並沒有甚麼人設,他們單純地在鏡頭前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這種不造作的藝人在現今的演藝圈中的確是「賣少見少」,更不用說這幾年被揭發與人設不符的藝人多不勝數。他們這種純真成功打動觀眾的內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Thumbnail
從我孩提時代,賀歲片一直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當年最精彩的電影總會是在農曆新年推出,這和過年買新衣一樣,成為一年最期待的事。賀歲片除了當代的文化氛圍,更是社會民情和價值觀的一個指標。陳詠燊導演的《飯戲攻心2》,以兩餐飯作為主軸,細緻地將我們帶入家庭、愛情與自我認同的深思中。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Thumbnail
根據自己的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刮起一陣實境秀的旋風,用各種方式紀錄藝人們體驗生活的樣子。由於我本人特別喜歡收看紀實類的節目,所以還滿喜歡這樣的轉變的。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個展覽是關於 《給阿媽的一封信》 () 導演:陳慧齡 在成為記錄片導演之前,她是一位中學的美術老師,喜歡帶著學生一起探索藝術的多元形式,在母校高雄女中實習時,有一次讓她的學生們演戲,為了留下紀念,而去總務處借攝影機將演出錄下來,但不小心誤刪了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都知道,「再就業男團」在這個節目並沒有甚麼人設,他們單純地在鏡頭前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這種不造作的藝人在現今的演藝圈中的確是「賣少見少」,更不用說這幾年被揭發與人設不符的藝人多不勝數。他們這種純真成功打動觀眾的內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Thumbnail
從我孩提時代,賀歲片一直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當年最精彩的電影總會是在農曆新年推出,這和過年買新衣一樣,成為一年最期待的事。賀歲片除了當代的文化氛圍,更是社會民情和價值觀的一個指標。陳詠燊導演的《飯戲攻心2》,以兩餐飯作為主軸,細緻地將我們帶入家庭、愛情與自我認同的深思中。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Thumbnail
根據自己的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刮起一陣實境秀的旋風,用各種方式紀錄藝人們體驗生活的樣子。由於我本人特別喜歡收看紀實類的節目,所以還滿喜歡這樣的轉變的。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個展覽是關於 《給阿媽的一封信》 () 導演:陳慧齡 在成為記錄片導演之前,她是一位中學的美術老師,喜歡帶著學生一起探索藝術的多元形式,在母校高雄女中實習時,有一次讓她的學生們演戲,為了留下紀念,而去總務處借攝影機將演出錄下來,但不小心誤刪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