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生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又到了10/10國慶日,身為市井小民的我,心中想的是有三天的連假,讓忙錄的工作有短暫喘息的時間,壓根不會去想到國慶日跟我有什麼關係。突然想起寫作課老師的話,任何小事只要用心去發覺都是寫作的題材,於是自己google了一下,了解一下雙十國慶的由來。
維基百科:10/10是中華民國國慶日,亦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兩個月內中國各地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1912年1月1日成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之一。(1912年1月1日孫文南京就任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講到國父孫中山先生(立正),自己回想起高中時期的三民主義,記得國父在民生主義有提出食、衣、住、行、育、樂是人民的六大需要。不管食、衣、住、行、育、樂是不是國父第一個提出,至少這六個字一用就是一百多年,對國父的景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再次立正)。
幻想著如果國父還活在這個世界上,食、衣、住、行、育、樂是人民的六大需求這個主張會不會有所改變?
因為我自己覺得以我的生命過程來說,我認為應該要多加一個才對,而那一個字應該是「業」= 工作,所以食、衣、住、行、育、樂、業是我生活的七大基本需求,我對這七大需求的主張如下:
食:飲食-我認為:豐衣足食。
衣:穿衣-我認為:豐衣足食。
住:起居-我認為:安居樂業。
行:出行-我認為:行動自如。
育:教育-我認為:身心健康。
樂:娛樂-我認為:身心健康。
業:工作-我認為:安居樂業。
為什麼會把「業」納入第七個需求,而不是什麼性、愛、色、賭、酒…之類的,因為以我的邏輯觀念,那些都包含在「樂」裡面了,哇哈哈…。
據說工作佔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而睡眠又佔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你醒著的時間有一半都在工作!這麼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
但「業」我定義是工作,回想自己有記憶以來,小時候會幫忙著媽媽做做手工(媽媽給個10元,就開心的要命),大學時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個幾千元就去吃喝玩樂),到出了社會,投入了職場,工作至少佔了我一天1/3的時間了,甚至有時候因為工作所產生是是非非,紛紛擾擾,搞的心情不愉快。
現在,我每天除了食、衣、住、行、育、樂之外,那就是工作,而工作就是「業」,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也跟我一樣,有些人甚至更早投入職場,接觸工作,所以,我主張食、衣、住、行、育、樂、業為「新民生七大需求」。
這七大需求如果可以達到「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行動自如」、「身心健康」,那我的生命品質可謂夫復何求。
註:感覺好像可以用這個口號來選個里長或議員,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陳K的品管課」不是一個部門,是一門自己的人生功課,是記錄探索個人、工作、家庭、朋友跟生命品質的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的每一個錯誤,都來自於自己的不知所「錯」
伴隨的年紀增長,許多成果展巳無法獲得任何人的掌聲,而且想要的也不是別人的掌聲,觀眾席上也只剩下自己,希望未來看到自己的人生成果展時,能用力且真心的為自己掌聲。
只要我們內心出發點是良善的,且不是要去挖別人瘡疤,並且願意一同解決問題,這世界應該會更美好,若沒有,至少我們心中是踏實的。
聖誕節或行憲紀念日都好,它想要傳遞著是一個新形態開始的意識。我也向自己宣示,我的品質政策為:「成就他人,豐富自己,感受生命,品味人生」
「品質是一種習慣,因為當一群人擁有相同的習慣,這個習慣就會形成文化,而形成文化時,就會變成永續的傳承。」
人生的每一個錯誤,都來自於自己的不知所「錯」
伴隨的年紀增長,許多成果展巳無法獲得任何人的掌聲,而且想要的也不是別人的掌聲,觀眾席上也只剩下自己,希望未來看到自己的人生成果展時,能用力且真心的為自己掌聲。
只要我們內心出發點是良善的,且不是要去挖別人瘡疤,並且願意一同解決問題,這世界應該會更美好,若沒有,至少我們心中是踏實的。
聖誕節或行憲紀念日都好,它想要傳遞著是一個新形態開始的意識。我也向自己宣示,我的品質政策為:「成就他人,豐富自己,感受生命,品味人生」
「品質是一種習慣,因為當一群人擁有相同的習慣,這個習慣就會形成文化,而形成文化時,就會變成永續的傳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此乃三年前的話) 今天是  中華民國110年國慶,除了肅立緬懷之外,敬問: (一)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創立自由、平等、博愛等等這些普世人道的價值觀,共產黨行嗎?民進黨行嗎? (二)孫中山先生為了中華民國能和平一統,免生內戰,而甘願讓位;試問誰能有如此的偉願呀? 2024-10-11補
Thumbnail
【中華民國國慶日】 今天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亦稱雙十節、雙十國慶、辛亥革命紀念日等,日期訂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
Thumbnail
孫中山先生強調人民應該擁有選舉、罷免、創制和複決(直接民權)等權力,並隨時可以罷免政府,回收國家的大權。他認為民主制度下的關鍵在於人民能否控制政府,提出直接民權的重要性。此外,有關民國笑話也是文章的一部分。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Thumbnail
本文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從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德國膠州實驗和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出發,說明瞭平均地權對三民主義的意義。
梅內三蕾,梅外五瓣,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凌冬耐寒,堅貞剛潔,國人效法,元貞利享。 中華民國,中山國父,四海革命,清之末年。 百年老店,三蕾五瓣,依舊存在,梅花風采。 梅花的花蕾有三個,花瓣有五個,象徵著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指導思想,五權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憲法結構。
Thumbnail
今天是勞動節~一個全球勞工階級共享的節日,一起理解一下社會對勞動者權益的關注和演進。從19世紀工業革命初期勞動運動,到今日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勞動權歷史可劃分為五大發展階段:初期階段,法制化階段,擴展階段,全球化階段,及新時代挑戰階段。這些階段展示了從基本權利鬥爭到全球勞動標準的進步。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Thumbnail
你被砍的國定假日不是12月25日而已 是以下7天國定假日 原本馬總統時期周休二日還有放這7天國定假日 元旦翌日(1月2日)、 青年節(3月29日)、 教師節(9月28日)、 光復節(10月25日)、 蔣公誕辰(10月31日)、 國父誕辰(11月12日) 以及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此乃三年前的話) 今天是  中華民國110年國慶,除了肅立緬懷之外,敬問: (一)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創立自由、平等、博愛等等這些普世人道的價值觀,共產黨行嗎?民進黨行嗎? (二)孫中山先生為了中華民國能和平一統,免生內戰,而甘願讓位;試問誰能有如此的偉願呀? 2024-10-11補
Thumbnail
【中華民國國慶日】 今天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亦稱雙十節、雙十國慶、辛亥革命紀念日等,日期訂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
Thumbnail
孫中山先生強調人民應該擁有選舉、罷免、創制和複決(直接民權)等權力,並隨時可以罷免政府,回收國家的大權。他認為民主制度下的關鍵在於人民能否控制政府,提出直接民權的重要性。此外,有關民國笑話也是文章的一部分。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Thumbnail
本文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從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德國膠州實驗和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出發,說明瞭平均地權對三民主義的意義。
梅內三蕾,梅外五瓣,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凌冬耐寒,堅貞剛潔,國人效法,元貞利享。 中華民國,中山國父,四海革命,清之末年。 百年老店,三蕾五瓣,依舊存在,梅花風采。 梅花的花蕾有三個,花瓣有五個,象徵著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指導思想,五權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憲法結構。
Thumbnail
今天是勞動節~一個全球勞工階級共享的節日,一起理解一下社會對勞動者權益的關注和演進。從19世紀工業革命初期勞動運動,到今日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勞動權歷史可劃分為五大發展階段:初期階段,法制化階段,擴展階段,全球化階段,及新時代挑戰階段。這些階段展示了從基本權利鬥爭到全球勞動標準的進步。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Thumbnail
你被砍的國定假日不是12月25日而已 是以下7天國定假日 原本馬總統時期周休二日還有放這7天國定假日 元旦翌日(1月2日)、 青年節(3月29日)、 教師節(9月28日)、 光復節(10月25日)、 蔣公誕辰(10月31日)、 國父誕辰(11月12日) 以及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