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次參加獨角獸計畫,已經是三年以前,地點是在台中的菩薩寺。菩薩寺不在台中市區,所以特別僻靜。全寺是用清水模的建築,輔以植物綠牆點綴,即使不是修行的人,到了這個空間也能感到壓力釋放的清靜。
雖說是以閱讀為主體的同好會活動,但因此認識到一個新的環境,也是我在過程中珍貴的收穫。這次的活動場地,郭怡美書店,對我而言也是這樣的存在。
郭怡美書店
郭怡美書店資訊
營業時間:試營運期間每日14:00-22:00
地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29號
郭怡美書店是大稻埕老宅翻新計畫之一,據說是創始人郭怡興先生的故居,抱著想要「在生命最後的十年開 100 家書店」的願景,選擇在這個地點落地。
老宅的一樓,以中庭切分前後:前店後家,是店面展示區與休閒咖啡輕食的空間。二樓以上又規劃了幾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圖書館、沙龍以及藝術展演空間,超過兩萬本的藏書量,座落在每個空間,讓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氛圍。整個書店的體驗非常豐富,如同對於郭怡美書店「豐美」的期待相同。
正如陽光溫柔的打在書架上,很適合在這個空間安靜的待一整個下午。
交換信件的儀式感
講回來獨角獸計畫,這次除了書店的營運前壓力測試(笑)外,還讓大家各自準備一封信來交換。
很久沒有提筆寫信,特地去買了可愛的信封與信紙,在思考要寫給陌生人什麼內容時,也是難得的脫離手機電腦產品的專注時光。越長大就越喜歡在日復一日的重複性生活中,建立難得的儀式感,可以透過這樣的參與,讓這一天與眾不同。
有書友說,不起寫給陌生人,更像是寫給自己。就像是樹洞一樣,交付了一點自己的生命經驗,再從別人的「自己」中,找到了彼此的共鳴。
以前在交換禮物時總是以真心換絕情,但在預設大家都是帶著良善的心來參與的心態,反而讓我收穫更多,我想這也是
《人慈》所提到的概念:先選擇相信的力量。
起於人的連結
惠貞老師真的是我心中女性的 role model !優雅而得體,但又親和有趣,好幾個她補充的生活小故事,都讓這個人變得更加生活且立體,就像是平常排隊在醫院看診時,會一起坐在旁邊候診的普通女性。
但講起推薦、或是最近在讀的書,又能從眼神中感受到閃閃發亮,這些光芒也在其它參與的書友們身上看到。每個人都從書中的內容,一點一點的實踐或改變生活的方式,例如:開始改成走路上班,在走路過程中發現平常騎車難以駐足發現的精彩;從原本完全不看書,到現在涉獵各種領域的書與各種獨立書店。用書這個主題,把彼此的生活給串連起來,單純的分享跟述說因為書所感受到的美好。
從惠貞老師跟書店老闆的分享中,感受到出版界或閱讀習慣的式微,最印象深刻的是一間書店的老闆說:「真的有人走到店裡,問:『你們這裡擺了好多書,請問你們賣的是什麼?』很驚訝吧?」。這讓我想起上次去小小書房的經驗,在店內陳設看板還會特別說明是書店,主要賣書不是輕食。
的確,當大家對書店的想像,停留在誠品、蔦屋等連鎖書店這類複合式空間,純粹的書店就變得更難以生存與競爭。
但也同樣看到有不同群人,用各種努力在試圖擴展與維繫書本與大眾之間的關係,例如這次的活動,和喜歡愛好書本的社群合作,讓大家有個舒適度的空間可以一起交流,或是各做各的喜歡的事,在舒服的姿勢下交流。
自己的反思
在活動尾聲,惠貞老師說「歡迎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跟支持閱讀的美好」,這句話引起我的反思。
因為工作上太習慣明確而精準的行動呼籲,反而喪失了「分享」的想像空間,不是只有訂閱、按讚加入小鈴鐺等社交訊號才算是分享與支持,其實行動也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今天的書店試營運參訪是其中一種,還有人組了讀書會、有人交換書籍、有人只在獨立書店購書,因為這樣的多元性,才多了更多碰撞與接觸不同類型的人的可能。
閱讀不止擴展了我看世界的想像空間,也會擴展我對行動的想像空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