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再當月光族?

阿翔-avatar-img
發佈於雜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說儲蓄並不是我所推崇的投資方法,但不論何種投資,都需要有本金,就連你想要好好揮霍一把,出國旅遊,也需要有一定量的金錢才做得到,所以,存錢乃是理財之本,並不是要你把所有的金錢通通存下來(那樣只會被通膨吃掉),而是要你在收入跟支出之間留點餘地,才能做之後的利用。

然而,很多人卻連第一步「存錢」都舉步維艱,其原因不外乎有這兩種:


迷思1:那是因為我的薪水不夠高,我需要的是賺多一點錢,而非理財

這是大家常見的迷思之一,認為現在的財務狀況之所以不好,沒辦法投資,是因為薪水不夠高,但想想,自己的錢有多少花在「不必要」的購物上,如果把這些錢省下來,也是一筆錢對吧?

另一個錯誤的想法是,如果我賺得更多,那我完全可以維持這樣的支出,並有結餘可以進行投資,但事實是,隨著薪水的增多,支出也跟著水漲船高,到最後還是沒有存到錢。

正確的作法是,儘管收入還沒有很高,就要養成正確的理財習慣,而收入增多不過是這個理財習慣的放大版而已。


迷思2:犒賞自己

犒賞自己其實不是個錯誤,畢竟工作這麼辛苦,用點好吃的好玩的慰勞自己,實是人之常情。然而「犒賞自己」這個觀念卻很常被濫用,比方說今天晚餐的份額是150元,但看到180的起司牛肉丼飯覺得好想吃,「啊~沒關係犒賞自己一下好了」,但就是每天的這一點點,讓薪水直接沒有多少剩餘。

正確的作法是明確定義哪一餐,或是哪一次旅遊,就是在犒賞自己,那一段時間就好好享受,其餘的時間內就要照規定,消費不能超過某個分額。

基本上,能夠破除整個兩個迷思,就能讓存錢這件事情變得簡單不少,然而,如果還是擔心自己會作出剁手指的事情的人,這邊提供兩個方法,讓你更大機率能夠把錢存下來。


方法1:三思而後行

除了破除迷思觀念,還有一個方法能讓你避免衝動消費,進而成功存錢。

三思而後行絕對是個避免衝動消費的好方法,然而,許多人卻常常誤解成「有想過」就可以買了,事實上,多花個2秒鐘思考,或許能降低衝動消費的機率,但效果大概跟芝麻一樣小XD

正確的作法是在有購買的欲望之後,先擱著一個禮拜,就像運動完吹吹涼風,讓時間把衝動漸漸淡去,用理智思考這一樁消費是否需要,同樣的金錢可以拿去作其他的什麼事情,也就是機會成本,種種思考過後,做出的決定也會較為明智。


結論

介紹了迷思與方法,希望你真的能在未來財務規劃上,把錢留下來,畢竟有錢人是因為他「有」錢,而不是因為他賺很多錢。




Instagram看我讀書日常:chairman-writ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翔的沙龍
5會員
16內容數
包括讀書心得、生活感悟 是我分享知識的地方
阿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6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於某件不確定的事情過份的擔心,心中充滿了焦慮的情緒,而且在這種狀況下最討厭的是,每當你想要開始做打算時,卻發現這個問題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因此又回到了焦慮的情緒… 但是這其實是可以克服的,我會告訴你我克服的方法,讓你之後即使面對問題,也可以很有確定感的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 第
2023/01/26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於某件不確定的事情過份的擔心,心中充滿了焦慮的情緒,而且在這種狀況下最討厭的是,每當你想要開始做打算時,卻發現這個問題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因此又回到了焦慮的情緒… 但是這其實是可以克服的,我會告訴你我克服的方法,讓你之後即使面對問題,也可以很有確定感的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 第
2023/01/25
如果你也曾看過《秘密》這本書,或是曾在某個地方學到吸引力法則,但卻沒有用,那或許你犯了我曾經犯過的錯… 在一位老師告訴我吸引力法則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是,我的生活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現在回頭看,我發現我自己做錯了幾件事: 第一,我把吸引力法則當作是萬靈藥,因此有了「就算再怎麼爛,我都
Thumbnail
2023/01/25
如果你也曾看過《秘密》這本書,或是曾在某個地方學到吸引力法則,但卻沒有用,那或許你犯了我曾經犯過的錯… 在一位老師告訴我吸引力法則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是,我的生活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現在回頭看,我發現我自己做錯了幾件事: 第一,我把吸引力法則當作是萬靈藥,因此有了「就算再怎麼爛,我都
Thumbnail
2022/05/11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2022/05/11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爽的人,但又礙於不想把場面弄僵,只能在心底對著他怒吼: 「遇到事情就是要解決啊!」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那要你坐這個位子幹嘛?」 或許吼一吼真的能發洩心情吧!但這會讓你的生活過的更不好,你知道這件事嗎?而要解釋原因,得從「身分認同」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時至2024年,21世紀也即將步入四分之一。回顧過往的20餘年,有哪些新事物出現,又有哪些舊事物消失?這段時間的社會變遷,是否已迅速到難以適應?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是否還為真?又或早已隨著變遷流動?當一切認知都被顛覆了,那存在還是否有意義?本文將從《浴室水的流動》展覽出發,探討其主題以及十三件作品如何回
Thumbnail
時至2024年,21世紀也即將步入四分之一。回顧過往的20餘年,有哪些新事物出現,又有哪些舊事物消失?這段時間的社會變遷,是否已迅速到難以適應?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是否還為真?又或早已隨著變遷流動?當一切認知都被顛覆了,那存在還是否有意義?本文將從《浴室水的流動》展覽出發,探討其主題以及十三件作品如何回
Thumbnail
有聽過衝動消費吧?你是不是曾經一回過神,發現自己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後悔得想捶胸頓足? 這些超級業務高手是怎麼把錢從你的口袋裡輕易掏走的呢? 他們使用的技巧叫「催眠式銷售」。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家商店,剛踏進門口,銷售員就開始展現他們精心設計的話術和肢體語言。
Thumbnail
有聽過衝動消費吧?你是不是曾經一回過神,發現自己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後悔得想捶胸頓足? 這些超級業務高手是怎麼把錢從你的口袋裡輕易掏走的呢? 他們使用的技巧叫「催眠式銷售」。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家商店,剛踏進門口,銷售員就開始展現他們精心設計的話術和肢體語言。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主動降低收入是一個簡單且粗暴的存錢方法。透過強制儲蓄的方式,讓每個月可花費的金額減少,而非違反慾望。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幫助人清楚瞭解想要、需要和一定要的落差,鼓勵人們存下更多的錢。
Thumbnail
主動降低收入是一個簡單且粗暴的存錢方法。透過強制儲蓄的方式,讓每個月可花費的金額減少,而非違反慾望。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幫助人清楚瞭解想要、需要和一定要的落差,鼓勵人們存下更多的錢。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金錢財富 其實提到錢相關,不得不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正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我這裡所提及的「理財觀念」不是指投資,而是管理錢財。 在我學習歷程中,似乎沒有印象有人教過我如何理財,只知道收到錢要存起來,只有一個儲蓄的觀念,沒有其他,但其實理財應該從紀錄開始。 你不理「財」,「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金錢財富 其實提到錢相關,不得不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正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我這裡所提及的「理財觀念」不是指投資,而是管理錢財。 在我學習歷程中,似乎沒有印象有人教過我如何理財,只知道收到錢要存起來,只有一個儲蓄的觀念,沒有其他,但其實理財應該從紀錄開始。 你不理「財」,「
Thumbnail
知名音樂人包小柏在女兒過世後,透過AI讓女兒「復聲」,能夠和他們夫妻倆進行對話。這樣的科技進展究竟會帶來什麼衝擊與影響? 五月初《Philosophy & Technology》終於出現第一篇討論這個議題的正式論文,由倫敦劍橋大學萊弗哈姆智能未來中心的研究人員所發表。
Thumbnail
知名音樂人包小柏在女兒過世後,透過AI讓女兒「復聲」,能夠和他們夫妻倆進行對話。這樣的科技進展究竟會帶來什麼衝擊與影響? 五月初《Philosophy & Technology》終於出現第一篇討論這個議題的正式論文,由倫敦劍橋大學萊弗哈姆智能未來中心的研究人員所發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