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為了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明天想再去四坑」,大哥S看到我出現時,坐在椅子上跟我悠悠的說了這句,從沒想過這句話可能激起我的強烈嫉妒。
「但明天可能天氣還是不好誒」,我想著這陣子不穩定的天氣,發自內心的擔憂。
「沒事啦」,他說。
沒事啦,我也知道的。這裡的每條舊路、還有每條他新闢的路,對大哥而言,都只像是他家後院一般輕鬆好走。記得有次他跟我分享遇到「山神」保護他免於受傷的故事,就算再怎麼離奇,只要是他說的,我全都信了。
真的好想去四坑啊。要不是明日得工作,我也不想管是否下雨,大哥要去,我就會跟。想到上次他與其他夥伴踏查拍回來的照片,那些儀構殘破但仍挺立著,纏繞著的榕樹枝枒向天空放射狀生長,壯觀程度堪比吳哥窟。怎麼可能這樣美麗的遺構還保留那麼多在礦山之中?
我們聊起四坑周邊的現況,諸如有多少完整的石砌駁坎、斜坡索道的位置位在何處、殘存的地基與牆垣曾經的可能功用......大哥擁有披荊斬棘的勇氣,但還不懂如何有系統的紀錄這些礦業遺構的空間分布。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問、盡量聽,等著哪天我再與他上去時,好好記錄一回。大哥跟我講話總台語混合少量國語,我這都市青年得努力地聽才能懂他要說的故事。
「四坑那邊工作的,大多是新山和九份那邊來的人。」
「九份人?我以為就是金瓜石這邊的人為主?」
「四坑很高,怎麼可能是這邊的人為主」,大哥的語氣好像覺得,這如此簡單明瞭的事,怎麼我會不懂?
「水湳洞的人大多去選煉廠工作;金瓜石這邊的人大多是在五坑、六坑工作;更上面的四坑就是新山到九份那帶的人主要工作的地方......」四坑位置較高,住下面一點的人若每天上上下下爬也是辛苦,工作當然選離家近一點且方便一點的。
想想很有道理......應該說太有道理了,簡直是真理!尤其以前交通比現在更不方便,哪裡有工作哪裡離家近,當然就去哪工作。今日的新山、九份地區,曾有一些平緩的路可輕鬆直達四坑一帶,儘管舊路被雜草掩蓋了,仔細找還是能發現山中有許許多多相對平坦的面,那些地方都曾有住家。
「現在瓜山、銅山這帶以前住的人比較少,大多都集中在靠近勸濟堂那側,一直到四坑發現富金包後,這裡才越來越多人居住。」這道理,與第一長仁礦床發現銅礦後開盞了水湳洞的選煉廠與聚落,根本一模一樣。
因為礦而影響聚落分布,這概念在現代具有學術探討的意義,但說穿了,在當時這不過是人為了生活必然的結果:哪裡有礦挖、哪裡就有工作;有工作就能養家糊口,家當然住在附近。
想來也是有趣,我們現在所見有歷史、有故事的建物,也不過就是前人日常生活的痕跡罷了。
本山露天礦場。(camera: nikomat / film: fujic200)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九份、金瓜石與水湳洞這座黃金山城,在礦業結束後的現在,仍在醞釀著新的故事、新的內涵,而我們必須身在其中,由內向外探索,屬於這座山城嶄新的「礦式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以了啦,你可以找個對象進來了。」 大哥S看著我的新家佈置,這樣說著。我雖笑而沒回,但我確實從大哥的話語中深切了解到礦山現在的狀況:年輕人太少。
「都在說文化、文化,那我們這些人重不重要?」大哥C這樣問我。 我點點頭,大哥就笑了。 他說,現在文化都在講以前的點點滴滴,但那些也都是人創造的,說什麼世界級的也都是人在講的,但住在(礦山)當地的人們又是怎麼被看待的?
「以前這條街上都是木造兩層樓的房子,一樓是店家,二樓則是住家。」大哥S慵懶地坐在我家椅子上,聊起了他印象中小時候,祈堂老街的樣子。「不過後來幾次颱風把房子吹壞了,後來的房子才陸續改成磚牆屋、房屋形式也開始沒有規範......」
「可以了啦,你可以找個對象進來了。」 大哥S看著我的新家佈置,這樣說著。我雖笑而沒回,但我確實從大哥的話語中深切了解到礦山現在的狀況:年輕人太少。
「都在說文化、文化,那我們這些人重不重要?」大哥C這樣問我。 我點點頭,大哥就笑了。 他說,現在文化都在講以前的點點滴滴,但那些也都是人創造的,說什麼世界級的也都是人在講的,但住在(礦山)當地的人們又是怎麼被看待的?
「以前這條街上都是木造兩層樓的房子,一樓是店家,二樓則是住家。」大哥S慵懶地坐在我家椅子上,聊起了他印象中小時候,祈堂老街的樣子。「不過後來幾次颱風把房子吹壞了,後來的房子才陸續改成磚牆屋、房屋形式也開始沒有規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相同的夢境,反覆縈繞在每個夜晚: 我走進偏僻的山中聚落,映入眼簾是幢兩層樓的破房。 它穿著台式鐵皮木作的外衣,有棵老樹穿過它的層板,枝幹毫無章法的生長。 穿越中庭,鏽蝕的鐵門擋住了後山的路。 門扉敞開,發出的尖銳聲令人不寒而慄。 門後是碎石泥濘的山路,漆黑一片看不見道路的終點。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4/14 好山好水好大自然之小粗坑半日遊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由北壽山石頭公登山口爬上,經元亨寺後面山路,往小吳哥窟,西翠嶺亭,尋夢園
Thumbnail
多年對於瑞芳九份的記憶,只停留在「金礦、老街、滿滿的觀光客、都市就買的到的伴手禮、公車很擠、山上景緻很美...」可是我想要打破這個粗淺的印象,因為九份不應該是這個記憶,曾經的黃金山城、曾經的繁榮與沒落,荒煙漫草的山坡曾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盤據山頭的廢煙道、滿山遍野的芒草...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相同的夢境,反覆縈繞在每個夜晚: 我走進偏僻的山中聚落,映入眼簾是幢兩層樓的破房。 它穿著台式鐵皮木作的外衣,有棵老樹穿過它的層板,枝幹毫無章法的生長。 穿越中庭,鏽蝕的鐵門擋住了後山的路。 門扉敞開,發出的尖銳聲令人不寒而慄。 門後是碎石泥濘的山路,漆黑一片看不見道路的終點。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4/14 好山好水好大自然之小粗坑半日遊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由北壽山石頭公登山口爬上,經元亨寺後面山路,往小吳哥窟,西翠嶺亭,尋夢園
Thumbnail
多年對於瑞芳九份的記憶,只停留在「金礦、老街、滿滿的觀光客、都市就買的到的伴手禮、公車很擠、山上景緻很美...」可是我想要打破這個粗淺的印象,因為九份不應該是這個記憶,曾經的黃金山城、曾經的繁榮與沒落,荒煙漫草的山坡曾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盤據山頭的廢煙道、滿山遍野的芒草...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