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喫茶】2022/11/21 | 如果你想嘗試自由,又怕受傷害,非常建議試試看這張專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把作品刻意定位在某個風格流派,
就會出現這樣「誤殺」的結果,
把好的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

說到自由,那是許多人所嚮往的詞彙,也是一種境界。

例如財富自由,表示你不用再為了金錢而做些不由衷的事情來扭曲自己;

再如言論自由,表示你可以大膽地在法律約束之下說出任何可能顛覆常理的觀點。

但只要跨過自由的門檻,另一方面,也象徵踏入未知、充滿挑戰的不安。

一旦財富自由,就算不用為了金錢而工作,但你的資產變動將隨著世界總體經濟而大幅變動。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其實潛意識都會擔心年紀越大、資產卻逐漸縮水的可能性。會不會不小心活得比想像的久,錢不夠用了?

又像言論自由,雖然可以在不侵犯他人名譽等法律前提下大膽表現自己的觀點,但會受到怎樣的攻擊與挑釁,而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心情激烈波動,是否有足夠的抗壓性來應付,也是無法事前得知的。

如果在藝術形式上追求自由,又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今天,我們來聽聽這張經典專輯:「Jimmy Giuffre 3, 1961」。

raw-image

別擔心,雖然是自由的爵士風格,但卻異常寧靜,甚至可以拿來入眠。

爵士單簧管演奏家Jimmy Giuffre受到德布西「豎琴、長笛與中提琴奏鳴曲」的啟發,也決定要來組個沒有鼓組的小型三重奏,來探索音色與音響的更多可能性。

原先他找來的另外兩位搭檔是吉他與低音提琴,期間還換過不同編制與搭檔,到了1961年,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決定版編制終於出現了:

鋼琴:Paul Bley
低音提琴:Steve Swallow

先說明一下,這裡所說的「津津樂道」是等到了歐洲ECM唱片於1992年重新混音、再版後,才有的評價。這個1961年的經典團體,雖然現在看來令人敬畏,但當時不被看好,甚至平均每首曲子只賺35美分,就拆夥了。

要說這是「自由」的代價,也不太公平。Jimmy Giuffre所領導的三重奏:「Jimmy Giuffre 3」,音色建立於「酷派」之上,那是兩年前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才剛獲得巨大成功、西岸酷派成為顯學的潮流當中,照理來說應該容易被接受才對。況且形式清楚,還沒有後來自由爵士「群魔亂舞」的跡象。

不過仔細想想,Jimmy Giuffre 3的風格,就是在寧靜中保有爵士聲響的最大張力,柔中有剛,不像是西岸酷派那樣帥帥地吹、聽眾爽爽地聽。Jimmy Giuffre 3的音色就像是一池潭水,表面上看起來寧靜,實際上暗流、奇石密布,你隨時會在Jimmy Giuffre像是天鵝般的音色之下,雙腳被Steve Swallow的強硬低音提琴撥弦所絆到,再讓Paul Bley的鋼琴把你帶到暗潮比較緩和的地方。

但如果把它歸類在完全的「自由爵士」,與Ornette Coleman(註1)、John Coltrane、Pharoah Sanders(註2)等人的超激進自由爵士作品比起來,可能因為太過溫和、形式太過保守而遭到批評。

那麼這張專輯是否就失去了它該有的定位呢?我認為,把作品刻意定位在某個風格流派,就會出現這樣「誤殺」的結果,把好的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我們應該慶幸,ECM的製作人Manfred Eicher果真是當代音樂的大伯樂,其慧眼能辨識出這組被埋沒的團體,並且在31年後重新為他們的兩張專輯:Fusion以及Thesis混音後,再以雙CD的方式重新出版。

封面照,Jimmy Giuffre手持著單簧管,與焦距外的Paul Bley、Steve Swallow產生出一種既疏離、又緊密的氛圍。雖然三人很快拆夥,但三人仍然在自由前衛的道路上不斷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二十多年後再度相聚一堂,用更成熟的面貌來展現音樂。

總而言之,「Jimmy Giuffre 3, 1961」是一張早期自由爵士自我探索的歷程。如果你想嘗試自由,又怕受傷害,非常建議試試看這張專輯。

最後,Jimmy Giuffre有句話說得好:

只有敏銳度、態度、品味與能力的正確組合,
才能真正實現音樂融合。

這句話,也是最適合每位追求自由者的格言。

註1:Ornette Coleman(歐涅.科曼),針對爵士樂的未來樣貌提出疑問,並開始了一連串的自由爵士探索。最具代表性的專輯為「Tomorro Is The Question」、「Something Else!!!!」、「The Shape Of Jazz To Come」。

註2:Pharoah Sanders(法老王.山德斯),被認為是承襲了John Coltrane晚期自由爵士風格的傳人,融合更多民族風格元素,音樂也更加像是「群魔亂舞」。代表專輯為「Thembi」、「Karma」、「Black Unit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自由毋寧死XD不過真正的自由,感覺比較像是莊子那種遙遊自在,不受外界的束縛,我比較想要財富自由,這樣可以買好多喜歡的書和音樂
嵐音社-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23
我也是!財富自由,就可以更輕鬆地追求興趣。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9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4/03/07
她雖然能要求咖啡店老闆換音樂,卻無法決定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是否仍會出現巴哈,或是其他勾起她痛苦回憶的古典樂曲。每次樂音一出現,她就陷入憎恨與狂躁的循環,無法自拔。
Thumbnail
2024/03/07
她雖然能要求咖啡店老闆換音樂,卻無法決定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是否仍會出現巴哈,或是其他勾起她痛苦回憶的古典樂曲。每次樂音一出現,她就陷入憎恨與狂躁的循環,無法自拔。
Thumbnail
2024/02/22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2024/02/22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2024/02/15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2024/02/15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封面告訴著我們: 「爵士樂就是這麼輕鬆、這麼簡單」 「開心就對了」!
Thumbnail
封面告訴著我們: 「爵士樂就是這麼輕鬆、這麼簡單」 「開心就對了」!
Thumbnail
每每把旋律從低音往高音吹上去, 還帶點粗嗓子的摩擦感, 讓聽的人喉頭也不自覺地繃緊起來, 那真是聆聽獨奏的最大享受!
Thumbnail
每每把旋律從低音往高音吹上去, 還帶點粗嗓子的摩擦感, 讓聽的人喉頭也不自覺地繃緊起來, 那真是聆聽獨奏的最大享受!
Thumbnail
把作品刻意定位在某個風格流派, 就會出現這樣「誤殺」的結果, 把好的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
Thumbnail
把作品刻意定位在某個風格流派, 就會出現這樣「誤殺」的結果, 把好的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
Thumbnail
奇數,是不規則的。在過慣多年的規則、盡量開發旋律與和聲的可能性後,當代爵士音樂家終於將頭腦動到了節奏上,開啟了不規則節奏與曲式的大航海時代...
Thumbnail
奇數,是不規則的。在過慣多年的規則、盡量開發旋律與和聲的可能性後,當代爵士音樂家終於將頭腦動到了節奏上,開啟了不規則節奏與曲式的大航海時代...
Thumbnail
...游離進出Jan Garbarek的saxophone幾乎讓我們以為他才是主角,隱晦持續的小提琴主奏Paul Giger以一種民樂式的爵士提琴和諧手段,持續給了我們在這個假期裡出世的和諧時光。 像進出了這個地表最高峰的漫遊似的神奇感,如果我們好好地聽完這張的話。
Thumbnail
...游離進出Jan Garbarek的saxophone幾乎讓我們以為他才是主角,隱晦持續的小提琴主奏Paul Giger以一種民樂式的爵士提琴和諧手段,持續給了我們在這個假期裡出世的和諧時光。 像進出了這個地表最高峰的漫遊似的神奇感,如果我們好好地聽完這張的話。
Thumbnail
自由即興總是讓聽慣傳統的樂迷聞之色變。然而,對於偏愛前衛的聽眾而言,這混亂中的秩序又是如此迷人。紐約下城區的紛亂一向與上城區的整齊互成對比,相較上城區由Wynton Marsalis領導下成形的「原音重現」,下城區明顯的適合成為自由即興的溫床...
Thumbnail
自由即興總是讓聽慣傳統的樂迷聞之色變。然而,對於偏愛前衛的聽眾而言,這混亂中的秩序又是如此迷人。紐約下城區的紛亂一向與上城區的整齊互成對比,相較上城區由Wynton Marsalis領導下成形的「原音重現」,下城區明顯的適合成為自由即興的溫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