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讀書心得|先選擇相信人性本善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意思是當我們看透了生活中的醜陋、人性的自私與不堪,仍然對生活抱持希望。但有沒有可能,這個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真相」,只是一種大眾假想,其實並不是事實呢?

《人慈》的作者是一位歷史學家,帶我們從文明發生以前的歷史,到過去各種重大事件與變革,重新檢視「我們以為的」人性與「他所發現的人性」之間的差異。

從文明以前的歷史,來看人類的演化

假設地球演化至今濃縮在 24 小時的一天的單位之中,那從人類的出現,一直到近代文明、科技的發生,都是在午夜 11 點之後的事,人類的文明放在整個地球的生命史中,其實是發生得非常近期且短暫的。

那麼人類這個獨特的生命物種,是怎麼勝過其他原始人,而能夠生存至今的呢?比起課本教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作者從各種歷史證據中,推舉出了另一個觀點:友善者生存,是因為人類發展出共同合作的能力,才使得我們能夠應付嚴苛的生存條件。

假設有兩個部落,分別住著天才族與模仿族:天才族雖然聰明,可以發明不同技術,但不善於交際;模仿族雖然沒有那麼有天賦,但交際能力更高。以技術的傳播來說,雖然可能有半數人的天才族會自己想到該技術,但模仿族可以透過交流與學習,讓幾乎所有族人都習得同樣的技術與系統。

人類不是面無表情的生物,洩漏情緒,是出於本能地和周圍其他人產生關係。這是我們的超能力,因為善於交際不只相處起來更愉快,也比較聰明。-《人慈》

距離與權力,使好人變壞人

既然如此,該如何解釋歷史中的戰爭憾事呢?作者舉出當時造成傷亡的武器數據,發現造成最多傷亡的,往往不是刀劍等近距離武器,而是槍砲等長距離的攻擊。因為在面對面時,見到對方的表情會產生同理,連帶讓人無法下手。相反的,下達殺戮命令的軍官,正是因為無法看到敵對士兵的表情,才能如此冷酷的下達指令。

關於權力,作者分享一個有趣的實驗:開著名貴品牌的車子的人,與開著破爛汽車的人比起來,行車態度表現更差,更不願意停車禮讓行人。穿戴使用名牌,讓人有產生與掌權者相同的傾向,會擾亂同理心運作過程中的鏡眏(mirroring)作用。有權勢者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沒有那麼「有連結」,也就更容易反映出憤世嫉俗、對他人的負面眼光。

因此管理者覺得其他人都是笨蛋,需要被監督,也因為這樣的作為,被如此對待的人們,更容易自我懷疑,用同樣的心態看待自己。這也接著導致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對他人的安慰劑的作用

畢馬龍是神話故事裡的雕刻家,因為過於迷戀自己的作品,諸神決定讓他的雕像活過來。用來形容我們全心投入的信念,可以在世界上發生真實的改變。-《人慈》

因為人會與人交流,在互動的鏡眏過程中,透過肢體動作、聲音、語言來感知、接受他人的想法,再同樣的將感知、接收的想法鏡眏給他人,這樣的集體效應,會讓社會朝著某個集體鏡眏的方向前進。

也就是說,我們對於人性的負面想法,很可能是來自於我們過去所接收到的媒體的負面訊息、大人從小的告誡、教學裡對人性的描寫,讓我們認為別人也同樣這麼想

我們對人性的負面想法,有沒有可能其實是一種多數無知?我們對於「多數人都力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恐懼,會不會是來自於「別人都這麼認爲」的假想?所以我們才會在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渴求更善良團結生活的同時,採納了一種憤世嫉俗的觀點?-《人慈》

總結

對比於哈拉瑞在《人類大歷史》的悲觀主義,《人慈》重新訂定了我們看待人的視角,告訴我們人性其實以本能來說是偏善的一方,只要我們也以善意看待,世界也會因此不同。但如何保持這個視角偏向善意正向呢?那就要依靠我們選擇相信的資訊、故事、來往的人與最終做的決定。

把理想變成現實之前,要先選擇「相信」理想可以成真,這股信念才能為後續的行動帶來力量。

很喜歡作者提及的小故事,一起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兩匹狼在戰鬥,一隻代表善,一隻代表惡。
小孩問老人:心中的惡狼與善狼,誰會獲勝?
老人如是回答:你餵養的那匹。
小孩反問:那要如何餵養他們呢?
老人:要從平時閱讀和聽到的資訊、相處的人、花時間做的事,以及關注的事物。兩隻狼的勝負,得由你自己決定。




靈感來自於瓦基的公益計畫,希望透過平台的力量,來增加內容的長尾影響力。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使用此博客來連結MOMO連結Readmo 讀墨連結 購買。透過此行銷回購連結購書,你不會有損失,而我會預計將會把這 2% 的回饋統一捐助非營利公益教育團體!希望透過內容分享的方式,累積社會善意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2022/08/27
我最近正在看它欸
avatar-img
Yuki 的書適圈
113會員
51內容數
喜歡閱讀「設計、心理學、自我成長」等類別書籍。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不快不慢剛剛好,所以紀錄在閱讀成長的路上,覺得深刻又值得推薦的內容。
Yuki 的書適圈的其他內容
2023/10/17
大多數跟時間相關的書,都在教你如果管理時間、善用時間,才能積極面對生活,有效率的處理工作與日常的事務。 但《四千個禮拜》卻是一本讓你可以從不同面向,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書。 首先,可以思考的事情是:市面上這麼多省下時間、提高效率的書,會長期熱銷或是持續有創作者針對同樣的主題提供想法,正是因為這符
Thumbnail
2023/10/17
大多數跟時間相關的書,都在教你如果管理時間、善用時間,才能積極面對生活,有效率的處理工作與日常的事務。 但《四千個禮拜》卻是一本讓你可以從不同面向,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書。 首先,可以思考的事情是:市面上這麼多省下時間、提高效率的書,會長期熱銷或是持續有創作者針對同樣的主題提供想法,正是因為這符
Thumbnail
2023/09/07
在 中,提及我們需要將決策後的結果,各自歸因技巧與運氣層面,並針對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技巧著墨。 而運氣的部分,真的只能看天了嗎?機緣力這本書,反而提出了創造好運的技巧,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案例,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氣。 機緣力是什麼 機緣力(Serendipity)這個詞,最早是來自於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9/07
在 中,提及我們需要將決策後的結果,各自歸因技巧與運氣層面,並針對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技巧著墨。 而運氣的部分,真的只能看天了嗎?機緣力這本書,反而提出了創造好運的技巧,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案例,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氣。 機緣力是什麼 機緣力(Serendipity)這個詞,最早是來自於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8/24
結果與決策之間 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 《高勝算決策》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Thumbnail
2023/08/24
結果與決策之間 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 《高勝算決策》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97%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人人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而《人慈》挑戰的是這種壓倒性多數的看法──其實,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當我們用更好的視角看待人性,自己與他人,社會也會變得更好。它在一面倒的負面人性觀中,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與文明發展。
Thumbnail
97%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人人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而《人慈》挑戰的是這種壓倒性多數的看法──其實,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當我們用更好的視角看待人性,自己與他人,社會也會變得更好。它在一面倒的負面人性觀中,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與文明發展。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現在社會文明的主要構建,是以人性本惡為價值觀建立的規則。如果以人性本善為信仰來建構人類文明,有哪些規則應調整呢?
Thumbnail
一成不變是日常,想像改變了日常,改變是慾望也是動力,想像需要動力,源源不斷地慾望,有了動力向前推進,日常變的不平凡,展現出動物性的霸王氣,待悲劇發生後,才意識到人不能像動物一樣,要有個像樣的人性,這是教育的宗旨,和平共處顯現出人性,平凡才能過正常的生活。 生活的日常總是平凡,單調無奇的
Thumbnail
一成不變是日常,想像改變了日常,改變是慾望也是動力,想像需要動力,源源不斷地慾望,有了動力向前推進,日常變的不平凡,展現出動物性的霸王氣,待悲劇發生後,才意識到人不能像動物一樣,要有個像樣的人性,這是教育的宗旨,和平共處顯現出人性,平凡才能過正常的生活。 生活的日常總是平凡,單調無奇的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六章 〈靈魂與生命〉 第二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六章 〈靈魂與生命〉 第二節
Thumbnail
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社會並不總是充滿著陽光與彩虹;打開電視,詐騙新聞屢見不鮮。在傳媒與親友的輪番轟炸之後,我們當真還相信人能夠成為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所有人都知道,現實社會並不總是充滿著陽光與彩虹;打開電視,詐騙新聞屢見不鮮。在傳媒與親友的輪番轟炸之後,我們當真還相信人能夠成為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 分類:社會科學 書說什麼? 第一部 自然狀態 第三章小犬人的興起 第四章馬歇爾上校與不願開槍的士兵 第五章文明的詛咒 第六章復活島之謎
Thumbnail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 分類:社會科學 書說什麼? 第一部 自然狀態 第三章小犬人的興起 第四章馬歇爾上校與不願開槍的士兵 第五章文明的詛咒 第六章復活島之謎
Thumbnail
如書名,作者要處理、解釋他的觀點:「人慈」。大多數人都是正派的好人,翻轉我們認為人類天性自私的迷思。要處理這樣大的問題,作者從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各領域著手,各種舉例佐證。
Thumbnail
如書名,作者要處理、解釋他的觀點:「人慈」。大多數人都是正派的好人,翻轉我們認為人類天性自私的迷思。要處理這樣大的問題,作者從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各領域著手,各種舉例佐證。
Thumbnail
剛讀完這本書,個人很贊同宋尚緯對《人慈》的評論。有關人類的善惡,大概到人類滅亡之前都會是個永恆的命題。這本書的特異之處,是標記了人類的正面特質與事蹟。其實想想也對,如果世上真存在那麼多邪惡之人,我們住的房子會不時坍塌;出門可能就跌進好幾坑大窟窿;走在路上就會被搶劫或遭到隨機殺人犯刺殺。除了少數戰亂或
Thumbnail
剛讀完這本書,個人很贊同宋尚緯對《人慈》的評論。有關人類的善惡,大概到人類滅亡之前都會是個永恆的命題。這本書的特異之處,是標記了人類的正面特質與事蹟。其實想想也對,如果世上真存在那麼多邪惡之人,我們住的房子會不時坍塌;出門可能就跌進好幾坑大窟窿;走在路上就會被搶劫或遭到隨機殺人犯刺殺。除了少數戰亂或
Thumbnail
如何影響你的判讀能力,這本書最後引導思考的範例中很觸動我的是:更多的接觸,會帶來親近與友善。 我們是否只愛、只信任自己所理解的人事物?而不理解的東西透過一段距離,讓我們更容易的謾罵與對立。身而為人,我們很容易的能製造出區別,但我們是否能為了不要講求方便將「其他人」在腦中實行惡的豢養?
Thumbnail
如何影響你的判讀能力,這本書最後引導思考的範例中很觸動我的是:更多的接觸,會帶來親近與友善。 我們是否只愛、只信任自己所理解的人事物?而不理解的東西透過一段距離,讓我們更容易的謾罵與對立。身而為人,我們很容易的能製造出區別,但我們是否能為了不要講求方便將「其他人」在腦中實行惡的豢養?
Thumbnail
我們人類究竟是人性本善、本惡?這問題吵了很久,卻一直無法有答案,一度我認為這和本善本惡無關,純粹與自身利益有關,也就是「人性本利」,也許我只是不想因相信「本善」被他人視作天真,也不願因相信「本惡」而使自己憤世嫉俗,才會留在中間,待在商業社會累積出來的「本利」,但看了《人慈》這本後我改觀了。​ 在許
Thumbnail
我們人類究竟是人性本善、本惡?這問題吵了很久,卻一直無法有答案,一度我認為這和本善本惡無關,純粹與自身利益有關,也就是「人性本利」,也許我只是不想因相信「本善」被他人視作天真,也不願因相信「本惡」而使自己憤世嫉俗,才會留在中間,待在商業社會累積出來的「本利」,但看了《人慈》這本後我改觀了。​ 在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