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支出與儲蓄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收入、支出與儲蓄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看看以下兩個等式:

第一式:收入-支出=儲蓄

第二式:收入-儲蓄=支出

您覺得這兩式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呢?

如果以數學的運算觀點來看,只要移項就會完全相等,但是,若是以思維的先後順利來看,兩個式子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式是先考慮支出,剩下的再儲蓄;第二式則是先考慮儲蓄,剩下的再支出。

您是哪一種思維呢?

也許有人的思維是第一式,儲蓄為次要,先支出再說,有剩的再存,如果您的思維是這樣的話,通常抵不過人性,很有可能支出超過生活的需求,最後能儲蓄的錢很可能沒有多少,甚至有可能成為「月光族」,到了月底就花光光,一毛不存,會造成儲蓄為「零」的狀態。

如果您是第二式的思維,儲蓄為主要,支出為次要,先拿出欲儲蓄的錢存起來,剩下的再用來應付生活上的支出,您就會在有限的金額中,量力而為花費,反正最多就是把這些錢花完,但是先存起的錢,就動不到了!這樣就等於「強迫」自己儲蓄了!

所以,看似一樣的式子,其實意義大不同,我會用第二式的模式思考,而您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茉園存股隨筆的沙龍
380會員
103內容數
這是同名粉專-facebook的「茉園生活隨筆」,在方格子的專題,主要介紹與存股的相關訊息,希望給存股的朋友們參考,也希望大家能持續追蹤我的粉專與關注我的方格子專題喔。
2024/11/16
最近跟一群朋友聊天,大夥兒正好聊到投資的事。 其中一位朋友說,他真的是傻人有傻福,入社會工作了兩三年後,大約在民國89年時,已存了大約80萬元,本來想拿去存定存的,但不知哪根筋不對勁,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知道有台積電這間企業,聽人家說未來會很有成長性,配息(或配股?)又不錯,比定存好,他聽到比定存
Thumbnail
2024/11/16
最近跟一群朋友聊天,大夥兒正好聊到投資的事。 其中一位朋友說,他真的是傻人有傻福,入社會工作了兩三年後,大約在民國89年時,已存了大約80萬元,本來想拿去存定存的,但不知哪根筋不對勁,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知道有台積電這間企業,聽人家說未來會很有成長性,配息(或配股?)又不錯,比定存好,他聽到比定存
Thumbnail
2024/11/16
我的父母非常節省,每次給他們孝親費,他們都存下來,很少拿去花掉,但是,我發現一件可以讓他們願意花錢的方法! 我有時在工作場合,會拿到一些禮券,如超商、超市等的禮券,就給我父母,他們就會比較願意拿去花用。 於是,我自己花錢去買禮券,再給他們,然後說這是工作場合得到的禮券,我不常用,也不方便用,就給
2024/11/16
我的父母非常節省,每次給他們孝親費,他們都存下來,很少拿去花掉,但是,我發現一件可以讓他們願意花錢的方法! 我有時在工作場合,會拿到一些禮券,如超商、超市等的禮券,就給我父母,他們就會比較願意拿去花用。 於是,我自己花錢去買禮券,再給他們,然後說這是工作場合得到的禮券,我不常用,也不方便用,就給
2023/10/16
被動與主動有不同嗎? 投資賺1000元跟我們努力工作賺1000元是等值的! 如果您一直想要藉由被動收入多賺1000元,那麼,何不努力一點,讓自己主動收入多賺1000元呢? 哪一種比較簡單?
2023/10/16
被動與主動有不同嗎? 投資賺1000元跟我們努力工作賺1000元是等值的! 如果您一直想要藉由被動收入多賺1000元,那麼,何不努力一點,讓自己主動收入多賺1000元呢? 哪一種比較簡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及選擇 有的人選擇把部分收入存入銀行帳戶 或者是買房子及其他的股票基金投資 另一種類型的人選擇把收入都變成了 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名車 昂貴的精品 而有的人則存入部分收入當夢想基金 旅遊 開店 退休 做其他想完成的事 其實不論怎麼做 沒有ㄧ定對錯 只是凡是要量力而為 不要成為自己與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及選擇 有的人選擇把部分收入存入銀行帳戶 或者是買房子及其他的股票基金投資 另一種類型的人選擇把收入都變成了 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名車 昂貴的精品 而有的人則存入部分收入當夢想基金 旅遊 開店 退休 做其他想完成的事 其實不論怎麼做 沒有ㄧ定對錯 只是凡是要量力而為 不要成為自己與
Thumbnail
工作收入大於支出,是「生活」的基本觀念。 被動收入大於支出,是「退休」的努力目標。 但,你真的有看懂這兩個簡單的公式嗎? 沒錢!並非只有增加「工作收入」一途。
Thumbnail
工作收入大於支出,是「生活」的基本觀念。 被動收入大於支出,是「退休」的努力目標。 但,你真的有看懂這兩個簡單的公式嗎? 沒錢!並非只有增加「工作收入」一途。
Thumbnail
今天花一點時間,坐下來,仔仔細細的紀錄下老婆的薪資動向,陪著她一筆一筆的算出來,錢究竟流到哪了?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妳喜歡的樣子 理財的兩大基礎,是「開源」與「節流」 想要存錢卻一直沒辦法存,最簡單的原因就是…你沒辦法好好的節流! 收入、儲蓄、支出三者的關係 檢視固定支出 開源 筆記重點
Thumbnail
今天花一點時間,坐下來,仔仔細細的紀錄下老婆的薪資動向,陪著她一筆一筆的算出來,錢究竟流到哪了?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妳喜歡的樣子 理財的兩大基礎,是「開源」與「節流」 想要存錢卻一直沒辦法存,最簡單的原因就是…你沒辦法好好的節流! 收入、儲蓄、支出三者的關係 檢視固定支出 開源 筆記重點
Thumbnail
存錢才是理財之本,如果連錢都存不到,你拿什麼投資? 帶你破除迷思觀念,以及實際應用的方法,協助你達到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存錢」。
Thumbnail
存錢才是理財之本,如果連錢都存不到,你拿什麼投資? 帶你破除迷思觀念,以及實際應用的方法,協助你達到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存錢」。
Thumbnail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Thumbnail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是富二代,畢業後就要開始工作,許多人在學生時期就開始打工了。經過後,難一個月的辛苦工作終於拿到薪水之免會想要犒賞自己,或因為慾望想要消費。但是,你是否常常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每個月都存不到錢的月光族? 如果你不想繼續當月光族,那麼你必須要學會理財。你可能會想,錢都不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是富二代,畢業後就要開始工作,許多人在學生時期就開始打工了。經過後,難一個月的辛苦工作終於拿到薪水之免會想要犒賞自己,或因為慾望想要消費。但是,你是否常常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每個月都存不到錢的月光族? 如果你不想繼續當月光族,那麼你必須要學會理財。你可能會想,錢都不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很火的一則訊息:「月收25萬和月收3萬煩惱都一樣。」 在不看居住生活環境、經濟壓力等等狀況下,我是很認同這句話的。一樣要面對生活中各樣的鳥事,一樣會有很多自己的煩惱。在這一點我們都是一樣的,但我也相信大多數人認為還是不一樣!畢竟錢多可以做的事就多,但賺3萬有比較差嗎? 我的想法是.....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很火的一則訊息:「月收25萬和月收3萬煩惱都一樣。」 在不看居住生活環境、經濟壓力等等狀況下,我是很認同這句話的。一樣要面對生活中各樣的鳥事,一樣會有很多自己的煩惱。在這一點我們都是一樣的,但我也相信大多數人認為還是不一樣!畢竟錢多可以做的事就多,但賺3萬有比較差嗎? 我的想法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